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幼麟传

作者:山药泥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八十八章 长安之战(下)

书名:三国幼麟传 作者:山药泥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0

魏延身为先锋大将,早已翻身上马,指挥着汉中军团徐徐向前,锋线与中军之间逐渐拉开距离。

鼓声由慢变快,声声催促,汉军骤然加速,将士们蜂拥上前,人流如潮,转瞬已经冲到了城下。

城头上依旧静悄悄,既不见魏军身影,也没有迎击的箭雨,魏延舔了舔嘴唇,喝道:

「兄弟们,魏军已被我军发石机轰得人仰马翻,便是连头也不敢抬了,我等此时不冲,更待何时?」

先锋大将的话语鼓动起汉军内心的狂热,两辆冲车齐头并进,毫无阻滞冲向城门,与此同时,一架架云梯已然搭上墙头,更有心急的兵士舍却云梯,只用挠钩套索攀援,汉军先锋以一伍一什为单位,如溪流般蔓延过来,呐喊着向城头发起冲锋。

眼看就要冲上了城墙,城中忽得鼓声大作,无数魏军蓦地自墙垛之间探出脑袋,与冲撞正急的汉军士卒目目相对。

「有埋伏,有埋伏啊!」

见状,汉军顿时大哗,魏军突然发动攻势,一时刀如霹雳,箭如雨下,云梯上的汉军猝不及防,纷纷受伤落下。

混乱之际,魏军长身而起,朝着汉军云梯、冲车投掷油瓶,一俟命中,旋即便有火箭亮起,火箭借助燃料,云梯、冲车瞬间便被火光吞没,惨叫声中,汉军竞相跌落,攻势就此缓了下来。

督战的魏延见状豁然色变,心中疑窦大生,暗道:

「怎么遭受发石机暴雨般的攻势,魏军还能在城头立足?」

复观城上,魏军一击得手,已然迸发出滔天声势,狂呼酣战,只瞧得他大怒,正要下令继续强攻,忽闻后方「叮叮叮叮」鸣金之声大作。

魏延知道这一幕业已落入刘备与诸葛亮的眼中,他们要对战法重作调整,他向来信服刘备,此刻饶是怒贯天灵,也只得咬牙,下达后撤的命令。

汉军如闻大赦,在弓箭手掩护下,灰头土脸撤回本阵。

「刘」字大纛之下,魏延眉头竖起,不满道:

「臣正要强攻,陛下何故鸣金?」

刘备脸色铁青,一言不发,诸葛亮上前解释道:

「城中有能人,业已识破我军调度,并故意诱导,瞬间将我军攻城器械毁去大半,若强行攻打,不过徒送人命而已……文长稍作休息,且让连发石机再轰一轮!」

令旗招展,身后十余架连发石机辚辚而动,不过半柱香的功夫,巨石、火球再一次冲天而起,如霹雳一般向城头倾斜。

诸葛亮面沉如水,眼眸之中尽是火球长长的尾影,暗忖道:

「我军仓促攻城,准备不周,这一番巨石攻击后,只剩肉搏一途了……然则,除非郭淮之辈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守兵退至城下,否则在这一轮发石机的攻势下,城上守兵必将化为齑粉!」

******

「全军下墙,听某令旗行事!」

汉军先锋虽铩羽而归,郭淮心中却殊无欢喜之意,他已然开始招呼城上的守军沿着内墙的云梯撤下,只因他已断定,接下来必将迎来汉军发石机报复性的反击。

城墙虽高,墙垛虽厚,但面对汉军发石机地动天摇之威,城上丝毫没有士卒立足的余地。

然则,他早已看破,汉军发石机威力固然强劲,但精度极差,在发石机发动攻势时,汉军步卒必须后退,以保安全,两者是不可能同时发动攻击的。

故而,作为应对,郭淮下令遇汉军步卒攻城时,守军尽数上墙迎击;但若遇汉军发石机轰击,则将守军全数撤到内墙下,只留少数身手矫健的耳目,监控汉军步卒动向。

这种策略简单有效,其间进退之要,尽在

内墙一侧的云梯车上!

这便是郭淮前些日子见识过汉军连发石车天雷般的威势后,殚精竭虑,想出的应对之道!

******

约莫三炷香后,汉军发石机已将巨石倾泻一空,承受了数百发巨石轰击的城墙外侧已然千疮百孔,西安门上下再一次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主力之踪迹既然为敌军识破,也只有发动总攻,拼力死战一途了!」

深吸一口气,诸葛亮压下心头悸动,令旗招展,重新部署攻势,传令兵正要将命令传下,刘备猛地叫住,断然道:

「传令各部,全军攻城!凡先登者,重赏黄金百斤,加爵三级!擅离值守者,斩无赦!」

命令传遍军中各部,三军动容,将士皆摩拳擦掌,紧张中夹杂着兴奋。

姜维此刻业已全副武装,夹杂在南中飞军中,准备率军登城决战,忽有一骑飞速而来,在他耳侧低声说了几句。

剑眉竖起,姜维沉吟片刻,转身对王平说道:

「丞相有令,着某留下一队健卒,另有他用。」

对于诸葛亮的命令,王平并无疑问,抱拳接下,又对着夷将鄂焕吩咐几句。

鄂焕重重点头,转身离去,不多时,领着约莫二百余身姿矫健的勇士出列,操着夹生的汉语,回道:

「这些兄弟能奔善跑,愿听从将军吩咐!」

姜维点了点头,拍着王平肩膀,道:

「攻城一事,便交托子均了,万望小心!」

「敢……不效死?」

******

战鼓声声,汉中军团、虎步中军、南中飞军、甚至护卫刘备安全的虎贲军依次排开,大军衣袂飘扬,脚步齐整,浩浩汤汤前行。

西安门城头之上,郭淮阴立于城头一侧,借着微弱的星光下,见到黄土漫起,耳畔喊杀声惊天动地,便知道汉军就要发动总攻了。

他深吸一口气,凌冽的夜风瞬间充塞胸臆,夜风清冷,血却沸腾!

「全军上墙,准备死战!」

******

按着郭淮原本的设想,魏军当故技重施,隐匿行踪,以出其不意之击,毁去汉军的攻城云梯、冲车等器械,但这一次汉军却明显谨慎了许多,第一波攻势先是由弓箭手向城头上抛射,作试探性攻击。

长箭抛***度虽差,但架不住箭雨绵绵,三三两两落入魏军阵中,中箭的魏军吃痛惨呼,顿时露了踪迹。

见一计不成,郭淮索性站直身子,暴喝道:

「给我射!

他在西军中有神射之名,话音落下,擎弓在手,连珠箭发,一一射死城下数名离得近的汉军弓手。

魏军见主将神勇,齐声欢呼,纷纷直起身子,射箭迎击,一时箭如雨下,城上城下,不断有人惨叫着倒下。

到了此时时刻,双方人数实力尽数暴露,再无一丝保留,汉魏将士以这一堵厚厚的城墙为界限,展开激烈争夺。

「咚咚咚咚——」

战鼓声中,汉军盾牌手飞速向前,团团护住弓箭手,免为城头乱箭所伤,早有兵士抬着数十架云梯搭在墙头,远方蔓延过来,向墙头上冲过去!

善射的汉军将佐死死盯住云梯左右的魏军,但凡有人高举瓦罐,迎头便射出一箭,他们决不允许魏军再一次利用火攻毁去攻城器械。

诸部中尤以飞军进展最速,他们对运用云梯一窍不通,故为了攻城,准备了不少钩铙和绳索。

飞军将士皆为南中夷民,登高攀爬,直如喝水吃饭一般平常,当先有一员猛士,身姿矫健,挂在绳索上辗转腾挪,灵活自如。

因绳索紧贴城墙,魏军若要射击,势必要探出半个身子,而城下的大将王平神箭如飞,将这些大胆的魏军一一射杀,在他掩护下,勇士手足并用,已悄然摸上城墙,眼看就要一举越过城垛。

他的英姿吸引了城下无数汉军的瞩目,一俟他登上城墙,必将激起汉军如虹般的气势。

当此之际,城垛上忽有火星迸溅,金铁砍剁砖头之声刺耳响起,那勇士手中绳索忽然断裂,惊呼一声,重重跌下,还未落地,一支羽箭凌空射来,刺入勇士心口,登时没了声响。

城头之上,魏军欢呼声四下响起,郭淮于阴暗中露出身影,厉声喝道:

「刀斧砍劈,可破贼人钩铙!」

这一幕被王平看在眼中,登时怒气勃发,举箭欲射魏军主将,但那郭淮却早已奔走如飞,不见了踪迹。

汉军悍不畏死,同样强度的攻击在西安门各处同时展开,双方挤在狭长的城墙,刀来箭往,战成一团,杀声震天。

诸路之中,以汉中军团攻势最为猛烈。

却说魏延首攻不成,憋了一肚子气,此番再攻,派遣数百亲兵,以为先登。

城墙上下俱是箭如雨下,亲兵们身着三重重甲,身上纵挂满箭羽,依旧牙关紧咬,死命向上攀爬,这幅悍不畏死的景象着实令墙上魏兵心惊胆战,反击的速度浑然慢了许多。

双手眼看就要触及城垛,最先的那名亲兵心头火热,抬眼观望,忽有一箭,如电而至,紧着一道血沫自咽喉处溅出,亲兵不及发出一声惨叫,便直直摔落下去,他身子既重,摔落之时,带倒云梯上的一片友军。

在魏军一片欢呼声中,郭淮收了弓箭,爆喝道:

「搬起地上的石头砸!绝不可让贼人上城!」

地上满是崩坏的石块与砖块,这些都是汉军发石机攻城时留下的痕迹,拿这些对付重甲的汉军,最是合适。

得了主将的启示,魏军士卒纷纷就地取材,以石块向云梯上的汉军还以颜色。

汉军先登虽身着重甲,箭羽不侵,但面对重石攻击,绝无辗转躲闪的罅隙,只得硬生生挨了砸击,惨叫着跌下地去。

魏延眼看功败垂成,气得睚眦欲裂,举箭便射,怎料那魏将一击即退,身子已然退入一片阴暗之中,只得冲着自家将士催促道:

「再冲,再冲!」

汉军诸部皆由主将亲自指挥,韧性十足,攻势如潮,虽屡番受挫,却也几度攀上城墙,城墙内外,皆展开激烈争夺,不住有士卒倒下死去,一时间城上城下,血流成河,恍如人间炼狱!

城门外的冲车来了,旋即被魏军冒死毁去,但负责攻打城门的虎贲军似乎不知疲倦,迎着魏军箭雨,几番卷土重来,每每又遇到魏军激烈抵抗。

西安门前此刻厮杀已近惨烈,汉军杀红了眼睛,魏军亦是如此。

只因双方各秉持一个信念,一个要在天亮之前落城,一个无论如何都要坚守到天亮之后!

此时的西安门城墙,恰如惊涛骇浪之中的一座小舟,几经波折,却翻而不覆,始终牢牢把握在魏军手中,只因但凡哪儿有破城之虞,郭淮便会及时出现,出手阻断。

主将英勇奋战之英姿,激起了魏军剽悍之气,魏军依据城池之利死守,汉军十数次冲锋攻城,均是无功而返!

******

双方将士各凭血勇,奋力死战,西安门下的战斗依旧激烈地持续着,除了陇西铁骑,几乎所有的汉军都已轮番投入对西安门的攻势。

双方忘我厮杀,不知不觉间,距离发动总攻已经过去两个时辰,东方玄黎懒启,眼看就要见鱼肚渐白。

而汉军对西安门的攻势依旧没有明

显的进展。

刘备面色身骑于白马之上,面色铁青,一言不发。

身后,诸葛亮喟然长叹,躬身道:

「陛下,将士已然竭尽全力,只怪臣无能,只一夜的功夫,终究还是太短了些……」

刘备咬牙道:「天尚未亮,何故泄气!」

顿了一顿,忽得厉声喝道:「竖我将旗!」

诸葛亮大惊,沉眉问道:「陛下这是要做什么?」

刘备垂首盯着诸葛亮焦虑的目光,斩钉截铁道:

「朕要亲自攻城!」

「陛下不可以身冒险!」

诸葛亮急忙挡在白马之前,阻拦道:

「陛下身系社稷安危,不可计较一时之得失,万望三思!」

「三思?哼,朕想得很明白,夺回长安乃朕毕生心愿,纵战死城下,亦在所不惜!」

刘备面无表情地说完这句话,胯下神骏蓦然启动,飞快略过,四蹄如腾云驾雾一般疾驰向前,身后仅留的数百亲卫骑兵见状,紧紧跟上。

诸葛亮留之不及,只得眼睁睁看着他奔腾离去,忽想起那日刘备亲冒弓矢、与匈奴血战浮山时的景象,心中电闪疾念:

「陛下亲自出战,固能振奋将士士气,只是……只是此事过于凶险,可一,便可再二么?」

念及此处,心中隐约有些期待,更多得还是怅然若失。

这个郭淮,确实有些能耐。

免费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