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从土匪到列强

作者:钢铁余晖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04章 朱由检熬鹰

书名:明末:从土匪到列强 作者:钢铁余晖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7

于今日,岭南战报终于传至京师。

朱由检兴冲冲的令司礼太监宣读军情,结果却瞬间如遭雷劈,好似三九天里忽遇凉水浇头。

杨嗣昌败了...

三省五十万官兵全军覆没...

不仅如此,就连杨尚书本人都被贼军生擒...

“怎会如此...”

朱由检不敢相信,直接从太监手里一把夺过那封战报。

只是这越看,其中的内容就越让他吃惊。

此报乃广东巡抚所呈,在禀告岭南形势的同时还十分着急向朝廷求援,希望崇祯能派大军解广东之困。

此人表示,滇.黔官兵被贼军击破后已仓皇逃回本土,云南总兵邓应被擒,粤军亦全军覆没,广东总兵冯若麟殉国,副将孟信率一干参将.千总携军降贼...

经此大败后,三省已陷入极度的险境之中,再无足够的精兵能够讨伐岭南徐贼。

可能要不了多久,贼军便会入侵广东地区。

愤怒的崇祯将这封战报撕得粉碎,差点被当场气晕过去。

谁能想到,被自己寄予厚望的杨嗣昌竟然就这么败了?

这段时间,他居于紫禁城之中日日夜夜盼望着前线传来捷报,可没想到等来的却是这么个结果。

乾清宫中。

朱由检无能狂怒了一阵后终于气喘吁吁的坐下,阴寒的目光扫过下方诸臣,心中酝酿着强烈的杀意。

杨嗣昌既如此不堪,昔时尔等为何不冒死进谏!

“陛下息怒,保重龙体要紧呐。”

踌躇片刻后,首辅温体仁喉结耸动几下只得站了出来,此人并不想当这个出头鸟但谁让他是文官之首呢,这个时候装耳背实在行不通。

说实话,在听到杨嗣昌兵败被擒的消息后,温首辅甚至还有些窃喜。

此一来,朝中便无人能觊觎内阁首辅一职,于私来说绝对是天大的好事。

崇祯见下方默不作声的群臣中终于有人站出来,心中的怒气稍减,可谁曾想这温首辅在说完这句漂亮话后便恭敬的站在原地不再言语。

这也不能怪人家温体仁,此人本就是庸碌之辈,在军国大事上向来没有任何建树,指望他能解岭南之围那是不可能的。

这个时候还能出来讲几句场面话已是很有担当了。

朱由检厌烦的瞪了这个老家伙一眼,后者与其目光对视一眼后连忙缩了缩脖子,恢复了眼观鼻.鼻观心的沉稳状态。

见此情形他直接冷哼一声,令侍卫将满朝文武全部轰到殿外,让这些大臣站在风雪之中好好想想对策,什么时候想出来什么时候再退朝。

很快,紫禁城出现一道奇景。

乾清宫外的石板上站满了明廷大员,这刺骨的寒风和漫天雪花顿时让这些养尊处优的大人叫苦不迭,没过一会,七八个身体弱的已经打起了摆子。

而崇祯皇帝,则是面无表情的坐在龙椅之上,与这些大臣玩起了熬鹰那一套。

见此情形,站在旁边的司礼禀笔太监王承恩心中一叹,露出忧虑之色。

此些大人皆是要员,万一真冻死几个,皇上可就要背负骂名了。

“陛下...”

“嗯?”

王承恩犹豫了一阵后刚想开口,却被崇祯帝狠狠的剐了一眼,只好将剩余的话咽回了肚子。

这时,殿外传来小太监的惊呼声:

“不好了!温首辅他...”

“被冻晕过去了!”

听到这话,朱由检却只是冷哼一声,命人将这温大人先抬进殿中。

被冻得哆哆嗦嗦的大臣自知圣上动了真怒,今日恐怕是无法搪塞过去了,为了不被冻死只好绞尽脑汁纷纷苦思起来。

不久后,殿外小太监回禀,称已有几位大人表示想好了对策。

随后朱由检便寒着脸将此几人传唤至殿中。

“陛下,臣以为,可令熊总督发兵讨伐岭南徐贼,复我朗朗乾坤。”

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至发瞥了一眼躺在地上不知死活的温体仁,又见圣上面色不善后连忙道:

“或可遣兵部右侍郎张镜心为两广总督,以平岭南之乱。”

“张镜心...”朱由检微微一怔,此人气节沉毅,能断大事,与满朝只会说一些假大空的言官不同,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

此前将熊文灿调离肇庆之后,崇祯本就打算派这个张镜心去当两广总督,谁曾想还没等他做好决断,岭南之乱便传到了朝堂之上,这才有了杨嗣昌加封三省督师前去平叛的事情。

而这张侍郎担任两广总督之事,便只好暂时搁置,等待岭南平定。

眼下,崇祯皇帝现在陷入了左右为难之中,熊文灿总理南直隶.湖广.山西.河南.四川多地军务,是万万不能动的,比起岭南来说,这些地方对大明更为重要。

这熊文灿不能动,其手下的兵马自然也是如此,否则一旦起什么乱子,大明可就真是危在旦夕。

如此一来,即便让这兵部右侍郎张镜心担任两广总督又有何用,在外无援军的情况下,此人一上任就是个光杆司令,那岭南贼军会给他筹饷练兵的机会吗?

显然不会,只怕匆匆赴任的张侍郎还没走到广东,此地已然被贼军压境了。

因此,眼下似乎只剩下了一条路能走:

那便是“以抚代剿。”

平心而论,朱由检并不是一个愚笨之徒,这么明显的利害关系他又怎会看不出来。

眼下内地有闯贼.献贼及各路义军肆虐,内地官军已是分身乏术,关外还有伪清八旗虎视眈眈,致使朝廷每年都要向关宁防线倾注大量资源。

整个朝廷都已被这层出不穷的叛乱掏空,堪称穷困潦倒。

如今又有岭南徐贼横空出世,麾下贼兵之战力比起闯.献二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让崇祯能怎么办,哪有那么多银子与精兵再去剿灭徐贼。

不一会,乾清宫外冻得满脸乌青的诸大臣被唤回殿内,朱由检在狠狠的骂了众人一通后逐渐冷静下来,继而跟百官玩起了猜谜语。

尽管心中已有决断,但按照惯例,“招抚徐贼”这四个字绝不可能从他口中说出来。

一定是由大臣进谏,崇祯皇帝发完火后这才无奈采纳。

如此一来,即便生了什么岔子也有人背黑锅,于九五之尊的颜面丝毫无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91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