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锦衣长安

作者:沐华五色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百八十二回 尘埃落定

书名:锦衣长安 作者:沐华五色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这又是为何呢?”韩长暮问道。

安南郡王妃淡淡道:“因为皇室血脉稀薄了。”

韩长暮的眉心一跳:“那么她们的血脉,还有打开藏宝之地最后一道机关的作用吗?”

安南郡王妃摇头:“自然是没有了。”

韩长暮顿时想通了永安帝急切的要安南郡王妃生儿育女的原因了,原来并不是有情,而是想要一个源源不断的保障。

他看着安南郡王妃,有些难以启齿的问道:“那,郡王妃为何一直没有......”

“韩世子是想问本妃为何一直未能有孕吧?”看着韩长暮的尴尬,安南郡王妃满脸苦涩,语气决绝而森然:“当初嫁给郡王,本妃是一心想要诞下孩儿的,但天不遂人愿,大婚不久,他便发现了我身份,我,不愿孩儿被人利用,便喝了绝嗣汤,可他还是不肯放过我,竟然害死了郡王,我,”眼泪在她的眼眶中摇摇欲坠,那一段惨烈的岁月,她每每想起都心如刀割:“为了稳妥起见,每次他来过之后,我都会再喝一粒绝嗣药。”她恨得咬牙切齿,双眼赤红:“我,绝不会诞下他的孩子,绝不会让孩子任由他利用!”

韩长暮听的一阵唏嘘,原以为是一段不能长相厮守的情事,虽知道却是这样见不得光的利用。

他算了算时间,姚杳应当差不多描完了图,便站起身,抻了抻衣袖,往外走去,刚刚走出门口,他突然转身道:“那个张岩,本官要放了他,郡王妃没有异议吧?”

安南郡王妃愣了一下,她其实都不知道张岩是谁,那只是一个误打误撞上来的替罪羊而已,当时她以为夏元吉是永安帝的人,杀掉了夏元吉,她需要给永安帝一个交代,而张岩又正好撞了上来,那索性就拿他来顶了罪。

谁能想到,最终会惹来了内卫司,逼得她将真相晾在了阳光下。

这可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她苦笑一下:“放了吧,他本就无辜,这场无妄之灾受的也是冤枉。”

韩长暮指了指拿在手上的四美图,又道:“明日本官会将此图送进宫,郡王妃也无异议吧?”

事情都走到这一步了,安南郡王妃能有什么异议,她只盼着韩长暮的手段能起作用,让永安帝以为这幅图是假的。

她点了点头:“全都仰仗韩世子了。”

韩长暮看着安南郡王妃,张了张嘴,想要问些什么,却又觉得这话问出来不太合适,最后还是闭上了嘴。

安南郡王妃没见过韩长暮如此患得患失的样子,哑然失笑:“韩世子想问什么尽管问,最不能对人言的事情,本妃都说了,再没有什么不能说的了。”

韩长暮挑眉,问出了口:“世子,是谁的孩子?”

“原来就是要问这个啊!”安南郡王妃扑哧一下笑出了声:“世子和他嫁出去的两个姐姐的生母,都是陪着我从明宫逃出来的贴身侍女所生,她生世子的时候难产而死。”

韩长暮露出原来如此的神情,点了点头。

湖心岛上用的都是哑仆,也没什么鸟雀鸣叫,太过安静的环境里呆的久了,人隐隐有些心慌。

姚杳描完最后一笔,抬头看了看一直安静坐在对面,一言不发的韩长暮,心里七上八下的,隐隐有些发毛。

她是知道的比别人多了些,但不至于被灭口吧。

想到这里,她笑的忐忑而谄媚,态度是前所未有的恭敬:“大人,卑职,什么都不知道。”

韩长暮骤然笑了,深深的盯了姚杳一眼:“我也什么都不知道。”

他告诫自己,顾晏晏的女儿早在十几年前就死了,死在那场巫蛊案中,连尸骨都化为了尘土!

姚杳长长的松了口气,把描好的图吹干,交给韩长暮:“大人,咱们可以走了吧?”

韩长暮点头:“回去放了张岩。”

姚杳跟在韩长暮的后头,笑眯眯道:“他肯定都快疯了,这回他得好好感谢我,哦对,还要感谢大人,他省试的名次极好,殿试估摸着也差不了,肯定能点个进士,总不能是同进士吧,让今科进士欠了我一个人情,我得要点什么才好呢?他看起来穷得很,不过以后肯定能一飞冲天,不如我把这人情留着。”

她一边走,一边喋喋不休的自言自语,没有防备韩长暮突然停了下来,她一头撞上了韩长暮的后背。

“嘭”的一声,她的额头装的生疼,捂着额头,抬眼对上韩长暮的一双漂亮的笑眼,她的脑子嗡的一声,再大的怒火也转瞬消弭于无形了,磕磕巴巴道:“大人,没,没撞疼你吧?”

韩长暮勾唇笑了笑,好看的眸子里像是生了钩子,笑起来格外勾人,偏偏声音清冷异常:“我的人情比他的管用。”

姚杳茫然的“啊”了一声,看到韩长暮转身上了船,她这才反应过来方才自己都说了点什么,而韩长暮又说了什么,不禁又羞又恼的拍了几下自己的额头。

色令智昏啊色令智昏,美色误人!

韩长暮一行人来的时候是锦衣夜行,离开时也没有大张旗鼓,只是走到回廊下的时候,被安南郡王世子谢慎之给拦下了,不知他是不是误解了什么,看着韩长暮一行人的目光,颇有些敌意。

“司使大人好大的威风,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想搜查什么就搜查什么,是欺我安南郡王府无人吗?”谢慎之一副纨绔子弟的模样,瞪着韩长暮恼羞成怒的问道。

韩长暮不以为意的挑挑眉:“谢世子,别忘了你的名字是什么意思?”

谢慎之愣了一下,脸色变得青白一片,难看极了,可门外站了些围观的人,服软是不可能的,那太丢面子了。

他梗着脖颈,上前一步,抬手就是一拳,直奔韩长暮的面门而去。

围观的人一片哗然,一言不合就开打,这谢慎之还真是个混不吝,连内卫司的司使大人都敢揍!韩长暮的脚下纹丝不动,只是身子微微一侧,那软绵无力的拳风擦着他的耳畔落了个空,他顺手抓住了谢慎之的拳头,轻巧的向前一推。

谢慎之后退几步,身形不稳,“噗通”一声,摔了个屁股蹲儿,半晌都没起来。

他身后的那些护卫看到自家主子吃了亏,呼啦一下子便围了过来,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谢慎之气的涨红了脸,听到围观之人发出的哄笑声,他坐在地上起不来,气急败坏的拍了下大腿:“蠢货,还不赶紧把我扶起来!”

外头围观的人笑的更欢了,更有人指指点点的议论起来。

“都说安南郡王世子是个纨绔,看起来还真是传言不虚啊。”

“那可不,安南郡王当初就是个纨绔,当爹的没什么出息,当儿子的能有几分本事。”

“上梁不正下梁歪啊这是。”

谢慎之气的浑身发抖,转头冲着门外怒吼:“看,看什么看,都给老子滚!”

围观之人可不怕这个,十六王宅里住的都是非富即贵,能在这种人家里当差的,个个都有背景,他们只是看个热闹,议论几句,怎么着,还能把他们拉去当街问斩啊!

如此一来,不但一开始的围观之人没有散去,竟还陆陆续续的又来了许多看热闹的人,将安南郡王府门口的长街堵得水泄不通,安南郡王府的大门竟也关不上了。

谢慎之气的发笑,转头朝韩长暮怒吼:“你敢打老子!”

韩长暮漫不经心的往前走了一步:“这叫打吗,我还没使劲儿呢。”

听到这话,围观之人猛地哄然大笑。

安南郡王府的人只觉得今日把脸都丢干净了,从来还没有这么丢人过。

谢慎之浑然不觉丢人现眼,转头往门外的人群里看了一眼,只见熟面孔中夹杂着几个生面孔,不是这条街上常来常往的,他转过头,指着韩长暮跳脚大骂:“你从郡王府里搜了什么,都给老子交出来,那是老子的东西,都是老子的财产!”

韩长暮冷笑一声,晃了晃拳头:“是吗,你说那是你的,你叫他一声他答应吗,你看看这些东西有一分一毫是你挣得吗?”

这话可是戳了谢慎之的心窝子肺管子了,他平日除了会斗鸡走马,寻花问柳,到处的散银子,哪里挣过一个铜板,他几乎都不知道离开了安南郡王府,能靠什么营生养活自己。

不过这并不耽误他呼奴唤婢,锦衣玉食。

他急赤白脸的怒吼:“这是我爹留下的,我爹留下的就是我的,你抢我留下的东西算什么好汉,抢你自己爹的东西才是本事!”

围观之人哄然大笑,笑成了一团,这话说的没毛病啊,人家爹留下的东西,怎么一掷千金都是有道理的,韩长暮一个外人动手来抢,那就是欺人太甚了!

韩长暮眯起眼笑了笑:“这是你娘送我的,你不服气,找你娘去!”

围观之人一听这话,顿时不敢笑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敢多说一句,但是心里头却在暗自盘算。

安南郡王妃的癖好世人皆知,韩长暮这个内卫司司使长得极为出挑也是有目共睹的,这么一想,安南郡王妃送他点东西,也就不足为奇了。

旁人私底下说一说尚且可以忍耐,但是被人当着面儿羞辱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谢慎之暴跳如雷,气的额角青筋突突直跳,但他打又打不过,骂又骂不过,满腔的怒气无处发泄,眼睁睁的看着韩长暮闲庭信步般的上了马车,绝尘而去,他恨极了,几乎要喷火的双眼审视过门外众人,恶狠狠道:“把他们都给老子抓了!抓了!”

安南郡王府的侍卫们举步不前,面面相觑。

外头围观的虽然都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人,但多半都是富贵人家的豪奴,少不得有些背景。

抓是抓不得的,骂还是可以骂两句的。

侍卫们蜂拥而上,一边污言秽语的怒骂,一边半真半假的拿剑鞘抽打,把众人驱赶离开。

看着安南郡王府的大门慢慢的关闭,将流言蜚语隔绝在外,谢慎之的这口气总算是平息下来,他一只手叉着腰,一只手扶着朱红立柱,遥望着寂然的宅院,逆着光的飞檐翘角在碧蓝高空中勾勒出剪影般的轮廓。

他默默的叹了口气,安南郡王府里的钉子太多了,既不能轻易拔出,又拔不干净,他只能在人前做戏人后盘算,闹这样一场,或许真的会有些用处。

从十六王宅出来,沿着粉墙青砖的曲巷一路朝南,在头一个路口往西一拐,策马疾行不过两刻的功夫,便到了内卫司衙署的门前。

韩长暮慢慢撩开车帘,从缝隙里望出去,只见原本聚拢在安南郡王府门外的人群纷纷散开了,但是有几个人却站在安南郡王府的对面来回溜达,并没有在短时间内就要离开的打算。

而另外几个人则若即若离的跟在这辆马车的后头,足足跟了一条街的距离。

孟岁隔打马走到马车旁,隔着车窗低声道:“世子,他们撤了。”

韩长暮低低嗯了一声。

为了打消永安帝的戒备之心,韩长暮一行人从安南郡王府出来后,没有拐弯绕路,直接回了内卫司,将缰绳扔给门口的内卫,何振福便兴冲冲的迎了上来,一脸笑意:“大人,陈记烧炭行的兄弟俩落网了!”

韩长暮毫不意外道:“两个一无根基二无背景三无功夫的寻常百姓,若是你都得费劲功夫才能抓到,那你这总旗可以让,”他转头看到姚杳,抬了抬下颌:“可以让给姚参军了。”

“......”何振福哽了一下,无语了。

姚杳佯装一脸受宠若惊,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大人,你说的是真的吗?总旗的月俸是多少,比参军要多吗?分房子吗,是大通铺还是单间儿?一日三顿有没有肉啊!”

“......”韩长暮哑然。

“......”何振福更无语了,朝天翻了个白眼儿:“姚参军,不带这么直接抢行的!”

韩长暮头疼,绝望道:“算了,你还是在京兆府当你的参军吧,内卫司不适合你。”

姚杳又装出一脸可惜不舍:“哎呀,卑职听说内卫司顿顿有肉,房舍宽敞还清净,月俸比京兆府的少尹还要高呢,司使大人不要这么无情啊......”

“......”何振福眼睁睁的看着韩长暮打了个寒噤,白眼儿翻得更大了:“我当了这么多年差,我怎么不知道,姚参军,造谣是要有证据的!”

姚杳满不在乎的嘁了一声:“造谣还需要证据吗?”

“......”何振福气的说不出话来,撇过头不理姚杳了,再跟她多说一个字,就能把他气的当场英年早逝,半晌。他透了口气:“大人,陈氏兄弟招认,是他们在硝石中动了手脚,为的是报仇。”

“报仇?”韩长暮诧异道:“报什么仇?”

何振福道:“陈氏兄弟有个妹妹叫陈月如,五年前十六岁,在老家蓝田县的时候定了亲事,却被花子拐了,陈氏兄弟抓到那了花子,得知陈月如被卖到了京城,二人一路追到京城,还是晚了一步,这些年他们往富贵人家送碳,到处打探陈月如的消息,终于在一年前得知,他们的妹妹被清虚殿的那两个仙师买了去,带进宫给圣人炼了长生丹,早就不在人世了。他们筹谋了一年,这才把动了手脚的硝石送到了清虚殿里,得知清虚殿被炸,两个仙师都死了,他们二人立刻就逃出了京,兴许是知道跑不掉,他们二人也没往远处逃,出了京便直接回了蓝田县,给陈月如立了个衣冠冢,然后就在老宅里等着,内卫们上门时,他们连衣裳都换好了。”

“换了衣裳,换了什么衣裳?”韩长暮脚步一顿,转头问道。

何振福唏嘘不已:“这兄弟俩虽然开了个烧炭行,但这些年所有的银钱都花在了寻找妹妹陈月如的下落上,老宅子也快塌了,他们二人也没什么恒产,唯一一身能见客的衣裳还是半旧的,内卫们赶到的时候,二人就换了那身半旧的衣裳,说是,权当寿衣了。”

姚杳亦是感慨万千,世间苦于人贩子久已,多少如花少女死于非命,多少人家饱受骨肉分离之苦,如今这个世道与她的前世又有不同,前世时有监控,有人脸识别,天眼系统,抓起人贩子来尚且不那么容易,可现在这个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找人基本靠碰的世道,一个人被拐了,几乎就是此生不复相见了。

她抬了抬眼,看到逆着光站着的韩长暮,脸上亦是一派动容,原本冷薄疏离的眉眼,也多了几分不忍。

静了片刻,韩长暮慢慢道:“走,去看看。”

他心里很清楚,害死了圣人的宠信之人,几乎断绝了圣人长生的念想,这两个人必死无疑。

但一刀来个利落还是剐个几千刀慢慢折磨,却是大有不同的。

陈氏兄弟只是寻常百姓,没有武功在身,基本没有什么不可控的危险,但他二人所犯的罪太重,只能关押在内卫司的地牢中。

一应卷宗口供何振福都已经整理好了,只等着韩长暮看后,呈交给永安帝了。

不知道永安帝看过之后,会是怎样的雷霆震怒。

韩长暮慢慢思量着,穿过两扇半开的沉重铁门,向着地下延伸而去的石阶上裂痕密布,暗色的青苔从裂痕缝里钻出来,长得格外茂盛。

台阶上又湿又滑,地下烛火暗淡,韩长暮和何振福是在这地牢里常来常往的,就算是闭着眼睛都认识路,可姚杳就难了,满打满算她也只来了两回而已,虽然记得路,但还是走的小心翼翼,唯恐摔倒。

逼仄的地牢里到处都弥漫着潮湿腐朽的气味,人在这里呆的久了,连呼吸都变得格外困难。

陈氏兄弟关押在一进地牢的头一间牢房中,这里离着门口进,阳光可以从高高的铁门缝隙里穿透进来,不如最深处的那几间牢房那么潮湿,地上铺着的枯黄稻草的最上头一层,竟然还是干燥的。

听到脚步声,坐在稻草堆里的陈氏兄弟齐齐抬起头,露出两张麻木而沧桑的脸,双眼中流露出惊恐的目光。

韩长暮愣住了,这两个人肤色发暗,脸庞粗糙,嘴唇上满是皴裂开来的口子,额头上的皱纹又深又密,两鬓已经斑白了,像是落了一层薄雪。

他目光下移,看到陈氏兄弟因为紧张,紧紧抓住衣摆的两只手,手上的皮肤比脸上的更加粗糙几分,大大小小的皴裂缝隙中沾满了黑色的灰尘,是常年在炭火堆里讨生活留下来的痕迹。

按照卷宗里记录的,陈氏兄弟都不过而立之年,但看这模样,说他们四十都有人信。

姚杳站在最后面,看到高高吊起来的油灯晃晃悠悠,暗淡晦涩的灯火下,那两张枯老的脸,不禁叹了口气。

世间实苦,但也不是所有的劳苦大众都长得显老,这二人现在这副模样,显然是陈月如的失踪和身死,一日不停歇的寻找,愤恨,和筹谋着报仇,还有大仇得报后的惶惶不可终日,几重重压之下导致的。

她突然打了个激灵,或许死,于他们而言,也是另一种新生。

陈氏兄弟没见过什么大官儿,见得最大的官儿就是里长,坊正之类的,还有夜里巡街的武侯,看到韩长暮三人,他们动了动唇,害怕的说不出什么话,更忘了行礼。

韩长暮突然觉得索然无味,站在牢房外头,隔着拇指粗的栅栏,望了陈氏兄弟几眼,转身又离开了地牢。

何振福满腹狐疑,茫茫然正要开口询问,突然衣袖被人拉了拉,他闭了嘴,转头看到姚杳正冲他微微摇头。

他不禁恍然大悟,原来自家的司使大人是动了恻隐之心了。

韩长暮走到西斜的日影中,暖风轻拂,他漫声道:“把张岩带去签押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