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秦万万年

作者:黑哥睇世界 | 分类:历史 | 字数:0

115张良未卜先知三路大军

书名:大秦万万年 作者:黑哥睇世界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8

下午,嬴雪公主第一次穿上一身粗重的棉袄,外面套一件农家女常穿的葛布裳,卸下所有的珠花头饰,用一块小花布扎紧一头乌黑的秀发。活脱脱一个美丽无比的俏村姑。

黑山一身葛布衣服,随便扎一下头发,活脱脱的一个农家汉子。乌云踏雪也换上普通的马鞍,黑山和公主一起坐在马上,二人走向郊外走去。肉饼带着几个护卫,也是常人打扮,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

今年冬天来得晚,还没有下雪,温暖的阳光洒在宽敞的道路上,人们穿着崭新的衣裳,来来往往,依旧沉浸在岁首节日的喜庆中。

雪儿就像回娘家串门的俏媳妇,两人来到郊外不远的一个小村庄。村口路上,一个汉子赶着牛车,车上坐着一个妇人和一大一小两个孩子。一家人都穿着新的棉衣,有说有笑,面上带着幸福的笑容。

“这位大哥,是串门回家吧”黑山问道。

“是也,带着婆姨和娃刚从她娘家回来大兄弟准备去哪啊”那汉子憨厚地答道,露出一口白牙。

“我带着媳妇四处遛遛。大哥,我问你几个问题,你爱你的婆姨不你最欣赏你的婆姨什么”黑山让马儿和牛车同行,认真的问道。

“大兄弟的问题好生奇怪哦像城里出来的先生。哪有不爱自己婆姨的汉子哦我婆姨下地能侍弄庄稼,回家做饭菜可香哩还给俺生了两个小子。在村里可是人见人夸哦”汉子答道。

“大兄弟,你别听你哥哥胡咧咧我看你的婆姨才是万里挑一的俊姑娘,俺家就在进村第四家,等下到俺家,嫂子给你热壶酒”那妇人一边撩开衣服奶小孩子,一边热情地邀请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多谢了我们先四处转转,回头在上门打扰”黑山答应着,双脚一夾,乌云踏雪立刻快行进村。

两个一会儿和河边洗衣服的妇女聊天,一会儿和农家人一起做糖糕。公主从平民百姓身上感受到普通人生活的的快乐。晚上,村里还举行民歌对唱。公主亲自弹筝为大家伴奏,得到所有人的好评。

回到家里,黑山见公主意犹未尽,兴奋地谈论中午开心事。黑山问道:“雪儿,现在知道你的幸福在哪里丢了吗找到你自己的辛福了吗”

雪儿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我明白了我现在的一切都是阿大给我的,连你这个丈夫也是阿大帮我找到的。几乎没有一样是我自己努力得来的。从今天开始,雪儿不再做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四公主了我要像那些村姑一样,每天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目标”

黑山轻轻地搂着公主,说道:“真正的幸福是通过自己的双得到的。就像你弹筝为大家伴唱的时候,给大家带来欢乐的同时,你也非常开心,这个就是你的幸福。这个也是你阿大永远无法给你的东西。”

第二天早上,公主就像变了一个人,自己穿鞋穿衣服,自己打来井水洗脸,吃饭时也自己盛粥了。

岁首一过,黑山又召集众将,连续商议几天,制定了详细的灭楚方案,交到秦王和尉缭手里。

秦王仔细看完黑山的灭楚计划,说道:“你这份计划,将重点放在攻下楚地后的政策实施,而不是放在与楚国大军的正面对抗。你能详细解释一下吗”

黑山胸有成竹地答道:“王上,南阳郡归秦前,臣老家村里人,个个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归秦不到半年,家家户户吃上饱饭,扯了布做新衣,而且许多人家开始盖新房子了。心里无不念大秦的好,谁还愿意再给韩国卖命而战国以来,除了楚国,其余六国都有过深彻变法,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奴隶。只有楚国,只经历吴起短短的两年多变法,便又恢复旧制。大多官尞贵族还有大量的奴隶、隶农。我们每占领一城,立刻迁徙贵族、豪绅。没收他们的土地,第一时间分给隶农。再在农闲时,派人到每一个乡里,把他们组织起来,给他们盖房子。有田有房,大家巴不得争做秦国百姓,谁还愿意当楚国的奴隶只要我们坚持一年,楚国的百姓就会站在秦军这边,没有百姓根基的楚国就像没有了爪子的老虎,不足为虑了。”

“王上,黑山的方法虽然闻所未闻,却是釜底抽薪的妙计。应该可以避免去年那样,后方不稳的乱局,即治标又治本。”尉缭说道。

“以往出兵,都是尽量隐秘,迷惑对手,才能达到突然袭击,攻其不备的效果。为何这次我们要大张旗鼓,让对方有所准备呢”秦王又问道。

“如果我没有猜错,楚王现在肯定已经重用项燕和熊启,准备变法。我们现在就大张旗鼓地说要攻楚,为的是打乱项燕的计划,逼他们不得不放弃变法,先来应对我们。我军准备好出兵,最快也要四五个月后。如果项燕利用这几个月,率先在陈郡、衡山郡变法。两郡百姓分到土地,肯定会为了自己的土地和我们血战到底。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到兵马未行,声势先到。不给项燕时间变法”黑山答道。

“黑山之计,面面具到,可行”尉缭听了,连连称善。

秦王沉思片刻,说道:“既然如此,三日后大朝会再议出征之事”

自古出兵征战这样的军国机密事,从来不在大朝会公开讨论。秦王要在大朝会议决,可等同诏告天下,秦国马上要大举攻楚。

待尉缭、黑山离开后,秦王命令身边的赵高用四马王车接王翦老将军入宫,将黑山的作战计划递给王翦过目,说道:“黑山的作战计划,王老将军觉得意下如何可有疏漏之处”

王翦看完,惊讶地赞叹道:“恭喜王上,黑山用兵之能,老臣自愧不如。孙吴在世亦不过如此,请王上放心,此战必胜。”

秦王听了王翦的评价,大喜,不再有犹豫。

大朝会,秦王当殿宣布:“由白仲接任陶郡郡守,黑山为灭楚主将,王贲、蒙恬为副将,分兵三路即刻灭楚。”

几天后,秦军将大举攻楚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白仲是白起之子,是黑山拜把兄弟白涛之父,也年过半百战功赫的猛将。黑山私下都称其为伯父,因此交接时可以省下许多事。黑山先回到陶郡,和白仲交接后率大军直奔薛城前线。

薛城春秋时是薛国都城,先后被魏、齐、楚占领,离彭城二百余里。现在城内集中了辛胜、赵佗及陶郡新军十二万,第一次攻楚退回休整的八万共二十万大军。而之前的多数老部下时隔几年又欢聚一堂。

一天,黑山招来众将讨论作战计划。

萧何现在负责总后勤,他介绍道:“项燕在彭城变法已经数十余年,以秦法为基础,针对部分律法作了调整,在当地深受百姓拥戴。我们进攻彭城,几乎无法得到平民百姓的支持。”

孟浩接着发言道:“最近项燕不惜花重金打造了许多床弩布署在彭城四周,如果我们还用上次的办法攻城,势必付出较大伤亡。”

“在没有攻城办法前,我们不准备强攻彭城。史胖子、赵佗、辛胜你们三人各带五万人在彭城北、西、东三门三百五十步外结营,三营互为犄角。没有我的将令,不能攻城。我们耗也可以耗死他们。”黑山说道。

“诺”三位大将应声,各领将令。

“木匠、阿黑哥,你们继续从各军中挑选精锐,以屯五十人为单位,以山地作战军的标准训练他们,每屯各养一条狗。项燕喜欢搞敌后游击战吗我要让他知道,我才是打游击战的祖宗”

“诺”两人应道。

“小黑在草原上立下不少战功,它总能在敌人未发现之前发出预警。丛林作战,谁先发现对手,谁就取得战斗的先机告诉弟兄们,军犬就是大家的战友、兄弟”黑山说道。

“诺”众人应道。

“灭楚将是一场长时间的战斗,久了士兵们的士气和纪律容易松懈。孟浩将军为军纪总巡检,负责督察二十万大军的纪律。让印刷坊印刷十万份我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黑山说道。

“上将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将士们早就会背会唱了,印那么多作什么”孟浩不解地问。

“那是要发给楚地百姓们看的还要加一句,秦军不杀不扰没有带武器的百姓,如果楚国百姓随身携带武器,一律视为楚军,格杀勿论”军师陈平解释道。

“诺末将明白了”孟浩应道。

楚军项燕大胜秦军后,楚国上下一片欢腾。这是一百多年来,楚国第一次独立战胜秦军。这场胜利即使楚国君臣找到信心,也打醒了许多贵族封君。许多贵族封君联名上书封项燕为武安君兼上将军,还明确表示支持项燕变法强楚。

楚王负刍大喜,立刻封项燕为武安君。还亲自主持仪式,让嬴启认祖归宗改名熊启,尊其为王叔,出任楚国令尹丞相。由项燕和熊启主持变法。

项燕和熊启正在广招天下英才,准备变法。韩、魏、赵、燕四国许多流浪贵族纷纷来投。

令尹府内,项燕和熊启众宾官正在商议变法大事。一名官吏送来咸阳楚商议报,战国时期,各国商人为母国探听消息,将重要的消息派人送回母国叫商旅义报。熊启见是咸阳楚商送来,立刻重赏送信人,并拆开观看,信中写道:“秦国以黑山为主将,蒙恬王贲为副将,发兵六十万三路攻楚。”

熊启看完,脸色沉重,马上递给项燕。项燕看了,着实吓一跳,说道:“秦军来得好快,他们刚刚战败,损失了无数粮草军器,本以为我们或许有二三年的喘息时间。没有想到,才两个月,他们又来了”

“嬴政,我太了解他了我知道他绝不会善罢甘休,只是没有想到他来得这么快。”熊启说道。

“这个黑山是何许人两次攻破彭城,和我有杀子之仇。我定要将他碎尸万段。”项燕咬着钢牙,问道。

熊启答道:“此人是韩国桐柏县人,十六岁从军,献马蹄铁,使秦军轻骑横扫匈奴铁骑,就是他手刃头曼单于。还有现在大家都在用的纸张,也是他做出来的,能做蒙恬和王贲的主将,绝对不可轻视。”

“桐柏县不就是子房兄的封地吗有如此牛人领主却不知道,可惜了。”项燕对众宾客中一名身材魁梧,像貌英俊的青年说道。这个青年宾客正是旧韩贵族,申徒张良张子房。

“此事怪不得子房,南阳降秦时,黑山才十五岁,据说他家穷得吃不饱穿不暖。十六岁从军,现在也只不过二十出头。子房怎么会认识一个佣耕的穷人呢”熊启说道。

众人一听秦军主将竟然如此年轻,无不感叹也有几个大言不惭的马屁精,乘机恭维项燕一番,道:“如此乳臭未干的小孩,岂是武安君对手,武安君大破秦军指日可待。”

项燕十分冷静,他对军吏命令道:“加派斥候,探查秦军三路大军分哪三路,兵力多少”

“诺”报信军吏应声而去。

张良笑着说道:“良不才,却可大体猜出三路秦军。”

项燕听了,大喜,说道:“请子房不吝赐教”

“陶郡原有十五万大军,加上李信败退的八万大军,共二十三万。必以黑山为将,起兵二十万南下。这是第一路大军。”张良说道。

“那另两路呢”项燕问道。

“上次大战,秦军损失惨重,只有巴蜀两郡人口粮草未动,巴蜀沿江而下可直达郢寿。二路军必以舟师为主,主将必是蒙恬。”张良说道。

“为何是蒙恬而非王贲呢”有个门客质疑地问。

“两年多前,王贲曾率军数万从南阳攻入郢陈,他熟悉郢陈的山川道路,所以第三路二十五万,主将非王贲莫属。”张良笑着答道。

数日后,又有义报传来,与张良所说分豪不差,众人皆服。

楚国大朝会上,秦军大举来攻的消息,犹如一盆凉水浇在楚国君臣的头上。大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楚王望着满殿的文武官员,心情十分沉重,忧心重重地说道:“大楚自立国以来,已经近九百年了。历代君王励精图治,浴血奋战,吞并诸侯无数,春秋武王称王时已经是地最广,人口最多的诸侯国。然近百余年,中原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大楚各大贵族封君忙于内斗。自悼王吴起变法以来,打了一百多年的败仗。现在强秦大兵压境,大家再不同心协力,亡国亡家就在眼前。”

堂下昭、屈、景三大贵族纷纷表态:“臣等愿同心协力,共抗强秦”

楚王负刍缓缓从王座站起,走到项燕面前,深深一躬,说道:“武安君,这次秦军倾巢而出,不灭楚国誓不罢休。危难时刻,还的仰仗武安君。该如何御敌,全凭武安君一决”

项燕受宠若惊,赶紧还礼,说道:“楚王知遇大恩,项燕万死难报。”

楚王说道:“只要能退敌,全国文武官员任武安君差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70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