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秦万万年

作者:黑哥睇世界 | 分类:历史 | 字数:0

102陶城工业

书名:大秦万万年 作者:黑哥睇世界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8

滕越因有降将的身份,令许多人看不起他。他在南郡呕心沥血,修路修水利,鼓励种玉米、地瓜。六年来,南郡所有的官仓都满满的,百姓家里也是富得流油。因为南郡和楚国交界,五万驻军也被他训练成精锐之师。年年整体考评都得优秀。无论别人如何评价他,秦王却对他信任有加,在南郡,他既是郡守,也是领兵大将。他在咸阳临时住在官府的馆舍里。

开门的小吏见黑山,冷冷地说:“滕将军从不见客,请回吧”话刚说完,就见旁一个绝美的女子上前,他看得呆楞在那,黑山和公主也不理他,携手入内。那门吏反应过来时,两人已经进了大门,只好说道:“请两位客厅稍座,该如何称呼我马上去请滕将军。”

“你去跟他说晚辈黑山夫妇来拜访就行”黑山答道。

一会儿,滕越便小跑迎了出来嘴里骂道:“你们几个眼睛瞎了吗公主和驸马也敢拦各自去领十军棍长长记性”

三人见了礼,黑山和公主将怀中的猫送给滕越,交代说:“这两只猫要先关起来喂几天,等它们认家了,再放开,否则会跑掉。”

滕越高兴地接过,抚摸一翻,交给家人,说道:“这两只猫现在可是千金难求,礼重了快,书房拜茶”

三人进了书房,坐下喝茶。寒喧过后,滕越说道:“我在南郡时,听了你的话,大力推广玉米种植,老百姓都发了财了,官府也有了钱,修路、练兵都没有问题了。老夫在南郡六年任期到了,刚收到丞相府的官文,马上要调任内史郡守这其中,有一半得益于推广玉米种植的功劳。黑山兄弟,你可是老夫的福星啊”

秦国内史郡是都城咸阳所在,号称天下第一郡,郡守任满,成绩好的都直接调入中枢九卿。能调任内史郡,可见秦天对这名曾经的韩国降将的信任与肯定。

“恭喜滕将军,调任内史郡守,离九卿就一步之遥。黑山能有今天,也都亏大人当年的帮助与提携,常常感激在心”黑山说道。

“黑山兄弟洪福齐天,仕途犹如神助。你已经是大秦帝国最年轻耀眼的将军了。四公主更是国色天香,慧外秀中,又是王上最疼爱的心肝宝贝。真是郎才女貌,天生一队啊”滕越几句场面话,夸得公主心花怒放。

“纸张的应用和印刷,棉花制品的加工,也许可以为内史郡的经济带来飞跃式发展。棉花在北方诸郡已经大规模种植且或得丰收,内史郡人口众多,又聚集了天下富户,有劳力和消费市场。可以大力发展棉花加工业,将棉花加工成棉布、纱布、棉被。”纺纱织布在这个年代已经非常成熟,百姓穿用主要是葛布和麻布,既粗糙又不保暖,羊毛衣又有一股骚臭味。被子里装的是柳絮和芦花。富人的被子则是用丝绸、锦段做面,里面是鸭绒、鹅绒,价格极其昂贵,许多中等人家也用不起。棉花的出现,意义非凡。黑山又将自己经营纸张、书藉的计划和滕越探讨一番。滕越终于明白了除了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也意义重大。两人最终敲定将造纸坊和印刷坊建在咸阳边渭水下游。

半个月后,黑山带着一家人搬到陶郡,搬进新建的郡守府邸。一面安排冯默风带着数十骨干回咸阳协助滕越开建造纸坊和印刷坊。一面征发民夫趁冬天修驰道和陶郡各城乡亭里道路。又广招工匠,重新翻修宋王宫,作为秦宫东巡的行宫。

几项大工程预算出来,萧何和宋磊着急了,箫何说道:“前段日子虽然从楚国运回千万金,但是修城、修护城河、建工坊等等,现在只剩下四百万金,只够修驰道和各处道路。修缮行宫和修建学校、剧院最少还差二百万金的缺口,去年收上来的粮食,也很快会用完。大军军粮和民夫用粮采购最少还着百万金。是不是先将钱用在修驰道和行宫,其它的项目先停一下”

“所有的工程都程不能停”黑山斩钉截铁地说道,“光节流肯定不行,要开源才是根本。我们要想办法赚更多钱的同时,又让百姓减少负担、增加收入。”

萧何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盯着黑山,说道:“郡守大人,除非有奇迹,自古国家修建各种道路、宫室,都是从百姓身上想办法。除了增加税收、口赋,难道真的有奇迹”

“将军,去年您让我大力收购逃离商人的店铺,现在许多人又回来了,许多人愿意出十几倍的钱买回自己的房产。如果我们把手中的商辅卖出去,就有近百万金的收入。和我们一起大量收购店铺的神密商人已经开始高价出售店辅,价格是每入价的二十倍。”宋磊说道。

“不行,如果是原商辅主人回来经营的,一律以当时的买入价还给他们如果是非原来的主人就按市场价格租给他们。”黑山说道。

“这二百万金的缺口,该如何解决”萧何和宋磊疑惑地问黑山。

黑山思考一会儿,说道:“第一通知全郡大商贾,纸和书籍要在全天下各郡寻找销售合作商。一座城市仅限一家。有合作意向的到郡守府找宋磊商谈。第二大量向北方各郡县收购棉花,在造纸坊旁边再建一座棉布工坊,生产棉布、棉衣和棉被。第三,由萧何负责,征召五十人画师和文章写得好的士子,让他们去写春秋以来各国名人传记、故事我们要开始出图书做好这三点,我们有的是钱”

“诺”萧何和宋磊虽然心有疑惑,但还是应诺去办。

“宋磊,”黑山又叫住刚要出去的宋磊,交代道,“你顺便查一下,去年和我们一起大最收购陶城商辅的是哪一家商贾。”

“属下已经查过了,买的人是济水人家的掌柜。就是查不出他的后台老板”宋磊答道。

黑山隐约觉得这个济水人家的后台老板不简单又交代道:“这次招书商,你重点邀请一下济水人家的掌柜,跟他说,我想认识一下他的老板”

“诺”宋磊应声而去。

陶郡以前是宋国国都,是儒家、道家、墨家、名家四大学派的发源地。是春秋以来的商业中心。因些大商贾和读书人众多。一天后,便有许多士子、画师前来应征。黑山让士子们发挥各自的才华,写春秋以来的名人故事。交给萧何审核,一经采用,必有重赏。又让画师们学习硬笔画画,因为只有硬笔的线条画适合用雕板印刷。

在工师们的不断努力下,纸张的质量又得到新的提升,又白又平整。除了生产一尺宽两尺长的常规纸,黑山又让工师生产许多大规格的纸张。雕板工人数量又增加了许多,已经达到千余人,正热火朝天地雕刻、印刷各种各样的书籍。

黑山带着几个侍卫,穿着一身轻便的棉服走出府门,刚刚出府门,就见宋磊带着一个中年男子到见,两人向黑山行了礼。宋磊说道:“这位是济水人家的巴掌柜,我和他说您想见见巴掌柜的东家,巴掌柜就跟我来见您了”

黑山让二人跟上自己,慢慢地向城外散步而去。“巴掌柜,本将军在你的客栈住了几个月。也算是熟人了,没有想到你的眼光独到啊,跟着郡守府低价买下那么多门店,发了不少财吧”黑山冷冷地问身边的巴掌柜。

巴掌柜听了,直擦额头上的冷汗,答应道:“郡守大人恕罪草民也是秦人,刚刚开始买入商人们抛售的商辅,确实有等到今日高价抛售大赚一笔的私心,当时也有助大秦官府稳定陶城民心的想法昨天得知官府将商辅原价还给回来的商家,草民也第一时间将多卖的差价还给回来的商户。请大人明察”

“在商言商,官府原价将商辅还给回来的商人,只是不懈赚这种投机倒把的钱,落下仗势欺人的骂名罢了”黑山见巴掌柜能退钱给商户,对他印象好很多。想起掌柜姓巴,又问道:“济水人家的产业应该是巴郡清夫人的产业吧”

“回大人话,家主正是清夫人。我们在陶郡的产业还有海盐、蜀锦、丝绸、丹砂、铁、兵。家主早就来信,巴氏在陶城所有产业、人员全力支持官府,任由郡守大人调配。大人但有需要草民的地方,请尽管吩咐”巴掌柜答道。

“铁料、兵器必须依律收归官府直营,回头你们两个交接一下”黑山毫不客气地说道。

“诺郡守大人可以随时派人去接收。”巴掌柜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街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巴掌柜和宋磊是本地名人,不断有人和他们打招呼。几人出了北门,北门外左边是一大片已经建好的院落,二万名奴隶出身的新秦人住在这里。右边直到济水码头,是规模庞大的造纸工坊和印刷坊。数十墨家子弟正指挥着工人从事着各道工序。整座工坊繁忙、紧张而井井有条。几个人散步,来到最后一道工序。工人们正将裁的各种不同规格的纸张,个个有说有笑,脸上充满满足和辛福。

“怎么样干活辛苦吗”黑山问正在搬运纸张的工人。

“不辛苦,和以前做奴隶相比,现在的生活想都不敢想。有新房子住,吃饭有肉菜,每天还有二十钱工钱。”几个工人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69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