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秦万万年

作者:黑哥睇世界 | 分类:历史 | 字数:0

6滕越、韩非子与韩王

书名:大秦万万年 作者:黑哥睇世界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8

第二天早上,黑山独自一人在书房看书,陈伯过来对黑山拱手行礼说:“少主,外面有客人指名要见你,已和夫子在会客室”

“好的,我马上去。”黑山来到前院会客室,来人正是郡守身边的白衣人,二人相互行了儒家大揖礼。

“贵客来访,不知何事”黑山问道。

“在下魏国书生吴不凡,在郡守府任掌书。奉郡守之命,来请黑山公士到行辕一叙”吴不凡回答说。

黑山转身看向老师孟昭,孟昭微笑地说:“既是郡守大人派人相请,岂敢怠慢,速去便是”

二人便向孟昭行大揖礼后而走。

路上,吴不凡说:“数月前曾见黑山公士在陈记狗肉酒店语惊四座,今日方知公士乃大名鼎鼎的孟昭夫子之高足,果然名师出高徒啊这次又助官府生擒刺客,破了大案,公士前程无量啊”

“雕虫小技,入不了吴兄之眼”黑山回答到。

两人走了半刻钟便到一处大宅院,正是郡守巡狩临时驻地。院内外都有数十持剑甲士守卫。二人竟直进入会客房,少倾,一个身着黑色官服的九尺大汉哈哈大笑而入,正是南阳郡守滕。二人连忙行礼,郡守示意二人坐下,大声说:“真痛快,这帮刺客实为韩国间人,以武库丞为首,以武库守卒掩护身份,本以为吾胸中毒箭必死,准备晚上便用猛火油烧了武库,再同东门守门吏一起逃往韩国。没有想到他们刚回武库两刻不到就被一锅端了,还供出另几个军中内奸。黑山,此案,你当得首功。”

“此全仗大人洪福齐天、调度有方,我那只是绵薄之力,岂敢得首功”黑三回答道,又问道:“吾偿闻韩王安胆小如鼠,应该不敢做此刺杀之事,不知主使者是何人”

“韩王安自小与我相交,亲如兄弟,我知其勇略,绝非胆小之人,只是他生不逢时、身不由己,他断不会派人刺杀于我主谋者乃五世相韩之后申徒张良张子房是也。”

黑山听了,觉得很不可思议,自称和韩王亲如兄弟,自己却背韩投秦黑山也不敢问便岔开话题:“大人欲见小民,尽管差个仆从来传我,怎敢劳烦吴先生亲自登门相请只不知大人如此礼贤小民所为何事也”

“捕拿刺客之功,官府自有封赏。今日相邀,乃数月前听不凡言,汝在酒店为吾辩解,语惊四座。吾当时便引为知己,人生知己难求,今知己在眼前,岂肯错过”滕越微笑地说道。

黑山答道:“大秦国富兵强,国力如日中天,统一天下之势已成,只在今后十数年间。大人率全郡军民归秦,既顺民心又有存韩民之功也全郡百姓无不感念大人之德,吾亦感恩不尽,那日见些许宵小之辈当众中伤大人,便有感而发,不想传入大人之耳,以小民为知己,小民之幸也。”

“汝既言秦将一天下,当取何国为先”滕越问。

“必先攻取韩国,发兵之日恐怕就在春忙之后若将军能争得主将之位,韩国百姓之大幸也”黑山答道。

“实不相瞒,秦将杨端和已率军十五万,驻于三川郡,主将之位恐难也”

“大人可将昨日被刺之事奏于秦王,自请为将率军灭韩复仇秦王素来爱护臣下,如上次为郑国而不惜发兵攻韩。或会允之。若大人为将,久围即可不战灭韩,若杨端和为将,必强攻以求斩首。新郑将成人间地狱也为数十万韩国百姓之生死,请大人力争为主将”黑山十分诚恳地说道。

“黑山之言正是我意也,不愧为知己也。我已经自请为将率军灭韩复仇,今晨已八百里加急发往咸阳能成与否,但凭我王决断。”滕越向西一拱手,接着问道:“黑山如此年轻,便见识超人,不知师从何人”

“黑山之师乃孟子玄孙孟昭也”还没等黑山回答,吴不凡抢先介绍说。

“孟昭”滕越惊讶地看着黑山。

“我师正是孟昭”黑山肯定地回答。

“孟昭之名如雷贯耳,竟不是其隐居于此。昔日我友韩非子常言,其师荀子曾言后世学问能与吾相匹者,唯孟昭也孟昭不喜名利,专研百家之学,不想竟在此授业。”滕越感叹道。

听了滕越对老师评价那么高,黑山心里好受些,被占便宜的感觉没有那么强烈了,心里对老师的万尊重又多了些

滕越本想收黑山做自己的门客,现知道黑山之师是孟昭后,再也开不了口了,便问黑山:“不知黑山平生之志为何愿说与吾闻乎”

“入行伍,真刀真枪建功立业吾所愿也”黑山回答道。

滕越说: “大丈夫一刀一枪建功业,正途也。秦律有言年十七方可从军,汝明年入军不迟”

黑山却是希望早点从军,不想在书院再耗一年,立马回答:“秦律亦云:身高七尺者可入军矣”商鞅变法时规定十七岁开始服兵役,后来许多秦人为了早从军,便虚报年龄,因为变法之初,户籍制度不够完善,无法甄别,只好又将身高七尺相当㎝为界定,征招士兵。后来户籍制度越来越完善,便又以年十七为准了。

滕越也曾苦修秦法自是知道这事。便笑着说:“未曾想黑山还精通律法为何如此着急从军”

“时不我待也,十年后,四海归一,刀兵入库,马放南山,功业若未成,世上徒增一书匠耳”黑山回答。

“既如此,汝愿入何军种”滕越问。

黑山联想着在草原上骑马奔驰的场景,非常神往,毫不犹豫地回答道:“骑兵”

“好,我安排好了让人通知于你此番交谈,实在畅快。替吾问候你的老师,今日俗务缠身,他日定上门请教”滕越说到。

黑山立马起身告辞。又是吴不凡代郡守送黑山回书院。黑山借口想多了解一些昨天刺客的事,硬拉着吴不凡入书房详谈。

吴不凡也是痛快之人,喝了口茶娓娓道来:

年轻时的滕越、公子韩安、韩非三人相交很厚,时常一起谈论天下之事,对韩国前途忧心重重。三人思来想去,想富国强兵,唯有变法一途。跟快,韩安被立为太子,三人仿佛看到强韩的机会了,便相约同心协力,变法强韩。于是韩非拜荀子为师学律令,滕越则弃文学兵。为将来王、将、相三人为变法核心做准备。

后来太子韩安继位为韩王,滕越、韩非亦学成归来,因为荀子很喜欢韩非这个学生,夸韩非的一些见解非常人能比,所以韩非名声非常大。韩王安在朝会上公开要拜韩非为相,变法强韩。没有想到立刻遭到所有贵族、大臣的极力反对。朝会时绝大部份大臣推说有病不上朝,有的干脆跑回封地。也有的大骂韩非,“想变法,先献出自己的封地再说。”韩非回答:“为了韩国,命可弃,况区区三十里封地乎”当场把三十里封地交割出来。大臣们听说韩非决心如此大,更加痛恨韩非。再也没有人上朝,若大朝堂,竟空空如也。韩王无奈,和滕越、韩非商量,洁,没有支持变法的新军,是对付不了韩国老士族的。决定以退为进,先罢了韩非的丞相,再派滕越去接任南阳郡守。暗中派亲信将领训练新军为变法根基。

这一切也瞒不了老士族的眼睛。这时候,东周公和西周公联合周边几个小诸侯组成联军抗秦,韩国士族见摧毁变法根基的机会来了,便怂恿韩王安,派新军去远远侧应一下联军,给他们壮壮胆,不真打,见势不妙再撤回国不迟。韩王安不知是计,派出全部还未训练好的新军驻守在边境附近。士族们见韩王上当,立马派人偷偷给秦国领兵的吕不韦报信,吕不韦便派精锐秦军长途奔袭先包抄了韩国新军,新军被斩首者十二万,再回头收拾了联军,最后陈兵韩国边境,逼韩王安割让成皋和荥阳给秦国,成皋和荥阳是秦国东出的最后一块险地,从此地到新郑一马平川,韩国都城暴露在秦军剑下,再无险可守。吕不韦便将东西周和成皋、荥阳并为三川郡。新军丧尽,屏障尽失,韩国再无变法根基。韩王安这时才知上了士族们的当。万念具灰,整日以酒色自娱,自此韩国再无一次象样的大朝会了。

滕越任南阳守后,事必躬亲,见许多官吏贵族随意加租賦,百姓苦不甚言,也是下狠手整治了一批,其中就有郡左尉张天海。张天海本来只是南阳郡的流氓头子,整天以青侠自居,后来听说自己还是五世相韩贵族张氏的远亲,便带着坑蒙拐骗来的五十金去新郑欲拜见张氏家族,结果连大门都没有进去,后来他干脆把五十金给了张氏的管家,求管家帮忙谋个差事,刚好大河乡是张氏的封地,管家便派他去大河乡做亭长。张天海做了亭长便整日对别人吹牛说自己是韩国张相的亲戚,张相亲自派他来当亭长的,桐柏县的领导们知道他是相府的人安排来的也不大管他。张天海便用相府的名义鱼肉乡里。

后来南阳老郡守韩平巡狩途经大河乡,因天气太热便在亭内休息,张天海见机会难得,便让自己的新婚妻子去陪韩平午休,韩平大喜,六十多岁的他竟然迷恋起这个十七起,便升了张天海的官,到南阳做了个捕盗屯长,后来,张天海的老婆生了两女儿,韩平以为是自己的,便多次升张天海的官至郡左尉。

这期间,张天海以前的手下小混混黄玉燕也把新婚妻子送到张天海的床上,并因此当上了大河乡亭长。黄玉燕当上亭长,又有张家村的混混张金贵把新婚老婆送到黄玉燕的床上,于是张金贵也当上了里正。后来黄玉燕又把张金贵的老婆介绍给张天海。

直到韩平老死后,张天海失去了靠山,越看两女儿越不像自己,便亲手弄死了两个女儿,从此绝了后。见张金贵乖巧听话,于是认了张金贵做儿子。张金贵从此更加狂妄,变本加历,横行乡里。由于张天海、黄玉燕、张金贵的事在整个南阳郡无人不知,背后便有南阳三王八之大名。郡守滕越上任后听说了三王起罢勉了南阳三王八。丢了官的张天海又往新郑找张氏府使了钱,又做了桐柏县武库丞的肥差,因为韩国吏治腐败,武库管理松懈,他通过各种手断又发了财,还让黄玉燕做了东门守小吏,让张金贵当上了张氏贵族在张家村的猎宛山庄管家。

几年后,韩人郑国在秦国修成了郑国渠,消息传到韩国又有贵族坐不住了,抓了郑国在韩国的族人,并派间人去威胁郑国,要郑国自杀。秦王知道后,大怒,派大将杨端和率军十万进攻南阳,郡守滕越派人向韩王安和各个贵族求救韩王安无兵可派,贵族们你看着我我着着你,除了派人到南阳郡撤回亲属外,竟没有人派一兵一卒。还好这次秦国没有真打,只是要求护送郑国族人入秦。

这事过后,韩王安、滕越、韩非都知道,韩国彻底完了。

这时候,法家名著韩非子一书写成,韩非名声雀起,天下尊为韩非子,秦王读了韩非的书便对韩非本人大加赞赏,便派了许多使者入韩,向韩王索要韩非,韩王没有办法,只能亲自去请韩非入秦。韩非怀着巨大矛盾以韩使的身份入秦,作为一个大法家,像商鞅那样施展自己的报负才是韩非生平所愿韩国显然是不行了只有秦国才能让他施展自己的才华,于是,将自己平生心血法治、吏治、术治三篇献给秦王。而自己又忘不了自己韩国公子,韩国王族血脉在他身上流淌着。韩非这个内心的矛盾,也是致命的弱点被他的师兄李斯看在眼里。

李斯是不会让比自己还历害后法家留在秦国的,于是耍个小手段,韩非便死在秦国。

当韩非子的尸体运回韩国时,韩国下了一场大雪,像是举国缟素。韩王安和滕越能做的只有给这个老朋友一个隆重的葬礼

安葬了韩非子,滕越对韩王安说,秦再度攻韩,只在朝夕之间,死战则亡国亡社稷宗庙不存。降秦,或可留得韩国王族、百姓不致于绝了香火。请韩王早作打算

“你去降秦吧带着南阳郡降秦,先为韩国留下部分百姓和王族得于延续血脉。以汝之才,必得秦王重用,再尽汝之能,能保存王室宗庙就好”韩王的直领地只有南阳郡的一部分了,远支近支王族除了在新郑的几乎都在在南阳郡。

“原来郡守滕是这样降秦的啊”黑三感慨万分,问道:“难道不怕秦王怀疑郡守降秦的动机吗”

“郡守滕早就将自己为什么降秦真实的告诉秦王,秦王不但不怀疑,反而更加信任郡守。”吴不凡回答说。

“先不讨论这个,南阳三王八的事,后来怎么样”黑山问到。

“南阳郡归秦后,新上任的桐柏县令和县尉对武库管理非常认真,秦法对管理武库规定非常细,别说以次换好了,连库房里几只老鼠都规定得死死的。张天海对没有油水的武库失去兴趣,只当作是他们几个狐朋狗友的活功场所。但没有想到,油水没有了,位置却重要了以前花钱也见不到的五世相韩之后张良却主动找到张天海,两人密谋了一晚上,最后张良留下二百两金子走了。于是便有了昨日的刺杀。”吴不凡侃侃而谈,“只可惜南阳三王八只抓了两,跑了小王八张金贵。王个谋逆罪,夷三族是跑不了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85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