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铁血川军团

作者:落爷孤独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3章 海禁边禁

书名:大明铁血川军团 作者:落爷孤独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现在李安邦见到了王承恩本人,果然是一个忠厚慈祥的人。

银票,李安邦衣袖里面就有,可送与不送让李安邦为难了。

居历史记载,在崇祯十六年,崇祯向所有大臣募捐,王承恩把全部家当拿出来,也只有区区五万两。

凭借王承恩的俸禄,肯定积攒不起五万两银子,他收受贿赂了是肯定的,但他又不贪心。

那王承恩的钱财,都来源于惯例孝敬,这种惯例孝敬,已经不算是收受贿赂了。

因为大明官员的俸禄很低,各级官员都在收受各种孝敬。

那就按照惯例来,李安邦趁着和王承恩行礼的瞬间,把一张千两的银票,不着痕迹地塞进了王承恩的手里。

王承恩也不着痕迹的把手收回袖子,然后一侧身,请李安邦进去。

李安邦进门之后,就推金山倒玉柱,对正在批阅奏章的崇祯行单膝跪拜大礼。

“微臣会川卫指挥使李安邦觐见陛下。”

崇祯立即放下手中奏章,笑盈盈地对着拜见的李安邦道:

“爱卿,到朕跟前叙话,小德子,快去李爱卿帮张椅子。”

皇帝赐座,只能座半边。

“谢陛下赐座。”

李安邦俯首帖耳地来到御案前的椅子前,先对崇祯行了一个鞠躬礼,在小心翼翼座半边椅子。

“爱卿不必拘谨,就当与朋友闲聊一般好了。”

到了这里,李安邦才抬头看崇祯。

一个十七岁的俊美少年郎,星目剑眉,唇红齿白,不比现在的少年明星差。

大明立国已经两百多年,优生优育已经十几代了,崇祯的相貌肯定不差。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本来还是上高中的年级,却要负担起整个晚期帝国的复兴责任,何其难也。

要钱没钱,要人没人。

晚明的人才到是非常的多,可又没有识人用人的本领,等于没有。

历史也证明,不管崇祯如何节俭辛勤,也无力回天。

一句话,一个十七岁的中二少年,如果没有人帮他,他没有办法复兴中华民族,也不能振兴大明朝。

看在他礼遇自己,看他敢于殉国,看在大明得国正,看在大明的骨气等份上。

李安邦决定全心全意帮崇祯一把。

“谢陛下,微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对于这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卫指挥使,崇祯对他的印象极好。

“这次朕可要好好谢谢爱卿了,有了爱卿贡献的五百万两银子,今后几年的财政亏空就可以抹平了。”

对于崇祯,李安邦觉得自己有必要提点一下这个中二少年。

“陛下,这点银子最多只能抹平大明两三年的财政亏空,两三年之后呢又是亏空,那时又该如何”

是啊如果没有稳定的财政收入,国家财政今后依然会连年亏空,到时候又怎么办

崇祯沉默了片刻,用求教的口吻问道:

“爱卿可有方略”

李安邦不打算对求知欲望强烈的崇祯有所隐瞒:

“微臣道是有几条快速切永久解决国家财政收入的办法。”

说道这里,李安邦故意停顿了下来,崇祯立即明白了李安邦的意思。

有可能李安邦的策略有点违反什么忌讳。

“请爱但说无妨,朕恕你无罪。”

“陛下可知道宋朝一年的税赋收入是多少”

崇祯不解地看着李安邦,这个好像与解决今天的国家财政没有什么关系吧

崇祯摇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

李安邦继续说道:

“宋朝半壁江山的每年税赋收入是六千万贯,而本朝的税赋收入只有四百余万两,我大明一统天下,税赋却比只有半壁江山的宋朝每年少了五千多万两银子税赋收入。”

“啊”

崇祯惊呆了,一统天下的大明居然比只有半壁江山的宋朝少了这么多的税赋。

打铁必须趁热。

“陛下可知道原因”

崇祯从震惊中醒悟,又摇摇头:

“宋朝每年的税赋收入中的百分七十,来源于市舶司,而大明几乎没有,所以咱们禁海禁边每年损失至少四五千万两银子。”

崇祯心动了,这可是每年四五千万两银子啊

海禁边禁,是大明祖制,放开海禁边禁是不是违反了祖制

李安邦焉能不明白崇祯的顾虑,如果他没有解决办法,就不提开海开边了。

“陛下,隆庆年间也开过海禁边禁,当时只是开了几个港口和互市,每年就给朝廷带来一千余万两的财政收入。”

隆庆开海,这个崇祯肯定知道,可后来因为士大夫反对,又开始了海禁边禁。

崇祯有点失望地说道:

“太多的人反对了,怕是没有办法施行吧”

李安邦可不怕得罪那些蛀虫,今天就必须给他们烧一把阴火。

“陛下可知道他们为什么反对”

“为啥”

“海禁边禁只是禁止了正当的贸易,可一些官商勾结,或者商匪勾结,从而使他们可以进行走私贸易。

只要把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走私出去,就是几百倍的利润。

他们到是富得流油了,而国家却损失惨重,颗粒无收。”

崇祯的一张俊俏的脸立即憋的通红,双手拳头紧握:

“该死,他们居然敢走私,居然敢贪墨朕那么多银子,朕要把他们抄家灭族。”

“爱卿快告诉朕,到底是那些人”

这个李安邦肯定知道一些,后世的历史上有,比如山西的些豪门大族,一面支持自家子弟考科举,或者行贿收买官员,让他们作为自己在朝廷的代言人,另一方面他们又疯狂走私。

李安邦现在实力太小,所以他不打算说,只是建议道:

“陛下可放出风声,只要谁反对开海开边,就必须接受调查,一查是不是收受了贿赂,二查自家家族是不是参与了走私,如此,微臣敢保证,陛下提出的开海开边,就会立即得到执行。”

“爱卿的意思是放过他们”

“非也,只是事情有轻重缓急,陛下可以先让开海开边得以执行,然后派锦衣卫暗中调查取证,等陛下需要的时候,在动手不迟。”

“妙啊爱卿此策可行,大明财政无虞也。”

中二少年还是太天真了,其中的关节可太多了,你每年能收四千万两银子,下面的人敢贪去三千两白万两就谢天谢地了。

“陛下,财帛动人心啊”

“下面的人敢贪墨朕的银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064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