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锦衣长安

作者:沐华五色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九十三回 人不够用啊

书名:锦衣长安 作者:沐华五色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他转头去看姚杳,这人常年混迹于平康坊中,应该也是认得这种蜡烛的吧。

果然,姚杳的确是知道的,她看了那蜡油一眼,蹙眉凝神道:“这蜡油,看着眼熟。”话音方落,她的双眼一亮,咧嘴嘿嘿直笑:“是平康坊的蜡烛。”

这嘿嘿嘿的笑声在空寂的仓房里打了个旋儿,孟岁隔也跟着这笑声抖了三抖。

他略带惊恐的望了姚杳一眼,一只蜡烛而已,他怎么从这笑声中听出了阴谋的味道。

韩长暮认识姚杳也算很久了,知道她素来心思诡谲,但还是被笑的脊背一凉,头皮发麻,他也知道这蜡烛是平康坊用的最多,可也不至于笑的如此阴恻恻的吧。

他咽了口唾沫:“平康坊里的蜡烛怎么了?”

姚杳瞪大了双眼,对韩长暮的单纯颇感意外,她记得他也是平康坊里的常客来着,即便是逢场作戏,他也没少踏足平康坊,坊里的那些手段,他或多或少也该见识过才对。

她微微张嘴,面露诧异:“大人不知道吗,平康坊的花楼里用的蜡烛,都是掺了夜光石粉和催情香的,单单是拇指粗的一根,燃上一刻,便很有用了。”

韩长暮嘴角微抽,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姚杳一个姑娘,怎么能知道的这么清楚,还脸不红心不跳说出了口。

他反倒红了耳尖,尴尬不已的点头:“我知道啊,我听说过的,可你也不用笑的那么幸灾乐祸吧。”

姚杳一脸坦然,双眼闪着狭促的光:“大人,这是贡院,贡院里头,有人用平康坊花楼里的暖情蜡烛,这热闹还不够大吗?”

“......”韩长暮顿时无言以对了,转念却又哑然失笑,贡院里都是男子,却莫名的出现了这种平康坊里的蜡烛,这个热闹也的确够姚杳笑的幸灾乐祸的,传出去也足够丢礼部和翰林院的人的。

不过,这又哪里是一只蜡烛的事情,这是拔出萝卜带出泥啊。

他抿嘴,将淡薄的笑容抿的干干净净,低下头又去看那块不易察觉的蜡油。

这块蜡油已经干透了,但似乎干涸的时间又没那么长,蜡油的油润感尚在,并没有被风干出裂痕,更没有呈现出干巴巴的模样。

而蜡油旁边的灰尘明显比蜡油上的要厚一些。

这蜡油显然是刚滴上不久的,极有可能是作废的考卷刚刚送进这间仓房,便有人探了进来。

韩长暮看了眼蜡油滴落的地方存放的作废考卷,一共有四卷,每卷都是单独弥封了一个纸袋,封口处都分别都写着“兼经二卷之一,之二这类的字迹”,而弥封的时间皆是三月二十六日。

这是第二场兼经的作废考卷,而正式的考卷,现在还在后头日夜印刷。

韩长暮骤然抬头,目光微冷,似乎穿透了厚厚的墙壁,望向了明远楼的后头,那里有一处封闭起来的院落,是历次省试,用来印刷考卷地方。

那处院落只有一扇门,四周都是高墙,其中一堵墙便是贡院的外墙,相对的两个墙角便是兵卒把守的岗楼。

考官入帘后,那处院落里面驻守了一百名内卫,而外面驻守了二百名北衙禁军。

此次下场的士子足有一万八千多人,数千印刷工匠们日夜不停的开工,也只堪堪赶在世子们入场后,才能将所需的考卷印出来。

这些考卷下发到士子手里时,还散发着墨香,手不小心蹭上去,考卷就被蹭花了。

若说这贡院里什么地方守卫最为森严,除了号舍便是这印刷考卷的地方了,从入帘那日起,工匠们便在院子里坐起了牢,吃喝拉撒睡都在印坊里,不能出入,不能传递消息和物品,一日三顿饭都靠人送进去。

可以说现在的印坊,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考卷也是飞不出来的。

韩长暮收回目光,双眸微眯,目光冷厉。

或许正是因为正在印刷的考卷不容易拿到,泄露出来的考卷才成了作废的那几份。

下手之人有可能志不在考题真假,只在敛财。

也有可能盗取考卷只是个幌子,用来掩人耳目,下手之人其实是另有所图。

他想着,伸手将这五份作废考卷取下来,小心拆开封口,取出里头的考卷看了一眼,转手递给姚杳:“背下来。”

姚杳愣了一瞬,下意识的脱口而出:“凭啥?”

韩长暮挑眉,凑到姚杳耳畔戏谑低语:“凭你想救包骋。”

姚杳悻悻的哼了一声,捧着考卷摇头晃脑的背了起来。

韩长暮见姚杳装腔作势的模样,挑唇莞尔一笑,转头对孟岁隔沉声道:“此事尚不明朗,不适合大肆张扬,以免打草惊蛇,你先带着内卫楼上楼下恢复原状吧,再安排几名内卫隐藏在暗处,盯着这两处地方。”

发现异常的地方位于明远楼的二楼的尽头,虽然位置隐秘,不那么容易引起人的注意。

但明远楼的二楼住了十八名同考官,另有监临,提调,监视各三十六名,这么多人,人多眼杂,撬地板这样大的动静,他们又不是聋子瞎子,怎么可能不出来看一看。

他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内卫还是有些不足啊。

若是人手足够,可以安排内卫将考官,监临,提调,监视这些人统统监视起来,不愁查不出蛛丝马迹。

可如今,他仔细盘算了又盘算,人手上着实捉襟见肘。

孟岁隔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深深的吁了口气:“大人,若是能再调些内卫进来就好了。”

姚杳抿了抿嘴,这是自然的,人多好办事,可是省试期间,在考官入帘之后,一直到阅卷结束,将结果呈阅永安帝之前,负责省试的诸多官员,包括北衙禁军和内卫,都不得离开贡院。

但是因着今年韩长暮亲自入场,永安帝还是给了他一块令牌,允许他在每一场考试结束后,修整的那一日时,可以在贡院中处理内卫司的公务,并向外传递消息。

这也是韩长暮简在帝心,才能稍稍破了些许规矩。

韩长暮摸了摸衣袖中的金色令牌,拧眉道:“好了,先这样吧,剩下的,本官仔细思量后再做打算。”

孟岁隔一脸凝重,点头应了声是。

这仓房没有窗户,门又关得严实,为了防止考卷的泄露,四周也没有开通气孔之类的东西,人在仓房里待久了,难免会感觉胸闷憋气。

一盏茶的功夫过去,姚杳将考卷一一装回纸袋封好,重重的喘了口气,觉得自己的后背都有些潮湿了:“大人,下官背好了,咱们可以走了吧。”

韩长暮知道姚杳记性好,但没想到会如此好,不禁诧异道:“这么快?”

姚杳得意洋洋的挑了挑眉。

韩长暮无语的抿了抿唇,问了一句:“你既然对那种蜡烛很熟悉,那么,你可知道这蜡烛燃烧后,会在房间里留下什么痕迹吗?”

“痕迹,什么痕迹?”姚杳一时间愣住了。

韩长暮道:“气味之类的。”

姚杳摇头:“这蜡烛似乎是无味的,只是,”她微微一顿,双眼亮了亮:“不过,我记得那蜡烛如果在房间中烧的久了,这种荧光粉末会随着蜡烛燃烧后的烟雾散落在房间的角落里,若无人打扫,是不会自己消失的。”

韩长暮眯了眯眼,看这蜡油的情况,滴落在这里也不过就是三四日,现在搜一搜贡院,或许还真的会有什么收获。

只是不能大张旗鼓的搜查,搜查的由头和手段都要格外注意,不能留下痕迹,打草惊蛇。

他略一沉思,对姚杳耳语几句。

姚杳脸色变了变,弯起眉眼,笑眯眯的点了点头。

仓房里方才阴郁凝重的气氛,也随着两个人轻松下来的神情,随之一扫而空了。

韩长暮上晌搜查明远楼一楼仓房和二楼时,并没有刻意掩饰什么,动静闹得极大,惊动了不少人。

有些人耐不住性子,纷纷找相熟之人打探消息。

及至用午食的时候,一股紧张和惊恐的气氛,悄无声息的在明远楼中弥漫开来。

“这下子,贡院里要草木皆兵了。”姚杳开始将食盒里的午食一一摆在食案上,想起方才去后厨领午食时,听到的窃窃私语,忍不住嗤的一笑。

韩长暮混不在意的笑了笑:“没有这样大的动静,他们照样草木皆兵。”

姚杳挑眉,狭促笑道:“阁老年岁大了不经吓,二楼的那些又都年轻不经事,可别吓出个好歹来,奉御们可进不来贡院。”

韩长暮高深莫测的咧咧嘴,算是一笑:“没事,圣人怕蒋阁老年老体衰,经不住贡院里的磋磨,特意让我带了药进来的。”

姚杳扑哧一声:“圣人这到底是待见蒋阁老,还是不待见蒋阁老?”

韩长暮挑了下眉:“你说呢?”

姚杳撇嘴,事关朝堂,她怎么敢信口开河,遂开玩笑似的胡说起来:“要我说,圣人是早就看够了那张人老珠黄的脸,想换张鲜嫩俊朗的脸看一看了。”

“......”韩长暮无语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