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逍遥小捕快

作者:墨染清辉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百三十八章:最后一场

书名:逍遥小捕快 作者:墨染清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此次经义以平局收场,估计是双方互相说服了对方,或者谁都没有说服对方。

不过,纵使如此,赵大儒能在经义一道上与赵国打成平手也已经是楚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了。

毕竟,文道,尤其是经义一道,三国之中一向是赵国独领风骚,周国和楚国在此道上一直以来都是难敌赵国。

赵大儒与那老者转过身,相对而立,随后同时向对方拱手,起身。

姜相与秦相两人连忙搀扶住赵大儒。

御书房

秦相与姜相扶着赵大儒坐下。

楚皇看着赵大儒道:“此战,太傅辛苦了。”

赵大儒虚弱的咳嗽了两声,而后却是叹了一口气:“老臣有愧于陛下,终究未能胜下经义一道,想不到老臣穷毕生之力终究还是差了一线,只与赵国打成了平手。”

楚皇道:“太傅能与赵国以平局收场,已经是此番我大楚的大功臣。”

赵大儒,坐在椅子上,此时如同一个平凡的迟暮老者,缓缓开口:“当年老臣最大的愿望便是有生之年能看到我大楚的文道能超越赵国屹立在中原之巅,这也是老臣的毕生追求,如今来看,这个愿望怕是”

楚皇看着赵太傅,嘴唇竟也是颤了颤,拢在袖中的手也不由得握紧:“我大楚医道繁荣,定能让太傅长命百岁,也定能让太傅看到有朝一日,我大楚会屹立在这文坛之巅。”

赵太傅摇了摇头,露出一抹笑意道:“陛下不必为老臣这个将行就木之人费心了,老臣的身体怕是等不到那个时候了。”

随后拍了拍秦相和姜相:“若是有朝一日,我大楚文道当真能超越赵国,你们二人便来我坟前,与我说上一说,如此一来,老朽死也瞑目了。”

就在这时,魏公公走进来道:“回陛下,安定县伯已经带到,在殿外候着。”

楚皇道:“传。”

随后,许青便是从御书房外走了进来。

而后许青躬身道:“臣参见陛下,见过太傅,见过姜相、秦相。”

楚皇看着道:“平身。”

赵大儒看到许青,脸上也是不由得露出笑意:“当初幸得许先生一语点醒老朽这个老顽固,让得老朽迷途知返,才让得老朽未曾酿成大错。”

许青拱手道:“只是浅显之见,太傅过奖了。”

赵大儒笑道:“达者为师,先生谦虚了。”

一旁的楚皇笑道:“太傅,许青这小子可不禁夸,您这么一夸,他的尾巴能翘到天上去。”

随后,楚皇看向许青道:“许青,诗词一道是我大楚与赵国比试的最后一场,此番我大楚的希望便全在你一人身上了。”

许青拱手道:“臣定当不负陛下嘱托。”

赵大儒看着许青道:“许先生在永州之时所作的几首诗,老朽都看过了,许先生的诗才在我大楚之中怕已经是无人能出其右了,我大楚在诗词一道能不能胜过赵国,全在许先生了。”

许青又是向着赵大儒拱手道:“在下不会让太傅失望的。”

赵大儒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在秦相与姜相的搀扶下,提前告辞离去。

赵大儒离去之后,楚皇看向许青道:“太傅为大楚操劳了一生,此生最大的心愿便是我大楚能在文道之上胜过赵国,想必你也看到了,太傅的身体怕是真的就要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了,即便如此也在经义之道上撑着病躯应战赵国。”

“此次与赵国的比试,或许是太傅有生之年所能看到的最后一场了,也寄托了他毕生的心愿,虽然两场比试输了一场、平了一场,但若能在诗词一道胜下赵国也,也算是最后圆了太傅的心愿,朕相信你的才能,此番,你要全力施展。”

许青拱手道:“陛下放心,臣定不会输。”

楚皇:“你若是输了,朕真的会将城东的乔姑娘嫁给你。”

许青:“”

翌日

如今,与赵国的三场比试,已经进行了两场。

棋道与经义。

与赵国的最后一场,便是诗词一道。

迎战者为许青

此番也是楚国与赵国相比的最后一场。

原本一直在家中与苏浅下五子棋跟萱儿玩斗兽棋的萧如雪都是拉着许青过来了,与之一同过来的还有已经在家中修养了很多日的郑婉儿。

只是,此时的郑婉儿比起上次去桃园之时的样子,无故多了几分的妩媚。

明月公主与赵国那个憨憨副使都是来到了大殿之中,坐在女子的一旁,观看楚国与赵国的最后一场比试。

当然了,还有那个看起来就傻不愣登的周国副使。

两国副使,一个憨,一个傻。

憨和傻有什么区别

憨是傻的可爱,傻那就是真的傻。

况且赵国副使不但憨憨而且养眼。

在许青看来,龙冰儿一直是一个好玩的傻姑娘。

就在比试快要开始的时候,赵大儒竟然也是被人搀扶着缓缓走进来大殿,诸多官员纷纷行礼。

这与赵国的最后一场比试,赵大儒竟然如此重视,拖着病躯也要来观战。

诗词与棋道和经义不同,一般比试诗词都是三局两胜,或者五局三胜。

因为棋道和经义,动辄一天或几天不等的时间。

比试之人或许都没有精力去准备第二场或者第三场。

但是诗词不同,即兴作诗有时候只需要一盏茶一炷香的时间,而且比试之人思绪发散之下,这一场赢不下但是不代表下一场也赢不下。

诗词也是诸多比试之中,变数最大的一场比试。

此番比试由抽签决定题目,这种签筒之中的签字长年以来就是那几十种,历年以来三个国家抽签为题的签筒内容都是一样的,就看双方怎么发挥了。

可谓是相当的公平。

楚赵两国共同核验了签筒之后,双方比试之人便可入座。

赵国所派出来的虽然说年纪看上去要比许青大上一些,但终归是年轻人,未曾像前两场派出一个老者应战。

诗词一道,尤其是即兴发挥,年轻人的思绪还是要比上了年纪之人更加活跃与敏捷的,长年的积累反而没有经义那么重要,反而运气和一时的灵感更重要。

终于,在将签筒摇晃几番之后,第一支签被抽了出来。

姜相开口道:“第一轮题目: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27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