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能看见状态栏

作者:罗三观.CS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百九十四章 调查(为盟主颠覆理论加更01)

书名:我能看见状态栏 作者:罗三观.CS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30

孙立恩第一次参与约谈调查。面对面前的卫健委工作人员,孙立恩从心底有些不安的感觉。卫健委是专门指导地方卫生健康工作的有关部门。虽然还有其他众多职能,但用不太恰当的比喻来描述的话,卫健委对于一线的临床医生而言,就如同教导处主任于学生一样。对方的工作职责就是来约束和控制医生们的工作。

不怂是不可能的。面对卫健委的工作人员,就算是宋院长也会保持足够的尊重去要政策要拨款的时候,宋院长总不能当着人家的面骂娘吧

就算堵门也不能伤和气嘛。

“所以你不需要太紧张,只要把你接诊的过程和诊断内容说一遍就可以了。”卫健委的工作人员看上去年纪也不算太小。不过说话的口吻很是温和,“如果记不清楚就说不记得了,记忆模糊的话也要和我们说一下。”

孙立恩点了点头,开始重新回忆起了接诊马国群的细节部分。

“所以你很快就确定那是三级冻伤了”对于孙立恩的描述,调查员大部分时间都是安静的聆听,偶尔会在笔记本上记上两笔。直到听到孙立恩对于马国群病症的描述后才出言提问,“你当时接诊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患者的脚上有外伤”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很可能直接决定孙立恩是否需要为马国群的死负上责任。在接诊过程中,状态栏并没有提示外伤,而当时孙立恩也只是脱下了马国群的鞋子进行检查而已因为冻伤和水洗的关系,那双袜子已经被冻的硬邦邦的贴在了马国群的脚上,在解冻前就将袜子脱下,很有可能对冻伤的部位造成更严重的损伤。

“三级冻伤的诊断只是根据患者主诉作出的合理怀疑。同时我没有发现外伤。”孙立恩老老实实回答道,“我当时只是脱了他的鞋,还没来得及进行进一步检查。”

“交接的时候,你有没有和曹严华医生提到这一点”调查员的每一个问题都非常尖锐,“在交接病人的时候,曹严华医生是否得知这个患者的伤势没有得到完整的检查”

从细节上说,曹严华医生的半途接手是有问题的。两个医生之间的交接绝不是“你去忙吧,我来接手”,“得嘞您呐,赶紧往外走”这么简单。向自己的同僚详细而且细致的传达患者问题,并且在值得注意的地方进行提醒,最后转交相应的病例记录和检查内容,同时转达自己的初步诊断意见。

交接的繁复,意味着接手患者的医生能够尽可能全面的获取患者的现有情况。以便新接手的医生在之后的诊断和治疗中获取足够多的决断依据。

而调查员的提问,等于在直接怀疑孙立恩和曹严华医生的交接失误,导致了马国群的感染。这是孙立恩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我没有遗漏任何可以向曹医生传达的状况。”孙立恩强调道,“我当时也只能合理的怀疑患者有冻伤,这一点是曹医生也知道的我们的交接过程中没有任何问题。”

调查员笑了笑,他似乎对孙立恩的激动早就有所预料,“不要激动。这也是职责所在我对于孙医生你没有任何偏见。”

孙立恩重新靠回了座位上,他端起自己面前的纸杯喝了一口。他有一种明确而且强烈的预感,这次的调查似乎不会那么简单就结束。

“孙医生还没回来”帕斯卡尔博士今天非常罕见的泡在了小会议室里。他看着墙上的挂钟,显得有些焦急。

“还没有。”一旁的袁平安有些奇怪的看了一眼老帕,“应该也快了老帕你有事儿找孙医生很急么”

帕斯卡尔博士摇了摇头坐了下来,皱着眉头道,“他今天接受调查委员会质询吧”

袁平安点了点头,“是今天没错。”他特意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日期以确定自己没记错日子,“怎么了”

帕斯卡尔博士有些异样的看了看袁平安,“你对孙医生就这么有信心”

“当然了。”袁平安回答的非常顺畅而且自然,“要是对他没有信心,我也不至于大老远的从首都跑来宁远给他干活。”他看了看帕斯卡尔博士,“我以为你对他的信心更足呢。毕竟你飞过了整个太平洋嘛。”

帕斯卡尔博士摇了摇头,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这种调查结果可能会很麻烦的”他在美国行医的时候,曾经也有同事因为类似的事情被起诉调查。虽然理智告诉他孙立恩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帕斯卡尔博士仍然很有些焦虑万一孙立恩被判定有违规或者失误,那这个年轻医生的职业生涯说不定。

没有了孙立恩,这个治疗组还能不能继续存在就很难说了。虽然在美国的时候,帕斯卡尔博士从来没有见过和现在的治疗组有同样组织和形式的医疗部门,但这并不影响他对治疗组的价值作出判断。

治疗组到目前为止解决掉的病例几乎都是其他医生会头痛的要死的患者。这些病例复杂而且罕见。不光是处理罕见病而已,同时还有许多干扰诊断的因素和急迫迅速的病程。孙立恩和整个团队对于这些病例的处理手法,以及抗压能力,在见多识广的帕斯卡尔博士看来简直就是宝藏。如果在麻省总院的急诊室里也能有这样一支综合诊疗团队,那麻省总院的综合评价甚至完全可以梅奥一较高低。

但维持团队的关键核心并不在于团队本身。袁平安,周策,徐有容,甚至自己都是非常优秀的医生。但如果单独把自己这些人凑在一起,这个治疗团队恐怕连一个患者都处理不了就会解散。维持整个团队运行的,却是五人中年龄最小,经验最少的孙立恩。

孙立恩拥有对于诊断的绝佳嗅觉。帕斯卡尔博士一开始对于徐有容的判断还有些保留态度。但见多了孙立恩的神奇发挥后,他也深深感受到了孙立恩身上的不可思议。年轻医生一般只有两种类型,一种自信心爆棚但是错误一大堆。另一种则完全没有自信,唯唯诺诺。但孙立恩表现的完全不像是任何一种。他对于其他高年资医生的诊断意见并不盲从,同时也会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在众多谜团中,他总是最快找到并且锁定致病因素的那个人。以至于现在的治疗组更像是在他的监督下运行如果医学诊断领域有天才,那孙立恩绝对算得上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个。

说真的,老帕现在对宋院长甚至都很有些不满。行政官僚就是官僚,你难道看不出孙立恩作为医生有多宝贵么连个律师都不雇,就让他一个人去面对调查

坐在小会议室里如坐针毡的帕斯卡尔作出了决定,等这次调查结束后如果医院还不为孙立恩提供法律援助,他自己掏腰包也得给孙立恩请个律师来,哪怕这个律师的费用收的比纽约的那群强盗还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270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