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能看见状态栏

作者:罗三观.CS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二百一十九章 AI计划

书名:我能看见状态栏 作者:罗三观.CS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30

吴友谦的提议,让孙立恩很有些为难。

大量阅读病例的好处,对孙立恩来说是非常明显而且显而易见的。他只是去了一次同协,看了两个病例,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就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如果能大量接触到这些高质量的病例和病案记录,这毫无遗憾会给孙立恩的诊断技术带来巨大进步。

现在对孙立恩来说,限制他诊断技术发挥的最主要短板,就是他自己状态栏实在是太好用了。

但水木大学主导的研究项目,也就意味着如果孙立恩想要参与到这个组别中的话,至少应该常驻首都,直到项目完成才行。

这种条件,孙立恩接受不了,四院也接受不了。孙立恩如果单纯只是个规培医生倒也无妨,可他现在还带着一个足有五人的治疗组,这一离开,治疗组怎么办治疗组里清一色的博士专家,就连袁平安都是同协毕业出来的急诊医学方向博士。这一群人能够心甘情愿跟着孙立恩就已经是个奇迹了。难不成还要指望着他们在自己去首都的时候,还能够在组里待着

人可以做梦,但不能想的太美。

“吴院长这个”孙立恩纠结了几秒钟后,摇头拒绝了吴友谦的提议,“我不能去。”

吴友谦原本自信满满的笑容顿时僵在了脸上。他停了几秒钟后忙道,“这个不会很耗时间的,只要偶尔去一次首都就可以了。”

“可是,我现在还在带着一整支治疗组。”孙立恩有些不好意思的摇了摇头,“治疗组的这些专家,他们其实都是觉得我这个人有点能力才肯来的。要我把手里的工作都放下,这个有难度。”

“你”吴友谦张了张嘴,半天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一开始还以为,自己这个条件拿出来,孙立恩必然会屁颠屁颠的凑过来,仿佛馋骨头的小狗一般露出肚皮任由自己揉来搓去。他可没想到,孙立恩居然会拒绝自己的建议。

用这个项目组来钓孙立恩的计划并不是吴友谦一开始就准备好了的,事实上,这是他刚刚才想到的主意。

整个ai项目组由水木大学的人工智能研究所主导。由于ai的大数据算法需要获取尽可能多的样本进行深度网络学习,而这个项目的级别又足够高,因此有大约二十个省的卫健委都参与到了这次的研究中各省卫健委将根据项目组的要求,筛选并且提供足够多的、移除了患者个人信息的特定病例。

宋安省卫健委在这次的研究中,负责提供包括新生儿和儿科的病例。主要是儿科内科和儿科神经外科的病例。而负责带领小组筛选病例的首席顾问,正好就是宋安省内儿科方面的领军人物吴友谦。

吴友谦有了参与到ai项目组中的机会,他同时也和得知,整个项目组目前进展还算顺利。并且将在明年开始和真人首次进行竞争性对比实验。ai将和真人医生一起,对真正的患者进行诊断。并且根据检查结果和过程,比对ai的正确率。

这个竞争性对比为了保证实验可信,需要在各省中选出最少五位医生进行诊断测试。当然了,整个诊断过程中,被测试的医生完全不知道自己正在和ai进行比赛,并且他们也不会获知ai的诊断和自己的诊断有什么不同。

吴友谦打算把孙立恩选进来。老吴同志对于科技进步持非常开放的态度,他也非常希望这次的研发能成功,最终为临床的医生们提供一项非常有用的诊断工具。这也就意味着,ai必须必他所知道的最好的诊断医生更准确才行。

吴友谦自认为在过去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没有见过任何一个医生能和孙立恩的诊断能力相提并论。不管是诊断天赋还是推理技巧,甚至在思维方式和能力上,都没有人能做的比孙立恩更强。如果说ai需要有一个范本,一个用模仿的标杆和一个来追赶的目标,那在吴友谦看来,这个目标只能是孙立恩。

他必须得想办法,让孙立恩参与进来。

现在的孙立恩最严重的短板就是缺乏经验。人和ai可不一样。ai可以通过数据导入和神经网络学习的方式,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巨大提升。而人的经验积累则更模糊且难以描述。有时候,一两个病例就能起到巨大作用,有时候,则需要几千甚至上万人的诊断经历才会有所变化。

一年内对比就会开始,如果孙立恩不能在对比上体现出碾压ai和其他医生的实力,这也就意味着ai将不会以他为模板进行设计。吴友谦甚至不需要多想也能认定,这会是整个医疗科技节的巨大损失。

如果不能造出最优秀的,那整个投入巨大的工程都将显得毫无意义。

孙立恩有些担忧的看着眉头紧锁一直沉默着的吴友谦,老头的脑袋上多出了“紧张”和“偏执”的状态栏。偏执的颜色虽然还挺浅,但已经到了可以辨识出的地步。这不是什么好事儿。任何人出现了偏执的症状都不是什么好事儿。

“吴院长”眼见着“偏执”的字体颜色越来越深,孙立恩终于忍不住出言道,“你还好吧”

吴友谦摇了摇头,沉声道,“治疗组的事情,我可以去和宋院长交涉”言下之意,就是哪怕硬来,他也得把孙立恩先绑到研究组里才行。

能在手术台上跪三个小时,手泡在巨结肠患者腹腔屎汤里的医生,精神强韧的程度绝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不过在精神强韧的同时,总会有些什么地方似乎发展错了方向。

孙立恩眼见吴友谦头上“偏执”二字颜色更深,顿时觉得自己脑袋后面有股凉气冒了起来。情急之下,他忽然道,“治疗组年后会进行改组,电子版的病例文档如果可以在这边看的话,那我参加应该没有问题。”

偏执二字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吴友谦脸上的表情也瞬间和善了起来,“那就行,具体的事情,我之后会通知你的。放心,不怎么占用时间,只是多看看病例,对你也有好处。”

孙立恩看着突然变脸的吴友谦,忽然觉得自己可能选择了一个错误的回答方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75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