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伴君[我想吃肉]

作者:我想吃肉 | 分类:同人 | 字数:0

第11章

书名:伴君[我想吃肉] 作者:我想吃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5:44

连忙上前行礼,先道歉再说,连台词都准备好了:“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从一开始就不该跑到这宫里来……”还没等韩嫣开口,刘彘先说话了:“韩嫣,母亲说你拿水练字很……辛苦,学舍有的是竹简,你好好练,给我练出一笔好字,听到没?还有,不用担心你的母亲。”

“……”被同情了,还是当成受排挤的庶子小白菜同情,其实,侯府没虐待韩嫣,放到哪里,也不能一个两岁的娃娃想干什么家里人就非得准备好一切条件随他折腾的,“喏。”看来他是不打算追究写字、和住在宫外的事情了。只是想要和母亲过上更好的生活,不必依靠你的怜悯来获得,我会凭自己的本事来挣。哪怕只是粗茶淡饭,可毕竟是自己的,我吃的时候心里踏实。不过,还是谢谢了。真是个好心的孩子。决定喜欢他一点点。别误会,是欣赏的那种喜欢,让韩嫣这么个成年人,对个小豆丁产生超友谊感情实在是太困难了。

不用担心被顶头上司讨厌的日子过得很安稳,刘彘是个很好的同学,聪明、好学,进步飞快,几乎每天都能发现他比前一天更成熟,让韩嫣有点惊讶又有点心惊,更加打定主意要努力。

非常不客气的说,韩嫣的起点比刘彘高许多,但刘彘的进步委实太快。打个比方,两个人走路,韩嫣的起点超出刘彘一大截,可刘彘的加速度比韩嫣大许多,总有一天能赶上韩嫣,超过韩嫣,还好,路程不是无限的,这世上有他这样加速度的人并不多,而且韩嫣的速度也不慢,韩嫣还能在这世界上领先绝大多数的人。

虽然不是十分争强好胜,可看着周围的人一个个超过你,心里总是不舒服的,尤其是原来不如自己的人,人类的基因里本就有竞争的因子。

于是,韩嫣把心思放到学习上,有名师指导、有良好的学习条件、还有个能够相互促进的同学,这样的条件再不知道认真学习、充实自己,可真是傻了。至于人际关系,扮个乖宝宝别得罪人就可以了,毕竟只有五岁。

就这样,过完了四月。五月,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会认为是景帝亲近姐姐,疼爱外甥,可韩嫣知道,要出事了。

景帝前元五年五月丁卯,封长公主子蟜为隆虑侯。长公主命自己的儿子回乡祭祖,不再做太子伴读。

伴君(BL) 正文 风起

章节字数:5949 更新时间:09-05-05 18:42

风起

“(景帝前元五年五月)丁卯,封长公主子蟜为隆虑侯。”

“(景帝前元五年夏)遣公主嫁匈奴单于。”

――――――――――――――――――――――――――――――――

景帝前元五年五月,栗太子刘荣的伴读换人了。长公主次子陈蟜被他的舅舅封为隆虑侯,接着就被他的母亲馆陶长公主打发回堂邑侯的封地祭祖、向死去的祖先禀告封侯的事。接着,长公主禀告窦太后,为他挑选妻子,让他安心在家准备婚事,连带着让窦太后想起同为太子伴读的窦安民也没成亲,让窦家也开始挑媳妇。在长公主的动作下,两位出身名门的伴读回家准备娶亲,太子荣没了伴读,与后宫、世家的联系被长公主切断了大半。

馆陶长公主,果然出手不凡。反观栗姬,真不敢相信这个女人居然能够在后宫滋滋润润地存活了二十多年,还能为皇帝生下了三个儿子,其中一个还封了太子。她趁这个机会把娘家栗氏的两个侄子推上了太子伴读的位置,真是一刻也等不得,她的侄女刚入太□成为良娣。哪个皇帝都想有个优秀的继承人,保证江山千秋万代,可没有一个皇帝会喜欢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太子母家便开始伸手安插亲信。

栗猛、栗申,便是栗姬的两位亲侄子了,年纪比太子要小几岁,据说在家中也颇读了几年书,相貌还能看得下去,只是脑子不太灵光。对窦婴,他们还老实些,太傅、大将军、魏其侯、窦氏宗族……一长串的头衔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程不识的一身戎装也让他们感到压力,黄生是太后指定教书的也不能得罪,剩下被他们居高临下鄙视的,就只有韩嫣和刘彘了。至于宫女、太监之类,这两个根本当人家不存在。

大约是觉得刘彘以后顶多是个藩王,舅家也不行,而韩嫣不过是个侯府庶孙,这俩人要权没权,要势,比起他们的太子表兄,也没什么势,他们居然只在初见刘彘的时候马马虎虎地行了个揖手礼,第二天见面揖手礼都省了,只点了点头招呼了声“见过胶东王”,那声音怎么听怎么像是在讽刺。这样的举动让刘彘大为恼火,太子荣尴尬万分,可碍于栗姬的面子连斥责都是结结巴巴的,即使是刘荣的斥责,也只是让他们再次马虎地行个礼而已。

无奈之下,韩嫣只得上前拉拉刘彘的衣袖,名份在那儿,打狗还得看主人呢,何况还不是一条狗,何况他家主子已经骂过他了。刘彘把脸转向韩嫣的时候,眼睛里还在喷火,再不灭火,就要被迁怒了,轻轻地摇了摇头:“殿下,臣昨天特意做了样东西,要献给殿下的,今天带来,殿下要看看么?”一边说从袖子里掏出一卷竹简。刘彘稍稍平了怒气:“什么东西?”口气还是有些冲。

是一卷九九表。在窦婴这里,数学不是重点,所以教得比较少也比较慢。一个月只教了点加减法,学得韩嫣想撞墙。刘彘倒是挺有兴趣,后宫长大的,算计这种事挺得他喜欢的,不管是算数还是算计人。不过,昨天开始学简单的乘法,刘彘就有些吃力了,实在看不下去,韩嫣可不想在小学数学上耗太多的时间,他学得快些,自己也能跟着早日脱离苦海。昨天回家就动手做了一卷九九表,右边是加法、左边是乘法。

其实西汉已有简单的九九表了,只是不像后世那样排成楼梯状,也没有阿拉伯数字和加减乘除号,看起来很是吃力。韩嫣把一卷竹简展开,转九十度,拿小刀刻下竖线,连同原本竹片的缝隙就形成了一个一个的长方形小格,再把竹简正过来,按照当时的书写习惯从右往左、呈楼梯状填进算式“一一得一”、“一二得三”……“九九十八”这是加法,然后是乘法。费了韩嫣一晚上的劲,三年多以来第一次开夜车。

“臣把太傅教的算数之法,总结条理、列成表格,觉得这样看起来清楚些,所以带过来,请殿下指正。”何必理他们呢?栗家快要被族诛了,他们也得意不了多少时间了。

栗猛“切~”了一声,“小孩子的东西。”

真要谢谢他把刘彘的愤怒又引了过去,毕竟只是五岁的孩子,再深沉也经不住这样的挑衅。只是今天注定没有他发飙的机会:“太子太傅、魏其侯窦婴到~”老师来了,有矛盾的小朋友各归各位坐好。刘彘也把手里的竹简胡乱塞进袖筒。上午的功课,开始了。

窦婴的重点还是太子,太子伴读照样是被忽略的,这两个新的比那两个旧的还让人无语,基本上只要他们能老老实实地充当摆设,窦婴就不会去管他们。韩嫣和刘彘照例是练字、抄课文,小篆的笔画看得人眼花,要是小楷就好了,笔画简单,书写速度也会快许多。只是今天刘彘的字写得很不好,狠狠地下笔,好好的字写成了墨团,被窦婴训了几句,要他平心静心不可冲动云云,惹得栗氏兄弟在一旁偷笑。

――――――――――――――――――――――――――――――――

今天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天,就在栗氏兄弟还没笑完的时候,多日不踏足太□的景帝到了。栗氏兄弟见驾,神色中还透着得意,景帝的眉毛挑了挑。

“今天天气不错,朕就四处走走,你们忙你们的,魏其侯。”

“臣在。”

“他们学的怎么样啊?”

“太子殿下习《左传》将尽,颇有所得,臣已可见其宽仁,可承先帝、陛下之志。”这两位的志愿是把匈奴打得满地找牙,而刘荣只能被匈奴打得找亲娘哭,比起窦婴,他更听栗姬的话。

“唔。这两个就是栗家的?”

“是。”

“学得怎么样?”

“他们昨日才方到,臣只让他们先熟悉一下课程。”

“胶东王呢?”

“胶东王天资聪颖,学得很快,只是须得磨磨性子。”

“唔。”招招手,“小猪,过来父皇这儿。”父母疼小儿,窦太后如此,刘启也如此。

“父皇~”受到委屈的小孩扑向家长,准备寻求安慰。

“叭嗒。”一束竹简从衣袖中滑了出来,是九九表!韩嫣的神经一下子崩了起来。

“随身带着竹简,彘儿就这么好学么?”点点小猪的鼻子,这时的景帝看起来像个普通的父亲,“让父皇瞧瞧这是什么。”

一旁早有机灵的小太监捡起竹简,双手捧着奉上,韩嫣的脑门上开始有冒汗的迹象。

“唔,九九表。”自然是九九表,韩嫣还在两表的中间用大号字写的,“你写的么?太傅也瞧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0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