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明朝做昏君

作者:纣胄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八零章 压榨剥削洋人

书名:回到明朝做昏君 作者:纣胄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吃过酒菜之后,朱由校就让人把郭静居两人送了出去。

随后,朱由校脸上的笑容瞬间就消失不见了。

看了一眼走进来的魏朝,朱由校问道:“有什么事情吗?

“回皇爷,徐光启徐阁老求见。”魏朝连忙说道。

听了这话之后,朱由校就是一皱眉头。

他明白徐光启是来干什么的,说白了就是让他不要太为难这些洋人传教士。

看来他们的交情还挺深的。

朱由校冷哼了一声说道:“不见,让他走吧。”

朱由校是真的不想见徐光启,心里正不高兴。

这些文官与洋人传教士交好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当一个国家的官员不信奉自个儿该信奉的东西,转而去信奉其他的东西,那就是个麻烦的事情。就像后世一样,官员不信奉马列主义,开始去西方那一套,对国家来说就是个灾难。

何况在大明,官员还有另外一个职能,那就是学术权威,说出去的话能让很多人相信,这可比后世公知的能力大多了。如果这些官员要让外面的人都信这些洋人的东西,那麻烦就大了。

所以朱由校决定打压,这只是一个开始。

“是,皇爷。奴婢马上就吩咐下去。”魏朝连忙答应道。

朱由校坐在龙椅上静静地想了想,魏朝就从外面走了回来,显然话已经传出去了。

朱由校看着魏朝直接说道:“有个差事交给你去办,不知道你能不能办好。”

听了这话之后,魏朝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要知道,自从皇帝登基之后,魏朝的地位可没怎么提高。看看一起在皇帝身边伺候的太监地位都提升得很快,魏朝嫉妒的眼睛都红了。

魏忠贤的地位就不用说了,陈洪的地位也很高啊。只有他魏朝跑到辽东熬了好几年,这叫什么事啊?

现在虽然回到了皇爷的身边,可还总是受到陈洪的排挤,手里面可以说是无权无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魏朝的心里面怎么可能满意?他也想得到皇爷的宠幸,也想飞黄腾达。

现在听到皇爷有差事交给他,这心里面怎么可能不激动?

对于魏朝来说,这就是一个机会呀,一个能够让他飞黄腾达的机会!

这是他等待已久的机会,在这个时候自然不可能说自己不行。

魏朝直接跪在地上,斩钉截铁的说道:“皇爷放心,奴婢一定把事情办好!”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你有这样的信心就好,这一次的差事十分重要,除了把差事办好之外,还要保密,一定不能够把消息泄露出去。一旦走漏了消息,你知道是什么下场。”

“皇爷放心,臣一定不会走漏消息。”魏朝连忙答应道。

对于皇爷的吩咐,魏朝没有打算减少一丝半点的执行力度,他要努力的去把这件事情做好。

至于说泄露消息的事情,那就更不可能了。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他们很快就会筹建一个图书馆,也会建一个教堂。朕想让你去管。”

听了这话之后,魏朝就是一愣。

这是什么差事?

按照道理说,这不应该是他做的事情。无论那里建什么,也不用他来管。这样的事情不是什么大事,派一个小吏都能做。

魏朝有些迟疑,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这只是表面。”朱由校看着魏朝继续说道:“表面上是让你去配合他们,协调衙门和各方面的关系,帮助他们把事情办好。实际上,却是有别的事情。”

听了这话,魏朝就松了一口气。

原来是有秘密任务。

这就好。

秘密任务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就很重要,因为你能够帮助皇帝执行秘密任务,才代表着你是皇帝的心腹。你都没为皇帝干过黑活,你怎么好意思说你是心腹?

“朕已经答应他们建教堂了,却只是答应。”朱由校看着魏朝直接说道。

这句话,朱由校只是在这里和魏朝说,回头他绝对不会告诉别人,有人问他也不会承认。

毕竟皇帝说话要算数,九五之尊,一言九鼎。这种前面说出去话后面不算的事情,绝对不能够传扬出去。

这个消息要是走漏的话,魏朝就没什么好下场。

听了这话之后,魏朝低着头,也没在意。

对于魏朝来说,皇爷说什么都是对的。一群洋人而已,答不答应的又能怎么样?他们还能上窜下跳做什么事情吗?

朱由校看着魏朝,对他的表现十分满意。朱由校继续说道:“要先建图书馆,告诉他们,这个图书馆让他们自己出钱,朕不给他们出钱。这个图书馆要建的大,要足够的大。”

魏朝一边听着,一边心里默默盘算着这个图书馆到底要修得多大。修得像官员宅邸那么大行不行?

朱由校也没管魏朝有没有听进去,继续说道:“除了他们自己带来的藏书之外,咱们大明的藏书也要分门别类的收录。到时候朕会给你一个图纸,图书馆就按照这图纸来修建,这个钱让他们出。至于这个图书馆的工程做多大,你就按照皇陵来修吧。”

听了这话之后,魏朝惊讶得嘴里都能塞下一个鸡蛋。

当今皇帝一向都是十分节俭,登基之后更是停了宫里的营建;对于前面两位皇帝的皇陵,也是能省就省。

可即便是省,那也是皇陵,造价可足够吓人。

图书馆若是这么修下去,得花多少钱?

虽然那些洋人有钱,可也不是这么个花法呀!

魏朝也算是明白了,皇爷这就是想把那些人的钱全都榨干,然后给大明修一个大明的藏书阁。

“是,皇爷。奴婢知道怎么做。”魏朝连忙答应道:“第一期工程计划先修建个十年,如果十年不够的话,就再修十年。”

朱由校赞赏地看了一眼魏朝。

很不错,能领会自己的意图,很好!

“这图书馆就建在新城里面。朕会在孔庙的旁边划出一块地方,专门用来建这座图书馆。你不用担心其他的事情。”

“等到各地的洋人到了京城之后,朕会在那边给他们准备好一个住宅,让他们全都入住进去。你要做的事情就是盯着他们,让他们把带来的书全部翻译成大明文。”

这个时代的大明比起世界上其他的国家,虽然没有落后很多,但是在自然科学上,已经开始落后了。尤其是在各种各样的方面,思想意识上更是落后,对科学的追求也落后。

这一批书籍对大明的重要性真的是非常非常大。如果不是为了这些书籍,朱由校才懒得哄这些洋人。

何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洋人会到大明来。朱由校要用这些人树立一个榜样,回头就让人把消息放出去,来吸引更多的西洋人。

至于这些洋人到了京城之后,自然就是让他们去翻译书和搞研究。朱由校会让他们中的一些人到百工院去工作,跟着百工院的人一起研究。

总之就是知人善任,擅长什么就去做什么。

他们如果想要传教,那就要等。大明的信仰不能让他们弄得乱七八糟的、上蹿下跳的传教。

传什么传?

朱由校会限制这些洋人的接触范围,不让他们乱搞。

至于说用什么来让这些洋人死心,很简单,让他们修改教义,然后大明在其中挑拨离间,让他们自己产生分歧,形成两个教派,先互相斗一段时间再说。

除此之外,修建教堂那边拖延时间,反正图书馆修不好就不修建教堂。

总是一句话,干活,干活,干活!

只不过这样的心思,朱由校是不会和任何人说的。

等到把这些洋人聚集在一起之后,朱由校就会安插一大批密探进去,随时监控他们,看看谁比较危险、思想比较激进。

这样危险的人犹如一颗老鼠屎,不配待在我天朝大国,就应该直接干掉。

这些话也用不着和魏朝说,魏朝要做的就是去修图书馆,让这些洋人翻译书籍。

魏朝认真地听着朱由校的话,心里面虽然也琢磨出一些意思来了,但终究还是要差很多。但他也知道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就没问题。

魏朝躬身恭恭敬敬地说道:“皇爷放心,奴婢一定把事情办好!”

“好,朕相信你!”朱由校笑得温和无害,话语间充满了信任。

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

陛下要在新城修建一座巨大的图书馆用来存放各种典籍,同时还包括洋人的一些书籍。这就让人很吃惊了。

一时之间,众说纷纭,但大部分的声音都是支持的。

毕竟建造一座这样的书馆,或者说是藏书阁,那属于盛世才有的现象。大家都是读书人,没有不支持的道理。

而关于洋人的事情,徐光启大概也知道了,心里面倒是松了一口气。

一时之间,京城的气氛反而和谐了下来。关于朱由校在蒙古做的事情,反倒没有太多人计较了。

不过还是有人在盯着,弹劾的题本一直在往宫里面送。

朱由校在皇宫里面就是不出来。

那些弹劾朱由校的人,悄无声息的就离开了京城。总之是各种各样的理由,有的被调职了,有的被罢免了,有的甚至是升官了。

只不过升官的人所去的地方,都是寻常人不太愿意去的地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题本越来越少了。

而在这个时候,皇帝放出了消息,要推选新的内阁大学士。

朱由校此举,一方面是为了转移注意力,一方面为了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蒙古的事情很快就平息了下去。

朱由校在皇宫里面蹲了两个多月,总算恢复了过来,有了一些精气神。

他终于从皇宫里走了出来。

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86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