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伴君[我想吃肉]

作者:我想吃肉 | 分类:同人 | 字数:0

第37章

书名:伴君[我想吃肉] 作者:我想吃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5:44

单于有太子名冒顿……从其父单于头曼猎,以鸣镝射头曼,其左右亦皆随鸣镝而射杀单于头曼,遂尽诛其后母与弟及大臣不听从者。冒顿自立为单于。

冒顿既立……遂东袭击东胡。东胡初轻冒顿,不为备。及冒顿以兵至,击,大破灭东胡王,而虏其民人及畜产。既归,西击走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与汉关故河南塞,至朝冉、肤施,遂侵燕、代。是时汉兵与项羽相距,中国罢於兵革,以故冒顿得自彊,控弦之士三十馀万。”

―――――――――――――――――――――――――――――――

韩嫣一口气讲完了匈奴的历史,口干得厉害,灌了半杯茶,却见刘彻站住不动,凝视着他。“殿下,怎么了?”

刘彻拉住韩嫣,直奔书房,挥退了屋里的人,把韩嫣拉到书案后按倒,自己也坐到了韩嫣的对面:“你接着说。”

韩嫣莫名其妙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刘彻是要他说匈奴,看着对面刘彻已经两眼放光,急不可耐,喉咙上下蠕动。韩嫣吞了口口水,接着说。

“……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匈奴谓贤曰“屠耆”,故常以太子为左屠耆王。自如左右贤王以下至当户,大者万骑,小者数千,凡二十四长,立号曰“万骑”。诸大臣皆世官。呼衍氏,兰氏,其后有须卜氏,此三姓其贵种也。诸左方王将居东方,直上谷以往者,东接秽貉、朝鲜;右方王将居西方,直上郡以西,接月氏、氐、羌;而单于之庭直代、云中:各有分地,逐水草移徙。而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最为大,左右骨都侯辅政。诸二十四长亦各自置千长、百长、什长、裨小王、相封、都、尉当户、且渠之属。

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茏城,祭其先、天地、鬼神。秋,马肥,大会蹛林,课校人畜计……举事而候星月,月盛壮则攻战,月亏则退兵。其攻战,斩首虏赐一卮酒,而所得卤获因以予之,得人以为奴婢。故其战,人人自为趣利,善为诱兵以冒敌。故其见敌则逐利,如鸟之集;其困败,则瓦解云散矣。战而扶舆死者,尽得死者家财。

后北服浑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之国。於是匈奴贵人大臣皆服,以冒顿单于为贤。”

――――――――――――转入正题――――――――――――――――

呼呼,喝光了杯子里的茶,刘彻的目光更加炙热了。“阿明,添茶!给孤也添上,孤的杯子呢?”刚才跑得太急,让他给扔院子里了……真是个急性子,看得出,他是真心的想打造一个不受外侮的强大国家。

续上茶水,再小心地点上灯烛,太□的人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以前也有人跟我说过匈奴的事儿,都没你说的这么详细,也没你说的有条理。你还知道什么,快说呀!”如此急切的态度,不明白的还以为他这是在打听心爱的姑娘……

再下面的匈奴历史就不太好说了,因为接下来就是韩嫣的便宜曾祖父韩王信投降了匈奴,然后刘邦气不过,跑过去跟匈奴人硬扛,结果被围在白登山,以后就定下了与匈奴和亲的基调。

踌躇了一下:“匈奴在冒顿的带领下,屡屡南侵,大汉承亡秦疲弊,不得已与之和亲,于今已经六十余年了。”

“……”刘彻被兜头浇了盆冰水,变了脸色,从热切转向了阴沉,恨道,“不能总和亲!”

当然不能,后世提起和亲可是咬牙切齿的来着,男人不喜欢,女人更不喜欢。愤青们对于扬大汉天威这种激昂的口号非常热情,一句“虽远必诛”当真令人热血沸腾。不是愤青的人也不喜欢自己的国家、民族被人瞧不起啊。北击匈奴,放到后世,只要脑子没秀逗了,是个汉人都会赞同的。韩嫣也不能免俗,尤其还有对从清末开始一段百余年的黑暗历史的深恶痛绝,前世今生,抵御外侮已经是一种刻在灵魂里的信念了。

这对从幼儿时期便开始共同学习的同学,在这一点上,有着共同的执着。

“这是自然,最初和亲不过是权宜之计,为的是换得喘息的机会,整军再战。只是天下初定,内部不稳,一直在休养生息,没有腾出手来罢了。一旦大汉准备好了,击败匈奴只是早晚的事。”

“就是这样。”刘彻一拍手掌,显得非常兴奋,“我也是这么想的,咱们已经休养生息了这么多年,忍了这么多年,是时候给匈奴点颜色瞧瞧了。”连“孤”都忘了说。

“我早就想着跟匈奴打一仗了,可大家都说这样不行,匈奴人的骑兵冠绝天下,咱们打不过,可我不信!”刘彻被压抑得太久了,难得有个支持他跟匈奴对决的人,便对韩嫣倾吐心中烦闷,“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大汉天子却被匈奴欺凌,是可忍孰不可忍!一群没用的家伙还整天念叨着和亲!嫁出去的公主够多了,送的财物也够多了,怎么没见匈奴老实过!一群喂不饱的狼!”

“殿下不必恼火,战是一定的,您以为文皇帝和当今陛下这么多年来与民休息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积聚力量,为对匈奴作战做准备么?只是有看不清形势的人,以为这么多年来都是和亲,以后便要接着和亲了,却不知道现在和亲是为了争取恢复的时候,是为了以后的决战。便是文皇帝,也有身披甲胄的时候,只是被当时的太后给劝了回来。”

“还是你懂我。”刘彻叹气,“你走了以后,功课太紧,又要跟太傅读书、习武,又要跟父皇学为君之道,还得抽时间陪阿娇姐姐,整天都在忙,却没有一个能说得上话的人。一个解闷的田梧,还让他们赶跑了。周围的人平时唯唯喏喏,我说什么都是对的。可一旦说起匈奴,就让我三思!三思!卫绾就知道说无为而治!匈奴就真的这么可怕么?”

“匈奴的实力确实很强。而且,自白登之后,大汉就再也没有跟匈奴打过一场像样的仗。年年只听说匈奴扰边劫掠,大汉打的胜仗却是有限。”看到刘彻面色不善,韩嫣,忙把后面转圜的话给说了出来,“众人恐惧的原因是大汉曾经吃过匈奴的大亏,且匈奴积威日久,总是听说匈奴打过来了匈奴打过来了,日积月累在大家心里形成了匈奴无法战胜的想法。这样,对阵的时候,未战便先怯了三分,即使本来不比匈奴弱,也会吃败仗的。虽然匈奴连年扰边,可殿下除了几十年前那场战事之外,还听说过有什么大战么?只是众人口耳相传,以为匈奴不可战胜罢了。”

“这么说,匈奴并不可怕?”

“匈奴人也是人,再可怕又能可怕到哪里去?战国之时,赵将李牧守边匈奴不敢入赵境,始皇一统天下之后,蒙恬北击,光用步卒便收复了河南之地。殿下觉得大汉较之仅有一隅之地的赵国、亡秦,哪个的国力更强?冒顿与军臣,哪个更难对付?其实,大多数害怕匈奴的人,连匈奴是什么样子都不清楚,就人云亦云地跟着说匈奴可怕,根本没有了解匈奴和大汉之间的强弱优劣。”

“不错,匈奴也是人,是人,就能被击败。”刘彻点头,“我就不信打不赢它!”

“但也不能轻敌,困难还是很大的。”韩嫣很认真地对刘彻说,“汉匈之战的主战场应该是在草原,而不是在内地,不能让匈奴人践踏大汉的大好河山。这样就要用骑兵,如果骑兵不行,很难能赢得了匈奴人。毕竟匈奴是在马背上长大的,匈奴骑兵实力还是不错的。而大汉军士以步卒为主,能拿得出手的骑兵不多。骑兵一是要人,二是要马。大汉与匈奴不同,匈奴人牧马散放在草原上就行了,不用付什么代价。大汉却没有那么多的草原来供养战马,只能用粟来喂马。所以在匈奴人那里马匹是财富,而于大汉来说,养马却是负担。为了赶跑匈奴而把自己给折腾穷了,打赢了之后日子比之前过得更艰难,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绝不是值得高兴的事。”

汉武帝打到最后,确实是把匈奴给打跑了,可也把自己给打穷了,根本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两千甚至一万的赔本买卖,只是武帝家底子厚,以本伤人,把匈奴给拖死了而已。轮台罪己诏里似乎就有这么穷兵黩武、虚耗国库的一条。

“这样么?”刘彻皱眉,这些事儿,他倒真没想得这么深,一拍手,“这个好办,太仓里的陈粟反正也朽坏得不能给人吃了,用来喂马正好,还能清仓库装新粮。等拿下了草原,就可以在草原上放牧,养马也不再是负担。”

……

……

……

两人正聊得高兴,阿明却过来催刘彻入睡了,刘彻大感扫兴:“催什么催?孤今天就不睡了!”

“这……”阿明一脸为难以看了一下韩嫣。

韩嫣挺识趣:“殿下还是早些歇了吧,明日还要早起,以后日子长着呢,什么时候殿下想听,臣什么时候说。今天已经晚了,殿下还是早些安置了吧。”

刘彻皱着脸,很不情愿的样子。

阿明乍着胆子添了一句:“殿下,太子妃还在等您呢……”

刘彻一甩袖子:“知道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4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