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逍遥小捕快

作者:墨染清辉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41章 好消息!

书名:逍遥小捕快 作者:墨染清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许青与萧如雪来到国商院的大院旁边一个专门用来接待客人的值房的时候便是见到了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子,男子看起来有三十多岁的模样。

不过虽然说这个男子身形有些瘦,但却是那种精壮的瘦,而且下盘很稳,应该是个练家子,貌似还有不俗的武艺。

这倒是让许青颇为吃惊,现在去造纸作坊干活的工匠都这么内卷了吗

他旁边的桌子上早已被下人放好了糕点和香茶,但是他却一口没动,只是不停的在这个待客用的值房之中来回踱步,看上去似乎很是着急。

那名高瘦男子察觉到有人进来,便是转过头去,三两步便是来到了许青身旁。

许青看着他道:“这位先生就是做出了柔化纸的那位匠人”

萧如雪在一旁点头道“嗯嗯,就是他。”

高瘦男子连忙点头道:“回禀爵爷,正是小人。”

说着,高瘦男子拿起一旁桌子上的纸递给许青青许青过目。

许青拿起纸,手感绵软顺滑,而且只有颇为厚实的一层,虽然不能跟后世的卫生纸比,但是若是用这种纸的话,武艺要比用平日里书写的那种纸要舒服太多了

这都是可以预见的

要说唯一的缺点也就是这种纸太大了,是按照书写用纸的规格来制造的,用的时候怕是还要裁剪出来才行。

不过这都是小事一桩,不成问题。

许青道:“嗯,这纸绵软顺滑,正是我想要的纸,先生大才”

许青还想说话,却是被高瘦男子抢先一步开口道:“爵爷,您贴在外面的告示上说,只要做出了柔软的纸便给一千两银子,可不可以将赏钱先给小人”

许青笑道:“先生这般心急,难道还怕我言而无信不成”

高瘦男子连忙摇头道:“不敢,小人不敢只是小人的妻子病重,急需银钱来救命,大夫说要一千两银子才能治好妻子的病,所以小人才如此心急。”

许青听完之后道:“既然先生今日如此心急那今日我就不多留先生了,先生且跟我来,我这就带先生去取银子。”

许青带着高瘦男子来到国商院的财务部,取了一千两银票,交给了高瘦男子。

直到许青将银票交给高瘦男子后,男子才从怀中宝贝的掏出一叠图纸递给许青,上面是如何做出柔化纸的方法和改进后的器具图样。

而且无论是图画还是字迹都是标准而又严谨,这一叠图纸无一不彰显着这个高瘦男子撰画图纸的深厚功底。

许青看着高瘦男子离去的背影,不由得在心中惊叹:此人是个人才啊。

此等人才一定要牢牢抓在手里才是

如此标准的绘图,造出柔化纸的方法又记载的如此简明扼要,而且字迹还优美。

怎么看都不是一个简单人物啊

这么一个不简单的人物却甘愿在造纸作坊之中做一个匠人,虽然说国商院的造纸作坊待遇也算优厚,但是却也是远远配不上此人才能的。

如果许青猜得不错,这么一个人物一定有一个神秘而不为人知的过往。

今天算是捡到宝了。

在这个时代做出柔化纸,他都是百思不得其解,却被这个造纸作坊中的匠人如此轻松的做了出来。

重金求才的告示才贴在京城周边也不过才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吧

许青不由得在想,三个月就能做出来柔化纸的方法,那岂不是只要留住这个人才他还能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待遇条件随便他开,一个月一千两银子都行

这样的人才可不好找啊

而且,国商院的员工都是吃的国商院的公账,又不是他分成的私房钱,他自己又没什么损失,他怕什么

再说了,这个人现在这么需要钱,他没理由拒绝摆在眼前的这个升职加薪的机会。

许青觉得现在是时候给这位人才送一波温暖了。

想到这里,许青连忙招呼萧如雪,买了一大堆的补品让两个下人拎着向这位人才的家走去。

至于为什么能知道他的家庭住址

安定县衙一查不久查出来了

就算不用官府的力量,造纸作坊里也有不少人知道他住哪里。

国商院很多重要的大作坊都是坐落在安定县这个京城郊县的。

至于为什么坐落在这里

京城的地多贵啊哪有在京城里买一条街的铺子当作坊用的

敢这么做的人不是傻子就是狗大户。

许青可不做这个狗大户。

学过地理的都知道:中心是商业区;而后是居民区;最外层远离市中心的地方,土地最廉价适合大批量购买建造工厂的才是工业区。

国商院的开张给京城之中的各大书铺带去了廉价的纸张,而后因为竞争进一步降低了书的价格,京城之中的读书人无不感念国商院的伟大。

这跟当初永州城读书人的景象如出一辙,不过他们不知道该感谢谁,他们只知道因为各大书铺的竞争,书籍的价格降低了而已

不过纸的价格被大幅度降低也不是人人都会感念国商院的,就如同几家靠造纸发家的家族就对国商院愤恨不已。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啊

但是偏偏他们又敢怒不敢言,而且言了也没用。

人家凭实力将纸的价格打下来的,他们能怎么办

告吧,没地方告而且也没罪名可以告啊

以势压人吧国商院的势比他们加起来都大

用势压那就是去找死

市场之中本就是优胜劣汰,自己没办法改进纸张这能怪谁

不过还好,能在京城开纸坊并且做大的都不是笨人,眼看纸坊没了利润,他们便是立刻改变了思路。

关了纸坊开始走起商队来。

从国商院大批量购纸,而后再转卖到周国和赵国,通过中间商赚差价来谋取暴利。

至于为什么没有楚国

因为国商院早就在楚国开始布局了,他们能看到的利益国商院怎么会看不到

竞争不过国商院就老老实实将纸卖到更远的地方吧。

此时,许青和萧如雪已经走到了那位人才的家门口,但是却听到了一道愤怒的声音。

“庸医你敢骗我你不是说一千两能治好的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23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