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能看见状态栏

作者:罗三观.CS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六十五章 兵荒马乱

书名:我能看见状态栏 作者:罗三观.CS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30

健康的成年人是不容易感染肺结核的。一方面,大部分都接种过卡介苗,一定程度上拥有对结核的免疫能力。另一方面,结核本身并不是一种非常具有侵略性的疾病。

和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相对易感结核。而丁辉国本身罹患的克罗恩病倒会对他的免疫系统造成太大的影响是他的免疫系统在攻击身体而不是相反。

但为了治疗克罗恩病,医生们对丁辉国用上的免疫抑制治疗就直接导致了他的免疫水平低下。这样的免疫水平,让他感染结核的风险迅速上升。

那么,现在摆在孙立恩面前的就有三个难题判断丁辉国是否仍然感染有结核菌,确定克罗恩病的诊断是否正确,并且在抗结核治疗和针对克罗恩病的治疗中选择更加适合丁辉国情况的那一项。

结核的诊断有多麻烦孙立恩谨记在心。反正再看一遍诊断指南,他也很难马上判断出来丁辉国到底有没有结核反正状态栏又非常恶劣的没有直接提示,而且还特意写上了“肠道炎症反应1425”这个状态。

肠道炎症反应,可以是免疫系统攻击肠道所导致的无菌性炎症,也可以是结核侵袭到肠道后形成的肠结核的结果。而更麻烦的是,克罗恩病是和肠结核进行鉴别诊断最困难的疾病之一。大约有179的克罗恩病患者曾经被误诊为肠结核,而超过10的患者肠结核曾经被误诊为克罗恩病。

而在这个状况下,对丁辉国进行再一次的结核检查似乎意义不大毕竟结核还有多次检查阴性仍然可以确诊的情况在。可一旦患者患有结核,那么对他再次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后,失去免疫系统控制的结核很可能迅速进展,并且最终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而如果患者没有结核,但孙立恩仍然将他作为结核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现在导致他发热的克罗恩病很可能在抗结核治疗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严重。甚至可能会出现包括肠穿孔,腹腔脓肿等非常令人痛苦的症状。

但如果苦中作乐的想一想,本地医生把其他疾病误诊为克罗恩病的可能性似乎并不太高。这倒不是因为之前接诊丁辉国的是消化内科的专家学者顶级人物,而是因为其他几项误诊的可能性都不太大。克罗恩病的鉴别诊断包括急性阑尾炎、小肠淋巴瘤、十二指肠壶腹后溃疡、非肉芽肿性溃疡性空肠回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结肠结核、阿米巴肠炎、结肠淋巴瘤和放射性结肠炎等。

急性阑尾炎、放射性肠炎和患者病程对不上,而肠道淋巴瘤则和petct结果不符。其他的结肠病变以及十二指肠壶腹后溃疡和多次肠镜结果不一致,这也可以排除掉。非肉芽肿性溃疡性空肠回肠炎则已经被之前的病理学检查结果所否认了。

换句话说,丁辉国的肠道疾病确实就两个可能肠结核或者克罗恩病。至少以孙立恩的知识,并不存在第三种可能性。

“丁辉国,男,41岁,t细胞斑点实验阳性224121236,结核菌素实验阳性224121236,肠道炎症反应1425,c反应蛋白1429。”

状态栏非常坏心眼的给出了四个状态提醒,从时间上判断,t细胞斑点实验阳性和结核菌素实验阳性都发生在丁辉国最后一次接受英夫利西单抗治之后的一个月左右。而这个状态目前持续延绵到了现在这两个状态完全没有参考意义。就算是丁辉国身上的结核感染已经被完全消灭,这两项提示结核杆菌感染的实验仍然有可能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始终保持阳性反应。

而肠道炎症反应和c反应蛋白升高则和丁辉国自述的再发腹泻时间吻合。这能说明啥说明丁辉国没有在自己的病情问题上撒谎

孙立恩考虑了半天,然后决定先把丁辉国打发到检验科去抽个血看看。而他则趁着这个当口,赶紧打电话给之前介绍情况的吴主任那儿去他想问问看,现在北湖医院有没有做肠镜的能力。

“肠镜克罗恩病”吴主任在电话里有些发懵,不过他很快就给出了确切回答,“肠镜是可以做的,孙主任您有需要的话,我们大概半小时左右能准备好。”

“那就请您准备一下,做完血常规之后我就让患者去肠镜检查室等着。”孙立恩说道,“这个病例会比较麻烦,有可能今天还搞不定。”

孙立恩的感觉是正确的,在处理了一位脱臼和一位腹泻到低血钾的患者后,他终于等到了丁辉国的肠镜检查结果。当然,丁辉国并没有直接留在诊室里盯着孙立恩发愁,他再一次被孙立恩支出去做胸部ct以及ct小肠成像了。

肠镜的活检标本被送到了病理科进行进一步检查,而肠镜的直接影像结果则非常明显丁辉国的肠道有节段性病变,盲肠部分有多发浅溃疡病灶,横结肠有散在的糜烂灶,而结肠脾曲乙状结肠黏膜部分充血红肿、血管纹理消失并且呈结节样增生,同时有大量不规则溃疡。直肠部分同样有血管纹理模糊、消失和颗粒样改变,同时有散在点状糜烂灶。

换句话说,丁辉国的肠道部分几乎都有溃疡和糜烂这么严重的炎症反应下,腹泻软便和便血都很正常。

孙立恩看着这份完全符合预计的肠道检查报告叹了口气,这能说明啥呢说明他病得很重

所以说,不管得啥病,都最好别得结核。孙立恩又叹了口气,不管是啥病,只要患者混上一个结核哪怕只是结核病史诊断都会变得非常困难。结核病的诊断就和红斑狼疮一样,它们都是万能的解释。而万能的解释和其他疾病凑在一起的时候,就成了万能的混淆条件。

如果说老天爷对医生这个职业抱有恶意,那么结核就是这份恶意的具象化体现孙立恩在心里腹诽着,难怪感染科和呼吸科的医生也是秃头居多,这都是被结核愁的。

虽然心里发愁,但该看的病还是得看。如果光凭这份肠镜检查,丁辉国有肠结核的可能性并不是太大。

肠结核的肠镜检查中,病变一般主要集中在结肠回盲部,内镜下除了能见到病变的肠粘膜充血、水肿和溃疡,同样也能看到大小和形状各异的炎症息肉以及肠道变窄。而这些相对特异性比较强的征兆并没有出现在此次肠镜检查中。

但这并不意味着孙立恩就可以宣布彻底排除了肠结核的可能性。结核就是这么特立独行的疾病没有炎症息肉和肠道变窄的肠结核也不在少数。

而且,无法排除肠结核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样也出自丁辉国的病史内容。

在接受了英夫利西单抗治疗之后,丁辉国出现了明确的肺结核症状。在治疗肺结核的过程中,医生停用了所有免疫抑制剂,并且改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以及乙胺丁醇的抗结核治疗方案。而在长达十五个月没有进行任何免疫抑制治疗的时间中,丁辉国的“克罗恩病”没有出现任何反复。这是非常不同寻常的事情。

克罗恩病的特征就在于难以治愈且有终身复发倾向。而丁辉国的克罗恩病明显是很严重的那种。他在持续使用泼尼松治疗的过程中,仅仅是把剂量减到每天20g就出现了复发。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当然是一种很高效的治疗方案,但它不可能治愈克罗恩病,也不太可能让患者在无激素使用的情况下,实现长达一年的完全缓解期。

如果不是肠结核,那怎么解释这十五个月的缓解期

如果是肠结核,那怎么解释丁辉国在停止抗结核治疗,同时不再使用免疫抑制剂后仍然再次复发

孙立恩感觉,自己藏在防护服下面的头发好像掉了好多。

其他诊室目前都热闹的不得了。他们要处理的患者可比孙立恩手头的这几个病例刺激多了。

布鲁恩接诊了一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她是被救护车紧急送到医院里来的。而徐有容正在和王国南一起处置四名表现为急腹症的病人其中两人表现为右上腹绞痛,一人有刀割样疼痛,另一人有持续性腹痛并加重。

两个医生处理四名急腹症患者,这是一件会让医生血压快速上升的事情。通过初步检查,徐有容和王国南一直认为,那两名右上腹绞痛的患者情况还算稳定,这应该是胆结石导致的疼痛。而刀割疼痛的患者则在经过40分钟的检查和初步处置之后,被送入手术室进行急诊手术他有胃穿孔。

接下来要处理的则是这名持续性腹痛并且还在加重的患者。根据患者主诉,目前徐有容和王国南倾向于认为患者可能是有急性胰腺炎。但首先,还是要拉个心电图,排除一下心肌梗死所导致的牵涉痛。

徐有容在急诊干了这么长时间,如果说她学到了什么,那么“时刻怀疑心梗”必然是排名非常靠前的一项。前年刚和孙立恩搭伙不久的时候,徐有容就接诊过一名右上腹放射痛的病人。患者本人有过胆囊炎病史,再加上是餐后出现疼痛,徐有容非常自然而然的认为这名患者应该是胆囊炎再次发作。

然而,就在徐有容叫这名病人去拍个b超的当口,孙立恩出现在了诊室里。并且直接叫住了这位已经半只脚踏出抢救室的患者。随后,他以非常强硬的态度要求马上给患者拉个心电图,并且抽血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

徐有容虽然对于孙立恩的举动有些不解,但多次实践已经证明了孙立恩的判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准确的。更何况,至少在这种时候拉个心电图并不是什么太难以接受的事情。

结果半分钟后,在心电图提示的经典后壁梗死变化下,这名患者被勒令躺在床上别动。而主管胸痛中心的曹严华医生则被紧急呼唤到了患者床旁。

那是一例非常不典型的心梗。

吃一堑长一智,徐有容现在对于急腹症患者的第一反应都是先拉个心电图看看。看得出来,之前那位患者的情况确实让她印象非常深刻。

而马永芳目前的问题比较细碎,她正在处理一名酮症酸中毒的病人,患者血糖高达542o,意识不清且呼吸带有烂苹果味,这个症状非常典型。

虽然典型但一个人对酮症酸中毒的患者进行救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更让人头疼的是,这名三十七岁的男性患者之前并没有一型糖尿病或者二型糖尿病的病史。他最近一次检查身体还是在去年十一月底,当时的随机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都是正常。

让马永芳比较担心的就是这个事儿。酮症酸中毒一般出现在首次确诊的一型糖尿病患者身上,而三十七岁首次确诊确实非常少见。

更何况一型糖尿病患者从发病到确诊,往往需要大约六个月的进展。从胰岛分泌胰岛素减少,到高血糖症状彻底表现出来,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

而去年十一月底到现在仅有四个月,就算是发病较急骤的一型糖尿病也需要时间才能产生。

马永芳一边对患者进行着胰岛素泵入,一边紧急开通静脉通道对患者补液,同时还在一边打电话叫护士过来帮忙。她的诊室那边还有好几个病人等着问诊,实在是忙不过来了。

先把血糖和酮症控制下来,然后才要头疼这名患者的糖尿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反正肯定是轻松不了的。

现在还能接诊患者的就剩下了袁平安和陈学荣。陈学荣之前把手头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转到抢救室的布鲁恩手里之后,接下来遇到的病人分别是过敏性休克、咳血和颅内高压危象。过敏性休克的这位患者相对好处理一点,紧急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400g并给与吸氧治疗就行。而咳血的这位病人由于咳血量比较大,被给与了速推10垂体后叶素5个单位进行快速处理。其他的检查一概没做。

颅内高压危象的病人就更麻烦一点,除了使用20甘露醇200静脉滴注以外,同时还进行了呋塞米注射,并且快速静推10g地塞米松。现在他根本不敢让病人脱身去搞什么ct检查,先把颅内压降下来再说这患者左右两侧瞳孔都不等大,而且瞳孔对光反射也不太好。

袁平安那边接连分到了好几名骨折的病人,好在他的运气不错,没有遇到骨膜筋室综合征的病例。在处理完了今天上午的最后一名病人之后,他立刻马不停蹄的赶往抢救室陈学荣手头上的那个颅内高压危象的病人需要会诊,而现在距离会诊请求发发出已经三分钟了。

整个北湖医院的急诊诊室里,一片兵荒马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77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