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怎样才能不死

作者:陆一栖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十一章 申豹有心拉屈辞

书名:怎样才能不死 作者:陆一栖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7

江水宽阔,船只来来往往,风里夹着水气和一点腥味,又不时飘来几缕香气。

申豹鼻翼扇着嗅香气,上了船转头四处望,见旁边船上一个女人,云鬓微乱,妩媚可人,便一直伸脖子瞄着。

屈辞见申豹没空理自己了,嘴角一笑。申豹刚好见了,嘿嘿讪笑。

屈辞一摆下巴,笑道:“看吧,也能下火。”

申豹眼一瞪:“起火,鸟人,我这火烧起来了。”

屈辞“嘿嘿”大笑,“红枣脸”手扶宝剑也笑,跟随的几个汉子憋住不敢笑。

申豹侧身用手又拨又摁裤裆,笑道:“不怕你笑话,我每日都要女人。”

屈辞望着江水,摇头笑道:“修道之人总得心静啊,心静方能入定才能进到宇宙。”

申豹忍不住笑了:“伯咏兄啊,你就是无趣之人就知家国情怀,修道怎了?肉照嚼酒照吃女人也照抱,我修道只求长生不老能长久快乐罢了。哈哈哈。”

屈辞愣一下,没想到申豹这样想,盯着申豹看,好像见着一个脸熟的人,却说你认错了。“红枣脸”微笑,望着落在后面的那个妩媚女人,又望着前方的碧绿江水。

屈辞盯着申豹那双有神的眼睛:“祥德啊,你有这么强的欲念,怎能修到第三层境界?”

屈辞忽然有一种彼此彼此的感觉,也原谅起自己来。

申豹瞥一眼屈辞,鼻子喷气冷笑一声,板着脸,“哼,天法道对吧?”又说“可道法自然啊”。

屈辞心想知道就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你还记得。”

申豹看着屈辞,板着脸:“欲念皆由心生,天生如此,此亦自然之法也,有错吗?”

屈辞冷笑:“不是这个自然法,杯子装满欲念则满矣,要虚位以待,杯空才能装东西。宇宙之初,先有无,才有有。”

申豹摇头,“你这说法没道理”。屈辞盯着他,“怎没道理?”两人像公鸡打架,瞪着对方。

申豹盯着屈辞说“你怎知我杯子满了?我杯大如天装不满也”。申豹觉得一些经义空洞、虚幻,其实不能服人。不是说,像大海那样容纳百川吗?我就是大海,怎了?

屈辞眼睛发直不说话。天肯定装不满,大海也装不满。可你不是天空不是大海,你就是杯子还要装大山,蛤蟆的肚子装天鹅。怎装不满?不过一种比方罢了。

申豹见屈辞傻了,得意起来:“人法地,要虚空要承载是吧,我杯大如天拿来可也。哈哈。”

开眼濑尿,装睡之人,再说无益。屈辞苦笑一下:“狡辩,自己开脱。”

申豹看屈辞较真,大笑起来说“我若不开脱早羞愧得要一头撞死”。屈辞一想,也大笑。

衡山离长沙不算远,船入弯河岔道到衡山,众人在石头渡口下船。

申豹看着脚下石头,望着一直延伸的弯弯曲曲石头小路,咧嘴一笑。屈辞见了也是感慨。这石头渡口,因石头铺就而得名,时间不长。

申豹父亲为了申豹回家时方便上下渡口,便不顾艰辛,带着申豹弟弟从衡山运石头下来,一点一点铺起来的。见合适规整巨大石块,便用绳子捆住,勒在肩上硬是一点点从山里拖来。铺完渡口又铺一条石头小路,直通家里。烈日暴晒,风吹雨打,手脚磨破,肩膀勒肿,脱几层皮,竟铺了几年。

申豹每次回家,见石头又铺了好多,父亲又好疲惫,便不让父亲再铺,说“太辛苦了,一年也没回几次,不要铺了”。父亲每见申豹回家都高兴,都觉着值得,便说“不碍事,那就多回几次啰”。

其他渡口都是泥地,没它好用,山里人和上下的人都十分高兴,敬佩申父,也羡慕申豹。众人便渐渐喊渡口为“石头渡口”,申父自豪。

屈辞看着申豹,说道:“你看,这路是你的,我每次踩着都觉不该。”

申豹笑了:“你就欠我的。”

屈辞一笑:“我欠你的看得见,你欠我的看不见。”

申豹一愣,忽然笑了:“扯平,日后不问了,你修你的道我修我的道。”

屈辞笑了:“你阿爹修的道最实用。”

申豹大笑信步走起来,“红枣脸”和几个背东西的汉子跟着。路人见了,都高兴打招呼,眼里是羡慕。

申豹看着屈辞:“你看,我们走同一条道。”

屈辞一笑:“好,走呀。”

申豹笑了,两人一路聊着。“红枣脸”一笑,又皱眉。

衡山脚下,申豹又看见那棵熟悉的大树,树冠像一把巨大的伞。有人说,树如华盖,会出王侯将相。申豹总觉着是讲自己。

大树旁边几间房子,申豹踏进了家门,屈辞跟着,“红枣脸”和几个汉子站门口。大女儿和小儿子见了申豹,先是一愣,继而高兴地喊“阿爹”,“阿爹”,“屈伯”。

大女儿抱着申豹,小儿子抱着大腿。申豹见孩子又长高了,眼睛都水灵灵的,高兴笑了,摸摸女儿头,一手抱起儿子,又一手牵女儿手。两个孩子眉开眼笑。

妻子黎氏见了一愣,过来低着头笑。两个偏房林氏、糜氏也笑着过来。申母坐席子上,申父躺着,立马欢喜起来。几个女仆站着。

屈辞和大家见礼。申豹赶紧放下儿子,快步走到父亲、母亲面前,跪了下来。黎氏去拉孩子。申母满脸皱纹,自打见申豹进门,便眯眯笑,这会满脸慈祥看着:“你又忙,回了有甚事呀,路过吗?”

申豹一皱眉,前日不是家里喊话吗?忽然明白,又是弟弟,便说道:“听说阿爹病了,特回瞧瞧。”

申父躺着,见了申豹满心欢喜,沧桑的脸一脸病容,笑着说“不碍事,别担心就是着凉了,几日就好,可以不回的做事要紧呢”。申母说“夜里走树林,撞了邪呢”,让申豹起来。

两个孩子又扑上来,儿子又要抱抱。申豹抱起儿子,拉着女儿,喊门口的汉子进来。林氏、糜氏过去接着,女仆拿过包袱,拿出很多吃的、用的东西。两个孩子蹦跳着,笑着,叫着,高兴地吃东西,一边望着申豹笑。申父抬头望着,笑了。申母满足地看着,笑眯眯。

申豹说“我也刚刚才知,伯咏会作法驱魔治病,便赶紧回来”。申父、申母和黎氏疑惑地看着,林氏、糜氏静静看着。

申父忽然笑了:“哎呀,识作法呀,驱鬼捉魔呢。”

屈辞说道:“看祥德讲的,其实不会,以前跟着师父见得多了知一点,试了几个人不敢讲识作法治病。”

申父看着屈辞,说道:“不怕,我的命,该怎样也是天定,尽管作法。”

申豹笑了,看着屈辞:“你敢不听老人的?”

屈辞无奈,只得过去坐下,学着师父样子,摸摸看看问问。众人看着。

看起来像真是感了风寒,屈辞捋几下胡子,便说道:“试试吧。”

申父鼓励地看着屈辞:“伯咏,不怕,来,来。”

屈辞笑了,岔开五指活动一下,伸手开始点穴。

申父见屈辞岔开五指,以为作法,心里相信,手指摁过来,便觉一股力道,一会酸,一会痛。

申母、黎氏、林氏和糜氏瞪眼,以为作法,又皱眉。

申父笑了:“哦,舒服多了舒服多了,这法力很高呢,感觉那邪魔都赶走了,身子轻松呢。”

申豹点头说:“听人讲,他那手,是神仙降了身,手指用的神剑的神力驱魔呢。”

众人大惊,都是佩服。屈辞摇头笑,知道跟他们讲也没有用。

申豹说道:“孩儿不孝,不能侍奉阿爹、阿娘,有病也不知真是该死。”

申母满足笑了,说道:“儿呀,不必有愧,孩儿做大事有出息,爹娘脸上有光,这就是孝了,哪能日日在身边。”

申父也说“是啊是啊,好了,见了你得心安,我也没事,回去做事要紧”。申豹心头一热。

黎氏低头说道:“就是,你做大事全家都风光,山上山下没一个不佩服的,阿爹阿娘在外面,抬着头走路呢。”

大家都满足地笑,屈辞也笑,申豹听了飘飘然。

一个汉子进来,见了申豹开口便骂:“鸟人,你还有阿爹啊?”

屈辞一看,是申弟,申豹的弟弟,相貌古怪,不像申豹兄弟。剑眉下一双丹凤眼,鼻子像吊着的胆子,大嘴巴上还长着两片很大的厚嘴唇,两边腮帮子还鼓起一个小圆球。

屈辞曾跟申父说过,申弟相格奇伟,鼻如悬胆、口若含珠,必大富大贵。申父大笑,说,申豹更富贵,有后,真是有盼头。

申豹见申弟骂,不想在爹娘面前闹起来,便不吭声。

申弟又骂:“鸟样,长沙好呀,做大官威风回衡山干鸟呀,你心里还有这个家吗?”

申豹忍不住,瞪起眼来。

申母赶紧喝止,拉着申豹不让吵架,便骂申弟:“浑人,阿兄刚回也不问好,只知吵架不许吵。”

申父也咳嗽几声,喝道:“不许吵。”

申弟过来跟屈辞见了礼,便在父母面前跪下,低了头不敢吭声,只翻眼瞥申豹。

申豹知道这个弟弟历来不服自己,也不待见家里对自己的好,叹一口气,说道:“我这不是回了吗,我也不是在外面游荡也是真忙,这会带伯咏给阿爹驱魔治病呢。”

申弟鼻子喷气,心里冷笑,问了父母安好,起身对申豹翻一个白眼走了。

申母说道:“不理他,他看阿兄做大事,心里不服气呢。”

申父看着申豹,也点头,又咳嗽几声。

申豹说道:“阿爹、阿娘放心,孩儿懂得,不跟他闹的。”

太阳照着,衡山巍然耸立,十分伟岸。巨大的树冠,伞一样高高撑着。

申豹和屈辞在大树底下走着,“红枣脸”几个远远站着。

申豹说“这个阿弟,弄得我都不想回”,又说“你看那条路,也讲是给我修的,不是大家都方便嘛”。

屈辞看着申豹:“为甚不搬长沙日日见?”

申豹皱眉:“在人手下被人差遣,不是长久办法。”

屈辞:“你也是楚人,就甘心给秦人做事?”

申豹冷笑,望着远方,“楚国时也没见用我”。屈辞心一沉,想好的话都咽了回去。

申豹捏着拳头,又说“不管楚国、秦国,都一个鸟样,还得靠自己”,又看屈辞,“你不也一样,落得今日的样子?”

屈辞皱眉,苦笑。

申豹拳头击掌,看着屈辞:“你我一起打一个天下,管他甚鸟秦啊楚啊的,我们自己的天下,岂不快哉。”

屈辞眨眼一笑:“讲得好,眼下时机亦未到,且容我想想。”

申豹瞄着屈辞,又捏拳头,望着衡山缓缓说道:“你看,都到衡山了,上去见见元真子谈剑论道,过几日我来接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75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