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从土匪到列强

作者:钢铁余晖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91章 颜昭历险记

书名:明末:从土匪到列强 作者:钢铁余晖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7

“回大将军,的确如此。”

“小人看的千真万确,明军撤的十分着急,连许多辎重都抛下不要了。”

平民打扮的探子单膝跪地,将自己的见闻娓娓道来。

听完这些话,徐晋皱了皱眉思索道:

“不应该啊...明军明明还有一战之力,难道...”

他的脑海中突然蹦出了“颜昭”这两个字。

这几天忙于战事,差点将此人忘了。

想到这里,他不禁喜上眉梢。

“你且退下,去领赏吧!”

“谢大将军。”

话说,这颜昭一行人带着大批金银财宝从裴山县出发,一路疾驰丝毫不敢耽误。

途中还遇见了几波劫道的匪寇和官差,在死伤数人后终于来到了第一站,太平府的土司。

此地乃西南偏隅,又多山林,当地汉夷混居,又多僮瑶,向来容易滋生事端,不服官府管辖。

寻常汉人官僚下乡,不但说话不好使,甚至连自身安全都很难保证。

因此,自有明以来,便以夷治夷,当地土司便成了基层的实质性统治者,只不过在名义上要接受大明朝廷的调遣而已。

早年,朝廷余威尚存,这些土司自然不敢太过放肆,而如今国力亏空.战力锐减,对偏远地带的控制力已经十分薄弱,因此土司们也是蠢蠢欲动,阳奉阴违。

颜昭历尽艰辛,又撒下大把银子打点,这才如愿以偿的见到了僮人的土司。

此人性情暴戾,对汉人一向没有什么好感,因此不等颜昭将话说完便直接拒绝了。

如果不是颜昭有着一条三寸不烂之舌,恐怕连这个大门都走不出来。

不过他也没有气馁,既然搞不定僮人,那就去说服瑶人。

颜昭打听到,此二族时常因为地盘.水源的问题争斗,算是世仇,而且瑶人桀骜不驯,有明以来多次受到官府打击,对大明更没有什么认同感。

瑶人的首领以侬倒是对兴兵作乱的提议很感兴趣,此人好勇斗狠,但也不是一个头脑简单之辈。

以侬的族群本就多次受到大明官府的打击,可谓穷困不堪,只好居住在地势险要的山林之中。

他表示,只要保乡军这边能拿出大把银子让他给手下分,瑶人不介意下山闹上一闹,正好抢些银钱牲畜和女人回来。

两人一拍即合,颜昭更是大方的表示,以后保乡军可以为他们提供上好的兵器,这不禁让以侬喜上眉梢。

他现在最缺的就是银子,再者就是兵器了。

太平府这边的事情办的相当顺利,虽然也有挫折,但还是圆满办成了。

颜昭并不怕这个以侬食言,收了银子后不办事。

原因也很简单。

瑶人在与僮人的斗争中长期处于劣势,生活困顿不堪,其民十之八九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早就怨声载道。

即便自己不来,这群人也绝对按捺不住太久。

使些银子,只是将这个作乱的时间提前了而已。

而不久之后,随着以侬率领族下山后大肆劫掠所获甚丰,眼红的僮人也迅速加入了这场狂欢,顿时将太平府搅了个乌烟瘴气。

而镇安府那边的事可就有点不好办了,坐拥数千兵马的巨寇“常天王”对颜昭的话是嗤之以鼻。

“老子想抢就抢,想啥时候抢就啥时候抢。”

“轮得到你这个臭儒指手画脚?”

常天王一声冷笑,手下的十二金刚顿时涌上来将颜昭一行人里里外外的围了起来。

“不要轻举妄动...”

颜昭示意周围的侍卫不要跟这些地头蛇发生冲突,随后他抖了抖袖子,径直推开人群走到了常天王面前。

“在下不才,却也通晓一些谋略之道。”

“如今明军正在与我保乡军焦着,镇安.太平二府的官军已经被抽之一空。”

“而如果我保乡军战败,那么明军下一步便会围剿大王。”

“此可谓唇亡齿寒。”

“况且明军战胜后士气大涨,大王虽然神勇,麾下也皆是能兵强将,但在官军的围剿下也定然损失惨重。”

“个中厉害,还望大王深思。”

颜昭不卑不亢,一席话说的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常天王原本脸上还挂着不屑的冷笑,随后表情逐渐变得阴沉下来。

他死死的盯着颜昭看了半晌后,同时大脑也在飞速的运转,分析着对方话语中的漏洞。

明军的举动常天王是清楚的,他们这些大寇如果消息不灵通早就被灭了。

此次集结三府官军他原本还有些疑惑,什么样的贼寇能让明军这么重视,经过颜昭一说,好似拨云见雾。

如果是为了将三府之地的贼寇全部荡清的话,那一切都说得通了。

如此看来,这臭儒所言不虚,他现在和那个什么保乡军还真是唇亡齿寒。

“嗯?不对...”

常天王戏谑道:

“差点被你这臭儒骗了过去。”

“明军是要荡平三府贼寇不错,但如果和你们保乡军两败俱伤的话,对我才是最有好处的。”

“反而现在出兵作乱才是引火自焚。”

他嘴角挂着冷笑,似乎已经看穿了眼前这个丑陋书生的把戏。

“呵呵...两败俱伤?”

颜昭哑然失笑,摇了摇头后有些低沉的说道:

“大王真是高看我等了,想我保乡军从上至下,人马不过两千,老营只有数百,大多都是些新兵。”

“如何挡得住七八倍之甚的官军?”

“能支撑几日便已经是竭尽全力了...”

颜昭没有说半句假话,保乡军在扩招后也只有两千人马,与明军对比可谓是少的可怜。

只不过,这两千人装备精良,军事素养高,火器覆盖率更是达到了七成以上。

寻常官军完全不是一合之敌。

而常天王自然不甚清楚其中内幕,他还以为保乡军是和自己麾下一样,拿着破刀烂枪的贼寇部队。

因此,他的眉头立马就皱了起来。

“如此说来,尔等的确撑不了太久了...”

开玩笑,自己统领着四千多的人马,遇见这股明军也只能暂避锋芒,这什么狗屁保乡军只有区区两千人,能撑得住就怪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25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