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锦衣长安

作者:沐华五色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百零九回 谁是狐狸

书名:锦衣长安 作者:沐华五色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韩长暮偏着头,看了姚杳片刻,见她神情有些紧张,不禁抿出一丝讥诮冷笑:「怎么,除了这些,姚参军就不知道点别的了?」

姚杳一阵哑然,心中叫苦不迭,她无论如何也猜不到韩长暮会问这种事情,她跟金忠是真的不熟,韩长暮想知道的事情,说少了怕怪罪,说多少了怕错。

但韩长暮深知姚杳是从禁军里出来的人,不熟悉这三个字是无论如何都蒙混不过去的。

姚杳一阵心惊肉跳,从未有过的强烈的危机感紧紧攫住了她的心神。

况且事到如今,她不禁开始怀疑,韩长暮要么是在刁难她,要么是在试探她。

她到底是何处露了破绽,犯了韩长暮的忌讳?她怎么竟还无知无觉!

她生出几分毛骨悚然来,抿了抿唇,磕磕巴巴的艰难道:「卑职就只知道这些,不如大人仔细说说,到底想听什么?」

听到这话,韩长暮不禁一愣,姚杳牙尖嘴利的很,平日里不管有理没理,嘴上总不会吃亏服软的,几时这样低声下气的跟人说话过。

顾辰和何振福也齐齐诧异的望向了姚杳,恨不得冲上去扒开她的嘴,看看她的舌头是不是被人掉了包。

姚杳似乎也察觉到自己失言了,朝着顾辰和何振福杏眼一瞪:「怎么,我可不像你们,最会揣摩上意,我可是个老实人,有什么说什么,」她转眸望向韩长暮,可怜兮兮道:「司使大人,卑职只知道这些,也都说了,可大人还是不满意,觉得卑职有所隐瞒,那卑职只好问一问大人到底想知道什么了,也好投大人所好,说些大人想听的。

顾辰和何振福更加诧异,这话听起来又委屈又可怜,更不想是姚杳那张利嘴能说得出的话了。

听到这话,韩长暮反倒平静了下来,不知想到了什么,他深深的望了姚杳一眼,阴沉沉的脸色骤然绽出一抹笑:「姚参军这般顾左右而言他,是,心虚了?」

姚杳看着韩长暮看似带笑,实则阴沉深邃的脸色,心里打了个突,顿觉不妙。

这样竹筒倒豆子一般埋怨了一通,似乎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将事情推向了更危险的边缘。

她张了张嘴,哑口无言。

韩长暮看着姚杳深深一笑,原本该乘胜追击的,却突然转了话头:「听顾辰说,前夜你给本官去了一封飞奴传书,不知都写了点什么?」

「大人没收到?」姚杳错愕惊呼一声,转瞬又松了口气:「幸而卑职只是将那夜玉华山的情形回禀给了大人,并未写什么重要之事,即便书信遗失了,也不会惹出什么乱子,否则卑职真的是百死莫赎了。」

她话说的卑微,神情讶异也不似作假,一时半刻看不出什么破绽来。

韩长暮也不深究,只是语焉不详的「嗯」了一声,挥了挥手:「既然姚参军跟金指挥使也不熟,」他微微一顿,话锋陡转:「那姚参军去重新梳洗,换了官服,一会同本官一起去见金指挥使。」

听到这话,姚杳错愕的「啊」了一声,万没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也万万没想到,韩长暮竟然会这样的出其不意。

韩长暮展颜一笑,笑中风云诡谲:「去吧,一刻后出发。」

这边是不容拒绝的上峰之命了,姚杳低落忐忑的退了出去。

空无一人的院子里筛了满地斑驳的树影,没有风的上晌,树影一动不动,如同雕在整整齐齐的青砖上。

看着静悄悄的院子,韩长暮有些沉重,若有所思的问顾辰:「顾总旗,姚参军那日是什么时辰赶到玉华山的?」

「卑职记得当时天快亮了,」顾辰掐着手指头,思忖片刻:「没错,是寅时正一刻左右,天快亮了。」

何振福也在旁边点头:「卑职

见到姚参军的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是这个时辰。」

韩长暮心生古怪,若是这个时辰才敢到,那姚杳的纵马的速度当真称不上快。

寻常人赶这一路,这个时间或许是寻常的,可绝非是姚杳的速度。

她骑术极佳,在马上能与突厥人一战而不落下风,赶路绝不可能如此慢。

当时形势紧急,她更不可能故意拖延磨蹭。

这完全不是她处事的作风。

韩长暮心里越发觉得古怪,双眼一眯,声音幽冷如风:「姚参军赶到的时候,可有什么异常?」

「异常,」顾辰满腹狐疑:「大人是指什么?」

韩长暮神情肃然,淡淡道:「衣裳、发髻、气息、神情、还有,」他微微一顿:「可否有遇袭过的迹象?」

顾辰的脸色一变,和何振福对视了一眼,急切道:「她来的似乎格外的着急,气息有些不稳,旁的,看不出什么来。」他咬了咬牙,继续道:「卑职看过姚参军骑过的马,的确是内卫司的马匹,马也没有受惊的迹象。」

没有任何异常才是意料之中的。

若有人果真动了什么手脚,事后必然要费心掩盖,破绽也不是那么容易就会被人看穿的。

而姚杳,应当是有这个本事,让人一时半刻看不出破绽的。

想到这里,韩长暮心头一动,面无表情的「嗯」了一声。

看到韩长暮没了下文,顾辰和何振福对视了一眼,眼中皆是戚戚,心下皆是不安。

在内卫司这种地方当差,差事办砸了尚且可以挽回,可若是失去了上司的信任,便会被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里。

怀疑会如影随形,永无出头之日。

静了片刻,何振福还是不由自主的问了一句:「大人,还是觉得姚参军有些不对吗?」

韩长暮的目光深幽,缓慢的扫过二人的脸庞,沉声道:「怀疑与否,在于她是如何做的,而非本官是如何想的!」他微微一顿,话中的敲打之意格外的明显:「你们也要谨记,在内卫司当差,不怕平庸,只怕二心!一次不忠,百次不容!」

顾辰和何振福心神一凛,齐声称是,更不敢再出声替姚杳求半点情了。

还未到一刻,外头便响起了脚步声。韩长暮抻了抻衣袖,骤然起身,沉沉道:「走吧,何总旗和姚参军随本官一同去见金指挥使,顾总旗就留守内卫司。」

姚杳在门外站定,微微欠着身子,看着韩长暮和何振福走出去,她转头深深的看了顾辰一眼,见顾辰神情如常,她才放了心,举步跟上了韩长暮。

北衙禁军人数众多,足足占据了山脚下的一大片地方,驻地里的校场极为宽敞,校场的一边旌旗飘扬,刀枪剑戟排列的整整齐齐,在阳光下闪动着刺目寒光,蕴含着无尽逼人的杀意。

这处校场地势极高,站在高高的校场上极目远眺,山脚下鳞次栉比的庭院屋舍一览无余。

把北衙禁军的驻地建在山脚,和山腰上的内卫司驻地遥相呼应,可将大半玉华山的宅院都纳入监视之中。

韩长暮二人赶到时,金忠正在高高的校场上看着众多禁军操练,有人通报了一声后,他赶忙迎了出来。

「韩大人来了,末将有失远迎,有失远迎。」金忠满脸憨厚的笑,急匆匆的跑下石阶,迎上韩长暮一行人。

北衙禁军指挥使是正四品的武将,而内卫司司使是从二品的文臣,虽然在品阶上,北衙禁军指挥使比内卫司的司使要低,但禁军指挥使是天子近卫,可内卫司司使是外臣。

在永安帝心里,谁亲谁疏,可见一斑。

韩长暮哪会真的受了金忠的礼,赶忙回了一礼:「金指

挥使,叨扰了。」

金忠憨憨一笑:「什么叨扰不叨扰,末将本就打算今日去见司使大人的。」

二人寒暄了几句,韩长暮一边往前走,一边介绍站在身后当哑巴的两个人。

「金指挥使,这位是内卫司的何总旗,这位是京兆府的姚参军。」韩长暮淡淡道,不露声色的审视着金忠的神情。

姚杳和何振福齐齐向金忠行了个礼。

金忠哈哈一笑:「知道的,知道的,二位不必客气,某虽未见过何总旗,但总旗的威名某早有耳闻,至于姚参军,那是咱们禁军出去的。」

韩长暮从金忠脸上看到的都是坦荡的笑,反倒从姚杳脸上看到了一丝转瞬即逝的震惊。

他心中生出古怪,一时半刻想不出姚杳这震惊之色是从何而来的。

一行人往议事厅走去,何振福暗暗打量起了金忠。

据说这位金指挥使不过才二十五六岁的样子,可看这长相,说他四十五六岁都有人相信。

他生的面黑粗糙,浓眉大眼,脸上有细细的皱纹,像是饱经风霜一般,岁月的痕迹都镌刻在了脸上。

而更显老气的是他那布满了整个下颌的络腮胡。

何振福在后头看的直啧舌,都说圣人是最看脸的,可是这样一幅尊荣的禁军指挥使天天在眼前晃悠,圣人究竟是怎么忍得下来的。

可见传言不可信啊。

金忠似乎看出了韩长暮脸上转瞬即逝的惊讶,摸着络腮胡,嘿嘿一笑:「末将是个粗人,吓着司使大人了。」

韩长暮哑然失笑:「指挥使太客气了,本官也是沙场拼杀出来的,如何会被吓到,传言都说指挥使是个极敦厚直爽之人,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金忠哈哈一笑:「什么敦厚直爽,司使大人可别望末将脸上贴金了,他们分明是说末将傻。」

韩长暮对这个看起来粗犷,可实际上极其清明心细的指挥使顿生好感,笑道:「指挥使过谦了,有些人看着精明,其实才是真傻。」

金忠朗声一笑:「大人这话所言极是,也有人对末将说过一句差不多的,说是都是千年的狐狸,隔着八里地都能闻见骚气,说没闻见的不是装傻就是鼻子有病。」

韩长暮一愣,骤然笑出了声,觉得这话说的格外有趣也格外有理,但是也格外耳熟。

他若有所思的问了一句:「此人说话着实有趣,本官倒是想要认识认识了。」

金忠没有细想,笑着脱口而出:「这事好办啊,这人现在就在司使大人的麾下效力呢。」

韩长暮和何振福对视了一眼,诧异问道:「金指挥使说的是?」

金忠扭头指着姚杳,朗声笑道:「就是这位京兆府的姚参军啊,她现在不就在内卫司呢吗。」

韩长暮错愕不已。

而与他同样错愕的还有姚杳。

韩长暮没有错过姚杳的神情变化,别有深意的笑问了一句:「怎么,姚参军自己说的话,自己都不记得了吗?」

「......」姚杳抿了抿唇,神思飞转,哼笑一声:「看来卑职以后要将说过的话都记录在册,免得替那些牙尖嘴利的背黑锅。」

金忠指着姚杳哈哈大笑起来:「司使大人看到没,她自个儿就是个嘴毒的,还嫌弃旁人牙尖嘴利,说起来冷少尹可没少受她的气,司使大人把这么个祸害给弄走了,冷少尹这回做梦都能笑醒了。」

姚杳撇嘴,哼了一声,却没说话。

韩长暮脸上含笑,在心底暗暗称奇,他知道姚杳出身北衙禁军,定然是认识金忠的,但他没有想到姚杳跟金忠竟然如此的熟悉,熟悉到能够随便谈笑。

他佯装一

脸惊愕:「姚参军居然还会说笑?你在本官面前,可老实的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姚杳简直不知道该不该相信韩长暮这话了。

听到这话,何振福扯了扯嘴角,暗自腹诽了韩长暮一句。

装,再装,整日被姚杳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的,也不知道是谁!

金忠对内卫司里的事并不了解,根本没想到韩长暮是在诓他,套他的话,他瞅着姚杳,爽朗笑道:「这丫头就是个小狐狸,这是跟司使大人不熟,等熟了大人就知道了,她那张刁嘴,能活到今日没被人打死,都是她命大!」

「......」这话简直没法接,姚杳缩了缩脖颈,尽量降低存在感。

何振福深以为是的点了点头。

长了那么一张刁钻刻薄的嘴,还能活到今日没被人打死,不是因为命大,是因为人家打不过她!韩长暮更加惊讶了,嘴角微抽:「看来金指挥使对姚杳很熟悉啊。」

金忠对韩长暮话中的试探之意全然不知,哈哈一笑:「能不熟悉吗,她进禁军的时候年纪小,瘦得一阵风都能吹倒,末将都嫌弃死她了,要不是看在她又硬又倔又能吃苦,末将早就把她送回掖庭了。」

韩长暮掩饰住眼中的异色,望着姚杳,别有深意的笑道:「可姚参军却说与金指挥使不熟。」

在听到金忠将旧事娓娓道来之时,姚杳便已经察觉到了不妙,又听到韩长暮这样一说,她心下陡然一沉,唇角嗫嚅,竟一言未发。

金忠大奇,看着一脸艰难的姚杳,笑出了声:「嘿,今日这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先是说与我不熟,现下受了挤兑也一言不发,阿杳你这是转了性儿吗?」

「......」姚杳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脸色隐隐有些发白,阳光下,额角渗出细密的薄汗,也不知是热的,还是急的。

韩长暮已经听明白了,金忠对姚杳并非简单的同僚之情,而是有着深深的维护之情。

这种爱护和亲昵,装是装不出来的,藏也是藏不住的。

言语之间会毫不掩饰的流露出来。

韩长暮不由的心生狐疑。

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才会生出这种亲昵和爱护之情。

但是看姚杳的神情,她似乎对这种关系讳莫如深,极力回避,不知却是为何。

韩长暮深深的望了姚杳一眼,心头一跳,突然想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可能,为免打草惊蛇,他没有再继续试探下去,反倒说起了猎场布防一事。

猎场布防乃是金忠的心腹大患,是现下最令他心焦的紧急之事,即便韩长暮不提,闲话几句后,金忠也是要提的,听到这话,他赶忙道:「说到此事,还请司使大人移步偏厅。」

一行人走进去,偏厅的正中摆着一座巨大的沙盘,沙盘中高山丘陵俱全,其间点缀着一座座院落,一丛丛山林,位置与玉华山中的位置相差无几,竟然还用水银造出了山间蜿蜒而过的河水溪流。

整座沙盘栩栩如生,精巧无比,令人叹为观止。

韩长暮倒不觉得这座沙盘有多么特殊,精细归精细,却远不如他在剑南道行军时,所做的沙盘那般的大气磅礴。

金忠拿着长剑,点着玉华山中的一处,沉声道:「猎场就在此地,方圆十数万倾,其中,」长剑轻颤,点在了其中一片山高林密,格外深幽之处:「其中这里的数万倾中常有虎、豹、熊之类的猛兽出没,人迹罕至。」

韩长暮脸色凝重,眉心紧蹙:「这猎场中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布防的确不易,即便是一处极小的疏漏,也有可能酿成大祸。」

金忠憨厚的脸上愁云密布:「说的就是啊,前些年也就罢了,狩猎的都是朝

臣武将,今年却不一样了,吐蕃和吐谷浑的两位王子和使臣都来了,狩猎既要扬我国威,又不可让两位王子和使臣出意外,这个尺度着实是不好拿捏。」

韩长暮思忖道:「金指挥使手中如今还有多少可用的禁军?」

金忠这几日一直在发愁人手不足的事情,对禁军的数量早已经烂熟于心了,沉声道:「除去在行宫和在山脚下驻防的禁军外,还有不足三千人。」

韩长暮心下一沉,不到三千人,要布置在方圆十数倾的猎场中,的确略显捉襟见肘了。

他思量道:「金指挥使原本是如何打算的?」

金忠毫无隐瞒道:「末将原本是打算在狩猎当日,分别派二百名禁军跟着那两个金疙瘩王子,看他们还能做些什么!」

韩长暮哑然:「这,倒也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金忠摸着发髻,憨憨一笑:「司使大人可别取笑末将了,末将脑子笨,只能想出这么个笨法子了。」他爽快道:「司使大人脑子好使,定能想出个万全之策。」

韩长暮莞尔一笑。

他怎么觉得这憨直的金忠如此的亲近呢。

何振福捅了捅姚杳,压低了声音道:「诶,阿杳,这金指挥使还挺可爱的嘛。」

姚杳明显哆嗦了一下,抬头看着何振福,茫然的「啊」了一声:「你说什么?」

何振福眯了眯眼,审视的巡弋了姚杳一番,摇了摇头:「没说啥。」

姚杳「哦」了一声,大而无神的杏眸望着沙盘,渐渐的就入了神。

韩长暮没有留意到姚杳的异样,凝神片刻,沉声道:「若真的派二百名禁军跟着那两位王子,只怕会令他们误会我朝的好意,有损我朝国威。」

金忠有些茫然,仔细一想,深以为是的连连点头。

可不是么,大家一起出来狩猎,比的就是谁猎到的猎物多,现在派了一帮禁军去跟着他们,知道的是去保护他们,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去添堵使绊子的,为的就是让他们空手而归。

他们若是真的空手而归,八成会觉得大靖朝小人之心,输不起。

可若是他们满载而归,搞不好又会觉得大靖朝净是一帮酒囊饭袋,起了轻视之心。

金忠起先还觉得自己这个主意一劳永逸,着实不错,现在一想,这哪是个主意嘛,这分明是递了把刀出去,想让别人快点捅死他。

他后怕不已,一把握住了韩长暮的手,感激道:「司使大人的脑瓜子果然比末将这个粗人好使,在猎场布防一事,末将全仰仗司使大人了。」

听到这话,何振福有点蒙。

他感觉金忠给自家的司使大人挖了个坑,还在后头踹了一脚。

韩长暮倒是神情平静,不动声色的抽出手,淡淡道:「保玉华山平安,内卫司责无旁贷,定然听从金指挥使的调派。」

何振福抽了抽嘴角。

得,自家的司使大人又从坑里爬出来了,然后顺带手把金指挥使给拽进去了。

好,很好。

金忠像是没有听出韩长暮话中的深意一般,憨厚的笑了笑:「司使大人让末将怎么办,末将就怎么办,绝无二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