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开局被抄家,反手烧祠堂

作者:常酒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145章 傀儡国王!求订别跳系列!

书名:大明:开局被抄家,反手烧祠堂 作者:常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58

乾清宫。

“还真就被他给谈成了?他到底怎么做到的?”

万历皇帝朱翊钧在得知了朝鲜的这一‘喜报’过后,不由得心生怪异起来。

难道倭奴全都是傻子不成?真就全都听信了张重辉的鬼话?乖乖等我大明朝出兵了再挨打?

“回皇爷的话,许是……”陈矩都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如此荒谬的事才好了,他只能是回道:

“皇爷,反正都是谈成了,咱们‘拖’的目的已经达到,过程是什么其实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话是这样说,可……”朱翊钧总觉得哪里不对,转而又问:“骆思恭那边有什么特别的消息吗?”

“回皇爷,骆思恭有回来信,倒也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消息。”陈矩不太确定地回答道:

“就是说……张重辉跟沈惟敬二人之间的关系似乎不太和睦,他们还总当着朝鲜国王,大臣们的面互相明嘲暗讽。”

“真是丢人!”朱翊钧不太高兴道:“家丑还不可外扬呢,他们这是要做什么?让骆思恭管好他们!别让他们在藩属国,还丢了我大明朝的脸!”

“奴婢遵命。”陈矩恭敬回答,其实他早就已经按着这个想法,给骆思恭回过信了。

“还有别的吗?”朱翊钧又问道。

陈矩想了想,摇了摇头道:“回皇爷,没了。”

其实陈矩撒谎了,因为他将张简修不知怎的,突然怕起了他侄子这件事情隐瞒了。

一心为主的陈矩,也是为了他的皇帝陛下能够不要‘多想’,而不得不自作主张的‘欺君’一回。

得知没什么消息了后,万历皇帝似乎有些无聊,已到而立之年的他突然像小时候一样抠起了手指头,面带思索间,似乎在斟酌些什么。

半晌后,朱翊钧突然说道:“有功当赏,既然张重辉立了功,那就赏沈惟敬一个‘游击将军’的官职吧,好歹也是我大明朝的主使者,身上总要有个官位。”

“啊……啊?”陈矩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复述问道:“皇爷,赏沈惟敬吗?”

朱翊钧看向陈矩,第一次对这个‘经常性耳背’的老太监发出了斥责:“你的耳朵是聋了吗?”

这下子,陈矩不敢再问了,忙是接下命令就要退下去办。

副使立功,赏正使官职,虽然很离谱,但也不是不可以……吧?

“等等!”朱翊钧喊住了就要走的陈矩,问道:“皇长子那边,近来怎样了?”

“回皇爷,太子殿下近来潜心读书,十分乖觉。”陈矩如实回答。

儿子用功读书,人又乖巧,身为父亲的朱翊钧本该高兴才是。

然而事实证明,朱翊钧并不怎么高兴,甚至还有些烦躁。

对于朱常洛这个长子,朱翊钧其实是很希望对方能够不要那么懂事,最好再顽皮捣蛋些的。

因为只有这样,朱翊钧才能够顺理成章的把朱常洛这个太子废掉,再光明正大的改立自己喜欢的朱常洵为太子。

然而,自小便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朱翊钧不知道,不被宠爱的孩子,是没有顽皮的‘资本’的,能够艰难度日,已经是很难得了。

……

东宫。

“到底怎么回事?你们就是这样伺候太子殿下的?殿内这样凉,你们居然连盆炭火都不知道点?”

身为太子讲官的郭正域此时十分愤怒,因为他惊奇的发现,他的太子学生都已经冻得流鼻涕了,可身边伺候太子的宫人们居然全都跟死的一样,一点举动都没有!

这下子,‘正义感’爆棚的郭正域怎么可能不生气呢?

面对郭正域的大声指责,一旁侍奉朱常洛的太监王安面色纠结着,似乎有话却不敢说出口。

再看小太子,这会儿也是一脸慌张,怕着些什么,不敢说出口一般。

郭正域当即便是猜到了一个答案,他蹲下身子,按着小太子的肩膀关心问道:

“殿下,您跟师傅说实话,是不是‘有人’在私底下欺负您?苛待您?连炭火都不给您发放了?”

郭正域话里的这个‘有人’很显然,除了臭名昭著的郑贵妃还能有谁?

事实证明,郭正域‘好像’还真猜对了,只见小太子忙是将脑袋摇成了拨浪鼓,一边摇一边忙说:

“郭师傅!没有的!没有人苛待我!我也不冷!”

这样‘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回答,郭正域怎么可能听不懂。

看着小太子身上都有些紧了的衣裳,一看就知道这是好些年前穿的了。

再看这冷冰冰的大殿,以及同样衣着单薄的太监宫女们,郭正域几乎可以肯定,这背后肯定是郑贵妃在指示!

“毒妇!”郭正域咬牙蹦出这二字后,实在是看不下去的他决定了,回去必须写奏本弹劾郑贵妃!

……

郭正域走了,走之前还对朱常洛说:“太子放心,有师傅在,没人能再欺负您!”

望着郭正域愤愤离去的背影,朱常洛的心里还是很感动的,毕竟这是‘唯一’一个敢替他‘出头’的先生。

然而,感动过后,原先还满脸写着慌张害怕的朱常洛,表情开始逐渐冷淡下来。

“王安,去把炭火点上吧。”朱常洛面色平静地吩咐道:“别用红罗炭,普通黑炭就行。”

……

万历二十年,九月十七日。

宁夏城。

自三月份明军包围宁夏城,至九月初九日明军拿下南门。经过这场长达六个月之久围城之战后,宁夏城终于破了!

此时的城内一片狼藉,到处都是被大水浸泡过的痕迹,倒塌的房屋,泡到‘巨人观’的尸体,画面之惨烈,宛若人间炼狱!

然而,这样的画面对于久经战场的兵将们来说,似乎已经成为了习惯,人人皆是面无表情,无情又麻木着。

“李提督!”

一位千户快步跑来,朝人群中央,一位浑身充满肃杀之气的魁梧将领禀报道:

“哱拜投降了!哱拜说他是受了小人的蛊惑才造的反!他还杀了许朝,刘东阳!并且还将这二人的人头给‘丢’了出来!只求朝廷能够留他与他的家人们一条性命!”

听到这样一个消息,身为老大的‘李提督’还未出声,一旁的宁夏总兵‘麻贵’倒是先发起了牢骚,‘呸’道:

“我呸!投降?城都破了!这才想起来投降?哱拜还真是会做白日梦啊!”

麻贵的牢骚发完了,然而现场的气氛却是紧张了起来,在场之人皆是一言不发,更不敢有任何动作。

察觉到情况不对,后知后觉的麻贵也是瞬间汗流浃背了,他差点忘记身边还有一个狂傲暴躁的‘李提督’了!

回想起李提督刚到宁夏城时把自己给骂得狗血淋头的画面,麻贵膝盖都软了,忙是下马半跪求饶道:

“是下官口无遮拦!还请提督责罚!”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李如松’会破口大骂并责罚麻贵之际,这位素来暴躁的提督大人却是一改常态,直接无视了麻贵不说,甚至还言语平静的对那千户道:

“投降?好啊。只要他们放下武器投降,便可以饶他们一命。”

素来杀人不眨眼的提督大人突然间如此‘温柔’起来,所有人都被震惊到了!

那千户听令后也是震惊不已,但他也不敢多问其他,急忙领命后便下去,按吩咐办事了。

就在所有人都震惊于提督大人‘转性子’了时,李如松接下来的举动,却是令人意料之外,更又令人意料之中!

只见李如松的眸光骤然冷冽了起来,手中马刀一挥而下,伴随着利刃破空的声音,他狠声下令道:

“传令下去,待收缴完‘叛贼’们的武器后,围住哱拜家,给我放火烧!”

“一个!都不准留!”

投降?

早他娘干嘛去了!

……

与此同时,朝鲜义州。

朝鲜国王李昖收到了建州卫女真人首领,努尔哈赤的‘慰问’。

努尔哈赤表示,他在向大明朝朝贡完马匹后,听闻了倭军入侵朝鲜一事。

努尔哈赤更表示,他怀着跟朝鲜‘唇齿相依’的感情,‘十分愿意’派出自己手下骁勇善战的三四万骑兵,以及四五万步兵,一同出兵援助朝鲜!

得到这样一个‘暖心’又‘贴心’的慰问,朝鲜国王李昖感动得都快要哭出来了。

毕竟这可是三四万骑兵!四五万步兵!四舍五入加起来那可是整整十万兵士啊!

相比起来,宗主国大明朝实在是抠搜的不像样子,几个月了才派来那么三千人。

再看看人家努尔哈赤多大方?一出手就是十万人!

李昖太兴奋了,兴奋到当即便想要‘收下’努尔哈赤送来的这份‘厚礼’!

然而,这位勤劳节俭出了名的‘仁慈’君主终究还是太过‘年轻’了,他的‘接受建议’当即便被他的丞相柳成龙给反驳了回去。

“一个平日里连关系都不怎么打的‘邻居’,突然送来如此厚礼,主上殿下,您难道就不觉得很奇怪吗?”

柳成龙没有对他的王上客气,毕竟这关乎着军国大事,他虽然尊敬他的王,但他家王的能力嘛……他还是很有数的……

李昖身为君主虽然庸碌了些,可他也不是傻子,何尝不知道天下没有‘白白掉馅饼’的好事呢?

可人家努尔哈赤愿意主动出兵,白给的‘苦力’不要,那多可惜啊?

然而,李昖的想法终究还是遭到了柳成龙等大臣们的反对。

虽然李昖是王,但他终究还是拗不过他的臣子们,无奈之下,他也就只好作罢……

这一点,李昖与他那宗主国的万历皇帝陛下,倒是有那么些‘异曲同工’之妙呢。

值得一提的是,李昖初名为钧,李钧。

嗯,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那个‘钧’。

这位以朝鲜明宗‘嗣子’身份,入继王统的朝鲜国王,刚一上位就面临着朝堂内外都在被‘士林势力’所全面掌控主导着的尴尬地位。

也就是说,李昖这个‘所谓’的朝鲜国王,说他是‘吉祥物’也不为过。

在这位‘若有若无’国王的统治之下,朝鲜朝堂更是分化为了东人,西人,南人,北人等朋党。

就此,激烈的内部党争展开了!

朝鲜内部一乱,这不,倭奴立马就趁机而入了!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时候的朝鲜似乎正在‘提前’预示着大明王朝将来会发生些什么。

毕竟,对于一整个国家来说,‘党争’往往才是造成‘异族’成功的最大祸根!

李昖很难受啊,然而难受也只能憋着。

这位勤劳节俭,有城府却又不太多的朝鲜国王,只好带着一腔怨气,来到鸭绿江边吹风。

巧的是,天朝副使张重辉也在江边吹风。

一直以来,李昖对于张重辉这位年轻又俊俏高大的副使,观感还是不错的。

除去对方帮他的国家争取到了‘缓和’的时间以外,李昖也是对张重辉的‘身份’有些同情。

“张副使,听闻你的祖父是天朝的张首辅?”李昖试探性地对张重辉询问道。

李昖本以为张重辉会很抗拒这样的一个话题,毕竟这事关对方祖父的‘黑历史’。

然而,令李昖没有想到的是,张重辉不但不避讳这个话题,甚至还顺着话茬,颇为惆怅地感叹道:

“可惜物是人非,如今我祖父只是一个罪臣,而我也只是一个罪臣之后,想要戴罪立功尚且艰难不被认可。”

李昖闻言当下便知道了张重辉说的‘想要戴罪立功尚且艰难不被认可’是何意了。

毕竟大明朝兵部给外交正使沈惟敬授予了‘游击将军’一职‘奖赏’的消息早已传到了朝鲜。

耐人寻味的是,真正立下了功劳的副使张重辉,却是没有收到一丁点的奖励。

对此,许多朝鲜官员都表示唏嘘不已,甚至还有人猜测,是沈惟敬贪功冒领了副使张重辉的功劳。

见年轻副使这般心酸,李昖温声安慰道:“想来定是这中间出现了什么误会,待你回到天朝之后,英明的‘万岁’定会念及功劳,奖赏于你。”

张重辉苦笑摇摇头:“但愿吧,可惜了我祖……”

说着,张重辉突然停下了卖惨,因为有人来了。

来人便是几乎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在‘监视着’张重辉的骆思恭。

李昖也看出了这里面的那些‘弯弯绕绕’,当即便是转换了话题,问起了对方最近在吃住之上是否还习惯。

张重辉似乎并不想‘吹风’了,转而拱手告辞,表示有事先离开。

望着张重辉匆忙离去的背影,李昖不由得心生一阵感慨——他要是能有一个像对方祖父,首辅张居正那样雷厉风行,事事优秀的宰辅该有多好啊……

对李昖来说,反正‘都是’要被臣子们给压着,被有能力又忠心的臣子压着,总比没能力还爱内斗的臣子压着要强多了。

毕竟再怎么着,都比他现在所面临的亡国局面,要强得多得多……

“唉……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啊……”

望着鸭绿江对岸的大明辽东,李昖目光惆怅间,想起了他最喜欢的一本大明话本——《三国演义》。

回想起《三国演义》里面的情节内容,李昖不由得仰天长叹道:

“我要是能有一个优秀,并且还长寿的相父,该有多好啊……”

“当刘禅又如何?国还在就够了……”

扶大厦之将倾?位人臣之极点?

至于……好人?坏人?

都不过是,苦一苦百姓罢了……

……

李昖可能盼不来他想要的相父了,毕竟他自己都已经四十好几的年纪了。

但是,李昖盼来了他梦寐以求的天朝救兵!

万历二十年,十月。

明廷命刚结束了‘宁夏战役’不久的提督李如松北上,总理蓟,辽,保定,山东军务,同时充任防海御倭总兵官。

除此之外,明廷还命李如松的亲弟李如柏,与李如梅为副总兵官,一同率领明朝大军开赴朝鲜。

此次援朝之战,大明朝从全国调集了一共约四万精锐,其中主要有:辽东铁骑一万;宣府、大同各选精骑八千;蓟镇、保定各选精锐步兵五千;江浙步兵三千。

明廷又命四川副总兵刘铤率领川军五千,做为后续部队,向朝鲜进发!

……

万历二十年,十二月底。

李如松率领明朝大军横跨鸭绿江,一同前来的还有兵部右侍郎,同时也是如今的朝鲜经略使宋应昌。

在这即将辞旧迎新的年关之时,朝鲜国王李昖以及他的臣民们,终于盼来了天朝大军!

然而,在得知天朝只派了四万多人来,且都还没有来齐时,丞相柳成龙的脸都绿了……

四万人?倭军可是有号称二十万啊!

就算天朝的神兵再怎么神勇,也不是那么神勇的吧??

柳成龙再一次‘失望’了,然而这还不算完,因为他发现,此次的天朝派来的主将领李如松,是个极其狂傲自大的人!

甚至比之前跑路的副总兵祖承训,还要狂傲数十倍不止!

而且……

这位狂傲的提督大人,来到朝鲜的第一件事,就是打人。

打的人,偏偏还就是祖承训……

原因无他,祖承训上回打了个大败仗,跑得比兔子还快先不说。

也不知道这位老将是不是年纪大了经不起吓唬,自打被倭军们追着打败了以后,回来逢人就说倭军的诡异!

除此之外,祖承训还添油加醋的说,倭奴们很可能都是一群精神不正常的妖怪!

此言一出,刚渡江而来的明军们听到后,不由得心中慌乱起来!

如此,军心便也开始动摇涣散了!

……

军帐内。

此刻,主将李如松正在与经略使宋应昌,以及他部下的主要将领们,商谈着接下来的作战策略。

而军帐外,是祖承训那撕心裂肺的痛吼声。

“大哥,要不还是算了吧……”

李如柏终于还是听不下去了,毕竟外头正在挨棍子的祖承训曾是李成梁的家丁,更是亲眼看着他们兄弟几个长大的长辈。

面对弟弟的求情,李如松冷冷瞪了对方一眼,冷声道:“你也想挨棍子?”

骨子里的恐惧吓得李如柏微微缩起了脖子,不敢再多求情。

本来也想出来替祖承训说话的李如梅也是被吓得闭紧了嘴巴,毕竟对他们这些弟弟来说,大哥李如松可比老爹李成梁要可怕多了!

眼看气氛越来越冷,李如松也知道在场的这些人几乎都想替祖承训求情。

虽然祖承训是看着他长大的叔叔,可李如松也决对不允许对方胡言乱语,夸大倭奴,动摇军心!

为了杜绝有人还想要‘袒护’祖承训,李如松直接便是对着众将领呵斥道:

“谁要再敢替祖承训求情!一律按动摇军心惩治!一律二十军棍!”

此言一出,场面肃然!

这下子,谁还敢跳出来,那就是找死了。

事实证明,找死的人还是有的。

因为就在这时候,有人前来通报:

“禀李提督,宋经略,张副使在外求见。”

“张副使他说……祖总兵很可能是被冤枉的……”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8205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