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伴君[我想吃肉]

作者:我想吃肉 | 分类:同人 | 字数:0

第180章

书名:伴君[我想吃肉] 作者:我想吃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5:44

棉花,最终是张骞带回来的,只是自愿耕种的人少——又不能吃,保暖这项任务现在的衣料也能对付,只能用国家出资雇人耕种的办法来进行,然后制成棉衣,作为北上的物资进行发卖。

被漫天传言迷晕了头的人,看到北上带回的一支野参价值巨万,大颗的珍珠被抢购一空,倒卖其他的物资也发了财,纷纷北上,其中的商人更是不惜血本。还要国家下令禁止,以防北上淘金太热耽误了农业生产,棉花也不用国家再费力了,还要加以引导才能保证粮食生产。因盐铁收归国家而不满的部分人,国家予以补贴,允其北上——为了不过度开发,北上需要准入制度的。

一项新的政策,要推行,总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改革不是田园诗,其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可要毁了它,实在是太容易,巨大的国家机器一旦诉诸暴力,尤其还是在小农经济占绝对主导的现在,不出一月便能让现有的成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新策初生,漏洞自然是有,韩嫣得尽快发现它们并且补上,让天下觉得现行政策,是利大于弊,这样才能推行得下去。换一个人,不一定能这样坚持。

韩嫣想了想,同意了,他心里还有另一个算盘,几个皇子眼看着长大了,不久就要立太子了。到时候,借口专心教育太子,便能从丞相的位子上退下来,倒不用担心没有后路可走。

悲喜

--------------------------------------------------------------------------------

别人倒不知道韩嫣已经连退位的借口都想好了,只是觉得以韩嫣的资历功劳做丞相也还能接受,只是,丞相,臣子的顶峰,做了丞相的人,不是死在任上就是退位闲居,再无其他可能,不免有些人为韩嫣担心了,现在做了丞相,以后,要怎么办?

然而在另一些人的眼里,韩嫣做了丞相,加太子太傅为丞相,显是要加重太子的份量,这个太子太傅还是文武两道都有功勋的人,皇帝如此做法,是为了太子铺路,谁做了太子,那位子显是稳得不能再稳了。

哪怕在刘彻设了中朝、内朝,逐渐架空了外朝权利的情况下,丞相的职责权利还是不小的。尤其,韩嫣这个丞相,身上还加着侍中衔,是中朝、内朝的成员。韩嫣家里就没断了上门求见的人,身为丞相,他有责任沟通联络百官,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不见人。

可上门的,并不都是谈公事的,还有夹杂着其他的事情,比如求官的,比如说情的,这还算是比较好应付的。难缠的,是来讨论一下皇子功课的。无奈之下,韩嫣立了规矩,公事,到丞相府去谈,自己家还是闭门不见客。

太子位上现在还没有坐上人,太子位比丞相位重要多了,各呈心机。

几位皇子的表现合起来看很热闹——刘据很稳,只要表现得符合大家对于太子的初步要求就好,剩下的,自有他的姨父们来接手运作。刘闳的母亲是宠妃,又是皇次子,自身条件也好,只是外家太弱,王夫人为赵地倡伶出身,家中人实无能人,便只粘紧了刘彻与韩嫣。而刘胥刘旦兄弟二人一母同胞,谁抢到了皇位都是赚的,于是抱成一团,不管怎么样,先把另两个给踹下马再说。当利公主十五许阳信长公主之子曹寿,鄂邑公主却是胥、旦二人之姐,李氏有意将其许与韩靖。

————————————————————————————————

刘彻见了两份请求,问了韩嫣,不答应。问了阳信,答应了。那厢,皇长女嫁万户侯,珠连璧合。这厢,韩靖被家里扔到军营锻炼,婚事缓议,李氏只能暗叹时运不佳了。

处理完两桩婚事,摒退了侍者,刘彻对着灯烛暗自思量。他不是傻子,这些人打的什么主意,自是一清二楚,卫氏母子真是有点意思了,只是……太子是朕的儿子!猛然想起景帝临终时的话,刘彻面色更沉了几分。天下,只能姓刘,天子,只能姓刘!卫长公主、卫皇子,嗯?

李氏,居然敢把主意把到阿嫣头上了,也是个伶俐人。呵呵,又说错了,在你眼里,韩嫣不是阿嫣,而是安阳侯吧?

王氏病了,唔,闳儿是不错,还要留着再看一看。活蹦乱跳的时候非要争储位,临要死了,却要为闳儿择一佳处。人,是不是都要到临死才能明白过来?看在你明白过来的份上,哪怕不立他,朕终会给他个好地方。

当利,你在哭什么?嫁得曹家表兄,不是你们的希望么?不放心母亲和弟弟?你的母亲是后宫位份最尊者,你的弟弟是朕的长子,你,要怎么样才放心?

霍去病,看着倒好,卫青,你也该歇歇了,为什么你不能自己请退?朕的天下朕的兵,眼里不能只有一个统帅,那个统帅还不是朕。该给霍去病什么奖赏呢?这小子的性子真是好,据儿怎么就不能有他那样的性子呢……他,也该回来了吧?

我的姐姐,你把自己嫁给了卫家,便要再从卫家娶一位公主回来抵平么?卫青你多大了才娶到嫡妻?朕竟不知,朕的长平侯已经凄惨到要在而立之年才能娶到一个比自己大十几岁的女人么?大将军什么时候这么不值钱了,连娶个年貌相当的媳妇都不行?

很好,好极了!都是聪明人。

都在私底下埋怨过朕吧?朕是无情人?没有按你们想的做,朕便是无情的人了么?皇子有四,可皇位只有一个!朕的天下,祖宗传下的江山,这家业,朕怎能不慎重?你们只觉得朕风光无限,手握天下生杀大权,有谁知道朕有多难?

朕不想杀人,真的不想。朕也不想废了原配妻子、给曾经的老师定罪,不想用怀疑的眼睛看着每一个人,朕也很累啊。可是你们,一个个拿饿狼一样的眼睛盯着朕,恨不得把朕吃进肚子里好养肥了你们自己!!!怎能让朕不心寒?朕不是你们家养的羊,肥了就杀!不但想吃肉,连骨头你们都想拿来熬汤!

“行矣!强饭勉之。即贵,愿无相忘!”姐姐,对当时对卫子夫说了什么?以为朕是聋子么?好个“即贵,愿无相忘!”接下来,你们,又做了什么了?现在,你们还要做什么?还想要什么?知道我为什么对修成君家如此纵容么?不是因为母后,而是因为她不会说“即贵,愿无相忘!”

真的,不是我非想着阿嫣,只有他在为天下尽心的时候没想着啃我一口嚼嚼咽了。原以为汲黯是个耿直人,可堪大用,可他终是让朕失望了,阻伐匈奴,非毁大臣,公孙弘、张汤哪里得罪过他了?不过是昔时不如他显贵现在位份比他高了,他嫉妒了——“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汲黯,你让朕太失望。

都安份一点,行、不、行?整天被人算计着,睡觉的时候都要想,现在朕睡着了,他们是不是还没睡,是不是聚在一起又要商议些什么了?都说朕负了你们,你们有谁为朕想过?做了皇帝便该死了么?一做了皇帝,不对你们予取予求,便是朕对不起你们?朕是你们的主子还是你们的奴才?或者连奴才都不到,是你们养肥了的猪羊,只想着杀来吃呢吧?

都眼看着朕坐拥天下,有的实在太多,想着分一杯羹,谁想着给朕一点什么了么?没有!!!奉承为的不过是从朕手里握取荣华富贵,有人真心在心疼朕么?有吧,只是不是你们。你们知不知道,朕现在拥有的,是朕费了多少心血争来的?却转眼被你们在心里瓜分了个干净。

别人对我的好,未必出自真心,手中的权势被人觊觎,阿嫣,拥有的如此之少的我,怎么会再放开你?便是你,现在也不是我的。争夺,朕从不弱于人,阿嫣……

刘彻抱着脑袋想了半夜,越想越恼火、越想越委屈,很想找个人说说话。回转身一看,四下里冷冷清清,怀疑的目光从周围侍立的人身上一一扫过,不由得太阳穴上突突地跳。

想让他陪着的自己的那个人,正在家里陪老婆……握紧了拳头,眯起了眼,刘彻冷笑。

韩嫣与许绾的夫妻相处,刘彻冷眼旁观,相敬如宾是不假,看着也气人。明明韩嫣对许绾并无爱慕之意,两人分房多年,虽然不见韩嫣再纳别人,这夫妻二人的亲热却是有限。刘彻不得不有这样的怀疑——韩嫣,是不是不行?可是他儿子都生了,显然身体没毛病。那么,只有另一个假设——他,不喜欢女人,但也没有见他养娈宠。刘彻得出一个让自己心情愉快的结论——他心里只有我。

可这样一个人,名义上却是完全属于许绾的。更何况,韩嫣曾经明白表示要与自己了断,他在尽力维护那个家。而许绾,持家有方家中很是和睦温馨,让韩嫣更难割舍。

让韩嫣觉得心中有愧的许绾,刘彻却是巴不得她一跤跌到地上,直接摔死了算完。无奈这女人越活越坚强,就算病得七死八活,还要把家里收拾得妥妥当当,让人夸她,刘彻越想越觉得恶心,直想找根绳子把她勒死了干净,却又不能直接动手。自己不能动手,不代表没有别的办法,许绾也是心知肚明皇帝在动歪脑筋,于是在韩嫣看不到的地方,两人斗法斗得热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46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