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秦万万年

作者:黑哥睇世界 | 分类:历史 | 字数:0

169发行国债

书名:大秦万万年 作者:黑哥睇世界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8

皇宫已经粉刷一新,红色的地毯从宫门口直通后花园的宴会现场,宫殿内,到处都摆满了盛开的菊花,无数红色的大宫灯和红色稠布将皇宫打扮得喜气洋洋。夜幕降临时分,万灯齐亮,将诺大的皇照得亮如白昼。乐师们在两边演奏着名曲鹿鸣,一群长相甜美身材阿娜的舞姫正在翩翩起舞。始皇帝朝南而坐,他的妃子们在两侧。儿女们分座两边,排在最远的则是皇孙和皇外孙。数十张桌案分列两边,上面摆满了美酒佳肴。右边长公子扶苏为首,二公子高次之,依皇子长幼排座。左边以长公主和长驸马王文为首,黑山与雪公主其次,再后面便是王离、李由等夫妇依长幼次序排列。

大家按贯例,由长公子扶苏领头,帯着大家向始皇帝和皇妃们敬酒。转眼酒过三巡,洁白的中月亮也挂在天空。大家开始放松起来,男人们有的难得一聚,相互敬酒,女人们则三五成群谈论起各自的衣服首饰,年幼的孩子们也一起嘻戏打闹。这场面活脱脱就像一个超级大家庭在举行家宴。

始皇帝红光满面,心情十分愉悦,因为出海半年的徐福回来了,虽然在回来出了意外,只有他一个人活了来,但是他却带回来蓬蓬仙山仙果的种子徐福说这颗种子虽然没有长生不老的功效,却有延年益寿的功效。这个也是极大的喜信。

这种仙果种子在黑山看来,只不过是后世常见的樱桃籽而已。黑山知道,始皇帝已经沉迷在长生不老的世界里不能自拔,自己现在去揭穿他们的谎言,只会被撕得粉身碎骨。

正当大家都在兴高釆烈地讨论这些仙果种子时,赵高匆匆进来,双手捧着一封书信,由于走得较急,一脚踩到自己的衣服,正好摔倒在始皇帝面前,顺势施礼道:“禀告陛下,任嚣将军从南方发来八百里急报”

“慌什么呈上来”始皇帝轻声喝道。

赵高向前爬行几步,双手将急报递给始皇帝。

始皇接过书信,打开一看,面部表情顿时凝重起来,轻声喝道:“退下,全部退下”

声音不大,却威严十足,乐师们立刻停止演奏,舞姬们急忙行礼退了出去。大家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立即停止了议论,连孩子们都停止吵闹,都看着始皇帝。

始皇帝对大家说道:“中秋宴会到此为止,大家都回去吧郎卫立刻通知九卿以及大良造以上武将进宫朝会”

不用猜黑山也知道,这是南征大军兵败的战报,于是便吩咐雪儿带着孩子们先回府,自己和王离、李由来到大殿。武城侯王离现在现在已经是金执吾,掌管中尉军和郎卫军,再加上驸马的身份,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李由虽然还是陇西郡郡尉,负责西征大军的后勤保障,随着陇西侯李信在西域开疆拓土,节节胜利,他的军功也在节节高升,现在已经是大庶长爵,封侯指日可待。

“皇帝陛下这么着急开朝会,不知道是什么紧急事”王离疑惑地问道。

李由的父亲李斯早就接到南征大军不利的私报并通知了李由,李由的城府比王离深很多,他只能假装不知道地说道:“刚刚没注意听赵高汇报,好像和南征大军有关黑冰台耳目遍天下,安南侯应该最清楚了”说完都看向黑山。

黑山笑道:“黑冰台虽然消息灵通,却有严厉的保密条例。两位不必着急,一会儿朝会,便可知晓”

一会儿,大臣们陆续来到。因为今天晚上是中秋佳节,大秦传统休沐之日,许多大臣是带着浓浓的酒味来上朝的。

南阳侯滕越满面红光,晚上应该喝了不少,他打了个酒嗝,卷着舌头问旁边的同僚道:“算下来已经两个多月没有大朝会了,皇帝陛下选在中秋佳节晚上举行朝会,定是要大宴群臣,君臣同乐,为何这个大殿内不见歌舞酒菜啊”

滕越话音刚落,立刻得到其他大臣的赞同,只有李斯气定神闲,站在那一言不发。

正在吵闹时,始皇帝一脸阴沉的从大殿后面走了出来,轻咳了几声,大殿立即安静了下来,许多大臣刚刚还酒话连篇,现在酒也醒了,只有滕越,经过这一激灵,酒气上头,就在大殿内哇哇大吐起来,双腿一软,便直接倒在自己吐过的地板上,呼呼大睡起来。

酒味加上呕吐物的酸臭味,熏得旁边的大臣都掩住口鼻直皱眉头,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能等着始皇帝发话。

始皇帝身边的赵高眼疾手快,立即招呼十余个太监进,将地板处理干净。

“郎卫,护送南阳侯回府醒酒”始皇帝命令道。

“诺”两个全副武装的郎卫应声而入,扶起不醒人事的南阳侯出殿而去。

“禀陛下,南阳侯殿前失仪,当治其大不敬之罪”廷尉顿弱义正言辞施礼道。

文通侯李斯听了顿弱的话眼睛突然发亮,南阳侯滕越现在的职务是内史郡郡守,平时与李斯在政见上多有不合,如果趁此机会参他一下,不丢官也降职,自己的儿子李由任陇西郡尉已经多年,如果能调回内史郡做郡尉岂不是一举两得主意拿定,便向上大夫姚贾使了个眼色。

姚贾会意,也马上站出来道:“禀陛下,廷尉之言有理,望陛下严惩南阳侯大不敬之罪”

大不敬之罪可大可小,重则抄家灭族,轻则丢官去职,一切由皇帝喜好决定。右丞相冯去疾素来敬重南阳侯铁面无私,今见始皇帝阴沉着脸,知道今天南阳侯难逃一劫,李斯等人内心的算盘他一眼就瞧个明白,灵机一动也拱手失礼道:“陛下,南阳侯大不敬之罪本不可轻恕,念其有灭韩国之功,当免去内史郡守之职,许其归养以敬效尤。”

始皇帝本来就不打算重惩滕越,便说道:“传朕旨意,免去南阳侯一却职务,减去食邑千户,归养故里。这内史郡乃京畿重地,郡守一职极为重要,列位爱卿可有合适人选”

姚贾立即推荐道:“驸马李由,任陇西郡尉多年,颇有功劳,任内史郡郡守正合适”

许多大臣一听推荐的是李斯之子,便纷纷拱手施礼道:“臣等符议”

“右丞相,意下如何”始皇帝转头问身边的冯去疾。

右丞相冯去疾明白,内史郡守号称九卿之后的第十卿,在四十多个郡守中,位列第一。如果让李由来当,将大大增加左丞相李斯的势力,万万不可。他拈着花白的胡须,眼睛一转,便答道:“臣与左丞相李斯已经六十有余,身体都大不如从前,让李由任内史郡守,一边可以分担丞相府的工作,还可以让左丞相大人享受一下父子团聚的天伦之乐,本是好事。但是,长驸马王文任琅琊郡守多年,政绩卓著,调任内史郡守也合适。请陛下圣裁”

李斯听了冯去疾的话,气得咬牙切齿,因为他说得虽然好听,实际上是提醒始皇帝,如果任李由为内史郡郡守,则李斯父子势力大增,有肘腋之患。

始皇帝听了冯去疾的话,当即明白,立即下旨道:“传旨,李由调任瑯琊郡郡守,王文调任内史郡郡守陇西郡尉一职由国尉府会同丞相府推荐人选”

“陛下圣明”众大臣齐声应道。

陇西郡地处咸阳与西域的商路要冲,又是征西大军的后勤补给站,地理位置远比瑯琊郡重要,陇西郡尉调任瑯琊郡守,撑其量只能算是平调,但是琅琊郡远离咸阳,远不如内史郡。左丞相李斯眼看着到手的内史郡郡守之位变成了瑯琊郡守,内心把右丞相冯去疾骂个遍,表面上还得和儿子李由一起向始皇帝施礼道:“谢陛下隆恩”

“今天晚上临时召集众卿上朝,是因为朕刚刚收到南征大军主力被困,主将屠雎战死的军报,军情紧急,当如何”始皇帝一脸严肃说道。

主将战死,大军被困,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得大家嗡嗡作响。上一次李信征楚失败也仅仅是损失了八万人六名都尉阵亡而已,而楚国虽然胜利却是付出十数万人的惨胜。象主帅战死数十万主力被困的惨败,简直是闻所未闻。大殿内一时议论纷纷。

“禀陛下,臣王离愿带十万精锐南下,救出大军,砍下越人的脑袋为屠将军报仇”武城侯王离自荐道。

李由也不示弱,昂首挺胸施礼道:“陛下,臣也愿意带兵南下,为大秦开疆拓土为屠睢将军报仇雪恨”

“现在不是争做主将之时当务之急我们应该总结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再制定应对之策,将损失降到最低”国尉蒙毅说道。

“朕已经决定,立即再发大军南下,不荡平百越誓不罢兵。今日只议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调集兵马粮草,在岁首之前大军南下”始皇帝斩钉截铁地说道。

“陛下大秦这两年南征西拓北防,三路大军加上运输粮草的民工,已经抽空了全国的丁壮,由于战线太远,今年许多民夫没有办法赶回来参加春耕,今年的粮食产量已经比往年少了许多。由于丁壮常年外,这两年新生的婴儿不到往年的一半。大秦的土地已经比六年前大了近一倍,人口却不增反降,关中、汉中、中原已经出陆续出现了有地无人耕的景象。南征大军的失败,很大的原因是打下大片地盘却无人防守,大军一撤,越人又回来的反复局面。臣建议,先撤离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地方,让民夫百姓回家,发展生产,生育人口。数年后,我大秦人口大增,粮草充足时再南征,定能事半功倍,马到成功”右丞相冯去疾劝道。

“禀告陛下,这两年三路大军已经耗尽存粮,现在正直秋收,虽然暂无缺粮之忧,万一来年有了旱涝之灾,大军军粮将难以为继,望陛下三思”国尉蒙毅说道。

“还有谁反对出兵的吗”始皇帝问道。

“陛下大秦这几年三面用兵,又大举迁移人口到漠北、西域、南越,关中的老秦人在关中仅占总人口的四成其余多是从山东六国的遗民迁来,若再兴兵南下,将有更多的土地没人耕种,这是得不偿失啊咸阳的商市税赋已经比往年少了一半,连帝国大学的士子都少了三分之一。南征若不能速胜,明天夏天将无可用之饷,无可征之粮,望陛下三思”一向与右冯去疾政见不合的李斯也反对道。

“请陛下三思”众位大臣齐声道。

始皇帝见所有大臣都反对再次出兵南征,便阴沉着脸,站了起来,缓缓地走下皇座前的六级台阶,用极其严肃的语气不紧不慢地说道:“朕今晚紧急召集大家上朝,不是问你们南不南征,而是问你们如何在岁首后调集兵马粮草南下。朕知道,再次南征百越困难重重,但是有当年秦赵三年长平大战时困难吗叫大家来是让你们商议如何解决困难的,不是商量出不出兵国尉府负责再征召五十万大军,岁首过后开始集结。丞相府负责筹备粮草军响,不得有误。”

始皇帝的口吻十分强硬,意思很明白,今天召集大家朝会是让大家讨论怎么去打,而不是要不要去打。

黑山知道,以始皇帝的性格,他可以忍受失败,但是最后一定是要赢。至于伤亡和钱粮,只是放在他案上的一些数字而于。

既然皇帝态度坚决,大臣们再无人敢反驳。自老丞相王绾去世后,始皇帝再也听不进去任何人的劝告了。大家只好开始商量如何调兵征粮了。

几乎经过一整夜的讨论,最后决定从李信、蒙恬两部各撤回一半的军队和大部分民夫,将三丁抽一、四丁抽二改为三丁抽二、四丁抽三,勉强凑齐一支四十万大军,又从骊山陵园抽调十万丁壮囚徒,总算凑齐了五十万大军。但是从李信部撤回的军队,最快也要半年才能回到咸阳,而蒙恬部也得三个月,这么长的时间,以始皇帝的性格肯定是接受不了的。最后还是李斯想出好办法,让这两部撤回的丁壮直接退伍,由家里的兄弟先代替出征。

至于粮饷就难倒所有人,今年的口赋税收已经收过用完了,最快也得等到岁首过后才可以开始收第二年的粮饷。可是大军岁首后就要出发,俗话说,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官府征收粮饷最快也需要两个月时间,根本来不及。大臣们绞尽脑汁,都想不到更好的办法

黑山灵机一动,向始皇帝施礼道:“禀告陛下,臣有一策,可解当下燃眉之急”

“奏来”始皇帝应道。

“可以向天下百姓发行国债以解国库空虚之急”黑山答道。

“何为国债”众人闻所未闻,好奇地问道。

“国府直接发文,由官府向此次出征的丁壮借粮,并出具借条说明,借粮一石者待来年交粮纳赋时,任何人可以拿借条抵扣税赋,并付利息一成。这样不仅把粮饷全部解决,还省下了许多征收的人力物力。”黑山说道,“这就是国债”

“彩”众人听了,无不喝彩。

“好就依安南侯之策,发国债”始皇帝肯定道。

“禀陛下,此策虽好,却不可常用,常用则伤国本”黑山又说道。

“陛下,安南侯年富力强,又是大秦百战百胜之将,今晚又献奇策,解我大秦之困,臣建议,南征大将军非安南侯莫属”国尉蒙毅建议道。

“准奏封安南侯为征南大将军,准备南征”始皇帝应道。

主将人选,其实黑山成了唯一的人选,因为大秦虽然悍将不少,但是指挥过数十万大军的,年富力强的只剩下王贲、蒙恬、李信和黑山了,蒙恬李信远在边疆,王贲又镇守临淄,只有黑山可以立即挂帅出征

凌晨,总算结束朝会,黑山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府里。刚进门,就看到陈平精神抖擞的站在院里,笑哈哈地欢迎黑山回府。

“何事让军师您笑得如此开心”黑山好奇地问道。

“始皇帝连夜召集大臣朝会,肯定是因为南方战事失利,而从皇帝陛下的性格,定会派更多的军队去讨伐,如果我所料没错的话,南征大将军非将军莫属”陈平笑道。

“全部让你猜中了,但是这又有什么可以高兴的呢”黑山问道。

“将军此次南征,必为大秦再次拓地千里,成为一方军侯,大权在握又远离中枢是非,一但天下有变,谁又能挡住这数十万大军的归乡之心呢”陈平侃侃而谈道。

“我大秦军队战败,数十万大军下落不明,不知道有多少妻子失去了丈夫,有多少孩子失去父亲,我是寝食难安,你还能笑得出来”黑山责备道。

二人来到书房,陈平立即收敛笑容,小声说道:“我之所以笑,非为此事也,而是另有他事。您进宫后,有人送了一封密函给您,我已将其秘密安置在杨小五的小肥杨客栈,你看完此信便知”说完,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交给黑山。

黑山接过一看信封,便知是伊列公主阿丽娜。阿丽娜每年都会写信托商队带给黑山,本来没有什么稀奇,抽开信一看,黑山着实吓了一跳,依信中所说阿丽娜已经随商队潜到咸阳,约自己去见一面。

黑山看完书信,立即将它点燃,烧个干净,悄声问:“还有谁知道此事”

陈平早就从黑山的旧部口中知道黑山与阿丽娜的那点事,说道:“放心,没有人知道,我知道事关重大,连杨小五都瞒着。”

“好”黑山应道。阿丽娜身为伊列公主,未经皇帝允许潜回咸阳,此事若是被皇帝知晓,后果将不堪设想。

第二天中午,黑山来到小肥杨后院,在一座隐秘的地方见到分别十余年的阿丽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22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