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铁血川军团

作者:落爷孤独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6章 大安口

书名:大明铁血川军团 作者:落爷孤独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李安邦随口问了一句,那名边军小头目立即陪着笑脸道

“禀告公子,每人二十文,大人一共百六十文。”

李安邦随手抛下十两纹银:

“小爷我想在这里游玩一番,可否。”

边军小头目接着十两沉甸甸的银子,先是不可置信地呆立当场,然后飞快反应过来。

连忙点头哈腰地说道:

“贵公子能到本地来游玩,那是本地的荣幸,小的给公子引路。”

有钱真的好办事,特别是对生存都有问题的人来说,大安口的边军真的是一年没有领到军饷了。

以前靠着收取通关费,还能勉强之应,现在关外的蒙古鞑子和后金鞑子在打仗,出关的人几乎断绝。

所以出入大安口的商贾几乎断绝,在这里驻守的边军,那自然是困难之极。

“公子这边请,小的这就给你引路。”

“军爷贵姓啊”

“公子抬举,小的张富贵,大安口总旗。”

张富贵带着李安邦一行人踏上大安口城楼,远处是巍峨屹立的燕山山脉,山谷间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马路。

整个城关依照山势而建,十分的易守难攻,只要有两千人,器械粮草充足的情况下,数万大军都难以攻破,如果守军有震天雷,那是想也别想破关而入。

站在城关上极目远眺,风景十分的旖旎,漫山遍野的枫叶,巍峨屹立的群山,山间萦绕的白雾,无处不彰显着这大好的河山。

城关之上,寥寥数个放哨的士兵,人也消瘦,还无精打采,武器装备同样破旧不堪。

张富贵看见李安邦眼神中流露出来的同情,连忙解释道:

“公子有所不知,咱们大安口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得到军饷了,这还不算最惨的,最惨的是山西一带的边军,他们都快两年都没有得到军饷了。”

明末的农民起义,到后面越来越难以剿灭,就是因为有无数的边军逃跑到农民起义军中。

就连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是出自边军。

大明的灭亡,就是后金的崛起,因为后金牵扯了大明绝大多数的精锐兵力,和绝大部分的财政。

现在,有了李安邦贡献给朝廷的五百万两银子,就看崇祯能不能解决边军的一部分军饷。

大明的军人已经够好的了,在如此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依然在魏国戍边。

“张总旗,你们这里的人员缺编很严重啊”

“公子有所不知,大安口本来是一个千户驻守,因为辽东吃紧,就把人抽调走了,现在驻守在这里的就124名官兵,九十件兵器,马2两匹,碗口炮两门。”这个有历史记录

“哦还有炮,带我去看看。”

“请公子跟我来。”

关门的城楼上方,在木架上放着两门满是锈迹的火炮,一看就是年久失修,不堪使用的东西。

“这炮能用”

“数年都没有使用过了,平时也疏于管理,所以就成这样了。”

面向关外的城楼,李安邦只是走了一趟,没有做太多的停留,在面向关内的城楼,他就仔细起来了。

今后要关门打狗,这一方向的城楼就至关重要了。

一句话,大明修建的城墙质量极好,都是青砖包墙,城墙的厚度也够,就连粘合剂也是使用的是糯米浆。

看来朱元璋的高筑墙政策,被他的后继子孙贯彻的很彻底。

大安口绝对是守不住的,历史上袁崇焕也曾上书崇祯提醒说:

“臣在宁远,敌必不得越关而西;蓟门单弱,宜宿重兵。”袁崇焕看得很清楚,蓟门比较薄弱,应当设重兵把守。

不仅如此,袁崇焕又上了一道奏疏,说:“惟蓟门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万一夷指蒙古为向导,通奴指后金入犯,祸有不可知者。”

因为宁锦防线坚固,皇太极打不破,就会以蒙古为向导,突破长城,来威胁北京。但是,袁崇焕的两次上疏,都没有引起崇祯皇帝的足够重视,不幸的后果被袁崇焕言中了。

从上面两份奏疏来看,袁崇焕不该死。

当然袁崇焕也有一些错误,比如向崇祯吹牛五年平辽,崇祯就一个刚刚继位的中二少年,也就信了。

还有私自议和,向蒙古科尔沁出售粮草等。但罪不至死,作为皇帝的崇祯,责任最大。兵部和内阁大臣,没有尽到辅佐责任,同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以李安邦是不打算上书崇祯的,他们都没有能改变,他也不可能,他也不想改变这一现状,

因为他就等着皇太极带着十万满清精锐进来,好关门打狗,只要把这十万满门精锐留下一大半,后金灭亡就不可逆转。

哪怕大明内部也是烽火连天,区区三十万人口的后金,也不可能短时间内恢复起来。

大明凭借广阔的国土,巨量的人口,可以失败无数次,而后金,一次惨重的失败,就有覆灭之虞。

临走的时候,李安邦又资助了百两纹银给张富贵。

李安邦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要尽快走完北京周边的几大关口,还有一些战略极为重要的城池。

一句话,李安邦只看不说,不做,不改变任何事情。

大明朝廷,已经吵翻天了。

一吵,崇祯皇帝要开海开边,除阉党支持外,其余各派系大臣绝大多数反对。

反对的理由无非是有违祖制,与民争利等。

阉党为什么会支持崇祯

因为阉党的权力绝大部分来源于皇帝,如果他们失去皇帝的支持,一般情况下都死的比较惨。

支持皇帝,是阉党唯一的选项。

新皇刚刚登基,阉党已经感觉到了新皇的不善,此时,他们更要表忠心。

所以说,政治生态的平衡有多重要,就算要杀,也只能杀魏忠贤一个人,然后在推出一个王承恩接管阉党,而不是把阉党连根拔起。

那样会造成一派独大,从而架空皇帝。

东林党是反对开海最激烈的,因为东林党就是南方大地主的代表,他们家族都在间接或者直接参与走私。

利益面前国家算个屁。

崇祯也好像有点开窍了,他直接按照李安邦教的,派东厂提督魏忠贤查反对的大臣。

这下谁敢反对,所有反对的大臣就噤若寒蝉。

但新一轮的攻击开始了,东林党把矛头对准了阉党,对准了魏忠贤,对准了五虎十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120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