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从土匪到列强

作者:钢铁余晖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79章 科研司

书名:明末:从土匪到列强 作者:钢铁余晖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7

“是啊陛下!”

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至发沉声道:“而今献贼已被招安,湖广之地暂定,或可遣熊总督南下平贼。”

年初,张献忠在南关遭遇大败,被左良玉率兵杀的落花流水,后被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熊文灿诏安,当地另一支义军首领罗汝才亦被诏安。

张至发的意思很明显,趁着湖广肃清之际,直接让熊文灿发兵与孙传庭配合,一同南下剿贼,当然熊总督总理数省事务.是根本走不开的,不过此人肯定会派左良玉出战。

“嗯...”

崇祯皇帝闻言微微点头,这个法子倒是可行性很高,熊文灿和孙传庭这二人的能力他是相信的,如果联手平贼的话,倒是相映成辉。

这时,温体仁眼珠子转了转后,补充道:

“陛下,臣认为可向福建遣旨一道,令那海防游击郑芝龙发兵自水路而攻,如此,南贼定灭!”

“善!”

朱由检对这个提议十分赞同,并奇怪的看了这个老家伙一眼,此人向来在军国大事上闭口不言,今日却一反常态.妙计频出。

实际上,温首辅之所以如此活跃,也是迫于无奈。

此前主张招安徐贼的东阁大学士黄士俊已被革职.贬为庶民,彼时诸公谁不知道圣上有意转剿为抚,就你黄大学士聪明,非要当这个出头鸟。

现在好了,出问题就老老实实背黑锅吧。

而近些日子,温体仁从宦官口中得知,圣上似乎打算招已经下野的周延儒入仕,这可是个极其不妙的信号,说明陛下对自己极为不满意。

周延儒何许人也,曾为建极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与这温首辅乃是不折不扣的死敌,双方不知相互弹劾过多少回,幸而此人因“羲皇上人”之言遭贬,否则温体仁能不能坐上这首辅的位子还得打个问号。

因此,听说自己的头号政敌要回来了,温体仁当然甚为着急,这才于朝堂上出谋划策,以彰显自己的重要性。

另外,在“剿防南贼疏”结尾,孙传庭希望圣上多给自己点时间练兵,因为这徐贼与常贼不同,仓促出战的话,胜算渺茫,因此要么不动,要么就一击毙命!

崇祯皇帝被其恳切的言辞打动,便暂将心中的急躁压了下去,并向孙传庭表示,朝廷知道你的难处,朕准许你再练兵数月,届时与湖广官军一同南下平贼即可。

另外,朱由检还嘱咐道,卿在四川的征粮.征饷一事实在是闹得太大了,御史言官的弹劾累如雪花,朕知卿不易,故将此些人皆按压下去了,但希望你以后行事注意点分寸,否则朕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啊。

此次朝会之后,数道圣旨即被发往湖广.福建各地,显然,岭南贼乱已成了大明的心腹之患。

而此时的广西桂林府,大将军徐晋正在匠部召开一场特殊的会议。

这段时间,他着令成立了“科研司”,目的正是集中力量将某些能提高生产力.改变社会形态的技术.机械搞出来, 例如“硫化橡胶”.“蒸汽机”.“镗床”等科技。

这些东西但凡弄出来一样都会使保乡军的实力大大增加。

科研司成立之后,现共有成员五人,皆是两广匠人中选拔出的佼佼者,不但技艺高超,还有最基本的科学素养。

这些人被称之为“大匠”,领特殊津贴.赐宅院.并受到内统局的严密保护,地位相当超然。

而大将军徐晋眼下已说到蒸汽机,故此于方才,他已将其原理向众大匠讲述了一遍,并用烧开的水壶作为示范。

“大将军适才所言令我等茅塞顿开,万万没想到,这所谓的蒸汽机竟有如此妙用...”

说话的人是科研司的大匠杭天白,此人面貌严肃.肤色黝黑,乃广东佛山的炮匠出身,专业水准极其过硬。

他表示,这蒸汽机的原理倒很容易理解,不过若想造出第一台样品,恐怕得花费巨量的人力.物力来实验。

“本将军自然知晓,此物事关重大,相应资源任由科研司调拨。”

徐晋知道这玩意不是一时半会能搞出来的,初代蒸汽机的马力很小,作用也很有限,不过只要初代机问世,接下来只需对其不断改进即可。

缸体的话可以先用铸铁试试,活塞.连杆可以手工锻打,密封的话先用铜环或浸油麻绳代替,当然这种成品的实用价值很低,只能勉强用来抽水。

若要生产出马力足够的升级版蒸汽机,便对缸体材料和零部件精加工有着相当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品质较好的钢材和膛削机床。

匠部如今是以炒钢法来炼钢,采用畜.水力相结合的方式来带动高炉鼓风机,提供热量的则是焦炭,这几种方法结合之下,再加上原材料充足,炼钢的效率大大提升,产量也在飞速上涨。

这膛床制造之事,另一名大匠柯正稍加思索后倒是给出了解决方案,此人乃木匠出身,想出的办法也很简单,即先用木料制出机床,再将其拆卸作为模型,考量出数据,然后再以铁水铸造零件,打磨完善后进行组装。

徐晋闻言很是高兴,这个方法的可行性很大,不过这镗床最难的是那个刀具,此物在后世被称之为高速钢,坚而耐磨,但以目前的工业水平却造不出来。

这时,铁匠出身的王立柱提出,可以像钻猎枪膛线一样先用最高品质的钢材来充当膛刀,虽然效率慢但好歹能凑合用不是,顶多也就是多消耗些工时.刀具。

在此期间,便可多实验一下钢材配比,给镗刀不断进行升级。

事儿办起来很难,但总算有解决方案了,徐晋便又将硫化橡胶一事给众大匠细细讲述,此物的难度倒是尚可,最大的难题在于原材料。

目前,赵氏运司已从欧洲商人那收购了许多橡胶树种子,这些东西将会种在安南.海南等地,不过橡胶树要经六七年才能割胶,在此之前只能从海外收购生胶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043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