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幼麟传

作者:山药泥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百一十四章 退兵

书名:三国幼麟传 作者:山药泥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0

三言两语之间,曹丕已经对全国布防作了调整,司马懿默默回味,心中赞叹万分:

「由曹子孝、满伯宁、蒋子通分镇南阳、合肥、江淮三地,足以南拒孙权,使其不能北侵……曹子丹坐镇京畿,曹文烈威压河北,朝廷全然可在半年时间内集齐大军三十万……此番调动真是大妙,一俟陛下回过神来,终是英明神武,知人善用的。」

他又瞧了座中诸人一眼,蓦然又明悟了一些。

「曹子丹、曹文烈、将子通……三人眼下皆已身居高位,陛下对于心腹之人,当真不吝提拔啊。」

蒋济拜谢完毕,起身拟诏,帐外忽有巨大的喧嚣声传来,其间还夹杂着悲伤的哭泣。

军中乃庄严肃穆之地,哭泣喧哗那是严令禁止的行为,曹丕闻后怒道:

「是何人在帐外哭泣,无端乱我军心?」

司马懿忙起身道:「臣去看看。」

前脚离帐没有多久,不久便匆匆折返。

只见他面色沉重,痛心疾首道:「陛下,大司马……他卒了!」

「什么?」

话音落下,满室皆惊,众人面面相觑,半晌无语。

战功赫赫、德高望重如曹仁者,也不知因为是接二连三的失利,抑或是年青一辈的怠慢,居然就此撒手人寰了。

曹真自小是追寻曹氏第一代战将的步伐成长的,终究有些感情,只见他虎目含泪,率先长身而起,垂泪道:

「大司马追随太祖于起兵之际,历经三十载风雨,可谓劳苦功劳,今不幸卒于军中,恳请陛下请厚葬之,以安天下军民之心!」

曹丕如梦方醒,忙道:「这是自然,理当如此,大司马乃国之干城,今日殒命,朕失一擎天巨臂,痛苦哀哉!子通,大司马的丧治便全权委托于你,务要风光大葬,极尽哀荣。」

蒋济欠身道:「臣遵旨。」

曹真擦去泪水,又抱拳道:「大司马身孚厚望,深受将士爱戴,他今日一去,恐军心无以为继,这退兵一事,已是迫在眉睫,还请陛下速下决断。」

曹丕颔首道:「子丹与仲达的肺腑之言,朕岂有疑?也罢,军心既然无用,早些退兵,也能早解危局。子丹,朕托你掌管中军,全权处理各部撤退事宜。」

曹真挺直身躯,抱拳道:「臣领命!」

曹真与蒋济各负使命,告辞离去,帐中只剩曹丕、司马懿二人。

「几日前朕便说过,仲达之才,纵经抚一国,也当如履平地,今区区尚书一职,怕是难展你才器之万一。」

曹丕率先开口。

「不敢!」

司马懿忙欠身道:「臣资质愚钝,难当陛下谬赞,只盼日夜追随服侍陛下,余愿足矣。」

曹丕摇头道:「朕视你如师如友,自也渴望与你日夜相伴。只是恰逢天下大变,朕处置不慎,大魏已有倾颓之危,却不知在这般危局之下,你可还愿意助朕一臂之力。」

气氛都烘托到这里了,司马懿哪里还不明白曹丕的意思,当下款款下拜道:

「今关中失陷,只怪臣五路侵攻之策未能奏效,陛下却无一言怪罪,臣甚为感念,陛下但有所驱,臣愿肝脑涂地,竭力以报。」

一番话说得曹丕深受感动,他自知眼下的局面是自己执意南征引起的,司马懿已经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今日这般说辞,无形中将罪责揽到他自己身上,这般体己的兄弟,能扛事的心腹,舍司马仲达与曹子丹之外,更有谁人?

曹丕再无迟疑,将司马懿扶起,挽着他的手,开门见山道:

「大司马既卒,朕瞩意由你镇守南阳,西拒刘备,南抗孙权。此并非易事,但除你之外,

朕实在想不出还有谁值得托付。」

司马懿凛然不惧,正色道:「臣虽不曾独自领军,但国难当头,臣愿领此任,勉力一试。」

「好!」

曹丕大喜过望,又道:「你能答应,足见赤子之心,朕又岂会不派无人手助你?那徐公明身经百战,乃硕果仅存的五子良将,今日起便划拨仲达麾下,供你驱策,你若看上其他帮手,但有所请,朕一概应允。」

「臣谢过陛下……」

司马懿面上感激涕零,心中波澜微起。

曹丕设想中的一文一武镇守南阳,无疑是天作之和。

但当年魏蜀吴鏖战荆州,司马懿与徐晃同在曹操麾下,徐晃自负宿将,对初涉军事的司马懿多有不敬,两人心中早有芥蒂。

又兼司马懿自忖这些年因曹丕之故,晋升极快,军方的那帮老将大抵是看不上自己的,故而也不指望能够收获徐晃的倾心襄助。

只是此中详情,曹丕并不知晓,他也不愿主动提起,以免主上忧心。

不过话说回来,他以文臣身份出任一方统帅,确实需要一名畅晓军事的体己武将辅佐。

借着曹丕的第二句承诺,稍作思虑后,一名说话结巴、面相孤傲的年轻人倏忽涌上心头。

只见司马懿双目一亮,抱拳又道:

「臣心中确有一人选,此人姓邓名艾,字士载,原为新野流民,今在汝南任屯田吏,任中谷获甚丰。当年荆州大战,臣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知其颇识地理,今去南阳,恳请召其入幕。」

「邓艾?」

曹丕搜肠刮肚,也想不起这个名字,只道是个名不见经传之辈,当下并无二话,大手一挥道:

「既知姓氏名谁,现居何职,那便好办。待回到洛阳,朕修书一封,诏那邓艾即刻入洛,归你麾下。」

司马懿大喜拜道:「臣谢过陛下。」

两人又说了一番体己话儿,蒋济遣人来报,说大司马曹仁的遗容已然收敛干净。

曹丕起身道:「仲达,随朕同往,送大司马一程。」

这是题中应有之意,司马懿跟着起身,两人推开帘帐,大步向前。

帐外云淡风清,极目游移,高耸的潼关城墙宛然可见。

曹丕驻足半晌,心中恨恨念道:

「刘玄德啊刘玄德,今日一去,关中暂存汝手,半年之后,朕必领倾国之兵,全力来攻,到那时,可别怪今日行差踏错,悔之晚矣!」

免费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