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晚庭春

作者:赫连菲菲 | 分类:女生 | 字数:0

1、第 1 章

书名:晚庭春 作者:赫连菲菲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46

早春二月,和煦的暖光越过树隙,点点滴滴从屋脊边缘渗开来。举目望去,那光点散漫又斑驳,犹如在红瓦之上镀了一重金粉。

院中玉兰花开得正盛。侍人素手采下两枝,小心翼翼捧入侧间,将它们供到炕边窗前那尊天青釉水皿里头。

淡青竹帘半掩,遮住大片光线。案上香炉轻烟澹澹,若是细嗅,能从清浅的沉水香中分辨出几丝苦冽的药味。

明筝披发素容靠坐在软垫上。昨日置办小姑梁芷薇的及笈礼,送客去后盘点库房誊写礼单用去大半宿,又早起分发各处对牌,安排各院膳食,几乎没合眼,这会儿头还疼着。

侍婢琬华进来,用兰汤净了手,指头上厚涂一层宁神香脂,立在明筝身后替她轻柔地按捏额角,心疼地道:“奶奶金尊玉质,可不是风吹不透雨打不坏的铁人,怎经得住这么长年累月的操劳”

明筝闭目而笑。

琬华年纪轻,才会说出这样孩子气的话。

她嫁入梁家,用了五年光阴才从婆母手中把掌家权完全接过来。她不怕操劳,只怕自己行差踏错闹出笑话。

“奶奶,奶奶”

窗外小丫头声音脆生生的,明筝摆手挥退琬华,手拢长发从软塌上坐直身。乌发从葱白的指隙流泻开来,温柔地垂落在她纤细的后腰。

“进来。”

得了应允,丫头小步迈入门来,喜滋滋笑道:“禀奶奶,大姑奶奶注来了,此时跟几位奶奶、姑娘们聚在老太太屋里呢,叫您也去,说是有好消息,您听了准高兴的。”

明筝命人抓了把瓜子糖赏给那丫头,回头重饰妆发,换了身鹅黄绣杏花袄裙。琬华忍不住道:“大姑奶奶回门,按说该先递消息过来,今儿突然上门,不知为着什么。”

明筝笑道:“能为什么你们二爷,怕是要回来了。”

琬华登时一顿,连替她穿鞋都忘了,“二爷怎么事先一点消息都没有”

明筝伸指敲了敲她眉心,自行穿好了锦履。不怪丫头们吃惊,她初得到消息时,也曾雀跃了小半日。

二爷,也就是她丈夫梁霄,承宁伯府世子,随军历练已然三年半了。

这几年她为他守着这个家,守着这间空落落的屋子,想着盼着,等着念着,总算总算,把他盼回来了。

昨儿芷薇的及笈礼上,几家夫人说及边关战事已了,当时她便有所猜测,多半梁霄能回来了。今日梁家大姑奶奶、梁霄的大姐梁芷萦特特上门来报喜,还能是为着什么事梁芷萦公爹是礼部侍郎,大军凯旋,种种礼仪一应是他操办,梁芷萦自是得到确切的消息了。

明筝带了琬华、琬姿两人,一路朝上院去。

果然便如明筝所料,梁芷萦带来的,正是梁霄将回的消息。

“二弟妹,这下好了,等二弟回来,你们夫妻团聚,劝着他,再不要出去打仗了。好好的在家,在爹娘跟前尽孝,咱们家又不指望他搏命去挣军功”

梁老夫人叹道:“可不是在家里金娇玉贵的孩子,随军西去,这几年还不知受了多少苦。每回来信,多半是报喜不报忧,怕咱们为他担心”

想到儿子的不易,老夫人难免酸楚。

屋中氛围沉下去,一时只闻低低的啜泣声。

明筝也有些眼酸,当年梁霄随征前夕,两人还闹了点小别扭。

她一句软话都没跟他说。

大军从青雀门出城,她立在送行的人潮里,努力透过泪水想从那些一模一样的兵甲里辨认出他的影子。

一别三年余,她有时回想他的模样,甚至都觉得有点恍惚。

管事娘子前来回事,明筝不得已从上房退了出来。

三日后家中接到梁霄的手书,信上说明,大军已过大雁关,月底前便可抵达京城。

梁家上下一派喜气,粉刷堂榭,置办酒食,预备祠堂供品,只待梁霄归来。

日子越到近前,明筝便越是忙碌。

自打正月过来,连逢两个月不断的迎来送往,她本就有些疲于应付,加上心事重,夜里睡不安宁,这些日子倒显得越发清瘦纤弱。

眼看约定的日子就到了。

清早梁老夫人就派大爷粱霁带着人去城外打探消息,女眷们聚在寿宁堂,族里稍有头脸的太太、奶奶们都到了。

直等到傍晚,粱霁命人传信过来,说宫里头留宴,今晚梁霄许是出不得宫了。

梁老夫人等空等一日,翘首以待,此时仿佛被卸去了全身气力。明筝不敢露出失望的样子,多少人的眼睛盯着她,等着瞧她错处呢,她得大大方方,得端持稳重。

安置了族里的亲眷们,又去上房回话问安,亲替梁老夫人捶腿、开解了半晌,明筝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折返回自己住的明净堂。

她没更衣散发,仍旧穿着白日那身束腰紫裙。不叫点灯,也不叫沏茶。

她坐在稍间炕角的暗影里,声调平缓地命道:“去传外院的小春子来。”

琬华见她郑重,不敢轻忽,一面命人去请,一面小心翼翼跪坐在明筝脚下,伸手替她轻轻揉按着膝头,“奶奶,出了什么事了二爷他”

月色透亮,映过窗纱,将窗格的影子投入幽暗的屋中。

明筝苦笑:“一个时辰前,宫中设宴款待的将士们就已经谢赏出宫,酉正时分,九门落钥。你觉着二爷该立下何等奇功,才会被留在御前述职至此,不得不留宿宫内”

琬华指尖微微一顿,仰起脸睁大眼睛望着明筝。“奶奶的意思是”

话音未落,外间便传报,说小春子到了。

明筝坐在黑漆漆的屋内,清冷的嗓音隔帘传出来。

“说吧,出了什么事二爷何在”

小春子望着迎风轻摆的竹帘,挤出一抹笑正要敷衍。就听明筝含笑又道:“你若要遮掩,最好一辈子瞒住了我,不然将来给我知道了,轻重你自个儿掂量。”

小春子笑容僵在脸上。

沉默半晌,屋里的人似是没了耐心,听得“咯”的一声,像是什么东西被拍在案上。

声音不算重,但小春子显然知道厉害,他白着脸跪在院子里的青砖石上,颤巍巍道:“二爷人在水儿胡同,安、安娘子病了,二爷不得已”

琬华听得“安娘子”三字,震惊不已,下意识去瞧明筝的脸色。

明筝没有发脾气,脸上半点不见愠怒。

她牵唇浅浅地笑了下。

三年半。

他寄回家的书信寥寥几封。

她以为他还在生她的气。

她想过,等他回来,要把所有误会都解开,和和美美的把日子过下去。

她突然觉得自己天真得可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16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