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开局被抄家,反手烧祠堂

作者:常酒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83章 赘婿上门了!【求订阅!!】

书名:大明:开局被抄家,反手烧祠堂 作者:常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58

“你们主仆俩在聊什么呢?”

朱翊钧随口问了句,下一刻便看到了桌上的奏本,顿时眉头皱起。

虽然很厌烦这些没完没了的弹劾,但朱翊钧还是拿了起来,打开查看。

与此同时,耳边是郑梦镜的声音:

“没什么,臣妾就是想着常洛的年纪也不小了,便想多安排几个人去他身边照顾,臣妾好歹是他的庶母,自然要待他好些……”

“陛下,您怎么了?”

郑梦镜本来还想继续诉说自己这个庶母有多‘关心’皇长子朱常洛,但她发现朱翊钧查看奏本的脸色居然越来越难看起来。

她不由得奇怪,奏本里面到底都写了些什么?

此时的郑梦镜还很不以为然,她还不知道,这封奏本中的内容,不仅仅是在劝皇帝朱翊钧早立皇长子为太子!

还有在劝皇帝朱翊钧,杀了她这个祸国殃民的妖妃!舍母留子!

……

万历皇帝朱翊钧并没有将奏本中的内容告诉郑梦镜。

他直接派人将这封签着‘申时行’名字的奏本送往了申府,并要他的申先生,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

值得一提的是,朱翊钧知道申时行最近都在家中养病,他也知道此时的申时行还并不知晓此事。

……

王有芙总觉得自己的名字有些讽刺,有芙有芙,按理来说应该‘有福’才对,可她从小到大,都是没有‘福’的。

王有芙生长在顺天府的一个普通人家,虽长在天子脚下的京师,可人与人之间的阶层是不一样的。

她虽然生得美丽,可显然,她没有那些富家小姐们的命好。

万历十三年的那场大旱,让王有芙那本来就已经算是勉强糊口的家,彻底‘散’了。

那一年大旱没有收成,然而‘青天大老爷’们可不管这些,就算百姓们没有收成,朝廷也要派官吏上门收税。

王有芙有时候还是挺感谢朝廷,能让他们这些穷人百姓‘用银子交税’的。

因为这样不仅能方便她父亲将她卖了以后就能直接用现银交税,还能帮她的弟弟们攒下些‘老婆本’。

“闺女儿啊,爹对不住你,咱家情况你也知道,为了伱的弟弟们,爹只能把你卖了,你可千万别怪爹啊。”

这是王有芙的父亲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然后她便被当牲口一样买走了。

官府其实是不允许民间卖儿卖女的,但王有芙仍旧记得那天买她的那个人,是顺天府的府尹。

那个府尹已经快六十了,似乎是来‘体察民情’,体察体察着,就上来问她愿意不愿意去他家里伺候。

王有芙其实不想去,然而她的父亲替她做了主。

王有芙其实本来叫王有福,因为她娘在世时说过,希望她能做个有福气的姑娘。

然而在她被顺天府府尹买走的时候,府尹大人许是年纪大了耳背,将她的名字听成了‘有芙’。

博学多才,饱读诗书的府尹大人甚至还捋着花白的胡子夸赞她道:

“有芙有芙,芙蓉佳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采尽芙蓉秋不知,水声流去少年时。不错不错。”

王有芙没读过书,她听不懂老大人在说什么,但想来老大人读了那么多的书,说的话应该都是对的吧。

万历十三年,在那一年大旱时,王有芙才八岁,她因为长得‘乖’被前来‘体察民情’的顺天府府尹买了回去。

本以为被卖了,这辈子就都得伺候府尹大人了。

然而,就在她被买回去的那一晚,突然来了一大堆凶神恶煞的官兵,将正在脱衣裳的老府尹大人给拖走了。

后来才听说,老大人贪了赈灾粮,被英明的皇帝下令砍了脑袋。

老府尹大人被砍了脑袋,王有芙身为罪臣家中的奴婢,逃不掉再次被卖的命运。

王有芙觉得自己还是有点福气的,在一群任由人挑选采买的奴婢中,她居然被皇帝亲弟弟潞王府中的管事嬷嬷看上,并买去了。

王有芙就这样在潞王府中当牛做马,度过了几年,直到万历十九年这一年,王府的女主人潞王妃找到了她。

潞王妃很温柔,还丝毫不嫌弃地握着她这个奴婢的手,对她说了很多的体己话。

潞王妃夸她生得好看,夸她机灵。

潞王妃还对她说,像她这样的美人留在王府里,实在是可惜了。

要是将她送进宫里,保不准哪天就能被皇帝看上,然后就能像‘鼎鼎有名’的郑贵妃那样,成为皇帝的宠妃了。

王有芙不觉得自己有这种本事,在她心中,高高在上的皇帝是不可能多瞅她这种蝼蚁一眼的。

奈何潞王妃说的很是动容,加上她又是个心软的,她不会拒绝,也没有资格拒绝。

王有芙就这么被送进了宫,进宫前,潞王妃身边的嬷嬷再三叮嘱她不要忘了王妃的恩情。

王有芙当然不会忘,毕竟王妃曾对她那样温柔地说了那样多的话。

“贱蹄子,赶紧起来跟咱家走!”

一声斥骂拉回了王有芙的思绪,因为‘忤逆’皇三子殿下而被掌了十几个大嘴巴子的她,不仅脸肿了,头也是晕的。

“快点起来!算你命好,贵妃娘娘仁善,不仅不怪罪于你,还让你去伺候皇长子,你个死丫头就偷着乐吧!”

被催促间,王有芙急忙晃晃悠悠起身,紧紧跟在公公崔文升的身后。

刚从皇三子这边‘脱离苦海’的她只希望,皇长子不要那样难伺候了。

……

申府。

申时行可谓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在家养病的他莫名其妙就收到了皇帝陛下的口谕,质问他为何要撺掇百官一起逼问君父。

申时行可谓是一脸懵逼,直到他看完那封联名奏本以后,才恍然大悟。

合着许国这是打着尊敬他这个首辅的名义,故意把他这个首辅的名字加在最前头。

这是在拿他当出头鸟,当挡箭牌啊!

回想起这几年的风雨,申时行是真的感觉累了,他突然有些能理解王锡爵为什么要执意辞官了。

“申阁老,皇上要您给个回信,快些去动笔写吧。”

来传口谕的是张诚,不再是张鲸。

因为张鲸已经倒台了,如今的司礼监,东厂,都由张诚管理,如今的张诚,终于一家独大。

张诚对待大臣们的态度与张鲸对待大臣们的态度,可以说是截然不同。

张鲸会与大臣们之间保持着礼貌友好的关系,张诚就没那么好了,他只忠于皇帝陛下,哪怕面前的申时行是内阁首辅,也别想得到他张诚的多少尊敬。

申时行听完张诚的催促后,有些麻木地问道:“张公公,我非得要书面回奏皇上才行吗?”

“嗯。”张诚毋庸置疑地点了点头,逼迫一般道:“必须书面回复。”

得到答案的申时行没有再说什么,他也懒得再跟张诚客套,转头朝书房走去,步伐虚浮,如丢了魂魄一般。

回到书房后,申时行并没有急着给皇帝写‘回奏’,而是走到了书架边,翻出了一个小箱子。

小箱子打开,里头是满满的信件,这些信,基本都是张居正当年回家守孝时,与他公私往来的信件。

除此之外,还有几封‘特别’的信。

这几封特别的信,是这几年间,张居正的孙子张重辉写给他的。

申时行拿出了其中一封,再次看了起来。

只见上面字体的排版,永远是雷打不动的从左至右。

除此之外,最近两年来信的用笔,甚至都不再是毛笔了,看字的情况,应该是硬生生的炭笔。

信的内容更是年复一年的直白,上面直接写道:

【元辅大人,您好,新的一年祝您新年愉快。另外,望您明哲保身,我张家才可安宁。虽然我已经预测到,您的首辅之位坐不长久。更说不定,您将成为下一个张太岳。】

看着这封稚嫩直白的信,申时行突然笑了,苦笑。

第一次收到这封信时,申时行只以为对方想要装神弄鬼,亦或者说是张居正的儿子们对他的蓄意诅咒。

后来第二次收到时,他开始觉得这是小孩子的恶作剧。

后来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申时行收到了很多次,每次他都会看,看过后便只是付之一笑罢了。

可事到如今再看这信,申时行突然觉得好笑的不是这信,而是他这个人。

本以为会是诅咒,会是恶作剧,没想到到头来,居然是预言。

“叔大啊……”申时行将信放回去的同时,自顾自地苦笑道:

“没想到最终,我的结局居然被你孙子预言到了……

没想到最终,我也如你一般,葬送在了咱们的学生手上……

没想到最终,我也如你一样失败了,我也没能实现中兴盛世……

没想到最终……我这一生如履薄冰,终究还是没能走到对岸啊……”

苦笑喃喃间,申时行坐到了书桌旁,他认命般地研磨起了墨,又认命般地提起了毛笔,最后认命般地在纸上写下:

“回奏圣上,臣近来正逢身体不适休假,那道奏疏臣并不知晓,与臣无关。张有德不谙大事,胡乱进言实乃愚笨之举。而册立一事,圣意既已定,自可决断册立之事,不要因小人鼓噪而影响圣心。”

这封‘密疏’通篇皆是得罪人的话,而且得罪的对象,是文官集团,是群臣百官。

身为百官之首的内阁首辅,申时行写出这样‘得罪人’的内容回奏皇帝,其中意义可谓不言而喻。

……

乾清宫。

看着申时行的回信,朱翊钧先是惊诧了一瞬,很快又是冷笑道:

“看来申时行是不想干了啊。”

一旁的张诚刚想附和些什么,就又听皇帝下令说道:

“将这封‘密疏’‘不小心泄露’出去,让朝中的大臣们都好好看看,身为百官之首的内阁首辅,是怎样看待他们的吧。”

想走?

那走之前,就请申先生你,再替朕挡一回吧!

……

这道密疏,很快便‘不小心’流传了出来。

满朝文武,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朝中大臣们见申时行这般明目张胆的做‘墙头草’,甚至还在密疏中说敢于为文官集团当‘出头鸟’的工部主事张有德愚笨!

这下子,群臣百官们纷纷彻底气炸了!

于是乎,铺天盖地的弹劾,再次袭来!

只不过这次弹劾的矛头不是直指皇帝,而是首辅申时行!

给事中黄大城第一个上疏,弹劾申时行表面上赞同群臣百官们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的建议,背地里却偷偷迎合圣意,拖延册封皇太子一事,以此首鼠两端之态来左右逢源!

紧接着,内阁中书黄正宾也上疏,弹劾申时行排挤,陷害同僚。

万历皇帝朱翊钧在看到这两封弹劾奏疏后的反应十分耐人寻味,他似乎看热闹不嫌事大,不但没有惩治申时行,甚至还下旨将黄大城,黄正宾二人给罢了官。

朱翊钧的这个举动,可以说是彻底戳中了百官们的‘痛点’!

‘暴风雨’终于‘再度’来临,这一回淋向的人,是首辅申时行,以及所有与申时行有关的人!

其中,御史张鹤鸣上疏弹劾远在辽东边境的将领李成梁贵极而骄,奢靡无度!

除此之外,更是有人直指李成梁不仅将整个辽东的商利全都收到了自己手里,甚至还指出了李成梁结交辽东当地权贵,以及巴结勾连申时行等朝廷命官之举。

边军将领与阁臣相互勾连,这是死罪,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夏言便是死于此罪。

人人都知道夏言是被冤枉的,然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所以夏言死了,还是十分耻辱的被绑住手脚,像抬年猪一样被抬去刑场凌迟。

身为首辅的夏言死了,死于勾连边军将领之罪。

而如今的首辅申时行,也被人扣上了勾连边军将领李成梁的死罪。

如此多的罪状铺天盖地指向申时行,按理来说,这位谨小慎微的‘老好人’阁老,应该出来为自己辩解才是。

可申时行的做法却是令人费解,他不但不出来辩解,甚至干脆连门都不出了,整日只待在家中,好似在家等死一般。

事实证明,申时行的确在等死,他已经放弃了挣扎。

申时行很清楚,如果皇帝真要杀他,百官真要害他,他就算是舌灿莲花也没有用。

就像张居正被抄家一样,哪怕把张家都给翻过来了,也没有找到十足的证据来证明他有罪。

可最终皇帝和官僚集团们,还是要给张居正定罪,并且还要让他的子孙后代,成为人人都为之唾弃的罪臣之后才肯罢休。

申时行太懂皇帝陛下了,因为朱翊钧是他看着长大的学生,而他也是除了张居正以外,教授朱翊钧最多课的先生。

申时行懂皇帝,但他更懂文官集团,因为他是内阁首辅,是文官之首,是文官集团的领头羊。

申时行很清楚,大明朝的文官集团,这是一个比皇权还要可怕的存在,这是一个巨大的既得利益团体。

它们早已如参天大树的根基一般,深深扎透在了大明帝国的每一处。

而他们那所谓高高在上的天子,说得好听些,那是垂拱而治。说句难听的,天子就只是个吉祥物罢了。

申时行知道一切,事到如今,他能做的,只有听天由命了。

……

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愁。

首辅大人申时行在等着听天由命。

鸿胪寺主簿赵士桢,却终于等来了他的上门女婿——张重辉。

啊……

本就不多的订阅,追订还越来越少……

老板们是养书了,还是弃书了……

求别养书啊……

小作者码字码的心都在发凉啊……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36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