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锦衣长安

作者:沐华五色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百四十三回 乱点鸳鸯谱

书名:锦衣长安 作者:沐华五色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韩长暮赶忙道:“高大监莫慌,殿下已经这会儿已经醒了,送回汉王府了,本官也吩咐人请了韩医令前往汉王府给殿下请脉了。”

高辅国这才长长的透了口气,脸色难看极了:“这就好,这就好,韩大人果然十分的周全,难怪圣人如此信任大人。”

韩长暮勾了勾唇,似笑非笑道:“高大监过奖了。”

二人刚走到窗下,便听到延英殿中重物落地的声音,高辅国抽了抽嘴角,在心里叹了口气,这铜镇纸也架不住圣人砸,再多砸几下,只怕延英殿的地板要撬了重新铺了。

他压低了声音对韩长暮道:“请韩大人稍等,老奴进去通禀。”

隔着宽敞深幽的延英殿,站在窗户,韩长暮听不清楚里头的动静,不知高辅国对永安帝说了什么,只看到片刻之后,蒋绅和被羽林军压着的沐荣曻从殿中走了出来。

蒋绅看到韩长暮,微微动了下嘴唇,沧桑叹气:“久朝来了。”

韩长暮行了个礼:“阁老。”

蒋绅似乎一夜之间便苍老了许多,两鬓挂满了白霜,眼角向下耷拉着,将黯淡无光的浑浊眼仁儿遮盖住了大半,精疲力尽的点点头:“好,好。”

言罢,他长长的叹了口气,背负着双手,缓慢的往前走。

跟在后头的沐荣曻被几名羽林军押着,面如枯槁,抬头看了韩长暮一眼,唇角嗫嚅,不知想要说些什么。

韩长暮不躲不避的对上沐荣曻的双眼,唏嘘不已,都是欲壑难填才惹下这塌天大祸。

抄家灭门,杀头流放,任凭哪一个都是寻常人难以承受之痛。

从今日起,这些生命难以承受之痛,统统都要由沐家全族来承受了。

韩长暮撇开眼,听着沐荣曻远去的脚步虚浮无力,已经是用尽了全身之力,却勉强在地上拖拽着沉重而无力的双腿前行了。

他幽幽叹气,一个人的贪欲,要用全族人的性命前程来陪葬,到底是值得还是不值得呢。

他走了个神儿的功夫,高辅国便疾步走了出来,低声道:“韩大人,圣人传召。”

韩长暮点头,低声对高辅国道:“延英门外头有一名羽林军的总旗,名叫安青,此人是青云寨一事的亲历者,对汉王殿下遇袭的过程也一清二楚,是个十分重要的人证,现在被内卫看管起来了,劳烦高大监亲自去将人提来,以防一会儿圣人问话。”

高辅国心里打了个突,深知事情紧急,重重点头:“好好,老奴这就去。”

韩长暮快步走进殿中行礼,刚刚站稳身形,便听到了永安帝因焦急而有些尖锐的声音。

“久朝,快,快,快说说,无端怎么样了!”永安帝看到韩长暮走进来,一下子便从胡床上站了起来,腾腾腾走到殿中,抓住了他的肩头。

“汉王殿下平安无事,还请陛下安心。”韩长暮沉声回道,稳重的让人心生安宁。

永安帝察觉到了自己的失态,转身慢慢走回胡床坐下,恢复了平日里那般喜怒不形于色的模样,点了点头:“久朝做事到底是有分寸的,说说吧,到底出了什么事?”

韩长暮斟酌了一下措辞,将青云寨中发生之事一一道来,他没有隐瞒那处被盗采一空的铁矿山,更没有隐瞒杜风劫持谢孟夏,双双坠崖,但是却隐瞒了他得到明帝遗宝的最后一块藏宝图一事。

永安帝听得心惊肉跳,在听到姚杳拼死保护了谢孟夏,自己却身受重伤,昏迷不醒时,他的脸色微微变了一下,旋即恢复如常,感慨道:“这位京兆府的姚参军,倒是格外的忠君。”

韩长暮眯了眯眼,从永安帝的话中实在没有听出什么好意,来不及细想其中缘由,只顺着他的话音往下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乃是为臣的本分,只是汉王殿下受了点惊吓,须得好好调理,再者,”他欲言又止,不肯轻易往下说。

永安帝嗯了一声,尾音挑的高高的,眯着眼话中有话:“久朝有话就说,不必吞吞吐吐的。”

韩长暮斟酌了片刻,将藏在袖中的那枚佩囊拿了出来,双手捧着,格外谨慎的道:“陛下,这枚佩囊是左羽林军指挥使邱福临终前交给微臣的,微臣并没有打开看里头是什么。”

永安帝愣了一下,目光复杂的盯着韩长暮。

旁边的小内侍极有眼色的上前,接过佩囊交给永安帝。

秋香色的佩囊上封着一枚完整的暗褐色火漆蜡印,正中间印着一个极不起眼的邱字。

永安帝抬头看了韩长暮一眼。

韩长暮坦然道:“此事干系重大,没有陛下的旨意,微臣不敢擅作主张。”

永安帝意味不明的笑了一声,拆开那只佩囊,从里头拿出一张纸,一字一句的看下来,脸色也跟着一寸寸的阴沉了下来。

静了片刻,他将那页薄纸递给了韩长暮:“久朝,你也看看。”

韩长暮狐疑的接过来,只草草看了一眼,便脸色大变,张口结舌道:“这,这不可能。”

永安帝阴沉着脸,哼笑道:“久朝说说,怎么不可能,这字迹分明就是朕的,这印鉴,也分明是朕的私印。”

“不,这绝不可能!”韩长暮斩钉截铁道:“陛下英明,对汉王殿下更是一片拳拳爱子之心,绝不会下这样的密令!”

永安帝似乎被韩长暮这话戳中了心事,似喜似悲的一笑:“好,好啊,久朝向来也是十分明白的,这样一张纸一旦流入朝中,会引起什么样的轩然大波。”

“是,微臣明白。”韩长暮点头道:“此事,微臣绝不会外传。”

永安帝毫不犹豫道:“朕自然是相信久朝的忠心的,此事就交给你们内卫司去查,务必给朕查个水落石出,不管查到谁都不必心慈手软,都要直接报与朕知道,朕倒要看看,到底是谁在装神弄鬼。”他的目光狠厉,声音阴冷,将怒气收敛的分毫不露。

可韩长暮十分清楚,永安帝这副看似平静的模样,其实已经在暴怒的的边缘来回试探了。

他将佩囊和那张纸一并收了起来,行礼道:“是微臣遵旨。”

永安帝细细巡弋了韩长暮一眼,平静问道:“那位姚参军,伤势如何?到底是救了汉王的有功之人,让太医署的奉御过去给她瞧瞧伤。”

韩长暮不敢直视永安帝的深眸,只十分谨慎的瞥了一眼,他没能从那双古井般波澜不惊的双眸中看出深浅,但他知道,永安帝这是心怀试探,他不能答错一句,否则会累及姚杳的性命。

他淡淡的,一脸毫不在意道:“陛下多虑了,姚参军不过一介没品微末小吏,能救下汉王殿下是她的福分,如何能惊动太医署的奉御,陛下这是抬举她了,方才进宫时,微臣已经命人去请郎中了,陛下不必替一介微末小吏多费心思。”

永安帝不置可否的挑了下眉,一本正经的打趣起韩长暮来:“既然久朝已经有了安排,朕就不夺人所好了。”

韩长暮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顺着永安帝的话讪讪笑了笑,面露尴尬:“陛下,这,这话是从何说起啊。”

永安帝看着韩长暮一脸窘迫,不管这窘迫是真是假,总归是冲淡了一些因谢孟夏遇险而生出来的阴郁,他心情大好,哈哈笑出了声:“食色性也,有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他笑的愈发深邃:“久朝,你房里的确是冷清了些,那姚参军身份是低了些,世子妃她是万万当不得的,但一个妾室,哦,再加上这次她立得功劳,一个侧妃倒也不会辱没了她,此案查清后,朕给你们赐婚。”

韩长暮听得满心发苦,那股苦涩弥漫心间,苦的他哭笑不得,却一个不字都说不出口。

他正要磕头谢恩,一转眼却看到高辅国无声无息的走上前来,他如释重负的慢慢透了口气,行礼道:“陛下,左羽林军总旗安青就在殿外,他对这几日的事情知之甚详,陛下要亲自查问一二吗?”

永安帝摆了下手,淡淡道:“不必,此次涉身其中的羽林军众人,皆交由内卫司查问,查清楚后,你拟个折子上来,有过当罚,有功当奖,无功无过者,”他犹豫了一下:“酌情留用吧,至于青云寨众人,有用得着的,你便酌情留在内卫司,用不着的,便由京兆府分给他们京郊一带的无主荒地,务必将他们安置妥当,不可再为匪,祸害一方。”

韩长暮立马撩袍子跪下,一片赤诚的谢了个恩:“陛下圣明,微臣遵旨。”

永安帝无奈的摇头一笑,指着韩长暮,转头对高辅国笑道:“你看看他,赦免了几个水匪,他就乐成了这样,方才朕说要给他赐婚,他都没这么高兴的。”

高辅国适时笑道:“要不坊间怎么传闻韩大人是京城中不解风情第一人呢。”

永安帝挑了挑眉,骤然想起前几个月韩长暮府中出了逃妾一事,想来也是,若不是他太过不解风情了,凭他的家世人品,怎么会跑了小妾呢。

7017k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