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逍遥小捕快

作者:墨染清辉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611章:横渠四句

书名:逍遥小捕快 作者:墨染清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许青走进赵府的时候便是看到前来探望的人差点从前院排到后院去。

如今可还是刚过了清晨啊

时间还早得很,想不到他们却这么快就得到了消息来此探望守候。

一位做了十多年宰相和半个帝师的人物,在文人之中积累的声望和人脉已经到了一种可怕的地步。

得亏许青不是读书人不了解这些,要么还真未必在柔纸这个问题上公然跟这么个人物唱反调。

楚国一代文人的信仰啊。

赵府

此时的赵文已经没有了当初与赵国人辩经之时的那种精气神,此时赵文看上去只不过是个再平常不过的迟暮老人,骨瘦如柴。

迟暮老人身边站着的是楚皇,而分立两旁的则是以秦相和姜相为首的文官,即便是萧叶此时也是立于一旁。

赵文眼神有些无力的看向楚皇,说道:“老朽已经是行将就木之人了,无须再为老朽费神,家国尚有政事要处理,无须为老朽这无用之人耽搁了国事。”

赵文此时虽然瘦弱皮包骨,但是却精神振烁,吐字清晰。

但是在场之人脸上却未有多少喜色,因为这怕也只不过是回光返照了。

楚皇痛心道:“太傅乃是我楚国的文骨,朕心不忍啊。”

赵文却是洒脱一笑道:“老朽此生活了七十余年,已经是古稀之龄,从我楚国开国之初一步步看到如今我楚国外御强敌国内安定,此生早早便活够本,该追随先帝而去了。”

随后赵文看向秦相和姜相佯怒道:“中书省中是无要事处理吗你们两个在此处做什么楚国上下多少事务系于你们两个丞相的身上”

姜相和秦相听到赵文的训斥下意识的低头,仿若是两个犯了错误的学生,不敢说话,也不敢直视这位曾经的老师。

便在这时,魏忠的声音却是由远及近道:“回禀陛下,安定县侯到了。”

许青从外面走进来的时候便是看到了站在主屋里以楚皇为首的官员,虽然不多,但是无一不是位高权重之人。

楚皇立刻道:“快宣。”

说罢,楚皇看着床上躺着的赵文道:“太傅,许青人已经到了,等到太傅见完了人,朕便回去处理国事,太傅不必忧心。”

赵太傅看向门口,脸上露出一丝轻松又露出些许期待,终于门口处一道人影走了进来,赵太傅开口道:“许先生来了。”

许青走上前来拱手躬身道:“臣见过”

楚皇摆了摆手道:“都免了免了,太傅有事情要交代于你。”

赵太傅和蔼一笑道:“当初老夫还在号召京城文人反对柔纸,幸亏许先生当时一语点醒梦中人,否则的话老朽险些酿成大错。”

许青脸上却也露出一抹温和笑意:“先生不敢当,不知这柔纸太傅用的可还习惯”

赵太傅道:“柔纸此物的确使得老朽后面的这段岁月便捷了不少,既然我这行将就木的人都觉得柔纸如此便捷,遑论那些年轻之辈啊。”

许青道:“这便是实践出真知了。”

赵太傅笑道;“是啊,实现出真知,想当初老朽也是得以虚心求教之人,只是可惜后来身处的位置越来越高,敢于出言规劝的人却是越来越少,到了后来他们都顺随着老朽的意见去说话,也让老朽求学一生的人也染上了些许刚愎自用的性子,幸亏许先生得以及时点醒,才避免了大错。”

说到这里,赵太傅看向姜相与秦相道:“我之言虽为自省却也是说于你们两个听,你们已经身居丞相高位,敢于向你们直言不讳的人也已经是越来越少,曾子云吾日三省无人,你们之贤不及曾子,正因如此你们才更应及时自省,为师的错误不希望弟子会再犯一次。”

秦相和姜相听到这里立刻拱手道:“学生谨记。”

秦相姜相身后之官员也是纷纷躬身。

甚至于许青和楚皇都在感觉这位赵太傅不只是在警醒姜相和秦相,而是在警醒他们在场的每一个人。

尤其是楚皇的感觉更甚。

楚国之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哪里是二位宰相,他们充其量也是两人之下。

真正一人之下的当然是他这个皇帝了,他上面还有个皇兄呢

比起丞相皇帝的位置更大嘛。

赵太傅交代完了这些之后又看向许青开口道;“老朽如今已经是被黄土埋到脖子了,许先生对于文之一道的思悟要比老朽更深,老朽想要最后再请教许先生,我辈读书人当为何而读书”

许青听到此处,看着赵太傅,严肃开口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说到此处许青再看向赵太傅问道:“不知太傅以为如何”

横渠四句,乃是宋朝大儒张载横渠语录,流传万世而经久不衰。

用此四句来回答赵太傅的问题再合适不过了。

赵太傅老脸之上先是露出一抹震惊,随后脸上露出欣慰之色:“原本老朽以为已经将许先生的才气看的极高了,想不到又是老朽的认识浅薄了,若是楚国文人能如许先生所说的这般,我楚国文道何愁不兴”

不单单是赵太傅,就连在场之人都是一脸的震惊之色,此乃文人警世之言不但朗朗上口而且读起来更让人感觉醍醐灌顶。

文人寒窗苦读圣贤书不再是为了科举也不为金榜题名,更不为身居高位。

而是要为这天地立心,为天下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此言,大善

楚皇将此言细细回味了三四遍,转过身道:“将此四句抄录在每个衙门之上,每个值房之中,朕也会抄录于御书房和太极宫中,我楚国君臣当时刻谨记于心,彼此共勉”

周围官员听到此言,纷纷拱手道;“陛下圣明”

赵太傅听到楚皇的话也是微微点头,随后看向许青越发的想要印证心中的一个猜测,开口道:“陛下,老朽还有些话想要与许先生单独说上一说,可否”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42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