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秦万万年

作者:黑哥睇世界 | 分类:历史 | 字数:0

2疯狂的土灶

书名:大秦万万年 作者:黑哥睇世界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8

黑山从后世的史书里知道一些现在的事,今年南阳归降秦国,明年韩国就要全部归降秦国了。也知道秦国除了军功爵外,其它的进爵方式,心里便有了主意,说道:“大哥、二哥,你看我们家的屋顶,都被烟熏黑了。我有个想法,只要把我们家的灶稍微改造一下,不但阿妈可以免去烟熏之苦,可以节省柴火,节省煮饭时间。”

两个兄长听了,心中满是疑惑,问道:“如何改造家家户户都和我们一样,难道还有别的方法”

黑山便带着两个兄长来到厨房,把后世农村最常见的土灶讲解给兄长听,只是说自己悟到的。这时候的灶很简单,石头和土在地上垒个圈,上面吊着一个铜盆。这个年代的锅叫釜,类似后世铜做的脸盆。这个年代做菜,只有放在釜里炖,或者在火上烤两种,大部分穷人家都是把菜和米水放在锅里一起炖,叫菜粥,做成干的就叫菜饭。其实土灶的构造原理并不复杂,两个哥哥一听就明白了。

“其他的都简单,就是垒烟囱的土砖浪费点时间,还有三个铁锅,最少要四百钱才能做好”大哥光忧虑地说。

“这个问题应该不大,今年以来我师傅老了许多,活是我一个人做到现在也攒了三四百钱,在阿妈那里,可以拿出来先用。”二哥明说着。

既然钱的问题解决了,兄弟三人便决定明天开始垒新灶。

第二天趁地里没什么农活,三兄弟便分别忙碌起来,乡亲们都很穷,干活有相互帮工的传统。大哥光叫来邻居文和风帮忙和泥打成砖坯,放在土坑中烧成硬土块。二哥明,找来木板在厨房围成一个长方形,挑来红土和河沙夯起长方体的灶台。黑山怀里带着昨天晚上三兄弟在母亲那里好说歹说,劝她拿出来的三百铁钱,到西边铁匠壮家。铁匠壮家院子里有一个铁匠铺,活多的时候,他会带几个徒弟在家里打铁,今天在家里干坐着,可见生意不好。

铁匠状今年四十多岁,浑身都是块状的肌肉,张脸被炉火烤得黑乎乎的,比黑山还黑,老远见黑山过来,便打趣的说道:“黑山,你小子这么黑,干脆来给我做徒弟算了,别看你这么瘦,抡不起来铁锤,只要跟我干一年,保证把你养的跟我一样壮。”

“壮叔我不是打铁的料,我今天来找你,是我家垒了新式灶想要你帮我打三口铁锅。”说完,黑山又把三口锅大小和形状详细的描述一遍。

铁壮状很快就听明白了说道:“这种铁锅倒是简单,只是三口锅价格最少要四百铁钱,你家里垒的是什么新试灶,要用这么奇怪的锅”

黑山回答道:“这个几句话也讲不清楚,反正是又省柴火,又好用的灶。你尽快把锅给我打出来就好了,我保证以后找你打这种锅的人会多了去了,你就等着发财吧”

“等你家垒好了,我也去看看,如果好用的话,帮我家也垒一个”铁匠壮说道。

“没有问题,这三口锅我只能给你三百钱,等新灶做好了,我可以把旧铜锅抵给你”黑山说道,将一串老钱递给铁匠壮。

“没有问题,都乡里乡亲的”铁匠壮满口答应着,脸上露出微笑。

两天后,黑山家的灶垒成了,和后世农村的柴灶差不多。长九尺宽和高各三尺,中间是灶嘡,灶口有两层,上层装柴火,下层是通风口和扒灰口,灶台上放着三口大、中、小的铁锅,灶尾用土砖砌成一道高高的烟囱,直通屋顶。大哥光提来水把三口锅都装满,二哥明抱来柴火装进灶堂烧起火来。许多邻居听说有种新试灶,都瞧个稀奇。新灶火力集中,下仅省下一半多柴,时间更快,才过一刻钟,三口锅的水便全部开了,厨房里半烟都没有。“以后大锅烧饭中锅煮菜小锅烧开水,可以省下许多事啊”邻居们纷纷感叹要求大哥光帮忙给自己家也做一个。大哥一一答应了。

村里人便多忙活了起来,和泥的和泥,烧砖的烧砖十分热闹。铁匠壮更是忙碌,招来了几个徒弟,日夜不停地打铁锅。

一个月后大部分村里人家都垒好了新灶,尤其是家庭妇女们,新灶足于让她们疯狂,无不称赞新试灶的各种好处

大家正热火朝天地忙着,村里的祠堂的大锣又敲响了,村民们又纷纷集中到祠堂。这次没人敢多说话,因为里正地旁边还有一个穿着黑色葛布衣的官员,旁边还有十来个身着黑衣的甲士,个个左手按着腰间的剑,右手执着长戈,钉子一样的站在旁边,一动不动十分严肃。黑色官吏头上梳得一丝不乱,发髻也绑得结结实实,脸色有点黑,身材挺拔,一看就是行伍出身的官吏。村民们和在他们中间,简直是一群瘦弱、破烂的叫花子。里正地见人来得差不多了,便大声喊道:“这位是官府新派来的大河乡亭长,今天来我们村里来宣讲律法和一些新的政策,请大家一定注意听。”

亭长清了清嗓子,大声说:“各位乡亲,我叫忠,来自关中。现在我们一样都是大秦的子民,从今天开始地里的庄稼谁种的还归谁今年秋收你们只要交三成的田赋,他的租税一律取消。”

村民们表情木纳,有人小心地问一句:“官府收三成税,那张氏要收多少地租子”

“从今天开始,再没有封君收租子了,只交官府三成赋就行。上山砍柴、打猎都归各自所有,不用再交砍柴税和打猎税了”亭长忠大声回答道。

众人一听到这句话,简直不敢相信,村东的张大爷说道:“你说的甚就交官府地里的三成赋,其它的通通不用缴了”

“以后,全天下所有的土地,只有大秦官府一个主人。大秦官府从来言出有信,收三成赋税,其余的苛捐杂税都是违法的,全部取消我知道,以前你们上山砍柴要交三成柴税,打了猎物,只能留下头和内脏以后这些通通作废了”亭长忠崭钉截铁地回答道。

“太好了,大秦万岁”众人这次听明白了,都欢呼雀跃,十分高兴。以前地里收上来的粮食要交付给封君租子,还要交纳各种赋税,最后剩下来的四成不到。虽然年年丰收,但是老百姓还是穷得连新衣服都买不起,三顿连稠一点的粥都喝不起。亭长忠等大家安静了下来便又向大家宣读一些秦国的律法,主要是一些平时不小心就会犯到的律法。如什伍联坐法,一家犯罪其他的人不举报视为同罪;弃灰于道就是在路边乱扔垃圾要割掉鼻子;私自打架要黥面后罚城旦三年,就是私下打架斗殴的人要罚在脸上刺字并且修城墙三年,私自酿酒全家罚为官奴,不在规定的年节聚众饮酒,每人罚千钱;一年只有夏、秋、冬天能上山打猎,上山砍柴只能砍枯死的树和树枝。

黑山虽然心里早有准备还是吃惊不小,原来早在秦朝就有森林保护法和动物保护法了乡亲们虽然惊骇秦法的严酷,但只要注意也不会犯罪,都嚷嚷着要去山上打头野猪来庆贺了

“秦法好,秦法万岁”有人这样喊了一句,村民们也纷纷跟着大喊起来:“秦国万岁,秦王万岁”

这绝对是内心的呼唤,是秦国让他们看到吃饱饭的希望,看到富裕起来的希望。本来压抑的生活好像突然卸下了千斤重担,一下子轻松起来。

亭长忠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秦法奖励耕战,大家只要当兵勇敢打仗,在家努力耕种,日子很快就会好起来”

“这位大人,我家二小子张进在韩国新郑当兵回不来,我们又归了大秦,以后我们一家该怎么办”村里的张艺兴焦急地问道。“是啊我家的孩子也在新郑当兵,怎么办”村里其他几家相同情况的纷纷说道。

亭长忠回答道:“这件事情秦王已派上大夫姚贾去和韩王交涉,你们的孩子应该很快就可以回来,秦王有令,从韩国归来的士兵一律按秦国子民同等对待”

张艺兴等几人听了十分开心,自从南阳归秦后,这件事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等大家安静了的下来,弱不禁风的黑山走到前面,施礼问道:“亭长大人,大秦除了耕、战可以晋爵,普通百姓还有没有其它进爵的方法呢”

亭长忠很吃惊地看了看这个叫花子一般的少年,很惊讶这个黑瘦的小孩子怎么会问这个问题。便大声回答道:“这位小兄弟问得好大秦子民提升爵位除了耕战,还有捕盗、告奸等同战场斩首,也可谏言献策,谏言献策很广泛,远有张仪献连横得拜相,有范睢献远交近攻而封君,近有郑国修成郑国渠爵封左庶长若有能提高生产力的工具或方法献给官府,也可视为立功,可拜爵。”

“我大哥光最近改进厨房的土灶,能使烧饭的柴火减半,煮饭的时间快一倍,且不用受那烟熏之苦,若将造土灶的方法献于官府,可获得爵位吗”黑山不紧不慢地问道。

此言一出,大哥光吓了一跳,一边斥责弟弟在无理取闹,一边敢忙向亭长忠道歉:“我弟弟年龄还小,乱说的,大人别见怪”村民们也是一脸惊诧、疑惑地看向亭长忠,等待他的回答。

亭长忠却没有生气,面带一丝微笑,认真地回答道:“新式的灶我已在里正家见识过了,的确如你所说,省时省力。等下你们把制造方法和结构详细告诉我,我帮你记录下来,推荐给大河乡游教,在由游教上报给县、郡,说不定你哥哥就是本乡第一个公士。”

村民们一听无不惊讶、好奇、羡慕,表情复杂地看着黑山。黑山却说:“这样层层汇报,再等层层批准下来,估计头发都白了。”

“哈哈哈哈”,亭长忠大笑几声说,“大秦政务上至秦王,下至亭长,都是当天有公事当天了,从不过夜。你们现在就告诉我制作方法及功效我马上报给上面,最慢半个月便有消息传回来。”

“这个这个也能拜爵”里正地一脸惊诧问亭长忠。

忠认真的回答:“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献奇计奇策者获爵者不知其数,此新灶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实用,既省时省力,又节省柴火,将来推广到天下,一家省下柴火一担,全国就是数十万担;一家省下民力一个,全国就多出民力百万,我看这个公士爵位是跑不掉了。”

大家纷纷向大哥光祝贺用景仰的眼光看着老实巴交的光。大哥光涨红着脸,连说带比划,向亭长忠介绍起来,亭长忠拿起笔,十分认真的在木椟上记录着。

秦国官吏的办事效率和一丝不苟的精神,让黑山感叹四天后,县工坊的工师和县功曹在里正地的带领下又来到黑山家,详细询问新灶的制作过程和细节,画好草图,又用新式灶和旧灶同时烧水,反复三次,记录下各种数据,如:新灶放水二桶,旧灶一桶;水烧开时新灶用柴十五斤,用时一刻不到,旧灶用柴二十斤,用时两刻等等

望着两个秦吏离去的背影,里正地对大家感慨道:“秦国官吏,到村里办事,十分认真,从不苟且,吃顿饭还给钱给粮食。而以前老韩国的官吏来了,特别是乡里的那个黄玉狗,每次来都要大鱼大肉,还要求要有良家女陪着,谁家的姑娘愿意让他们去糟蹋后来还是王八贵自己献上自己的新婚老婆去巴结他,让我省事不少。两国的官吏对比,老韩国亡国不远了,秦国当统一天下啊”

又过了七天,黑山和大哥光正在地里干活,将稻田里的水放干,方便即将到来的收割季节。里正地匆匆的跑了过来对着大哥光喊到:“光,快回来,官府又来人了,说是要给你拜爵呢”

大哥放下手中的活计,不敢相信地问道:“里正大人,可不敢乱开玩笑,就一个土灶也真能换爵”

“谁没有事跑来地里哄你开心了拜了爵,官府还赏一顷地呢快回家,大家都等着呢”里正说道。

三人一起往家里赶。家门口已经站满了许多看热闹的邻居,和风正在将一块刻有秦国篆字“公士”两字的木匾挂到黑山家的大门上面。

里正地拉着大哥光的手,对两个官吏说:“你便是我们村的张光”,对大哥光说,“两位便是我们乡的啬夫大人乡长和田典大人”

“见过两位大人”光急忙向两位大人行拱手礼,有点不知所措

“公士客气了,可是我们大河乡第一个拜爵的平民啊”乡啬夫和田典也对光拱了拱手说道。啬夫又拿出一卷木椟,大声对村民们念道:“南阳郡桐柏县大河乡张家村村民张光献新灶的制作方法有功,依秦律拜公士爵,赐田一顷,宅基地一宅一宅约现在的三百平方。秦王政十五年八月二十日”。

“感谢两位大人,谢谢谢谢”大哥光有点语无伦次,他实在是太激动了乡亲们也纷纷向大哥祝贺。

里正地对光说:“你是我们村第一个拜爵的,全村的地任你挑一顷,你想要挑哪里”

光有点不好意思,又有点不知所措,指了指东边又指了指西边还是定不下来,只好对里正地说:“还是听凭三位大人做主吧”

“既然你没法下决心,那就把你家门口的这块水田划一顷给你吧”里正地对大哥光说道。

“这么好的水田,真的能给我一顷不用给钱买”大哥光如痴如梦,不敢相信地问道。

“拜爵赐地,天经地义,绝对是真的”乡啬夫边回答边让里正地带路,和田典去丈量土地。

秦时一顷相当于现在的十二亩。里正带着两名官吏,划好一顷上好的水田地,并做了标记和界线。田典便将一块木牍,郑重地交给大哥光,上面写有该地的大小和位置,并盖有官府的火漆印章,对光说:“这是一顷地的地契,请收好这块地以后只要交半赋,即一成五的赋。在地里的庄稼,现在是谁家种的还是属于谁家的秋收过后,这块地才正式属于你。每年春天,乡里会派田吏来督察耕种,如果未按时耕种或者未按要求耕种,这块地有可能会被官府收回,切记”

光双手颤抖的接过木牍,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做梦也不敢想,能有属于自己的这么大的水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94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