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能看见状态栏

作者:罗三观.CS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二十二章 紧急会诊

书名:我能看见状态栏 作者:罗三观.CS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30

广场舞这种东西自带“大妈”属性,且天然有一种“乐观”特点的活动,竟然一时间成为了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歌舞升平”。平常多指的是大家唱歌跳舞,庆祝太平。主要是用来形容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内心充满欢喜的一句成语。但有时候,它也指粉饰太平,用歌舞麻痹自己。

孙立恩的担心也和这句老话的深层意思差不多。他一直有些担心,鼓励重症患者站立和轻微移动,可能会在短期内表现出一些好处。但长期下来,这样的变化会不会导致患者出现更严重的问题,谁也说不准。

人体实在是一个太过复杂的精密仪器,哪怕是其他行业专家,他们也不可能断言这个举措一定会好一些,或者一定会坏一点。医生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用最严密的监护手段,保证患者安全或者让他们能够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尽快得到治疗。

所以,在半个小时后开始的第一次“医疗性站立”的过程中,病房外面站着十几名虎视眈眈的医生。两辆抢救车,一辆上面装着各种抢救药物,另一辆则直接装着除颤仪。

房间里的患者隔着门看到了门外的医生们,他顿时有点紧张了起来,“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没事没事,你就当我们不在。”医生们连忙出言安慰,然后又往门口不好观察的地方缩了缩。房间里的袁平安把手背在身后,使劲挥了挥,示意同事们赶紧再躲远点。

这位半坐在床上的患者有些狐疑的探头看了看,然后嘟囔了一句,“搞的老子都忘了怎么站起来了。”

“你动作慢一点,在床边先坐一会再起来。”袁平安趁机再次强调了一遍防摔倒的起身要领。按照常规,患者应该在睡醒后先平躺一分钟,然后坐起来在床边坐一分钟,随后缓慢站起身来站立一分钟。三个一分钟后再开始进行活动。这一套动作主要是为了防止患者突然体位变化导致的低血压。不过这位同意参与试验的“志愿者”本身已经醒了好一阵子,这才免了前面的第一分钟。

在房间内外医生们的屏息关注下,这位患者扶着步行器,慢慢站了起来。

就像是重新学习走路的孩子一样,摇摇晃晃,但是欣然的站了起来。

孙立恩并没有和其他的同事们在一起关注着这名患者的站立行动情况。他被一通突如其来的电话叫出了红区来到云鹤这么长时间,这还是孙立恩第一次在n95口罩没有进入“必须更换的时间”时就离开红区,然后洗澡消毒重新回到绿区。

把孙立恩叫出来的电话,来自柳平川。而他现在也并不在鹤安医院。

他和陈天养、宋文三人一起正在同德附属医院高新院区里。

“什么情况”孙立恩赶到绿区,对着值班的护士长钟钰问道,“柳院长这么着急找我干啥”

柳院长的电话内容是钟钰传达的,根据钟护士长的反馈,柳平川在电话里的声音听起来很着急,而且内容也非常简单,“让孙立恩马上到同德医院的高新分院来,去接他的车已经在路上了。”

“我也不知道。”钟护士长非常诚实的摇了摇头,然后把孙立恩的手机递了过去,“要不孙主任你直接给柳院长打电话问问吧”

孙立恩点了点头,不管柳平川这么着急干啥,从云鹤市传染病院赶到高新区那边最快也得二十分钟。趁着现在这个时间当口问问看究竟出了什么事儿,这样他也能有个心理准备。

“车到了”柳平川接通电话之后快言快语道,“你让司机师傅开快点,尽快赶到高新区医院这里来。”

“我刚从红区出来,正在往楼下走。”孙立恩用肩膀夹着电话,手上拎着夹克衫就往外跑,刚跑两步,他就被钟护士长一把拽住,然后孙立恩的怀里又多了一个普通医用外科口罩。

“口罩带上。”钟钰叮嘱了一句,然后在孙立恩后背上推了一把,“路上注意安全。”

打着电话的孙立恩没办法跟护士长说声谢谢,他加快了脚下的步伐,并且用非常狼狈的姿势给自己戴好了口罩。

“所以,是什么事儿”孙立恩在电话里问道,“需不需要我带什么东西过去”

“不用带东西,叫你过来是参加会诊。”柳平川稍微冷静了一点后说道,“有个病人,我和宋院长讨论了一下,决定还是让你过来一次参与会诊。”

“是新冠病得很重”孙立恩皱眉问道,他并不觉得自己的诊断“天赋”能够对一名诊断已经明确了的患者有太多帮助。

“是确诊,但不光是重的问题”柳平川叹了口气,“这个患者是鹤安医院的院长。”

鹤安医院在1月21日当天被通知确定为定点医院,而老旧的院区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改造并且开始收治患者。从21日下午四点开始,刘连志就再也没离开过鹤安医院。

作为院长,出身神经外科的刘连志院长带着全院上下所有医务工作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全力奋战,连续三天不眠不休的高强度工作后,鹤安医院终于在规定时限前完成了病区改造。而带着同事们完成了病区改造后,这位刚过完51岁生日不久,20号才刚刚从感冒中康复的中年人又首先带着医生们,对整个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感染者的收治病区进行了查房和巡视。

这是一位和宋文一样,习惯站在第一线,带着自己的同事们努力工作的院长。

然而就在第一次查房之后的1月25日,刘院长突然出现了胸闷,咳嗽,发热和气喘的现象。指脉氧饱和度下降到88,在高流量氧气支持下血氧饱和度依然低于93。

由于是医生,而且还是定点医院的一院之长,刘连志迅速得到了pcr检测的机会。而这一次检测却让几乎所有人的心里都为之一颤。

核酸检测结果是阳性。

有了核酸检测阳性结果,而且静息指脉氧饱和度小于93。刘连志院长从出现症状起就被划分为了重症患者。

他被收入到了自己带着同事们紧急改建的隔离病房里,而哪怕是浑身难受乏力,刘院长仍然在努力维持工作状态。他知道自己确诊的第一时间,就马上给所有的同事一一去了电话。并且要求医院的院感办公室介入,对所有和自己有过密切接触的同事进行核酸检测。万幸的是,其他人的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

在病房里,刘院长的情况开始和其他确诊的重症患者一样先重后轻。但和其他病人不一样的是,他的情况恶化的非常突然。

2月8日,原本经过了十几天治疗之后,刘连志的情况有了巨大的改善。他已经能够坐在床边处理公务,甚至能够自己拎着暖水瓶去水房打水了。不管是从什么角度来看,刘连志院长的情况在迅速改善,虽然肺部阴影面积依然不小,但至少症状轻多了。

当时的刘连志自己也觉得他已经快好了。他甚至拒绝了自己妻子来陪护的请求他的夫人正在云鹤市同德附属医院的高新院区icu当护士长。这段时间,他唯一对妻子发出的请求就是在1月23日当天请妻子送些换洗衣物到鹤安医院来。如果鹤安医院被认定为定点医院,他可能就没法回家了。

然而2月9日,也就是昨天中午,刘连志的情况突然恶化。他的炎症指标在快速飙升,白介素6水平已经高到了194pg,而c反应蛋白则有165g。同时,他的血氧饱和度开始快速下降,在每分钟六升的经鼻纯氧的支持下,刘连志的指脉氧水平仅有87。

在鹤安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柳平川马上为刘连志进行了相应处理,激素已经给到了每公斤体重4毫克,但炎症指标仍然下不来他还出现了心律不齐和高血钾症状。

刘连志的问题很大,以柳平川的看法,如果想要保住刘连志的性命,那就必须进行eo生命支持,并且为他使用包括托珠单抗在内的三联疗法以遏制炎症风暴。

但是鹤安医院并没有eo。而且刘连志自己也不太配合治疗。不知道是因为缺氧而导致的认知状况变化,还是身为医生的“自我判断”,他一直不愿意接受呼吸机,而是要求使用更多的支气管扩张药剂和止咳排痰药物。

眼看请款不大对劲的柳平川果断为刘连志用了地西泮进行镇定,然后强行上了正压呼吸机。好歹把他的指脉氧饱和度提高到了91之后,柳平川马上联系了云鹤卫健委寻求帮助。

一名一线医生,而且还是定点医院的院长感染这是一件大事。卫健委的工作人员虽然一个个已经累到脑子都木了,但他们还是能反应过来,治好刘连志的意义有多重大。

老刘要是平安扛过来,这对所有医务工作人员来说都是个鼓舞。要是老刘有个闪失一直在第一线死死顶着的工作人员,心里得多难受啊

那是一名医生,是一家医院的院长,是几百上千人的主心骨,是一起顶着炮火向前迈进的战友。如果连自己的战友都抢不回来,那我们这些人千里迢迢赶过来是干什么吃的

柳平川就是这样的想法。他不是一个容易被自己情绪左右的人,但这一次,柳平川感觉自己脑袋上的颞浅动脉连带着顶支和额支都在突突直跳。无论如何,一定要把老刘给抢回来。

在云鹤市卫健委工作人员的帮助和协调下,柳平川亲自带队压阵,把这位和自己一样是搞神经外科的同行送到了同德附属医院高新院区。随后,他直接打电话召集了宋安省医疗队专家联席会议里所有人在云鹤的成员。

接管了同德医院高新区的,是国家队中的国家队。来自包括同协医院在内的首都四家顶级医院和豫南医疗队的护士们在这里主持收治患者。而这个院区同时也成为了整个云鹤医疗水平和医疗力量最顶尖的医院。

接送孙立恩的车停在高新院区门口的时候,孙立恩久违的感觉自己的腿有些发软。他隔着口罩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大踏步的走入了医院大门接下来的战斗不可能轻松的起来,而他只希望自己的拼尽全力,能够为那位素未谋面的刘院长抢回一线生机。

孙立恩抵达四楼会议室的时候,会议室内的气氛非常凝重。

“他现在的问题不光是个炎症风暴。”敲着桌子强调问题的光头看上去有点眼熟,孙立恩眯着眼睛辨认了几秒才发现这位果然是个熟人这是同协急诊的大主任朱敏华。

朱教授敲着桌子道,“现在的当务之急,一个是把他的循环系统稳下来。循环稳下来了我们才有条件开展后面的治疗。你循环都稳不下来就转头去搞免疫,搞免疫干什么免疫问题再大,一天也死不了人”

“刘连志已经51岁了,他现在这个情况如果有免疫问题,心脑血管的风险都很大。”柳平川和以前的小师弟针锋相对寸土不让,“不是说不搞循环,把免疫稳下来同样也是在稳循环呐”

孙立恩悄悄走到了陈天养旁边坐下,他看着投影仪投射在墙上的检查指标数据,以及会议室里液晶电视上的监护仪器数据问道,“现在是什么情况”

“正在准备上eo,朱敏华和柳平川正在吵架。”陈天养言简意赅道,“老柳要求马上做血浆置换,截断正在发生的炎症风暴。但是朱敏华认为这个操作风险太大,一旦发生透析反应,刘连志的血压可能拉不住。”

“托珠单抗效果不好”孙立恩皱眉问道,光看检查指标的白介素6水平,很难相信刘连志是已经用过托珠单抗的这种药物是非常高效的白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按理来说用了哪怕只是一次之后,刘连志的炎症指标也不应该这么高。

“刚才讨论过了,目前的共识是老刘对托珠单抗的反应不太好,可能是因为导致他出现炎症风暴的主要介导因素不是白介素6。”陈天养摇了摇头,“但是激素的效果也不好,都用到240毫克了”

“也就是说,现在介导炎症风暴的验证物质对糖皮质激素不敏感,同时对托珠单抗没什么效果”孙立恩皱着眉头想了想问道,“是白介素2”

“检查正在补充明确,不过我们都觉着应该是。”陈天养点了点头道,“所以老柳才要求尽快搞血浆置换。”他叹了口气说道,“我刚刚建议用点赛尼哌试试看,但是他们都不同意。”

赛尼哌是针对白介素2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它的作用其实就和托珠单抗差不多。平常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肝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而陈天养的建议被驳回的理由也很充分在糖皮质激素已经用到240毫克的当口上使用赛尼哌会极大增加病毒快速增殖的风险。现在糖皮质激素效果不好是因为白介素2水平过高。但如果使用赛尼哌抑制白介素2的浓度和作用,糖皮质激素的效果可能会呈指数级上升。这样的后果,是现在的刘连志无法承受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33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