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逍遥小捕快

作者:墨染清辉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12章 看透又说透

书名:逍遥小捕快 作者:墨染清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许青耸了耸肩:“您不也是吗”

贤王什么德行萧叶可是一五一十的跟许青说了,刚刚当上的皇帝转手丢给了弟弟,自己带着兵就跑战场去了。

回来后一直做王爷,究其原因就是先帝是做皇帝的,却死得早,而且每天批阅大量的奏疏,是操劳过度而死。

贤王对那个皇位是看在眼里,惧在心里。

这个世界上谁还没点私心了

贤王听到许青的话,尴尬的咳嗽了一声转移话题道:“你撰写的那部律法本王都看了罪名简洁,赏罚分明,处置合理,倒是也算不上针对柳家,本王已经差人将之送上了京城,相信就算是六部官员看了也挑不出差错,很快便可以推行实施。对了,本王刚刚貌似听到你说要为我大楚奠定万世之基,此间正式我大楚用人之际,不如你关了商铺,入仕官场吧,本王来保荐于你。”

许青咳嗽了一声到:“在下这不是还要为王爷经营国商嘛国商发展起来不也是造福万民嘛而且在下年纪尚浅阅历不足,进了官场怕不是要一天天的勾心头角心力憔悴而死,在下要是死了谁还为王爷经营国商啊,您说是不是”

三日之后

京城

楚皇坐在御书房看着下方甲士呈上来的一沓纸,又拆开了一封信,细细读了起来。

一封信看完,楚皇不由得有些吃惊:“又是这个许青皇兄这是从什么地方找的人才”

由不得楚皇不吃惊,不久前的马蹄铁也是出自此人之手,经过工匠改良之后便是让的工部大量生产装配在马蹄之上,使得战马可以更好的驰骋沙场。

而今日,那许青又献上了一部律法

想到这里楚皇不由得摇了摇头,皇兄还真是将这个许青当成宝了,马蹄铁可以因为这个许青的一时的奇思构想出来。

由于贤王并没有言明许青诗词上的造诣,楚皇只当此人是一个有大才的匠人,甚至想过将此人安排到工部做事,想必会大有建树,前途不可限量。

不过皇兄说了赐予此人爵位,楚皇也便是让翰林院拟了一封封爵的圣旨出来,反正这个皇位本来也是皇兄的,他就是临时被拉壮丁而已,封个爵位就封个爵位好了,反正一个县男爵位也值不了多少钱。

但是今日,皇兄竟然说此人找出了我大楚的律法疏漏,顺便还补了一篇律法出来

皇兄真是太胡闹了律法之事岂能如此儿戏

虽然他本来就不想做皇帝,但是他也不能看着皇兄如此胡来

律法是说补就补的吗还补了一部

想当初修订律法之事,改一个律法条文中的几个字六部尚书两位丞相都要在朝堂之上争论不休。

现在皇兄竟然直接寄过来一部真当律法是皇兄自己家的说改就改说补就补啊

大楚律令怎么来的直接将前朝的大隋律令改了个名字直接拿来用,为什么不重新撰写一部

那是因为一部律法的成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以及人力还有财力,哪能说写就写

楚皇真怀疑这许青是不是给皇兄灌了迷魂汤了,什么都能胡来

还敢将主意大到律法上

楚皇不否认律法有疏漏,有疏漏可以提出来嘛,若是许青提一些意见做成奏疏,楚皇看了都会觉得许青是一个机敏的人才,说不定还会在朝堂之上夸耀一番。

但是他直接将一部律法呈了上来,楚皇就不得不觉得此人有些狂妄自大了,六部尚书都需谨慎的事情你一个毛头小子竟然敢大言不惭的增补

当真是好大的胆子

怀着这样的心情,楚皇将那一叠纸拿过来,他倒要看看这个许青写出来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楚皇的视线刚刚投向这几张纸上瞬间便是一怔,甚至是越看越入神,这个世界上怎会有如此简明扼要的律法

条理清晰,罪罚清明。

甚至于,大楚律令跟这部律法比起来都是显得臃肿而又简陋,哪里能比得上这部律令来的简明扼要。

这真的是一个人能编写的出来的

有那么一瞬间,楚皇甚至都想问问,你编写律法之时,脑子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若是大楚的所有律令都如同这部新法一般简明扼要,使得官吏赏罚分明,那我大楚该减少多少的冤假错案

尽管十分的难以置信,但是贤王却不得不承认,许青此人是个人才

楚皇翻出那封还未来得及发出去的封爵圣旨,一个男爵是不是有些低了

第二日早朝之时,楚皇便是在朝堂之上宣布新增律令。

此言一出顿时引来了文武百官的议论喧哗之声。

左丞相拱手道:“回禀陛下,律法增补关乎国本,岂能如此儿戏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右丞相也是拱手到:“陛下,姜相说的有理,律法之时本应依据大量走访调查,集百官之群思广议,修撰成文,岂能如此说增补便增补,望陛下莫要听信小人谗言,收回成命。”

从古至今,君王是不会有错了,即便是犯了错也不是陛下的错,是陛下身边小人的错,是他们蒙蔽圣听所致。

楚皇咳嗽了一声到:“两位相国平身,此律乃是一位名叫许青的人所著,朕看了之后也是觉得详尽合理。”

吏部尚书:“原来是这许青在蒙蔽圣听,陛下如此轻信小人乃是误国之举啊”

礼部尚书:“李大人所言有理,许青如此向陛下进献谗言,微臣以为此人存心不良。”

刑部尚书:“李大人和王大人说的有理”

工部尚书:“虽然许青制作出马蹄铁此等神物,厥功之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妄图染指律法微臣也以为此人动机不纯。”

楚皇显然是早早便是意料到了如此场面,让一旁的宦官将许青撰写的律法条文分发给文武百官。

而后,楚皇咳嗽了一声到:“诸位卿家不如先观上一观再下定论,朕相信,诸位卿家看了这些律法条文,许青是奸佞还是贤臣,诸位卿家自有定论。”

片刻后

刑部尚书一拱手:“陛下,臣以为刑部正式用人之际,微臣以为许青之才华不应如此浪费,微臣恳请陛下调许青前来刑部做刑部侍郎。”

刑部侍郎:“大人那下官做什么”

刑部尚书:“你哪凉快哪里呆着去,六年侍郎毫无建树,你不觉得羞愧吗”

刑部侍郎:“”

吏部侍郎:陛下,臣以为此等人才在刑部实在浪费人才,此人既然能订立出如此律法,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统统惩处得当,自应来我吏部做事,吏部接触大小官吏,必定会对许青今后修订律法产生更多启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7069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