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幼麟传

作者:山药泥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六十五章 刘备的决断

书名:三国幼麟传 作者:山药泥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0

安国回来了?可无恙否?」

对于关兴的突然出现,刘备又惊又喜,大步而下,扶起他不住上下打量。

只见面前这位年轻的将领汗流浃背、犹喘息不止,但其行动自若,显然身体安泰,不觉放下心来,又瞧他身后,空无一人,疑虑又生,当下沉声问道:

「不是遣你去寻你三叔与马超将军了么,怎么这许久都无消息传回?你三叔眼下何在?」

「三叔与马将军,还有伯约正领着本部人马在北面埋伏,小侄貌似寻上山来,正有要事禀报……」

关兴咽了口口水,强行压下狂跳不止的心跳,将外出寻找张飞、马超,遭遇弓骑拦截,受困于北屈城,而后得遇姜维领陇西军来援,大破刘豹一事娓娓道来,又将徐庶之计细细分说一番,末了,抱拳道:

「元直先生设计分薄匈奴兵力,眼看已经奏效,明日正要请陛下举兵突围,三叔与伯约他们已经纠集好骑阵,期与陛下夹击呼厨泉,共破匈奴!」

听闻张飞、马超安然无恙,刘备以手抚胸,先是长吁一口气,待听到姜维说动魏国降卒,千里来缘,面色又显复杂,瞧了瞧诸葛亮,皱眉道:

「被你猜中了,果然是元直与这小子领着陇西军来也……且这个计策,确像是那小子行事作风……」

他本就是性情中人,时因星彩一事,他对姜维心生芥蒂,尚未完全释怀,但听闻此子冒死赶来救援,却也感动,旧怨瞬时倒也消了一大半。

无论如何,汉军面对匈奴人的围追堵截,始终一筹莫展,但眼下因为此子的凭空杀入,终于浮现出一丝破局的希望,这丝希望,刘备期许已久,可谓久旱逢甘霖。

他还不及表态,边上张苞摩拳擦掌,兴高采烈道:

「这可太好了!明日突围,虎贲卫请为先锋!」

孰料诸葛亮横眉喝止道:

「此计名为夹击,实以浮山主力为饵,置陛下于险地,大为不妥!」

时诸葛亮位高权重,威望亦厚,地位仅次于刘备,反对的话语自他口中说出,登时满山皆惊。

张苞悻悻收口,去望关兴,关兴忙劝道:

「丞相的担心有些道理,可是……元直先生说,此计若成,可趁着龙门口与留营的匈奴骑兵不及回转,一举铲除呼厨泉,否则等匈奴人回过神来,战事不知道还要拖延到什么时候……」

诸葛亮凛然道:

「若循此计,我步卒主动放弃山地之险,冒险突围,倘若翼德、伯约未能及时击破呼厨泉中军,我军岂非身入虎口,再无险可守了?陛下万金之躯,实不宜冒此风险。」

关兴心下大急,喊道:

「自古行军打仗,置之死地而后生,哪有不冒风险之理……元直先生说了,此计当有五成把握!」

他或许察觉到说话无礼,吞了一口口水,将腰板压得更低,抱拳道:

「丞相,战机转瞬即逝,山下大军,早已做好突击的准备,若仓促叫停,岂非前功尽弃?」

诸葛亮摇扇道:

「可请山下骑阵先行上山汇合,两路兵马齐聚,则我军立于不败之地,尤可从长计议,徐徐图之。」

关兴未料他态度如此决绝,但山下各部已经准备就绪,若自己这一环节出了问题,那罪责就称得上百死莫赎了,当下拉住诸葛亮衣袖,声泪俱下,一味苦劝。

诸葛亮面沉如水,绝不松口。

就在两相僵持住之际,方才一直沉默不语的刘备倏忽叹了口气,喟然道:

「朕贪功冒进,以致有浮山之围,心中十分愧疚,这几日多亏孔明你殚精竭虑,调度有方

,固守山险,终教呼厨泉寸步难进……」

诸葛亮闻言,微微欠身,谦逊道:

「此乃臣分内之事,陛下何须挂怀。」

刘备轻拍他的肩膀,转身面北,迎风而立。

「朕年轻时尝言,大丈夫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但随着年岁渐长,深觉创业艰难,近日养神,常怀江水空流,光阴不再之感,也不知这辈子能否达成夙愿,亲眼见证汉室再兴的那一天……」

诸葛亮立于其背后,一时看不清刘备的面容,但这番话暮气沉沉,绝非其平日应有之气度,心下不由大惊,正待宽慰几句。

刘备却摆了摆手示意打断,稍作停顿后,饱含深情道:

「只是,孔明啊,兴复汉室,并非朕一家一人之志,更是含你在内的诸位手足兄弟穷尽毕生之追求……翼德、孟起、元直、伯约已然拼劲全力,争取到五成把握,这已然是奇迹,既然眼下没有更何的办法,朕又岂能宥于个人之安危,置诸位之努力于不顾?休说已有五成把握,便是只有一成,朕也要勉力一试!」

凌冽的山风倏忽吹动望楼上的旌旗,猎猎作响。

「朕意已决,明日天亮,点燃山头,全军整合,南下突围!」

刘备迎风而立,衣袂飘飘,虽须发灰白,身形佝偻,但其目光坚毅,教人凭空生出高山仰止之感。

诸葛亮幽幽叹了口气。

他身为谋主,足智多谋,岂会不知徐庶之计乃是速破匈奴的不二法门?但智者多虑,总想着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寻求更为稳妥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办法须得比照着问题,而问题本身,会禁锢思考者的思维。

譬如刘备之安危,这绝对是他思考办法时绕不过去的问题。

而刘备身为上位者,深知天底下哪有这许多尽善尽美之事?机会往往会在犹豫中迅速流失。

若为了大汉之复兴,自身之安危反倒可以置之事外,故而就在诸葛亮与关兴争论不决时,乾纲独断,就此定调。

片刻沉默之后,诸葛亮紧绷的眉头蓦然松开。

「臣明白了……陛下既然主意已定,臣自当福祸共之,同心同德……明日便举火为号,共击匈奴。」

******

章武三年的春风自东向西,穿过广袤的并州土地,略过将士们的甲胄缝隙,乘动透天的杀气,卷上孤立于平原之中的一座小小浮山。

东方若曦。

刘备一双宽厚有力的大手,擎住一支熊熊燃烧的火把,没有一丝颤抖。

免费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