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开局被抄家,反手烧祠堂

作者:常酒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149章 平壤大捷!鞭尸万历!

书名:大明:开局被抄家,反手烧祠堂 作者:常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58

“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倭奴会大开平壤城北门,又故意知情不报?”

宋应昌没有客气,见到张重辉后直接便是如此质问,料到了对方会行狡辩,他更是直接‘堵死路’道:

“你知不知道你这是在延误军机!耽误军国大事!如此大罪!你们张家十族的性命都不够赔!”

面对这骇人听闻的‘十族’威胁,张重辉却是一脸淡然地反问道:“所以呢?”

“所以?”宋应昌瞪大双眼,斥问道:“你还有脸问所以?你到底为什么知情不报?”

“什么?我知情不报?哈哈,真是好笑!”张重辉笑着道:

“我一早就说了祖总兵之言并非扰乱军心,我好言相劝,结果为此我还被李提督关了两日,这件事情所有人都是有目共睹的。

你们这些身居高位者自恃孤傲,不肯听良言相劝,最终错失良机,现在还要将责任扣到我这么个‘一心为国’的白丁身上?”

“你不要东拉西扯!”宋应昌知道张重辉是在故意‘搅混’话题,他又将话题扯了回来,再次问道:“我在问伱,为什么知情不报!?”

张重辉也不躲,‘故意’问道:“知什么情不报?”

“自然是倭军会大开平壤城门这一军情!”宋应昌冷眼说道。

张重辉却是直接摇头,装傻道:“小西飞又没跟我说过他们会开大门,我怎么知道?”

“你放……”宋应昌自然不信:“你胡说!小西飞肯定跟你说了!你明显就是打量着我跟李提督听不懂倭语,故意隐瞒!”

“宋经略。”张重辉笑了,挑拨一般:“凡事讲究证据,你有证据吗?”

“是啊,凡事讲究证据。”宋应昌也笑了:“我是没有证据,但你放心!我上呈给圣上的军情中,一定会将你的这一‘罪’大大写上!”

宋应昌的意思很明显,摆明了就是在对张重辉说——“不论怎样,这个‘锅’你都背定了!”

毕竟错失了如此良机,总得有个人出来承担责任!

虽然问题的‘根源’,并不‘只是’出在明军没有事先得知‘倭奴会大开平壤城门迎接’之上。

更多的原因,其实还是出在了明军大部队没有预料到倭奴们的‘欢迎仪式’会那么的隆重且奇葩。

一时‘慌奇’之下,军队乱了阵脚,这才是致使此次‘痛失良机’的最大原因!

宋应昌知道这些,但现在错误已经酿成,原因便不再重要!

现在最重要的是,要给上面一个交代,更要给皇帝陛下一个‘说法’!

这个‘说法’,一定要说得过去才行,毕竟这可是要呈交给皇帝陛下的。

思来想去一番后,宋应昌决定,只能从大年初一那日,接见小西飞一事下手了!

谁都知道那日接见小西飞等倭奴使者时,营帐内只有宋应昌,李如松,张重辉三个明朝人。

故而给皇帝陛下的‘说法’,只能是他们三个人中的一个‘给’!

宋应昌自然不可能将自己给搭进去,更不可能将正在打仗中的大将李如松给搭进去!

故而这个‘天选之人’,只能是张重辉了!

宋应昌已经不在乎小西飞究竟有没有跟张重辉说过,倭军会大开平壤城门迎接明军一事了。

反正事到如今,小西飞说了就是说了!

没说,那也是说了!

事到如今,张重辉这个‘锅’是背定了,然而身为当事人的张重辉却是并没有什么特别反应。

“宋经略,不是我说你,你的格局真的太小了。既然你如此执着于要让我背锅,那你便去向圣上告状吧!”张重辉一脸无所谓,甚至还道:

“最好让满朝文武大臣都知道,是我张重辉,是我一个未满十五岁的外交副使,致使援朝大军酿下了如此‘显然’的大错!

让皇上和满朝文武们都好好看看,你这个朝鲜经略使,跟提督大人李将军,为了推卸责任,都有多能推卸责任吧!”

“你!”宋应昌牙齿咬住了,一时间竟有些不知该如何反驳才好。也是在这一个刹那之间,他才幡然想起一件事!

等等!张重辉……还没有十五岁?

宋应昌也是才反应过来,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潜移默化一般,他好像‘早就’没有将对方给当成‘孩子’来看过了……

意识到这一点的宋应昌瞬间又欣喜了起来,他又笑了,道:

“张重辉,你以为你年纪小,就没有人相信是你从中搞的鬼了?你还不知道吧,自从妖书案过后,朝中早就没人将你当成正常孩子来看了。

听说,就连皇上也是如此!你可是张神童的后人!自然也是神童了!神童‘心眼’多,万一生了……想为祖父‘报仇’,而报复‘误国’的坏心思呢?

也不是不可能啊!是吧?张小神童?”

这一次,宋应昌‘似乎’赌对了,因为他看见张重辉不仅脸色冷了下来,就连还嘴都不还了,直接就是转身离去。

看着张重辉离去的背影,宋应昌心中不由得暗自欣喜道:

“小子,跟我玩?你还太嫩了!”

……

为了让‘说法’更具有‘合理性’,宋应昌直接便是将‘张重辉怀有报复国家图谋’的想法写在了奏本之上。

至于皇帝陛下信不信,那就是皇帝陛下的事了。

反正宋应昌是写了,而且‘泼脏水’的事,朝中文官又有几个没干过呢?

写好的奏本,加急送往了京师。

然而宋应昌不知道的是,另外一道涵盖着‘朝鲜王印’的‘奏呈’已经先一步渡过了鸭绿江!

这道奏呈,注定要比他宋应昌的奏本‘先’一步到达内阁,到达司礼监,也到达皇帝陛下的手上!

……

接下来的几日,朝鲜大地经历了一场‘短暂’的平静,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直到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初八日的清晨。

平壤城的炮火声,终于炸响了!

提督李如松正式下令,全军主动进攻平壤城!

是的,这场仗,李如松不准备‘围’了,而是选择了直接‘攻’!

李如松很清楚,这场仗,明军‘围不起’!

围城是需要很长很长时间的,而平壤城不是宁夏城,宁夏城在大明朝境内,再怎么说都是在‘自家’境内,围久些也没什么。

可平壤城就不一样了,平壤城在‘别人家’不说,平壤城后方的‘王京’更是还驻扎着不少倭军。

李如松很清楚,这场仗必须得打得快!准!狠!

绝对不能拖到后方‘王京’内的倭军们发现,并赶来支援!

一旦拖到王京内的倭军,或者驻扎在周边的倭军们前来支援,届时倭奴援军再联合平壤城内的倭军一同进攻,到那时候,明军可就难上加难了啊!

……

战争拉响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出战前,李大提督下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命令。

那就是——大战之中,不准部下割取首级!

要知道,打仗领军功,是要靠‘人头’来算取奖赏的,不然无凭无据,张口就来,朝廷也不会认下这个功劳。

可若是人人都抢着割人头,谁去攻城?谁去送死?

此令一出,李如松受到了不少手下将领们的反对。

然而,对于这些反对的声音,李如松只放出了一个条件——先登城者,赏银五千两!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受到激励的将士们顿时士气大涨!

毕竟那可是五千两啊!

可……丘八们似乎忘记了,他们的这位提督大人,似乎不怎么爱守信用……

……

正月初八日的朝鲜,炮火声响了整整一天一夜。

轰炸声之响烈,便是连义州都能听得一清二楚,可见战况之惨烈!

打仗是要死人的,在这新的一年正月里,数不清的明军将士们死在了这片异国他乡的土地之上。

此时此刻,他们的家人好友,或许还在遥远的大明家乡,盼望着他们的归来。

……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初九日。

紫禁城,乾清宫。

此时的万历皇帝朱翊钧还不知道平壤城‘早’已经开战,他也不怎么在意什么时候开战,这一切他相信李如松自有安排。

值得一提的是,万历皇帝虽然并不喜欢李成梁,可他却是很喜欢李如松。

身为帝王,万历皇帝最喜欢的就是李如松这种到处得罪人,且也不怎么‘得军心’,又有真本事的孤傲将领了!

万历皇帝其实并不怎么在意此次的朝鲜战事,此刻的朱翊钧,只觉得丢脸。

是的,纯纯丢脸。

“宋应昌这个白痴!”

朱翊钧气得将奏本往桌上重重一拍,怒道:“他是不是蠢!打仗的时候将这种‘不光彩’的事情扯出来说做什么!丢人都丢到朝鲜去了!”

朱翊钧也是服了宋应昌,摆明了就是军队没有管理好出的问题,居然将责任甩到了张重辉的身上!

这也就罢了!毕竟朱翊钧也认为张重辉有‘故意报复’的嫌疑!

可关键是!这件事情居然还让朝鲜国王,以及朝鲜大臣们全都知道了!

这下子好了,本来因为上次‘游击队长’一职奖给了沈惟敬,朝鲜人都觉得天朝有些亏待张副使。

这次张重辉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向提督李如松‘提议’却惨遭囚禁,后又因稳住倭奴使者澄清‘误会’而惨遭经略使宋应昌的‘诬告’。

这不是摆明了在告诉朝鲜人,为大明朝办事,是没有好下场的嘛?!

朱翊钧快气炸了,他甚至有些后悔自己上回为什么要因为‘一时意气’而给了沈惟敬奖赏,却不给张重辉奖赏了。

这番操作,完全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狡猾!他实在是太狡猾了!”

朱翊钧气愤连连,目光止不住瞥向了桌上的另一道,盖着朝鲜王印的奏本之上。

上面的‘客观求情’内容,是以朝鲜国王李昖的‘名义’写的。

可那字迹以及书写方式,朱翊钧闭着眼睛都能猜得出来,这是张重辉写的!

“居然还勾搭上了朝鲜国王!”朱翊钧气得站了起来,几乎是不过脑子的,脱口便是一句道:

“想学伍子胥不成!”

此话刚一出口,不仅一旁的陈矩被惊着了,就连朱翊钧自己也是呆愣住了……

一时间,气氛怪异了起来。

朱翊钧就这么瞪着眼,愣着站了半晌,直到有人来通传说,他的儿子朱常洵来给他请安了,这位已过而立之年皇帝陛下才有些失神的重新坐下。

“陈矩。”朱翊钧招来了陈矩,问道:“张重辉他怎么还不回来?”

陈矩回答道:“回皇爷的话,骆思恭来信说,张重辉给出的理由是,他还没找到叔叔张允修,说是要等大军收复了平壤城,进城找过叔叔后再回来。”

“还找什么叔叔!”朱翊钧有些激动道:

“即刻让骆思恭把他给押送回来!不准让他继续留在朝鲜了!”

“更不准让他跟朝鲜国王走近!”

……

命令下去了,朱常洵也进来了。

“父皇,您的脸色不太好啊,是身体不舒服吗?”

朱常洵的个子长高了些,人也胖了一圈,看起来也懂事了些,起码都知道关心老父亲的身体了。

见宝贝儿子这般懂事,朱翊钧心头暖暖的,原先的那些‘不安’也消散了许多。

“洵儿,你真是越来越懂事了。”朱翊钧欣慰道。

被老父亲夸奖,若是按照以往,朱常洵肯定早就骄傲的挺起胸脯了,然而这次他却是一改常态,反而苦着脸道:

“我哪能有皇兄懂事啊,人人都夸皇兄勤奋懂事节俭,人人都骂我懒惰顽皮奢侈,唉……”

这样的话,从一个不到八岁的小孩儿嘴里说出来,一看就不对劲。

朱翊钧几乎是瞬间便猜到了,是郑梦镜让儿子来说这些话的。

近来,朱翊钧的这位爱妃‘又又’一次被朝中大臣们给骂了。

理由是郑贵妃蛇蝎心肠,私下里克扣皇太子的生活用度,害得可怜的皇太子生活拮据,度日艰难。

朱翊钧不知道郑贵妃有没有真的‘亏待’他的大儿子朱常洛,此事他甚至连查都没让人去查。

大概是不在乎结果如何,更似乎是怕查到的结果属实,令自己为之失望吧。

“洵儿,回去告诉你母妃,我相信她。”

……

打发走了儿子,朱翊钧总算是能歇息一会儿了。

近来朱翊钧其实也不忙,但也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自从‘明倭双方谈判’开始,就哪哪都透露着不对劲。

“事到如今,脸皮都撕破了。谈判了些什么,也不重要了。”

朱翊钧心里自我安抚着自己,迷迷糊糊间,他竟直接靠坐在龙椅上,瞌睡了过去。

……

朱翊钧‘醒’了。

只是醒来后,他有些奇怪一件事……

怎么四周那么黑啊?

“陛下,您醒啦?”

一道‘有些熟悉’的声音响在头顶,朱翊钧四处看去,却是什么也看不见,眼前只有漆黑的一片。

“这是哪儿啊?怎么这么黑?”

朱翊钧焦急询问着,抬手便往前面去抓,然而双手却是被身前的‘某样东西’给挡住了,显然前面有木板之类的遮挡物!

“这到底是哪儿?”

朱翊钧再次发出了疑问,这次他发现自己的声音居然有回音,显然自己是被‘关’在了某个密闭的空间之内!

“谁!谁那么大胆敢关朕!谁!”朱翊钧慌了,但身为帝王他此刻还是说出了硬话:

“到底是谁找死!朕可是皇帝!”

就在朱翊钧慌乱地推着前面的遮挡物时!那道声音又响起了!

这次,响起在了‘外面’!

“陛下别急,再等一会儿,我很快就能把您给挖出来了。”

有些熟悉的声音令朱翊钧顿时一个激灵:“张……张重辉!?你!你说什么?把我……挖出去?”

“是啊陛下。”张重辉的声音又道:“我很快就能把您给挖出来了。”

朱翊钧震惊了,一个可怕的‘想法’瞬间冒起,他下意识地便忙问道:“你挖我做什么!?”

“嘿嘿嘿。”张重辉的笑声响起,阴森森道:“自然是挖您出来鞭尸啊!”

“不要啊!”朱翊钧慌忙喊着!

“不要?”这次响起的,不再是张重辉的声音,而是张居正的声音:

“陛下,是您先要将我鞭尸的啊,这叫一报还一报!还有,您的棺材板,就要破了啊!”

伴随着‘张居正’的话音落下,朱翊钧眼前的漆黑一片,逐渐被亮光所代替!

意识到‘棺材板’将被打开,朱翊钧慌了!

“不要啊先生……”

……

“破了!皇爷!破了!”

耳边,是陈矩激动的声音。

朱翊钧猛地坐直了身子,汗流浃背的他这才意识到,自己方才‘只’是在做噩梦‘而已’。

“破什么破!”被吓到的皇帝陛下十分愤怒,刚醒来便是直接对着陈矩大骂道:

“吵吵嚷嚷成何体统!还有没有规矩!”

被皇帝陛下骂了,按理来说陈矩应该立马跪下请罪才是。

然而这一次,陈矩却是似乎被喜悦冲昏了头脑,只一个劲地‘报喜’道:

“皇爷!平壤城!是平壤城破了!八百里加急的急递!我军大破平壤城!此战大胜!”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18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