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能看见状态栏

作者:罗三观.CS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二十章 挖人

书名:我能看见状态栏 作者:罗三观.CS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30

生活上,筹办婚礼的事情让孙立恩很有些头疼。毕竟要处理的东西太多,他实在是有些喘不过气来。

工作上一堆新出现的问题成为了让孙立恩的脑子更疼一点的催化剂。首当其冲的,就是收治患者之前必须进行的核酸检测。

最近来看病的患者之中,有不少都是有发热症状的。他们往往在当地医院已经反复进行了多次检查,但在来到四院之后,仍然需要再次进行核酸检查才能获得住院治疗的许可。

核酸检查需要自费,每人每次200元。同时,核酸检测结果需要至少24小时才能出炉其他地区的核酸检测在四院是无法被认证的,因此患者及其陪护家属必须先到四院来进行一次检查,然后找个住处停留一天,再办理相关的住院手续。

这对于急需获得救治的患者们很不利,对他们原本就不怎么宽裕的经济状况而言就更不利了。

会来四院的综合诊断科看病的患者,家里经济条件基本都很不好。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只找苦命人。身患各种稀奇古怪疾病的患者家庭,经济条件基本就没有好的。

这样的患者如果需要在入院前先花时间做核酸检测,然后再找地方度过整整一天经济上会遭遇到很大压力。

孙立恩现在头疼的就是这个事儿。整个综合诊断中心停诊了两个半月,很多患者都急需入院治疗。不光是病情需要尽快得到控制,同时他们心里所承受的压力基本也已经到了极限水平。

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符合相关防疫规定的条件下,尽快、尽可能多的收治这些前来就诊的患者。这并不是来自于宋文或者更上级医疗主管部门的要求,而是孙立恩给自己下的死命令。

身为医生,总要给自己找点麻烦才算是对得起这份工作嘛

为了给这些患者找个能临时居住的地方,孙立恩把主意打到了在四院二期用地上紧急建立起来的隔离病房上。这些房间在整个疫情期间都并没有接诊过确诊患者,紧急搭建好的病房一次都不用,就这么拆掉也实在是太浪费了一点。

反正都要拆,反正都派不上用场。与其这样,还不如先拿出来给综合诊断中心的求诊患者们来用一下。

毕竟,在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之前,出于谨慎考虑将所有来问诊的患者都视为“潜在感染者”,一律进行隔离也不是不行。

卫健委和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肯定不会对孙立恩的行为有意见,院感和院办大概也不会。

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事情推行起来就比较容易了反正就算有人觉得孙立恩的举动不合适,也只会往“孙主任刚从云鹤回来,神经有些过敏”上去想。

能在合情合理合法合规的情况下,给这些困难的家庭提供一些帮助,这已经是孙立恩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除了尽快收治患者,并且为患者们提供临时的“住所”以外,孙立恩还有其他需要头疼的事情。

虽然有状态栏辅助,虽然他和一组的医生们已经在全力运转,但每天处理的患者人数仍然远远比不上正在等待入院的人数。

二组目前缺乏具有丰富经验的三线医生作为主导,尽管马永芳医生已经在竭尽全力了,但却始终难以带领二组进入合适的节奏。虽然张智甫教授已经在平时的工作中尽量教学了,可是时间仍然有些短,二组的医生们甚至难以学到张智甫的三成功力。

虽然说好了,二组的位置一直给张智甫教授留着但是看现在的新闻风向,老张同志恐怕一时半会是没有可能再来四院就职的。

那么,现在就必须得找个合适的人选来带领二组尽快重新回到正常的工作流程上来。晚上六点半,孙立恩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揉着酸疼的脖子决定,还是尽快找个人来带领二组为妙。

再这么搞下去,恐怕在结婚之前,孙立恩自己就得累的猝死在四院里。

想要马上找到能够带领二组的人选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如果是为了保证工作流程顺利考虑,最好的办法其实是从院内选人。

只不过,从其他科室抽调主任医师来综合诊断中心,这个事儿孙立恩自己可推动不了。其他的主任和副主任们自己的一摊子事儿还忙活不完,根本就没工夫来综合诊断中心来掺一脚。就算他们愿意来,能力恐怕也不一定能够支持他们完成在综合诊断中心的工作。

要在综合诊断中心拉起一只队伍,带头人就必须得具备多科室、多专业的能力。光这一条要求,就能排除掉几乎所有的外科科室,以及接近一半以上的内科科室。

其实,就连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的主任们都不太适合直接来综合诊断中心当主任。虽然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需要面临病因各式各样的病人。

但对于这些病人,急诊和重症两个科室的主要工作是维持他们的生命体征。急诊科需要进行紧急处理并且尽快将患者转运到相关科室进行治疗,而重症医学科接受的基本都是已经经过了治疗的患者,他们的工作任务是继续执行治疗方案并且维持患者生命体征。

换言之,这两个科室也并不擅长对患者进行精确诊断。

说到头来,现行的医疗教育体系和分级体系压根就没有给“综合诊断中心”培养合适人才的可能性。毕竟专业分离,专注自己的一摊子事儿才有可能让人类在对抗疾病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顺。现在培养什么都通,什么都懂的医生既不现实也不经济。

孙立恩也并不打算找这么一个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人来带领二组。目前来看,最有可能也是最合适带领二组开展工作的其实是刘堂春。

但问题是,刘院长还没从云鹤回来呢。

而且,根据周军的推测,刘堂春之后很有可能直接升任院长职务。到时候总不能让刘堂春和自己都在综合诊断中心里平起平坐吧就算老刘愿意,孙立恩自己也受不了。

更何况远水解不了近渴,哪怕孙立恩自己能够接受“老师加院长和自己是同事”的设定,在刘堂春他老人家回到四院之前孙立恩恐怕就已经猝死了。

必须得找个马上能派得上用场的可靠战力才行。

琢磨来琢磨去,孙立恩最终拿起手机拨了个电话出去。

“喂李老师啊。”孙立恩用甜的发腻的声音讨好似的问着好,“您明后天晚上有时间么我这隔离也解除了好几天了,一直想请您吃个饭,您看什么时候方便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56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