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伴君[我想吃肉]

作者:我想吃肉 | 分类:同人 | 字数:0

第105章

书名:伴君[我想吃肉] 作者:我想吃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5:44

这两样东西,如今已经推广到了很多地方,尤其曲辕犁的可推广性比筒车更甚,对农业增产的贡献不可谓不小。因为出现的时间比较早,那时韩嫣刚刚回到汉宫,一到了就把东西给献上去交给相关部门继续研究,所以,知道这东西是他造的人,还真不多。此时提起,不相信的人倒占了多数,散了之后,少不得要再打听打听,是不是刘彻为了给亲信造势才这样编造的。

农业国家,最关心的,无过于怎么样多产粮食、留住人口,改良农作物品种固然重要,这改进种植方式也一样重要,史书中被称为“循吏”的人,是有自己的传的,安抚民众,使其衣食有着落,是考核最重要的指标。这时候,高产的红薯、马铃薯还在海外飘着,稻谷还是南方作物,而广大的南方地区更多的是的是越人。于是,兴修水利、改进生产方式、改良生产工器,就是件大事了。可以说,如果韩嫣是某一郡守,而在治内造出了这两样可以提高产量的东西,足以让他在《循史传》里留下美名了。得知确有其事,大家对韩嫣的评价自又好了一分。

这样的场合,出了这样的风头,赏赐是免不了的。

这次的赏赐令韩嫣很惊讶——关内侯。

蔡伦封侯,是在造纸后十年,而且,原因是跟着邓太后混得年月久了,劳苦功高,文臣看在他造纸的份上没有阻拦而已,绝不是因为他造了纸就封了侯。

但官方的说法也很明确:汉代虽然看起来只实行王、侯两级爵制,不过汉承秦制,秦的二十级爵制还是保留了下来,不过用得不多就是了。韩嫣是侯府之子,出身就是“士人”,然后,每逢有大庆诸如封后立太子新皇登基,是要赐民爵的。不要以为赐了民爵,那官就没有赐爵了,他们更是要拉拢赏赐的。原有的出身,加上后来的拼拼凑凑,韩嫣身上的爵位级别已经很高了。如今得了新年彩头,封个关内侯,也是正常的。这关内侯,可世袭,有封邑,就是无具体名号。

汉初有誓:“非功不得侯,非刘姓不得王。”这里的侯,指的是有具体封地、名号的列侯,而非关内侯。这么说来,给他个关内侯,也还算合理。再说,这造纸、改进农业生产工具,硬要说,也是大功一件的,倒也没什么人反对的。

新年嘛,谁不想见点好事儿呢?这时候给的赏赐,只要不太过,一般是不敢硬推辞的——推了,不是坏气氛么?不给皇家面子,你自己是不想要脸了是吧?

于是,韩嫣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成了新鲜出炉的关内侯。亲近的人贺一贺也是正常的,有不少人上门来讨要纸张,韩嫣只道:“法子已经交给少府了,顶多个把月就有新纸出来,这东西也不难做,要不,待禀了陛下,我就抄出来给大家看着就是了。”把法子公布了出来,倒是省了不少麻烦。再者,拿劳动人民的智慧给自己贴金的事情,做出来真是没面子,又不是给逼急了没钱用。而且,一项技术的革新再好,它不能被普遍接受、推广并且造福大众,那这东西还不如不出现呢。

十月的天气还不是很冷,开工造纸也还过得去,没多久,少府的纸就出来了,质量非常好——人家设备好、技术人员多,质量自然好,不服都不行。这时,韩嫣向刘彻建言,公开了造纸的方子,并且推广纸的使用。

新生事物的推广,没有强有力的推动是不行的,蔡伦造出纸后一百多年,天下还是用简帛的多,直到晋代造纸技术再次改进加之政府的大力支持,纸才普遍了起来,几十年功夫,天下就都用上纸了。

这种装门面的事情,刘彻自是情愿的,当下准了。一同批下的,还有标点各类书籍,天下文书要用标点的命令。

————————————————————————————————

接下来就是刘彻的生日,十一月又是窦太后生日,大家忙着准备皇帝、太皇太后生日了,这样也就没多少人来闹韩嫣这个新晋的关内侯了——韩家祭祖,今年倒是更光彩了不少。

疯忙的年前年后,大家都在做手头上的事情,建章营索性就放年假了。韩嫣等教官也得了休息,今年扩军,又把新人军训从头来了一遍,痛苦得韩嫣很佩服小学一年级的老师。

得了假,韩嫣特地跑了一趟李府,见了一下李广。面上的说法是,认识得这么久了,还得到大家照顾,却从来没有登门拜访过。逢年过节,本就是走亲访友联络感情的最好时机,虽然大家都忙,到底还是见上了一面。

寒暄完了,宾主坐定,开始慢慢说其他的。

“说来早就该登门拜访的,开始不得见面,后来又太忙。”

“你这小子,书读得多了,净绕弯子,想得也太多了,想来就尽管来,论起来,让你叫我一声叔父,不为过吧?”李广道。

你就是太直了!韩嫣心里翻白眼,不过,既然李广这么不把自己当外人,韩嫣有不少话就能讲了。

“说也来是,祖父在世的时候,常说起七国乱时,叔父神勇非常。”韩颓当才没这么说,祖父大人讲李广这人好没脑子,居然私受梁王将军印,就是个莽夫。

李广脸色有些不大好,七国之乱,他出了大力,最后没有受赏,他到现在还不明白是什么原因。

“要说当时梁王也是出了力的,不知叔父见过梁王没有?”仍然是慢条斯理地开口,却在李广要说话的时候又细声细气地说了下一句,节奏把握得刚刚好,“听说淮南王要来。”

李当户直接从座位上跳了起来,蹿到韩嫣旁边,胳膊一拐,拐住韩嫣脖子:“有什么话就说,再绕弯子试试。”

“叔父是卫尉,守卫宫掖,责任重大。重臣结交诸王,不是好事……”韩嫣推开李当户坐正,看着李广,“小侄不过就是这么一说,自五岁蒙先帝、陛下恩典,得入宫读书,得有今日,不过一个谨字。叔父不拿小侄当外人,小侄就直说了吧,叔父是汉臣,与诸王交,须小心,尤其,您还是卫尉。”

掸掸袖子:“今日小侄来,旁人都不知道。不知来得是对是错,也不知说得是对是错。叔父与诸位兄弟待我不薄,将心比心。我也想看见大家有什么……”

李广忽道:“不用说了,今天这事,我李广记住了。说来,我是一介武人,这些个事情还真是不懂,既然你说了,阿椒,吩咐门上,淮南王来了,就说咱们当值,底下人不敢擅自作主。”

李椒忙应了。

李广的脸色有些灰败,终是年纪大些,见得也多,明白了一些弯弯道道。李家三兄弟,这些日子跟韩嫣、刘彻很混了不少时候,性子是改不了的,脑子里到底是塞进了一些弯弯绕绕的东西,一经点拨也明白了其中关窍,也变了颜色,互相看了一眼。

“他们兄弟三个,”指了指自己的儿子,“虽说年纪比你大些,可有些事情,还请你多提点一下。”

韩嫣忙直起身:“提点不敢当,只是,有什么说什么罢了。”

李广点头。

该说的都说完了,而且主人家目前兴致并不高,韩嫣很有眼色地告辞了。李广倒是亲自送到了门外。

————————————————————————————————

回到内室,李广把三个儿子叫到了一起:“都学着些吧。老程倒是教了个好学生,这份小心还真是像他。小心也有小心的好处啊……没想到……七国……”

三兄弟面面相觑,终是应了——直脾气的人就一个好处,认准了的,就不会回头,原就比较信服韩嫣的,见父亲也这样说,当然是点头了。

韩嫣回到家里,把自己往榻上一抛,心道,自己这算是提醒李广了,也是还了李家仗义出头的人情——欠什么都别欠人情,现在心里终于好受些了。

伴君(BL) 正文 淮南

章节字数:5465 更新时间:09-06-07 17:38

淮南

“王安为人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誉天下。时时怨望厉王死,时欲畔逆,未有因也。”

————————————————————————————————

刘安是在新年过后才到长安来的,到了才知道新年大会上,韩嫣献了纸,还要重新标点书籍,心里很是懊恼。他这回是带着《鸿烈》来的,而且,是挑在窦太后生日前到达,想在窦太后生日上出个风头的。眼见着这纸和标点书籍,比他那本书更引人注目,心里怎能不恼?

事前得了刘彻同意,可以多住些时日,他特意错过了新年和刘彻的生日,为了就是在窦太后生日上一鸣惊人,在天下人面前露个脸,这回这主意算是落了空。刘安确实恼了,然而却也没法,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刘彻摆出的盛大的欢迎仪式让刘安好过了一点,太尉田蚡亲自迎到了灞上,言词之间很是亲热,刘安见到田蚡也是高兴的,不为别的,就为田蚡这个人实在是太猥琐也太好收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9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