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秦万万年

作者:黑哥睇世界 | 分类:历史 | 字数:0

47神奇的水轮车

书名:大秦万万年 作者:黑哥睇世界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8

秦国少府负责王室各种工程建设,如骊山陵和所有宫殿的维修建设,下辖数千能工巧匠,光刑徒就有五、六万之众。有了秦王的发话,黑山直接从少府调来了五百名铁匠和木匠参于水轮车的制作。避雷针十分简单,只十来天就把两座偏殿安装完毕。

水轮车的模型很快就做好了,虽然不大,直径只有三尺,能直接将水引高二尺半,如果配上坚韧的传送带,能将小量水送到一丈高了

当秦王带着几个大臣观看了水车模型自动运转把水引向高处时,王心大悦,当场下令在大田令下成立水车工坊,由冯默风和张明担任正副总工师,除本来从少府要过来的五百名工师,又拨来刑徒数千人,在郑国渠和都江堰边大力推广水轮车。

当第一批水轮车安装完毕时,黑山也震撼了,高三丈的大水车,在水流的带动下,可以直接将一桶桶水源源不绝地输送郑国渠北岸,如果是安装了传送带,能传送十丈高,只是水量只有一半多。二哥明还在水车边建了房子,安装了数个石臼和石磨。水车不用取水时,可以帮附近的百姓舂米、磨面。附近的百姓不仅不用费劲向北岸传水,连舂米和磨面的苦力活都可以得到解放

商君变法后,秦国标准化生产程度已经很高,水轮机的大小千余部件都在工坊内象流水线一样全部生产出来,运到挑好地方,就地组装就行。因此建设速度很快,八月份已经在郑国渠边建好了四十多座水车坊。每一个水车坊都安排两三个附近乡里退伍的残疾军人负责看守,给百姓舂米和磨面时收取一点费用,就已经足够维持水车坊的日常开支和维护费用。

八月秋高气爽,大秦又迎来了新的大丰收年。秦王心情舒畅,领着一班大臣巡视关中郑国渠,主要亲自察看水车坊的运作效果

黑山调了五千中尉军提前出发,负责郑国渠巡视地点的安全。中尉军经过两个多月的强化训练,个个肤色黝黑发亮,浑身肌肉饱满。黑山平时就要求他们巡逻时横成列竖成行,步伐整齐;站岗时要昂首挺胸收腹,一个时辰内纹丝不动。秦王带着文武大臣三千郎卫自咸阳北上,一路上旌旗招展、浩浩荡荡。进入郑国渠后,秦王见路边站得笔挺的卫士,再看看自己的郎卫,郎卫就好象是一群奶油小生了,禁不住感叹道:“名将善治军,看黑山的军队,就知道他能打仗了。”

刚走上郑国渠,就能远远望见高大的水车在水渠里缓缓转动。秦王带着众人到水车边,只见高大的水轮车在流水的驱功下,通过传送带将一桶桶水带上十丈高处向下转时又自动倒入水槽中,水车轴是一根柱子粗的长木,长木转动时,也可以驱动石臼舂米、石磨磨面。

大田令郑国在渠上已经呆了一个月了,他对水车的各种数据了如指掌,十分高兴地向秦王介绍道:“一架水车向上引水可抵人工百人,舂米、磨面可以满足千户的需求。舂一石米收三钱,磨一石面收五钱。向上引水不算费用,一架水车年可获利五万钱,足够支付看守官吏的薪奉和维修费用了”

秦王大喜,当即下令:“所有参与的工匠各赐爵一级,二位总工师各赐五大夫爵”众工匠无不欢呼雀跃

秦王兴致未减,亲自将水轮车旁边的里改名水磨村,又登高祭了山神,参观了附近郑国的生祠,再一次重赏当年修郑国渠而死难的所有民夫家属。直到天黑了,随行的老臣累得走不过道才到临时行宫住下。

黑山刚刚查完哨回营,赵高便匆匆过来。此时的赵高,虽然时刻不离秦王左右,官职只是中车府令,主管秦王的车马,没有哪个大臣会正眼瞧他。野心勃勃的赵高,不仅身手好,驾车技术高超,还努力自己学秦律和书法,更重要的是,他非常会隐藏自己。他见到黑山并不托大,而是远远就行礼,十分谦逊地说:“王上明天卯时要微服出行,令将军随行,请将军尽早准备”

黑山虽然心里厌恶极了这个历史上葬送秦国的大太监,但是这个时候却是不能有半点不快,也向赵高施礼道:“赵大人黑夜来传王令,黑山怎受得起此礼请赵大人帐中稍坐,我煮一壶茶为赵大人解解乏”

“黑山将军乃大秦最优秀的青年才俊,赵高就愧领一杯茶吧”赵高十分客气地坐了下来。黑山熟练地用大哥生产的茶具煮了壶茶,给赵高倒了一杯,说道:“赵大人,请用茶。黑山肩负王上出行守卫任务,明天虽然微服出行,我不能不提早做安排,只是不知道出行路线赵大人能否透露一二,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事关王上的安全,我职责所在,不得不问啊”

“实不相瞒,王上也没有说明天出行路线,但是我看他十分认真看郑国渠的地图。我只知道这么多了”赵高喝了一口热茶,又赞道:“没有想到黑山将军对烹茶也如此讲究,这茶味道果然不同啊”

黑山立刻拿出一套大哥生产的茶具,送给赵高,说道:“这茶具是我家乡特产,望赵大人笑纳”

“那我就不客气了,我看了,着实喜欢,只是开不了口啊多谢黑山将军相赠” 赵高说道。

赵高又喝了几杯,才离去。

黑山立刻叫来孟浩,交代道:“明天秦王要微服出行,我会随王驾。现在,暗卫在郑国渠东边警戒,明天你要安排数十人暗中在我们的周边,有一点,所有人不能出现在秦王的视线里,当万一遇到紧急情况时又要第一时间出现且不能搔扰周边的百姓。能不能做到”

“保证完成任务我这就去安排”孟浩说道。

第二天卯时,黑山带着史胖子和木匠身穿普通的布袍,腰悬长剑。秦王只带赵高、长史冯去疾和六名精挑细选的侍卫,也是一身便装。沿着郑国渠骑马东巡。

“郑国渠成时,寡人和小高子可是徒步赶水头,从头到尾跑完三百里全程,中间只有吃锅盔时休息了一下。岁月不饶人啊现在骑马都觉得累了我听说老将王翦,一顿还能吃半头肥羊,真是羡慕死人啊”秦感慨地说道。

“王上日理万机,劳心劳神,累了你一个,却是造福天下百姓啊”黑山顺口说道。

太阳刚从田野上探出头时,众来到了下一个大水轮车边,高大的水轮车正带动着磨坊里的石磨和十数个石臼,早起的百姓已经开始用石臼舂粟米,用石磨磨面,高唱着关中民歌,欢笑一片。

秦王翻身下马,缓步走进磨坊。黑山和长史、赵高紧跟其后。

“客从何处来”一个老汉花白的头发束着上造爵发带,古铜色皮肤满脸沟沟壑壑,脸上带着微笑问道。

“我们是关中商贾,贪恋渠边景色,就下马游玩一番老丈,这水轮车如何实用否”秦王微笑地问道。

“简直太神了,不仅能帮我们引水浇地,还能舂米磨面,有了它,附近乡里都免去了舂米之累,传水之苦啊娃儿在外打仗也心安不少听说是秦王下令建造的,我们都感念着秦王之恩呢”老丈回答道。

“这车水轮车可灌地多少啊”秦王又问。

“这个没有办法统计,反正比以前人工传水多好几十倍。现在是白天舂米磨面,晚上引水浇地,田典正带领大家抢修几条支渠,有了大水轮车,浇再多地也不费劲”老汉回答道。

“在这里舂米、磨面要付钱不”秦王又问。

“舂米一石三钱,磨面五钱。也可以直接付粮食不贵,大家都乐意省下时间,都开块地,有了水,少不了粮食哩”老汉说道。

就在这时,磨坊内传来嘹亮的女歌声:

“泾水长,泾水清

我有泾水出陇东

益水空流千百年

茫茫盐碱白毛风

大哉秦王一声令

郑国开渠瓠口成

灌我良田满我仓

富民富国万世名”

声音十分甜美。秦王伸耳静声,说道:“这歌声歌词寡人一定在哪里听过,只是一时想不起来了”

秦王情不自禁地向磨坊走去,黑山等人赶紧跟上,几名侍卫只是远远盯着这边

磨坊内的男女老少都沉浸在甜美的歌声中,一个身材曼妙的红衣村姑正放声歌唱。秦王静静地听着,直到一曲唱完才喝彩道:“唱得好”

红衣村姑本来背对着秦王,听到秦王的声音,身子一颤,立刻转过身来,只见秦王一眼,立刻满脸潮红,急忙蹲了一个万福,立刻掉转身头也不回地跑了

老丈急忙大声喊道:“碎娃子,你的米不要了吗舂好了呢”没等喊完人已经没有影了

红衣村姑一跑,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老丈尴尬地说道:“乡村碎女子,瓜着呢,怕生人,客莫怪”

“她才不怕生哩,感情是怕客哩臊着了”一个村妇笑着说道。

黑山见秦王好像有话不好意思问,立刻接过话问道:“那位姑娘歌声好甜,不知是何家女子”

“她姓王,本名小菲,药老的孙女,十里八乡最俊的歌唱得好,还懂草药。可人家眼光高着呢四年前,城里大官上门求亲,都看不上哩还说她五年前见过秦王,秦王还夸过她歌唱得好哩,非秦王不嫁村里人只说她不嫁汉了,找说辞,秦王身边的奴才我们的县令都见不到的今年都十九了,还单着呢”一个村妇滔滔不绝地介绍道,“从此,村里人都改叫她王妃了”

黑山想起刚刚秦王说歌声歌词好像听过,和那村姑奇怪的的表情,会不会是秦王什么时候惹出的风流债了,对着秦王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王上,五年前,泾水边瓠口山上”

赵高轻声提醒道。

原来五年前,郑国渠最关键的工程瓠口挖通当天,秦王轻车简从和赵高微服登高远望,在山上碰到了一个采药的老爷爷和他的孙女。那个红衣小女孩就是在唱这首歌,当时秦王还夸她唱得好听,秦王还和小女孩学唱了几遍刚刚那首歌。后来郑国渠通水大典时,小姑娘在路边远远看到赶水头的秦王,一眼就认出来了。从此爱情的种子便在她的心里发芽

“难道她就是当年山上的红衣小姑娘”秦王轻声地问赵高。

“王上,小高子记性好,我觉得八九不离十。她准是认出你来了,要不她干嘛跑了呢”赵高轻轻地回答道。

“政老板,我和冯兄正好肚子有点痛,准是早上吃坏肚子了。这女孩的米忘了担回去了要不您帮她一下,我们正好去问她要点治肚子疼的草药”黑山建议道。

“我肚子好着呢不疼啊”长史冯去疾说道,感觉黑山的话莫名其妙

“冯老兄,这个时候肚子可以痛”黑山说道。

冯去疾细思一下,立刻明白了,马上捂着肚子说道:“哎呦我肚子好痛,肯定是吃坏肚子了”说完就抚着肥胖的肚子。

“小高子,你把米挑上。”秦王说道。

“我我的脚崴了。好痛,走路瘸着呢”赵高何等伶俐,知道这个时候脚必须疼起来

“我们正好要去找药老讨点药,你告诉我路怎么走,这担米,就让我顺路给她挑过去吧”秦王向前几步,对老丈说道。

“药老已经去世两年了,你们找碎女子一样,她家就在那边,你进了里中左边第二家”老丈说道

三个臣子看着平时高高在上的秦王挑着一担米往里中走去。还好不远,只有三里地。黑山在前面,找到了村姑家的院子,轻轻地敲了敲院门。

吱呀一声,门开了,开门的正是红衣姑娘,见来的是秦王等人,秦王还挑着一担米。先是一愣再一喜,脸一红,又转头跑了。

“还愣着干什么,挑进去啊”黑山说道。秦王脚一抬,进去了

黑山立刻拦住准备跟进去的赵高,把门外外一关,三人都在门口等着。几个侍卫自觉地守在四周。

黑山望着坐在门口石头上的长史冯去疾,正拿起笔在羊皮纸上写着:某年某月某日,郑国渠边秦王和村姑的故事。赵高则在门口无聊的走来走去。

好不容易才挨到中午,王小菲满脸潮红,和秦王出门来秦王精神焕发,只是腰间少了块尚坊精雕细琢的玉佩。

“王小菲在这十里八乡十分熟悉,就由她带我们沿郑国渠走走吧”秦王说道。

日头偏西时,众人来到了黑山上次来游玩的村庄。这个村是黑山指定第一家安装水轮机的地方,这里风景优美,一座小木桥横跨郑国渠,渠边柳树成荫,岸边几株古松树,挂着几条古藤,树上还有几窝老鸦这个年代,乌鸦还是吉祥的象征。古松边便有几户人家。

黑山又碰到上次见过的田典,急忙问:“田典大人,不知你们村水轮车安装好了吗效果如何”

田典也一下子认出了黑山,立刻放下手中的农具,热情地说道:“水神大人来啦我正不知道如何感谢你呢我们村可是第一安装水轮车的,就在前面不远,我带你们去瞧,晚上得留在我们里,我们要举社火欢迎你们”

“怎么回事啊”秦王今天心情特别好见有人对黑山这么热情,好奇地问。

黑山便把上次经过这里答应田典的事说了一遍

“原来如此神奇的水轮车是这样琢磨出来的。你果然是聪明过人啊”长史冯去疾说道。

“社火好啊我们也来沾沾黑山的光晚上大家热闹一下我们老秦人的社火,我还没有参加过呢”秦王说道。

“如此甚好你们先自己看看,我这就去通知乡亲们好好准备”田典高兴地去了

“只可惜,乡村里平日不可聚饮少了一些气氛”长史说道

“只要王上点头,我自然有办法”黑山说道。

“只要是不违秦法,我准了”秦王说道。

黑山把母指和食指伸入嘴里,吹了个响亮的口哨立刻有几个暗卫从附近隐秘处出来,对着秦王等人行礼

“你们穿上官服,分头通知郑国渠边各乡各里,为贺水轮车成功运行,沿渠乡里今明两日大哺这个村先通知哦”黑山交待道。

长史冯弃疾立刻写了两份文书,盖上印,交给几个暗卫。

秦王难得心情大好和王菲并行,正想向东去看看水轮车,刚走不远,就听到一个妇人哭泣声音。秦王大扫兴,笑容立刻散去有个侍卫几步上前,正想喝止妇人的啼哭

秦天却大步跟了过去,行了一礼问道:“这位大姐,何故在此伤悲”

“民女翠花,夫君李顺在北方戍边已经年余,朝庭言而无信,逾期数月不得回,刚刚经过此地,想起夫君北上时在此地分手,触景生情,哭出声来,扫了各位官人的雅兴,请怒罪”妇女擦擦眼泪整整衣裙,行了个万福答道。

“大胆翠花,战事紧张,戍守军人延期归乡,朝庭早有行文各乡里。岂容你妄议国事,不知秦法有妄议罪吗”赵高深知秦法,也知为了对赵国用兵,延期戍守是秦王力排众异下的王令见民女抱怨,怒喝道。

冯弃疾望着秦王,只等秦王如何处理这事气氛立刻紧张起来,翠花被这个气势吓得不知所措。

正当大家都静静等秦王表态,空气仿佛凝固了,树上的知了都安静下来。

“嗨”黑山一心想为妇人开脱,急中生智,长长大叹一声。

“黑山,你为何叹气”秦王转头问道。

黑山急忙转移话题,说道:“我刚刚也触景生情,得诗一首,请您为我点评一二。”

“你黑山也能作诗且念来听听如果作得不好,大罪哦”秦王半开玩笑地说。

黑山装模作样,清清嗓子,念道: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秦王看了看身边的风景,又看了看旁边的伤心的妇人,赞道:“好好诗应情应景难得佳作能再作一首否”

“我好兵不好文,偶尔灵感来时便吟几句,灵感没了,一字也说不出来啊不过我在北边戍守时也吟过一首诗叫边塞,和刚刚刚首诗正好呼应,愿请您指教。”黑山说道。让黑山自己作诗,一年也吟不出半句,但是后世读书可背了不少诗,刚好可以用。

“你且念来听听”秦王说道。

黑山又念道: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万锐士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黑山将这首陇西行改名为边塞,将其中的五千貂锦改成五万锐士,上次大败匈奴正好五万余人牺牲。

“太妙了,太好了”冯弃疾和赵高同时赞道。他们都知道,因这两首诗,秦王必赦这妇人之罪。

“第二首叫边塞,那第一首为何名”长史冯弃疾问道。

“就叫秋思吧”黑山说道。

“大秦多少男儿为了国家在边疆抛头颅洒热血。令其妻儿相思痛苦,寡人之罪也。”秦王感叹道,立刻弯腰扶起那个妇人,安慰道:“寡人这就下令,让戍边满一年的士卒分批回家探亲一个月你和你的夫君马上可以相聚了”

“我夫君能回”妇人疑惑地看着秦王,不知所措。

“你面前的是秦王,他说能,就一定能。你回家等着就行,但秦王微服到此,却要保密哦”黑山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91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