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逍遥小捕快

作者:墨染清辉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76章 是外孙

书名:逍遥小捕快 作者:墨染清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随着萧叶的解释,贤王的表情也是渐渐变得惊讶,小册子用来回本,广告位用来赚钱,原来他是这么想的

广告这东西贤王也是知道的,竹叶青酒馆发布广告传单的时候他也见过,不但见过还拿着去换酒喝了。

而且许青两次发放广告,百姓平民对于这种新奇玩意儿都是相当感兴趣,若是有别的商铺也为了名声也在报纸上花钱登广告的话,许青不就有钱可以赚了吗

原来如此,怪不得上次许青一直追问他若是他真的用报纸挣了钱,应当如何分配。

现在看来,这小子分明就是早有预谋

原来他是靠着这东西赚钱的

这种新奇的赚钱方式,任凭贤王想破头皮也想不到啊

不是想不想得到的问题,是压根不会往这方面想,在贤王看来,赚钱只有三种办法:压缩成本、增加销量、提高价格。

他怎么会想到有时候信息传播也能成为赚钱的渠道

唉,罢了罢了,那小子想出来的主意就随他去吧,只要能将报纸这一利器经营好了,赚多少钱都随他了。

况且,发布几个广告的事情,拢共应该也赚不了几个钱,自己还不至于为了这么点银子跟一个小辈争来论去。

随后贤王又拿起旁边的那一份大报纸,这份是那种大报纸,一份差不多有一个小臂那么长。

虽然这份报纸长相粗犷了点但是字迹印刷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贤王翻看了一下报纸,要是硬说起来的话确实是那一份小册子更加雅致和方便,但是那一份小册子的价格也是真的黑啊黑不溜秋的

忽然贤王主意到整张报纸下的一句句顺口溜: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即将要来到。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为什么会下雨

下面的几句也都是与农桑相关的顺口溜。

贤王眼睛一直盯着这几句顺口溜,若是这些顺口溜全都准确无误的话,若是楚国农户人人都能掌握,楚国农桑水平岂不是要提升一个档次

尤其是这几条预判什么时候下雨什么时候不下雨的顺口溜,这简直太有用了

不过许青编写的这几条顺口溜从哪里过来的到底靠不靠谱不行,明日得问问他,若是真的,自然是有大用,但是若是假的,岂不是要坏事

楚国向来注重耕战,耕种粮食多少乃是楚国的重中之重,马虎不得

可以说,这几句顺口溜若为真,那许青便是有大功,但是若为假,那许青便有大罪。

不过还好,这报纸还未曾将这些消息传递出去,还有补救的机会。

苏府

许青给苏浅送完了红糖姜水而后看着她喝完之后从房里出来的时候看到苏县令蹲在厨房门口。

出于礼貌,许青走过来看着岳父大人道:“岳父大人您还没走啊”

苏县令看着许青道:“你就这么出来了”

许青点了点头:“要不然呢”

苏县令道:“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情愫暗生,然后你就出来了”

许青疑惑道:“难道我还应该进去”

苏县令恨铁不成钢的道:“能不能进去的先不说,你怎么也不该出来啊多照顾浅儿一会儿也行啊为父怎么就摊上一个你这么笨的女婿”

不管是进去还是出来,许青老感觉岳父大人是不是话里有话,这两个词从岳父大人嘴里说出来还是原来那个意思吗

岳父大人懂得不少啊

不过进去是不可能进去的,自家娘子这几天也不方便让他进去不是

许青摇了摇头道:“岳父大人,你要知道,小婿是那样禽兽的人”

苏县令蹲在一旁看着他:“别侮辱人家禽兽,你连禽兽都不如”

说的,往旁边又挪了挪。

许青:“”

第二日许青到了铺子里的时候又见到了贤王那张脸。

许青就想不通了,堂堂一个大楚王爷没事老往他这跑,贤王除了当街溜子就没别的事情可以做了吗

许青拱手道:“王爷,您有事情吗”

贤王将报纸放在桌子上道:“你先看看这上面写东西。”

顺着贤王的手指看过去,赫然是顺口溜这一栏,许青看完之后又抬起头看着贤王:“这几句顺口溜怎么了”

贤王道:“本王想知道你这几句顺口溜正确吗你可知若是这几句顺口溜不正确,传到我大楚民间会让农桑等一应事务蒙受多大的损失吗”

许青听到这里,也是明白了贤王来此的目的,他说道:“正不正确的,您找几个农户问问不就知道吗在下写的这些可都是有理有据的。”

贤王道:“本王稍后会命人去问,不过你这几句顺口溜从何而来你又没有从事过耕种,怎么会撰写出这些顺口溜来若是这些为真,那日后我大楚的农桑事业必然上升一个层次。”

许青内心:我还能告诉你是从小学课本上抄下来的吗

许青表面道:“当然是调查了多个农户的话,再加上平日观察撰写而成,毕竟大报纸主要面向老百姓,多些实用建议还是有利于提高销量的。”

“而且,让得楚国农桑事业上升一个层次有些夸张了,这些顺口溜顶多让下一代农户耕种之时省去了重新开始积累经验,日后更加得心应手。其实这些顺口溜之中蕴含的农桑知识很多老农都知道个大概,只是他们大多没有读过书,无法用语言总结出来罢了,在下只不过是替他们将之谱写成顺口溜的形式,方便流传。”

贤王道:“即便如此,若是这些顺口溜能准确运用到农桑生产之上,那你也称得上是奇功一件了。”

许青实在没想到贤王过来就是为了向自己求证几句顺口溜的真实性,他还是低估了这个时代耕种农桑的重要性。

许青写了那么多流传千古的好诗好词,贤王不闻不问,根本没当过一回事。

但是今天,几句农谚顺口溜却是让得贤王直接火急火燎的赶了过来,上次这么火急火燎还是许青增补律法的时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720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