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开局被抄家,反手烧祠堂

作者:常酒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208章 大病一场的皇帝!徇私舞弊!秽土转

书名:大明:开局被抄家,反手烧祠堂 作者:常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58

朱翊钧的问题直接把张诚给问懵了,张诚一脸茫然,心想着:

“好端端的,万岁爷怎么突然问起生孩子来了?

关键是……谁生啊?皇帝该不会是……烧傻了吧?”

张诚满脸不解,恰好就在这时,陈矩火急火燎的来了。

陈矩近来很忙,既要忙着东厂那边,又要忙着帮皇帝陛下挑女婿,这一来二回的,他基本都没什么时间在御前伺候了。

不久前,在听到皇帝陛下突然发烧了的消息后,这位一心为主的老太监忙是担忧到跑着来。

眼看陈矩来了,张诚如临大赦一般,什么也没说便退下了。

张诚最怕的就是伺候神志不清时的皇帝了,这种鬼差事还是让陈矩去干吧!

……

张诚走后,陈矩也收到了同样的问题,短暂思索片刻后,他回道:

“回皇爷,张重辉他媳妇儿早就生了,是个男娃。”

“啊?”烧糊涂了的朱翊钧在听到这么个回答后,却是有些不太明白了,他有气无力道:

“什么张重辉?我说的是六郎啊。”

这回轮到陈矩发懵了……

六郎?什么六郎?

陈矩绞尽脑汁地想着,皇帝陛下口中所说的‘六郎’究竟是谁。

然而,还没等陈矩想到个回答,皇帝就已经昏睡过去了。

……

贡院外。

眼见杨春元镜子里的那个人越走越近,二人干脆一同回头看去。

来人约摸二十出头的年纪,青年身材高挑偏瘦,容貌生得清秀俊逸,第一眼便给人一种温和从容,有如清风朗月般的君子形象。

青年几乎是直直奔着张重辉而来的,走上前来,还不等张重辉问些什么,他便开始自顾自地说道:

“恕在下冒昧了,方才我只远远一瞥而已,便觉得兄台有天人之姿,不知兄台可愿与我认识一番?”

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张重辉本能的便想说不愿意。

可瞧对方这一身打扮,以及对方身后跟着的那好几個仆从,一看便知道对方的家世不错,且也是此次进京来赶考的举子。

短暂思索片刻后,张重辉抬手作揖,温和笑道:“当然愿意。”

“太好了!”青年似乎十分高兴,眸子发亮的同时,笑着自我介绍道:

“在下姓温,名体仁,字长卿,湖州府乌程县人。”

“原来是浙江人啊。”张重辉丝毫不做遮掩地点了点头,似乎想到了什么,片刻后他也自我介绍了一番。

“在下姓张,名重辉,字明赫,实不相瞒,家祖是张太岳。”

张重辉的这番自我介绍可谓是意味颇深,上来便把自己罪臣之后的老底兜了出来,无异于在赶对方走。

毕竟正常人,都不想跟罪臣之后有交涉,尤其还是张居正这么个罪臣的后人。

温体仁显然也愣了一下,但很快他又从容笑道:

“我祖父虽无功名,可我伯祖在嘉靖三十二年时,曾中过探花。”

温体仁回答的很自然,似乎只当张重辉是在跟他聊祖父有无功名罢了。

“对了。”温体仁话音才落,又问道:“明赫,我瞧你年纪似乎比我要小一些,我是万历元年生人,不知你是……?”

“那你确实比我大,我是万历七年生人。”张重辉回答间微微撇开了身子,态度有些冷淡。

这个细微的举动,温体仁看在眼里,十六岁中秀才,年纪轻轻就给浙江金衢道副使张朝瑞做了三年幕客的他,早就已经是个极会看人眼色的‘半官’了。

温体仁看出了张重辉在怀疑他,更是在排斥他。

深知钓大鱼得放长线的温体仁,当即便是十分有眼力见的拱手作了辞别。

“我先进贡院了,明赫,你可要祝我金榜题名啊。”

“那自然,回去我就烧香拜佛,让佛祖庇佑你高中!”

“哈哈,那我就借你吉言了。”

笑呵呵说罢后,温体仁离开了。

看着温体仁潇洒离去的背影,张重辉脸上的客套笑容逐渐消散。

张重辉不知道这个素未谋面过的温体仁为什么要刻意接近他,而且他瞧对方刚才的那些反应,事先好像并不知道他是张居正后人的身份。

所以,对方图什么?

张重辉不知道温体仁到底图什么,他现在只关心张允修能否中榜。

至于其他的,暂时还不那么重要。

“明赫。”

突然响起在耳边的声音让张重辉愣了一下,他这才反应过来身旁还有一个杨春元。

“仁甫,你还没回去啊?”张重辉问道。

杨春元的脸色很难看,好像受到了巨大打击一般,幽怨道:

“我一直都在这儿,什么时候回去了?你跟那个姓温的一聊起来,直接就把我给抛在了脑后,伱们俩真是太可恶了!”

“额……”张重辉也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毕竟他的确把杨春元给忘了。

事实证明,令杨春元感到不爽的‘痛点’并不止这么一点。

只见杨春元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打量起了张重辉,一边审视,一边摸着下巴纳闷道:

“怪事了,明明我比你要俊俏一些,可刚刚那个姓温的为什么不来找我认识认识,反倒是想跟你一个罪臣之后认识啊?

放我这么个绝世美男子在一旁连瞅都不瞅一眼,他是不是眼神不好啊?还是说,他在图谋你什么?”

“不知道。”张重辉淡淡道:“我一个罪臣之后,又有什么好图谋的呢。”

除非,那人另有目的。

……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贡院内的学子们在奋笔疾书,与夜夜难眠之中度过。

终于,时间到了二月十七日。

这也是会试第三场考试的最后一日。

贡院外又一次恢复了热闹,皆是在等待被关在贡院内将近十天之久的自家举人老爷们。

其实,很多人早在提前一天就能交卷了,然而大多数考生还是赖到了这最后一日才肯交卷。

至于为什么,或许是想多检查几次,又或许有什么别的原因吧。

张允修便是拖到这最后一日,才肯交卷的其中一人。

在不知道检查了第几遍考卷,确保卷面整洁,内容无误后。

张允修终于在自己的号舍前,看到了会试副考官叶向高‘不经意间’走过的身影。

回想起张重辉叮嘱过的那些话,张允修深吸口气,平复心神后,准备收拾交卷!

张允修很清楚,机会只有这一刻!

至于最后能不能成功……

就得看他自己的本事,和运气了!

……

张允修交卷时,叶向高已经回到了副考官的位置之上端坐着。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主考官曾朝节恰巧不在。

按照规定,负责收卷的收卷官,需要先在考生的卷子之上盖章。

盖好章之后,再将这些卷子密封在箱子之中,随后一同送到戒备森严的收卷所内。

而收卷所的官员们,则会先对考生们的原卷,也就是所谓的‘墨卷’,先进行第一次的筛选分类。

那些有明显记号、墨点、水渍、撕裂等等卷面不整洁的试卷,经监考官核实后,会被挑出来用蓝笔抄写,俗称‘登蓝榜’。

登蓝榜的意思也就是:没戏了。

而那些卷面整洁,通过筛选的墨卷,将被送往弥封所。

弥封所的官员们,会将考生的姓名用厚纸弥封盖住,这也就是所谓的‘糊名’。

被糊名后的墨卷,又将被送往专门的地方,由专门的官员用红笔重新誊抄一遍。

誊抄好的重复卷子,也就是所谓的——‘朱卷’。

值得一提的是,抄写过程中,考生卷子上的错别字,誊抄官们也会照抄,甚至还会在页顶,专门将错误标注出来。

经过这么多繁复的工序后,誉录完毕的墨卷和朱卷,还会被送到专门的对读所,由对读所的官员们再一次进行核查。

在确保两个卷子的内容完全一致后,墨卷和朱卷又会被送到专门的掌卷所,进行编号。

编号后的墨卷会被留根封存,朱卷则由监督官将卷子分成四份,分批次交到不同考官们的手上,轮流进行阅卷,评估。

如此繁杂的流程,无一不是为了防止徇私舞弊,更是为了确保科举考试的公平性。

可世上哪有什么公平可言,哪怕再怎么严丝合缝,终究都是要经过无数人的那一双双手。

手里来,手里去,最终结果,还不是人说了算。

张允修将卷子交给了收卷官后便离开了,期间,他与叶向高之间没有任何眼神交流。

……

贡院外。

将近十天的‘关押’实在耗人,放眼望去,从贡院出来的考生们几乎全都面容疲惫,好似被女鬼吸光了精气一般。

张允修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只不过在他大步踏出贡院,看到不远处正在等候他的家人们后,精气神顿时焕发了不少。

“夫君啊!你受苦了!”李氏哭哭啼啼地跑上去,要不是周围人太多,她都想一把扑到自家男人怀里去了。

与此同时,等候多时的张重辉也是快步上前,询问道:

“怎么样?卷子‘都’交了吧?”

“嗯。”张允修拉开了哭哭啼啼的李氏,对张重辉认真说道:“都交了!”

“都在吧?”张重辉又问。

“嗯,不都在!”张允修回道。

张重辉松了口气,感叹道:“接下来,就是听天由命了。”

张允修点点头,眉眼微垂:“嗯,是啊……”

张重辉跟张允修之间这番有些莫名其妙的话,属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也就只有他们二人,和考场内的那一个人,才知道了。

……

伴随着最后一位考生离开考场,三场考试都已经结束了。

万历二十六年的春闱,结束了。

接下来,便是漫长的等待。

考生们的卷子,在收卷官们大概的筛查过了第一遍后,被一同送到了弥封所,等待着糊名。

太监张诚在弥封所等许久了,在某位弥封官就要糊起某位考生试卷的名字时,张诚突然打了个岔。

“话说这副策论的字可真好看啊!诶?这卷面怎么还脏了呢?”

……

完成了任务的张诚走了。

不多时,此次会试的副考官叶向高来了。

叶向高似乎只是来找弥封官们聊天,感慨今年的学子如何如何。

这感慨着感慨着,便聊起了别的来。

“方才我远远见到,张公公出去了,他来这儿做什么?”

“谁知道呢,不过张公公的眼神倒是好,他还提醒了我,有个考生的策论卷面脏了呢。”

“是吗,既然脏了,那便挑出来吧。”

“已经挑出来了,倒是张公公恼火极了,又是骂上一道的人查验得不够仔细,又是气得直接将那张脏了的卷子给烧了。”

“啊……直接烧了啊,也不知道是谁这么倒霉。”

“事发突然,那考生的名字我都还没来得及多看一眼,卷子就已经被张公公给抢去了。

说来,这些举子们也是不容易啊,就因为卷面上有那么一丁点儿不干净,就得再等三年咯。”

“哈哈,是啊,可咱们这些人,谁又不是这样过来的呢?”

叶向高说笑间,趁着弥封官们忙着糊名无空看他。

一份卷子,从他宽大的袖袍里,不动声色地滑落到了那些,正在等待着糊名的卷堆之中。

就好像,它一直都在那里。

……

时间一晃,半个多月过去了。

到了万历二十六年,三月初十日。

根据可靠消息称,会试的结果,将于翌日放榜张贴。

得知这个消息的张允修紧张的根本睡不着觉,一心只等着明日天一亮,就去放榜处看一看,自己究竟中没中榜。

张允修对自己其实是有些没底的,虽然他从小就有进士哥哥们手把手教他读书,可年少时的他始终没把念书当成正事放在心上。

抄家前,他身有荫官,不读书科举也能享福一辈子。

抄家后,读书对他来说刘更没什么用了,罪臣之后不能入仕,读了也是白读。

论起来,也就是这两年,他才真正真正开始把念书给当成正经事。

张允修不知道以他自己的本事,究竟能不能考中。

毕竟,叶向高只是负责帮他逃过皇帝的针对而已。

至于能否中榜……

还得看他的文章作的如何,更得看他的文章能不能够合得上考官们的眼缘。

也就是说,本事和运气,二者缺一不可!

这一夜,对于张允修,和其他参与会试的举子们而言,注定将要彻夜难眠。

与此同时,乾清宫。

皇帝陛下这一病就病了半个多月,先是反复发烧,后又是咳嗽鼻炎,吃了半个多月的苦药,直到这两日才稍稍好一些。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朱翊钧这一病,身体骤然虚弱了不少,感慨着自己不再年轻的同时,他更是唏嘘于这段时间以来的病痛折磨,险些要了他这一条老命去。

人都快要病死了,本就不怎么想理政务的万历皇帝,那还有什么心思去看奏本,理政事。

于是乎,等朱翊钧身体好些了,并准备看看奏本,看看近来有无大事发生时。

礼部已经将此次会试的中榜名单拟好,并呈交上来了。

看着礼部呈上来的中榜名单,以及会试前三名的卷子,朱翊钧其实并没有什么查看的欲望。

左不过就是一堆人名罢了,记又记不住,看了也没什么意思。

尤其在这之前,朱翊钧已经从张诚的口中得知了,张允修的策论卷子由于卷面不整洁,已经被专门挑出来登了蓝榜,并且还被烧了一事。

如此一来,安心了的皇帝就更不想看了。

也不知道是何原因,鬼使神差下,朱翊钧还是将中榜名单翻了开来,大致扫看了一下。

这不看还好,一看,他惊了!

因为他居然在一大片的陌生名字里头,瞧见了一个十分熟悉的名字!

“张允修?”

朱翊钧瞪大了双眼,满是不可置信地大声疑问道:

“怎么回事!怎么还有张允修?”

卷子不是都已经被烧成灰了嘛!怎么还能中榜?

难不成……同名同姓!?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41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