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明朝做昏君

作者:纣胄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二零章 蒸汽机

书名:回到明朝做昏君 作者:纣胄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朱由校在闲着,下面的人却忙碌了起来。

皇帝要看,他们自然不能不满足,而且还要做得足够认真、足够好,不能够让皇帝失望。如果皇帝失望的话,所有一切都白费了。

等到第三天天微亮的时候,朱由校起了一个大早。

今天终于到了正式开始的日子,前期的准备也已经完成了,这是一个好消息。

朱由校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吃了早饭,直接往外走了。

朝鲜国的世子李溰跟在朱由校的身边。

这两天李溰的手下一直在帮忙,但是大明那边更多的是询问消息,也会派人过来请一些朝鲜人过去帮忙。

但是具体做什么,李溰虽然听了手下的汇报,但心里面还是没什么数,就打定主意这次跟着去看。

李溰除了疑惑之外,多少也有一点期待。毕竟是大明朝皇帝亲自看的东西,应该不会太差。

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码头。

这里已经有不少人在等着了。

俞咨膏和戚元弼都在,其他的人也有不少。

而在港口,此时停着一辆非常宽大的船,周围站着不少水师的士卒。他们脸上都很严肃,站姿也很标准。

李溰看到这一幕,不得不感慨,“不愧是大明的皇家水师!”

朱由校看着眼前的战船,脸上的表情也很兴奋。

这是大明皇家造船厂的第二批战舰,可以说是第二批定型的。它具有更坚固的防御、更大更快的航速,装配的火炮也更加多、更加先进,船体也经过了重新加工,能够抵抗更大的火炮后坐力。

站在船下面,看不到上面的情形。足见这艘船有多么的高大了。

“登船吧。”朱由校直接说道。

一行人很快就上了船,直接就登上了甲板。

甲板十分宽敞,后面倒是没有什么好看的。前方摆着一门巨大的舰炮,比起陆战炮要大很多。

这是一门特殊研制的大炮,这位火炮的口径足足达到了二百三十毫米,是百工院特制的。而且不只装了这一门,足足装配了四门。

巨大的炮口朝天,充满了压迫感。

在后世,军舰上的主炮都已经处于被淘汰的边缘,但是在今时今日,主炮还是非常非常有用的,射程远、威力大,追击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李溰上了船之后,顿时就感觉有一些目不暇接。

那些主炮看得他有些不明所以,他知道那是火炮,但是不知道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火炮。

这东西的威力应该不小吧?

这要是用来打仗的话,会有什么威力?

朱由校看了一眼身边的戚元弼说道:“准备得差不多了就出发吧。”

“是,陛下。”戚元弼连忙答应道。

随着一声命令,大船上下都开始忙碌了起来。

划桨张帆,大船缓缓地动了起来。

事实上,这艘船的动作很慢,因为航速没起来;即便是航速起来了,依靠风力和人为的动力,这速度也快不了多少。毕竟体积太大,掉头都很困难,跑起来的速度也没有多快。

朱由校站在船头上,心情还是有点复杂。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上蒸汽机的铁甲船?

相比较起来,那才是划时代的产品。

强大的动力、更快的速度、更强的防御能力,搭配上大明现在的火炮,绝对是航行海上的存在。

现在大明朝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制约大明朝发展的这个瓶颈,其实就是蒸汽机。

说白了就是缺少一个可持续性的庞大动力系统。

而对于从后世来的朱由校来说,他知道解决的办法,那就是蒸汽机。

去年东厂和锦衣卫那边终于有了消息,他们从葡萄牙人那里搞到了橡胶的种子,已经种下去了。

有了橡胶,才能够解决蒸汽机的气密性问题。

蒸汽机这种东西,如果漏气的话,那就很麻烦。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想要制造蒸汽机根本不可能。

事实上,百工院那边已经搞出了蒸汽机原型机,但是问题还很多,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性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大明朝想要解决这种持续性的庞大动力,可能还需要再等一等。

一旦大明朝首先搞出了蒸汽机,那么铁路、火车、铁甲战船这些都将会提上日程。

以大明朝现在的体量,这些东西会给大明朝的腾飞插上翅膀。到了那个时候,那就真的是龙飞九天了。

朱由校站在船头思考这些问题,周围根本就没有人敢上来打扰。

甚至他们说话的声音都小很多,生怕打扰到皇帝。

半晌之后,船才驶出了港口。

朱由校也回过了神。

当大船在海上开始航行,速度就渐渐上来了。

朱由校抛弃了那些怅然若失的想法,开始四下看看,脸上都是饶有兴趣的模样。

大明朝的皇家水师虽然还没有进行过远洋航行,但是已经进行过训练和学习了。他们有葡萄牙人做师傅,进步还是很快的。

要知道,东厂那边前些年就把澳门的葡萄牙人弄到天津不少,这些葡萄牙人这几年在这边可没少帮忙。

当然了,朱由校也给了葡萄牙人不少钱,都是真金白银。

一方面是生死危险,一方面是真金白银的诱惑,在这种事情上,做选择似乎不是太难的事情。在这个时代满世界跑的这些殖民者,节操这种事情就不用想了,这些葡萄牙人很尽心尽力,在造船厂那边也帮了不少忙。

澳门的火炮工厂在前期也为大明提供了不少的助力。毕竟他们是做生意的,谁买火炮他们都卖,要不然郑芝龙他们船上的火炮都是哪来的?

这些葡萄牙人给了大明很大的帮助。当然了,他们想离开大明估计是没戏了。

参与了大明的军事基地建设,造船厂、火炮工厂都有他们的身影,想离开肯定没戏,朱由校是不可能让他们走的。

事实上在葡萄牙人生活的周围,东厂和锦衣卫早就安插好了眼线,甚至连这些人的后事都已经安排好了。

等葡萄牙人死了,专门安排一个墓地给他们,就叫中葡友好墓园,把他们的事迹刻在门口的大石碑上、记在史书上流传下去。

至于怎么记载,那朱由校实在是太有经验了。

他们是大明人民的朋友。在葡萄牙生活了多年之后,他们来到了大,对大明心向往之,于是在这里生活,帮助了大明,见证了大明和葡萄牙的友好交流。

当初他们是被抓来的,还有东厂在里面发挥了什么样的关键性作用,这些问题就不用提了。

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不要污蔑我,他们都是自愿留在大明的。

看看我给他们的待遇,真金白银没少吧?死后的待遇没少吧?

朱由校已经准备好了,等到自己扫清了北方(这个北方就当然包括倭国),大明想要南向的时候,就会去找葡萄牙人。

说起来,在这些殖民者当中,能够和大明合作的、值得大明合作的,也就是葡萄牙人。

葡萄牙人现在衰弱了,在东方的利益根本就得不到保证。荷兰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全都在疯狂扩张,葡萄牙人是受气包,这样的人才是大明的最佳合作伙伴,也可以说是领路人。

葡萄牙人是从欧洲航海过来的,人家有经验、有地图,咱们双方合作获取更大的利益。

世界这么大,好处一时半会儿占不完。

朱由校在想着葡萄牙人的事情,大船还在继续航行。

大船很快就来到了一座海港。

朱由校看过去,发现那里停着很多废旧的船,有的都是停在那里不能动的,有的还能张着帆跑一跑。

看了一眼身边的戚元弼,朱由校问道:“你们这准备的差不多了吗?什么时候开始?”

“回陛下,随时都可以开始。”戚元弼连忙说道。

“那就开始吧。”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

随着朱由校一声令下,跟在这艘大船之后的战舰就开始飞速驶出。

朱由校伸手招呼了一声李溰,笑着拿过来一个望远镜递给他说道:“看看。”

望远镜这种东西在大明已经十分普遍了,在外面也有一些。但是比起大明的望远镜,在精良和远望程度上那可是差远了。

李溰虽然是朝鲜国王的世子,望远镜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新鲜玩意。

他接过来小心翼翼地看了过去。

战舰冲上去之后,很快便侧着滑了过来。

这些船没有朱由校的这艘大,速度和灵活性都要好很多。

随着侧滑,侧面的炮口也露了出来。小规模的侧面也有十几门炮,大的就足足四五十门。

随着一声令下,它们就开火了,咚咚咚的声音瞬间就响彻了整个海面。

炮弹从火炮筒中飞射而出,旋转着飞向了远处的那些作为靶子的船。

随后便是火光冲天,爆炸声四起,很多船都被直接炸碎了。

高速行进中的大明战舰都能够精准的击中目标。

朱由校也举着望远镜随着战舰的行驶轨迹不断看着。

看着那些被炸上天的零零碎碎,以及落在海面上溅起的朵朵水花,朱由校非常的满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871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