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铁血川军团

作者:落爷孤独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9章 四川贡使

书名:大明铁血川军团 作者:落爷孤独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今天来拜见恩师毕懋康,李安邦是不打算提长江水贼的事情。

原因是李安邦现在还没有那个实力去剿灭这帮阻碍长江水道的悍匪。

说了也没用,反而徒增烦恼,还让恩师为难。

可有的事情,不是你想避免就能避免的。

“安邦,为师打算让你押送进京的贡品,你意下如何”

毕懋康的这个要求,李安邦不能拒绝,因为他本来就要上京去承袭会指挥使一职。

还有更加重要的一件事,李安邦想去北京的周边看看地形,为明年的鞑子入寇做准备。

对于世界地图,大的三传河流,李安邦闭着眼睛都能在地图上画出来,这是一个军校生的基本功。

但那是地图上的,不是精确到实战的地形,所以他必须亲自走一趟北京的周边。

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不能打无准备之战。

才刚刚起步的李安邦输不起。

一输,他手里的那点可怜吧吧的力量就全军覆灭了。本身也会因为丧师辱国而被皇帝砍头。

绝对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

首战必胜。

首战即决战。

一战就必须打出川军团的赫赫军威。

李安邦没有迟疑,连忙躬身领命:

“学生定不负恩师所托,把贡品顺利押送京师。”

“你不怪为师让你与新婚妻子劳燕分飞”

亡国之祸就在眼前,儿女情长还是暂放一边吧

“感谢恩师提携。”

毕懋康对李安邦的回答甚为满意,劣徒并不是那种把好心当驴肝肺的人。

“你打算如何出川”

古代出川的道路可不多,一些羊肠小道就不说了,主要的道路就两条,一条是出汉中,一条是出长江。

李安邦稍微思考了片刻,回答道:

“出长江。”

毕懋康立即露出一副找就如此的神态。

“为师就知道你要出长江你小子怕是寻思着一石三鸟的打算。”

“恩师目光如炬,学生真有此打算。”

李安邦正是一石三鸟的算计,他小舅子不是被长江上的悍匪给杀人越货了吗

这仇是他岳父亲自交代的,无论如何都要将凶手剿杀掉。

长江自古都是四川对外贸易的黄金水道,四川出产的蜀锦,茶叶,瓷器等,主要是通过长江输送出去。

所以,扫清长江上的水贼,刻不容缓。一个商业繁荣,工业发达,人民富足的四川,才是李安邦振兴汉家文明的根基。

第三条,就是搂草打兔子,也是最不重要的,就是顺便把贡品送到京城。

都是精英,一点就透。

“那为师给你下一个疏通长江水道的手令,并把重庆卫水师调拨给你指挥。”

李安邦现在只是会川卫指挥使的继承人,并没有实际的官职,重庆卫的水师能服他管

作为代天巡抚地方的人,怎么可能这点都想不到。

巡抚的关门弟子,就是李安邦最大的身份,毕懋康在给李安邦按上一个四川贡使的名头。

在加上李安邦手中的数千精兵,就凭重庆卫的那些二杆子水师,敢不服号令。

他们想试试李安邦手中的火枪威力吗或者用他们的脖子来试试李安邦手中的钢刀

毕懋康是把李安邦当着国之栋梁在培养。

宝剑锋从磨砺出。

毕懋康在为自己的关门弟子创造一切磨砺的条件,李安邦焉能不明白恩师的苦心。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在巡抚衙门大开中门迎接李安邦入府的时候,就有数十名在门前偷偷观察的人随即悄悄离开,去回禀他们幕后的主子。

这已经是巡抚大人在明明白白地告诉所有人,李安邦是我巡抚的关门弟子,谁要是敢有什么非分之想,就是和我巡抚过不去。

掌握一省军政大权的巡抚,可比破家的县令。灭灭门的府尹厉害多了。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关系。

关系本身并无褒贬之分,就看你使用关系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一己私利,还是为国为民。

菜刀只是切菜的工具,如果用来杀人,那就是凶器了。

在巡抚大开中门迎接李安邦入府之后,所有窥视他老婆财产的人或者势力,都偃旗息鼓了。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徒劳,稍有不慎,还会被别人吃的渣都不剩。

大家都是聪明人,不会去干那种很可能会被灭门的傻事。

成都知府早就翘首期盼着李安邦的到访,他们家的小女就是二弟李安民未过门的儿媳。

这样的关系,为李安邦大开中门迎接,那是最恰当不过。礼物不算贵重,但也不轻。

老李家担任会川卫指挥使两百多年,家里还有矿,百年家族底蕴还是有的。

最让知府陈岩看重的是李安民托他哥捎来的家书和几篇最近他做的。

新皇登基,一般都会在次年开恩科,这对已经有秀才功名的李安民来说,就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陈知府的几个儿子,没一个是读书的料,唯有李安民这个女婿,可慰籍陈知府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

省城两大主管,都对李安邦以礼相待,宵小之辈那还敢在露头。

李安邦把实力明明白白地亮出来,可不是为了显摆,而是为了减少麻烦,让那些宵小之辈知情识趣。

李安邦的时间真的不多了,此时距离明年鞑子入寇的时间也就一年零八个月。

看着时间挺充裕的,其实相当的紧迫,李安邦真没有时间去浪费。

练兵、新式火枪火炮的生产,粮草的筹集,长江剿匪,还要去京师走一遭,这一来一去,最少三个月。

好在李安邦的父母,可谓他分担大部分的后顾之忧,至少武器装备的生产和后勤,可不用李安邦过多的操心。

毕竟李靖也当了几十年的指挥使,管理偌大的一个卫所数十年,这点事情还难不倒他们二老。

人逢喜事精神爽。

赵老爷和雅芝都可以下地走路了,真是祖宗保佑,赵家人没有青霉素过敏反应。

这让李安邦的原始青霉素疗法极具效果,本来还气血亏损的赵老爷,在输血之后,胸闷和气喘的毛病也消失不见。

赵家与李家融合在即。

李安邦也不会在乎别人说啥,吃软饭也好,吃绝户也好,反正赵雅芝带着亿万家财即将嫁入老李家。

没钱,拿什么整军备战。

没钱,拿什么真心国家。

没钱,拿什么实现伟大复兴。

钱钱钱,命相连。

别相信那些伪君子口口声声说,钱都是阿堵物,其实他门比谁都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22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