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逍遥小捕快

作者:墨染清辉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百五十九章:不讲武德

书名:逍遥小捕快 作者:墨染清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第二日

大殿之上

许青看着对坐的匡舟道:“匡兄的身体可好多了”

匡舟看着许青道:“今日之战,我定不会输”

许青道:“今日比速记,匡兄出题吧。”

匡舟与许青交还手中稿件之后,两人看向手中之书不由得都是一怔:“竟然也是经书”

不过,匡舟今日交给许青的正是佛门一卷藏经之中的几页。

这卷藏经历史很是悠久,当初这部经书从天竺之地传过来的时候,之人。

因此,这里面的翻译是直译加音译,有些实在翻不过来的经文只好音译了过来,为了显得经文的高大上,还用了复杂且笔画甚多的字。

有不少字颇为偏僻,甚至干脆还自己造了一些,晦涩难懂至极,莫说去默背,即便是通读一遍都显得困难。

赵国嘛,有钱,赵国之中佛门也较为繁荣。

匡舟在选择这篇经文的时候看中的便是这其间的晦涩难懂,以及生僻字众多。

之所以不选那些圣贤经典,那是因为匡舟实在吃不准许青有没有正好读过,而且就算没读过,那里面的内容也不是很难记,如此一来风险极大

所以,他便将目光放在了这部藏经之上,这卷藏经非佛门高僧看都看不进去,他就不信这东西许青能读过,就算读过也记不住,就算记住了,单单是书写这些笔画众多的字,都能无形耗掉对手的时间。

而许青交给匡舟的也是经书截取了相同字数,只不过是道门的一卷藏经,跟纯阳道长要的。

里面的字同样是笔画繁多,里面的内容一样晦涩难懂,也是夹杂着不少生僻字,不过由于道教是本土教派,经书是中原之人谱写而成,怎么说内容也比大篇幅还是音译过来的经文容易记得多。

起码不会有字与字之间都可能完全对不上关系的感觉。

许青的想法跟匡舟一样,字越难写越好,他没看过更好,于是便选了这部藏经。

这波,叫两人自以为赢在了起跑线上。

坐在副使之位上的龙冰儿鄙夷的看了殿中对坐的两人一眼。

都是读圣贤书出来的文人才子,到了比试的时候,却不约而同的挑了经书这种与读书人科举之类毫无关系的书。

武将比试尚讲武道,文臣比试却如此不着边际

不讲武德的楚国人和不讲武德的赵国人

一旁位置上坐着的萧如雪看到题目之后都是紧张至极:“里面的好多字我都没有见过啊,许青能赢吗”

苏浅却是显得很自信道:“此战夫君赢定了。”

萧如雪看着坐在自己身旁一脸自信的苏浅道:“苏姐姐怎么这么肯定啊”

苏浅笑道:“因为夫君过目不忘。”

不但过目不忘,而是是一种很夸张的过目不忘。

大婚之前,确切来说,当初苏浅第一次教许青武艺时,许青说出他过目不忘的时候起,苏浅就很好奇,许青的过目不忘到底能做到如何程度。

直到到了安定伯府,两人彼此倾心成为真正的夫妻之后,苏浅才问起这件事。

那时候许青才告诉她,世间之物,无论何事,只一眼便如同画在了脑海中一样,起初苏浅还不相信这么夸张,直到经过多次复杂的验证之后,苏浅终于明白,许青的话一点也不夸张

所以,当那日许青提出来这场题目的时候,苏浅便知道,这场比试夫君根本不可能输

此刻一炷香已经开始点燃,当匡舟有些暗自窃喜。

因为比起他此时手中的经卷,对方手中要难得多

仅凭一炷香的默背时间,读上几遍就已然是不易,如何能够记得全

一旁的赵国使者也是自信满满,这卷经书当时乃是他与匡舟一同挑选的,为的便是在比试规则之内让对手天然处在劣势,如此一来他们获胜的几率便是大大增加了。

真不知这位安定县伯此时此刻到底是何感想。

就在两人怀着沾沾自喜的表情向许青之处看过去的时候,却是不由得心下一惊。

他他在干什么

他怎么已经写上了

他已经全记住了吗

放下手中的卷稿开始默写之后可就不能再拿起来看了

是的,在匡舟连一遍稿子还没有读完的时候,一旁的许青已经拿毛笔沾了墨水之后便开始往纸上写了起来。

谁说抄写就必须知道怎么读吗

将字形记下来不就行了

凭借着过目不忘的本领,许青只需要将之快速翻阅浏览之后便可以将书本上的每一个字都刻印在脑海里。

效率仅次于“量子波动阅读法。”

赵国正使看向高位之上的楚皇道:“皇帝陛下,外臣抗议,贵国安定县伯此举违反了比试规定。”

楚皇看向赵国正使道:“哦不知安定县伯违反了那一条规矩啊”

赵国正使道:“回禀皇帝陛下,规则上说,有一炷香的时间记下卷稿内容,此时此刻应当是记诵的时间,安定县伯却在此时开始书写,岂不是违反了规矩吗”

秦相站起身道:“刚刚陆正使也说了,规则上是有一炷香的时间记下卷稿内容,意思是一炷香后必须开始默写,又不是在一炷香之内只能记录卷稿内容,若是贵国有我们大楚安定县伯这般的速记能力,也可以此时此刻便开始动笔,我们同样不会多说什么。”

“这”赵国正使这才想起来,那张写着比试规则的纸确实为有一炷香的时间记下内容,第二炷香燃尽之时必须停笔。

的确没有说这个时候不准默写,只要在第二炷香燃尽之前停笔就行。

只是,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擅长速记之人,安定县伯刚刚只不过是将卷稿快速浏览了一遍就将卷稿之上的内容尽数记下来了吗

如此一来,安定县伯岂不是一开始就比匡舟领先了一炷香的时间

而按照比试规矩,先抄录下完卷稿并且错误最少之人便可获胜。

那么,他们赵国岂不是这一场要输

想到这里,赵国正使不由得攥紧了拳头,怪不得那日许青信心满满的要跟他们大赵比试速记,原来他竟然是有这般异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708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