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从土匪到列强

作者:钢铁余晖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25章 广州之围

书名:明末:从土匪到列强 作者:钢铁余晖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7

“大人,这是对方送来的信件。”

广州巡抚衙门里,十余名本地大小文武官员皆聚于此,坐立不安。

前些日子,那岭南保乡军在清远县大破裴贼之军后,只是稍作休整便直扑广州城而来。

关于清远之役,广东诸官亦从派出的探子口中得知了具体细节。

数十万之众的裴贼连一日都没能顶住,刚一交手便被重炮轰的抱头鼠窜,还没等短兵相接就被人家的千余名骑兵杀的兵败如山倒。

尽管这数十万贼军中大多都是无甚战力的流民,可广东巡抚沈狄龙非常清楚,哪怕凭着广州这座坚城若想守住也是很有难度的,得发动全城百姓协助才行。

道理很简单啊,人家光靠这人海战术都能把你的箭矢.火药消耗殆尽,光靠尸体都能把护城河填平,甚至能堆起一座血肉铸成的“云梯”。

只不过双方僵持的时间会比较长而已,兴许得数月才出结果,这也是那裴宏义为何对是否攻克广州城之事有些犹豫不决。

当清远大战的详情传来之后,即便是连昔日里抗贼之心尤为坚定的几个广东参将也默不作声,满腔血勇顿时烟消云散。

沈狄龙缓缓的将这封信打开,里面的内容果然是劝降的。

看字迹应该是前广东副将孟信所书,此人表示只要沈巡抚开城率部献降,不但昔日之事既往不咎,而且大将军自有高官厚爵奉上,绝不会亏待尔等。

若负隅顽抗,东征军四万悍卒将会择日猛攻,只恐城破人亡.生灵涂炭。

届时,勿谓言之不预也。

最后,孟信还询问道,不知他们这些广东降将的家眷可安在,是否受到诛连。

沈狄龙五味杂陈的将这封信看完,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此前南宁之战中,总兵冯若麟以身殉国,副将孟信及参将数人携部降贼,此消息传来之时广东文武一片哗然。

当时,有不少义愤填膺的官员表示,应该将这些叛国降将的家眷满门抄斩,如此才能震慑那些摇摆不定的宵小。

本来嘛,叛国就是诛九族的大罪,即便将孟信等人的家眷皆诛杀也合情合理,不过就在沈巡抚刚打算公事公办之时,身边亲信却劝其三思而行。

常言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你沈大人把人家满府上下皆杀了固然痛快,可你自己就没家眷么。

就不怕万一那贼军攻进城后如法炮制?

听到这话,怒火中烧的沈狄龙逐渐冷静下来,是啊,沈家也有数十号人呢,他还有一儿一女...

大家都心知肚明,以目前的岭南局势来看,广州沦陷只是时间问题。

自己身为堂堂大明命官,城破身亡也就罢了,实在不忍牵连妻妾.子女。

于是,为了正法.立威,沈巡抚虽将那些降将家眷皆关进大牢判处极刑,但实际上却处于“斩监候”的状态,对外则宣称只要钦差一到.朝廷宣判后即刻斩首弃市。

私下里,他甚至还令亲信叮嘱那些狱卒,不可虐。

如今贼军终至,广州也成了一座危城,沈狄龙的心情在沉重之余也夹杂着一丝庆幸。

还好,自己没有把事情做绝。

这时,在巡抚衙门极其压抑的氛围中,终有人率先开口。

“沈大人。”

“贼军势大,又擅使强铳重炮,眼下我广州城举目无援...”

说话的是按察使黄承昊,他身体单薄.肤白少须,身着绯袍头戴双翅乌纱帽,只不过话刚说还没说完便被一声冷哼打断。

“黄大人此言何意?”

这名举手投足间充满贵气的绯袍中年男子名为姜一洪,乃广东布政使,其父曾为礼部郎中,兄长曾为礼部尚书,满门皆是大官,乃江浙地区的望族出身。

“莫非欲降贼?”

黄承昊被这灵魂二连问搞得面红耳赤,张了张嘴最终啥也没说。

见场面有些难堪,同为江浙出身的布政副使陆鏊哈哈一笑,连忙道:“姜大人勿怒,黄按察使未必有降贼之意,兴许只是陈述利害罢了。”

“呵呵...”姜一洪脸上挂着皮笑肉不笑的表情,淡淡道:“若如此,倒是本官错怪黄大人了。”

“好了!”

“还是说正事吧。”

沈狄龙原本静静的坐在椅子上沉思,这副吵闹的场景顿时令其一阵心烦意乱。

都啥时候了,贼军都要攻城了,广东的衮衮诸公竟还在窝里斗。

作为巡抚,沈狄龙乃是广东实质意义上的一把手,军政尽握的那种,又如何不清楚在座诸位的那点心思。

就拿这黄按察使来说吧,此人好医理.重养生,于诗词歌赋一途颇有造诣,但却为官碌碌,难负大任。

其方才所言必有降贼之意,这也不奇怪。

而姜.陆二人虽皆为江浙出身,不过前者乃是典型的官绅子弟,对那行抄家掠财之事的保乡军自然是深恶痛绝。

后者出身低微,虽也厌恶那保乡军,不过反应就没那么大了。

毕竟广西徐贼待官绅甚为苛刻,其“一体纳粮”的恶政早就臭名昭着。

在沈巡抚的按压下,众人总算不再吵闹,而是就广州之困嗡嗡嗡的议论起来。

各种天马行空的拒贼之策将他听的是眉头越来越紧。

夜晚。

沈狄龙正于府中书房发怔,其手持一柄玉嘴黄铜烟枪,几本发黄的书籍就这么胡乱的散落在朱漆梨木桌上,旁边还一盏已经微凉的雨前龙井。

吞云吐雾之间咳嗽阵阵,此人深感心力交瘁。

“老爷,黄按察使求见。”

听见管家的话,沈狄龙微微眯起双眼,半晌后方答道:“让他进来吧。”

“见过沈大人。”

黄承昊今夜的装扮十分低调,跟寻常的老百姓无异,可见其并不想被人发现行踪。

“嗯...黄大人深夜来访不知有何贵干。”

“下官今日口无遮拦,还望巡抚大人不要怪罪。”

“呵呵...不会。”

二人分别坐在两张太师椅上相顾无言,于烟雾缭绕的诡异氛围中沉默许久。

“说吧,今夜就当是拉家常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60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