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逍遥小捕快

作者:墨染清辉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百五十五章:跟萱儿没关系啊……

书名:逍遥小捕快 作者:墨染清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赵府

赵大儒看着空手回来的下人道:“我让你买的柔纸呢”

那下人道:“老爷,国商院售卖柔纸的铺子十分火爆,根本抢不到,您先前又严禁府上出现柔纸,以至于小人不了解行情,这才空手而归。”

赵大儒听到下人的话一脸惊色,原来柔纸早早便是在京城供不应求了。

如今回想起来,无论是陛下还是王爷似乎根本就没有给许青什么实质性处罚又没有严令关停柔纸。

那时陛下的说法是没有律法依据,不便惩处。

但是现在看来,陛下和王爷怕是也根本不想关停吧

那位赵大儒倒是也很讲信用。

第二日赵大儒便是撰文发声,认清自己的过错,已经眼界和自身局限性。

并且详细阐述了昨日与许青辩论之事已经许青的观点:

器物本身并没有任何性质与感情,只要能让黎民百姓生活的更好,皆可算作圣贤之物。

既然百姓都喜欢用,又有利于日常生活,那便已经是证明了此物的价值。

自己不喜欢用是自己的事情,莫要再去妄图干涉他人的想法,更不要以此做出极端的事情来。

文章的最后赵大儒还诚恳的表达了自己的歉意。

这一番言论让得被鼓动起来反对柔纸的京城读书人大受震惊,虽然说他们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早上抵制完了下午换身衣服去买,但是他们是怎么也没想到名满大楚的赵大儒竟然会认错的。

不过,在看完了赵大儒的一篇文章之后又觉得确实是他们错了。

而且赵大儒还表示,自己再也不会与门下弟子一同鼓动天下读书人抵制柔纸了。

得到赵大儒坦然认错的消息,京城之骨赵大儒都不反对柔纸了,那就说明他们再也不会遮遮掩掩的买柔纸了,下次他们买柔纸也能光明正大的排队了。

朝坛德隆望尊,可以说,他们之中一多半,甚至包括姜相都可以算作是赵大儒的半个学生,这位老师竟然躬身称许青为先生。

许青,难道就真的如此优秀吗

不过赵大儒此番言论不但没有人反对他,而且还为他博得了一个好名声,这是让得很多人没想到。

甚至于很多人都开始称赞赵大儒是活到老学到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真乃天下读书人之楷模。

说不定赵大儒向后辈认错的事情,随着历史的发展都能成为一个典故流传下去。

赵府

赵大儒听到外面的传言,脸上露出苦笑,呢喃道:“错就是错了,何时认错也能传为佳话了真不知这对老朽后世之评价,究竟是祸还是福啊,罢了罢了,随他去吧。”

不过外面如何评价赵大儒许青就管不着了,许青正忙着再建一座造纸作坊来继续制造柔纸,补足京城之中依旧对柔纸供不应求的场面。

当然,还有一个好消息,老墨又发明了一种纸,准确来说也不能说是他的发明,因为是联合了造纸作坊中几个匠人改进出来的,这次改进出来的纸,柔且坚,又颇具韧性。

许青抚摸着柔中绵软平滑的纸,这种纸综合了柔纸绵软的特性,却又坚韧适合书写。

这不就是他上辈子的宣纸吗

此时此刻许青忍不住泪流满面,这玩意儿要是早点被研发出来他就不用在柔纸还未发明之前一直用那种粗糙的要命的纸来咳咳

不过,这次改进出来的纸,制作工序要比一般的纸繁琐许多,价格自然也要高上很多,而且短时间内难以做到如同柔纸和寻常用纸那般大批量生产。

既然是有用的改进自然就要赏,赏房子,还赏土地,要银子的话当然也可以。

不但要奖赏,更要当着国商院众多匠人的面对他们进行表彰,以此来激励国商院众人对发明创造的热情。

许青懂得再多,毕竟也只是一个人,能发明出来的东西也有限的很,但是联合国商院所有人的力量,就不一样了,搞不好会出奇迹

而后,许青又开始请了一批教书先生,并且专门在各个作坊划分了夜学专用的地方,让得国商院之中不识字的匠人们通过下工后一个时辰的时间学习一些基本的字,以及一些为人处世的浅显道理。

国商院自此开始大规模扫盲。

原本国商院之中的匠人还不愿意,下了工之后回到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不好吗

学习学个屁习

不过这种不愿意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紧接着许青又颁布了下一个个条令:在国商院学习的匠人可以带着自己家里的孩子一起到夜学听先生讲课。

就因为这一句话,大大激发了匠人们的热情。

虽然国商院待遇不错,但是要供起一个孩子读书还是相当不容易的。

更何况,在这个缺乏娱乐设施,没事只能造人玩的时代,谁家里不是三五个孩子

这样一来负担就更重了,可以说大部分匠人家境都是在吃饱饭有余,看病也不成问题,可就是读书不足的场面。

但是,东家这一条令下来,岂不是说,他们这些斗大字不识一个的力巴家里,也能出几个读书人了

只要孩子认了字,就能读得懂书,到时候说不定他们家也能出一个秀才了

他们这辈子就没遇到过这么好的东家

跟着这样的东家干,值了

夜幕降临

安定伯府

苏浅此时正坐在卧房之中的桌前作画,画的是山水画,这段时间她和萧如雪两人之间取长补短进行的非常不错,苏浅的画是越来越有意境了。

而且,隐隐有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觉。

苏浅的画技,已经要超过萧如雪这个小师傅了

苏浅画完最后一笔之后将之放到一边,抬起头看着许青道:“夫君回来了”

许青将手中的纸放在桌子上道:“这是国商院的新纸,娘子不如尝试用这种纸来试着画一幅画。”

苏浅觉得这种纸如与柔纸的质感相似,却又略有不同。

苏浅将之用镇纸压好之后运笔落下,墨凝而不散,墨迹清晰,当真是极好的作画用纸。

苏浅看着许青问道:“夫君,这种纸叫什么名字啊”

许青道:“宣纸。”

“宣纸”苏浅呢喃了一声看着许青道:“这纸跟萱儿有什么关系吗”

许青愣了愣:“这纸跟萱儿没关系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54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