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开局被抄家,反手烧祠堂

作者:常酒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118章 皇帝陛下抑郁了!下旨赐死张重辉!

书名:大明:开局被抄家,反手烧祠堂 作者:常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58

眼看皇帝陛下越笑越癫,笑着笑着甚至都红了眼框,似乎都要流出泪来了……

陈矩与张诚二人见状也是都傻了眼……

还是陈矩反应快,急忙忙将拐杖捡起后,又忙安慰道:

“皇爷,大臣们的此举,也正好合了您的圣意呀。妖书案咱们不查了,也好早些为三位皇子封王不是?”

听完这番‘安慰’后的朱翊钧终于停下了癫狂的笑意,只不过他却是也没有说些什么,只是静静一言不发着。

眼见陈矩的这番‘安慰’的确有些‘效果’,张诚也‘心痒痒’了,忙跟着逢迎圣意安慰道:

“是啊皇爷,此次妖书一案牵扯颇多,那些大臣们主动妥协,不查也好。

如此即可平息了妖书风波,也可让那些无知世人们,免去对天子圣人您的‘无知’偏见。

这也是‘为您’排忧解……”

“为了朕?”朱翊钧突然就激动了起来,打断张诚说话的同时,更是‘断章取义’地怒道:

“他们哪里是为了朕?他们这是怕妖书案‘罪魁祸首’的帽子!会扣到‘他们自己人’的身上!

他们现在‘更’是想将这妖书案‘幕后主使’的所有罪责!全都推给朕这个皇帝来背!

他们急了!他们怕民间对朕‘克师’无情的非议越来越多!他们怕朕到时候因此大怒!责罚他们没能尽忠职守!

他们是怕受到牵连!他们是怕承担责任!他们是怕了!所以他们这才急着想要赶紧了结此案!

因为这次妖书案!他们的屁股全都不干净!朕要是真查起来!他们得死一大片!

这些不怕死的读书人们!他们才不是不怕死呢!他们可怕死了!

他们生怕死得轻于鸿毛!他们生怕朕让他们死得其所!他们生怕担上不忠不孝的千古骂名!

他们!比谁都怕死!”

朱翊钧说得咬牙切齿,愤恨难耐,恨不得将那一个又一个的‘他们’给撕成碎片,方才可解心头之恨一般!

然而朱翊钧不能,他是皇帝,他还得靠那一个又一个的‘他们’,来给他磕头,来喊他万岁,来帮他教化愚民,来‘替’他守卫这大明朝两百多年的祖宗江山呢。

肥胖的皇帝陛下真的很生气,气得血压都骤然升高了,当即更是险些站不不稳,幸好陈矩上前扶住了他。

“为什么……”

朱翊钧恍惚喃喃着,接连叹了好几声:

“为什么?”

为什么?

这么多年了,他一个皇帝都做不到的事,却被一个十三岁的‘疯子’给做到了?

偏偏这个‘疯子’,还是那个‘疯子’的孙子?

为什么?

难道他这个皇帝离开了张居正,就真的什么也做不到?做不成了吗?

“凭什么!”

朱翊钧怒吼一声,一把甩开了陈矩扶着他的手!

负载着满腔的‘不甘’,这位腿脚不便的帝王,竟不用拐杖,也不肯让人搀扶。

这位‘还是’年轻气盛的皇帝,独自拖着他那条已经残疾了的右腿,直直便朝大殿上方,金碧辉煌的龙椅处‘走’去。

此刻的朱翊钧还是不甘心的,更是不服气的。

年轻的皇帝陛下不相信,他不相信‘只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还能‘走不到’那个位置之上了!

朱翊钧不信,他觉得自己可以!

哪怕他的右腿已经瘸了多年。

哪怕他自从十岁登基开始,就一直都在被群臣百官们处处掣肘。

哪怕他即使是逃离了张居正的‘掌控’,也依旧连申时行的‘把玩’都逃脱不掉。

哪怕他这个世人眼中高高在上的皇帝,想要练字都练不成,想要练兵也练不成。

最后,想要立自己喜欢的儿子,来继承他老朱家的‘家’江山,也没人同意他。

这不远的一段‘路’,朱翊钧虽然走的很艰难,可他仍相信,自己可以走到!

然而,现实是相当残酷的。

这位习惯了被人‘搀扶’着的帝王,这位想要‘靠自己’一个人,独自‘走’到那龙椅之上的残疾皇帝,终究还是不堪重负的‘摔倒’了。

……

皇帝陛下这一跤摔得挺惨,因为他是在上台阶的时候摔的。

一路从上阶摔到下阶,险些将完好的左腿,也给摔坏。

似乎受到了相当重大的‘打击’,这位临近三十岁,即将而立之年,并不算‘年轻’了的皇帝陛下,他……

抑郁了。

朱翊钧整个人都缩在龙床上,身边除了陈矩以外,其他人全都被他给赶了出去。

这一刻,好像回到了小万历十余岁时,被张居正臭骂过后的‘自闭时刻’一般。当年,他的身边也只有孙海一个人。

见皇帝陛下这样难受,陈矩又开始心疼起了他的主子万岁爷。

然而这位一心为主,聪明却又并不太‘聪敏’的老太监,只当他的皇帝陛下这样难受,是因为张重辉不仅搞出了这样多的‘糟心’事端,还把皇帝陛下给气到摔跤了而已。

想到这些,陈矩出声‘安慰’道:“皇爷,其实张重辉犯了那么多的必死之罪,就算是死千万次都不足为惜。就算他装病,也难逃死罪。”

陈矩其实并不想让皇帝陛下处死张重辉,毕竟眼下的‘形势’不对,倘若皇帝陛下坚持想要处死张重辉的话,肯定会招来世人的非议。

陈矩不想让皇帝陛下背受世人的骂名,但他更不想看到皇帝陛下这样难受。

想来,只要处死了张重辉,皇帝陛下应该就能泄些愤,也能好受些了吧?

事实证明,皇帝陛下虽然生气,却也已经恢复了理智。

面对陈矩的心疼建议,朱翊钧轻轻摇头,满脸无奈地苦笑道:

“杀了他?呵呵……想要朕背上……容不下张居正后人的骂名嘛?

他现在又是有精神病……又是入赘的……他都已经这么惨了……朕要是还不放过他……

外头那些人该怎么议论朕?克师?哈哈哈……真有他的啊……居然装病……哈哈哈……”

看着皇帝陛下抱头碎碎念的痴样,陈矩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最令陈矩感到奇怪的是,他为什么总感觉,皇帝陛下好像在‘怕’些什么啊?

就在陈矩不解之际,皇帝率先问了他一个,有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陈矩,今天是什么日子?”

“回皇爷的话,今日是九月初十。”

“九月了嘛……我还以为又是六月二十呢……”

“啊?皇爷,六月二十怎么了?”

“没什么,近来朝中可有什么大事吗?那些大臣们最近都在弹劾谁?”

“回皇爷的话,大臣们还是那样,左不过就是因妖书案而弹劾郑国舅,不过他们都已经上疏请旨停审妖书案了,想来今后他们也不会再……”

“除了妖书。”

“啊……回皇爷,除了妖书一案,朝中大臣们近来弹劾最多的,便是辽东总兵李成梁了。”

“李成梁?”听到这个名字的朱翊钧,情绪总算是有了些起伏,他笑了,笑意不明道:

“张居正保了他十年,申时行也保了他十年,他在辽东潇洒了二十余年,也是该潇洒够了。”

“皇爷……您的意思是?”陈矩问道。

“传朕旨意。”朱翊钧仍旧笑着,不明的笑意中,却是透出了不浅的报复之意,他道:

“李成梁在镇二十余年,贵极而骄,奢侈无度,即日起,罢免其辽东总兵一职。”

“奴婢遵命。”陈矩应下后,本想即刻就去将这道旨意吩咐下去。可他看皇帝陛下的‘精神状况’似乎还不太平稳,故而他也不敢即刻离开,而是没话找话问道:

“皇爷,不知……您还有其他的吩咐吗?”

“嗯。”朱翊钧却是真的有事,只见他颇为无奈地道:

“再传朕谕旨,郑贵妃贤德,从无觊觎后位之祸心,《闺范图说》是乃朕亲自赠与贵妃,只因此书与《女鉴》一书主旨相仿,赐予贵妃是为让其朝夕阅览,谨守女德。

另,妖书一案是乃贼人作乱,牵扯无辜颇多,朕于心不忍,不再追究。望朝中大臣也休要再执着此事,凡再提起此事者,皆按‘结党造书,妄指宫禁,干扰大典,惑世诬人’之罪严惩不怠。

最后,三王并封一事,内阁须尽快票拟出决定,为皇长子,皇五子拟好封号。礼部更需尽快拟好封王的日子,务必于今年之内,完成一切事宜,朕不想等太久。”

朱翊钧的这番谕旨,意思很明显,妖书案不查就不查了吧,毕竟再查下去的话,对谁都不好。

反正他也老早就不想查了,眼下给他的三个儿子们‘封王’,才是他心中最‘重中之重’的‘正事’。

“皇爷,奴婢记下了,这就吩咐下去。”

陈矩应下后,见皇帝陛下的精神状况似乎也正常了,于是便退下身,准备先去办皇帝陛下刚刚吩咐的这好些‘大事’。

然而,就在陈矩想要离开‘片刻’之际,朱翊钧却是喊住了要走的他。

“等等!”

“皇爷,怎么了?”

“你先别走!”

被皇帝陛下这般急切的‘挽留’,陈矩心中感动的都要哭了,忙道:“好,奴婢不走,奴婢哪也不去,就在这儿陪您!”

然而,朱翊钧接下来却是叹了口气,颇为不舍地道:“你还是走吧,三王并封要紧。”

“皇爷……”

“走!”

“奴婢遵命……”

“等等!”

“皇爷?”

“张重辉,赐死吧。”

“皇爷……”

“白绫,鸩酒,让他选一样吧。”

“皇爷……”

“走吧!”

……

陈矩走了,并不太宽敞的寝殿内,只剩朱翊钧一个人了。

此刻天色还很早,刚过正午而已,窗棂处透进的微微日光,将龙榻上金雕的灿灿‘龙目’照得金亮不已,耀得朱翊钧这位真龙天子的眼,都有些恍了。

四周安静,目光恍然间,朱翊钧那紧绷许久的精神,在此刻才真正的放松了下来。

人的脑子一空,就容易‘胡思乱想’,想着想着,便会不自觉的飘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来。

此刻朱翊钧的脑子里,莫名奇妙飘出的,是那封接连好几次出现在他梦中的‘三王并封’血书。

突然间,朱翊钧笑了一下。

“装病……还是精神病?”

“装病又如何?我要你死,你就得乖乖的死!”

“装张居正又如何?别以为我不知道,他早就死了!”

“小子,装张居正没用的!装病,更没用!”

“这还是张居正教我的呢!”

“装病啊……装病……精神有病……哈哈……”

朱翊钧自言自语癫笑着,若是有外人看到这‘疯癫’的一幕,怕是要以为皇帝陛下发癔症了。

许是午后的阳光暖人,暖得这位癫昏了脑的年轻帝王,有些昏昏欲睡了。

尽管如此,朱翊钧嘴上却仍旧还在絮絮碎念着:

“装病啊……装病……精神有病……哈哈……”

迷糊碎念间,疲惫的万历皇帝‘坐着’睡了过去,嘴间无意识的喃喃碎念也变了。变成了:

“张先生,我错了,我再也不敢装病了……”

……

“皇爷,看好了,奴婢最后再教您一次!”

孙海说罢,当即便做出了一副头疼难耐,虚弱不堪到,好像随时都要晕倒的病恹恹模样。

“你这也太夸张了吧?”小万历皱着小胖脸,脑袋都摇成了拨浪鼓,道:

“张先生又不是傻子,到时候他让御医来一瞧,我不是马上就露馅了?

到时候他肯定还会告诉我母后,我母后一知道,一定会罚我去跪太庙的!”

小皇帝的担忧不无道理,孙海只能是低下头沉思,绞尽脑汁的为小皇爷,想‘新’的法子。

见素来鬼点子最多的孙海都没了辙,小万历也是只能无奈叹气,感慨似地道:

“唉,这世间要是能有,让御医们诊不出来的病就好了……”

小万历的这句感慨,似乎给孙海提供了某种‘灵感’,只见小太监瞬间舒展开了眉头,欣喜地对小皇帝出主意道:

“皇爷,这世上还真有能让御医们诊不出来的病!”

小万历不太信,并问道:“什么病?”

“回皇爷,您听奴婢细细说来!”孙海有些激动地回道:

“皇爷,奴婢的爷爷曾跟奴婢说过,他小时候认识一个人,那人患了一种看起来跟正常人一样正常,却总是想寻死的病!关键是这种病,它诊不出来!”

小万历也是奇怪住了:“想寻死的病?还诊不出来?这是什么病?疯病?”

孙海摇了摇头,回道:“不是疯病,奴婢的爷爷说,那人可是村里唯一的秀才,村里就他一个读过书的聪明人呢!”

“秀才?”小万历撑着小脸,似乎对这种村里的八卦很感兴趣,又问:“既然不是疯病,那是什么病啊?”

孙海回道:“奴婢听奴婢的爷爷说,给那人看病的那些大夫们,都说他是……心病?至于什么是心病,奴婢就不知道了,反正据说诊脉是诊不出来的。村里的老人们‘起初’还都说这心病根本就不是病,而是那人为躲懒而装的!”

“装的?那后来呢?”小万历问。

“后来啊,他死了。”孙海回道:“奴婢听奴婢的爷爷说,那人趁家里人没注意,偷偷跑到悬崖边上跳下去了。那些说他偷懒装病的老人们这才肯闭嘴,不过人都已经死了,闭嘴也晚了。”

“啊!”小万历被吓到了,忙捂着嘴问道:“悬崖那么高,跳下去摔死,应该很疼吧?”

孙海摇头:“奴婢听奴婢的爷爷说,那人死的时候,脸上虽然全是血,可却是笑着的,想来应该不疼。”

“怪了……怎么可能不疼呢?”小万历不理解,平常磕着摔着他都想哭了,满脸是血怎么可能不疼?怎么可能还想笑呢?

小万历不理解,却也来不及去理解了,因为他的张先生来了,来教他《帝鉴图说》的同时,也是来抽背他的功课。

在这‘紧急’的关头,孙海十分急促又紧张的对小皇帝‘鼓励’道:

“皇爷!张首辅见多识广,他一定知道这种‘心病’!事到如今,能不能辍朝,就得看您演得像不像了!”

……

“皇爷,您怎么坐着睡了,躺下歇息吧?”

迷迷糊糊间,朱翊钧醒了,映入眼帘的‘仍’不再是孙海,而是陈矩。

朱翊钧没有拒绝陈矩的提议,在对方的搀扶之下缓缓躺下。

然而,他却是睡不着了。

“张先生,我好想死啊。”

朱翊钧永远忘不了,他对张居正说出这句话后,对方脸上泛起的慌怕神色。

为了让自己能够装得像些,朱翊钧记得当时的自己,刻意表现的很是平常。

因为孙海说了,患‘心病’的人看起来跟正常人没什么区别,他们也会笑,甚至笑的更大声。

为了‘更像’些,小万历说完那句话后,还‘找补’一般地哈哈笑了两下。

朱翊钧已经忘记,当年的自己是怎么装病的了,他只记得当时张居正的脸色并不好看,却也很快就镇定如常起来。

就在小万历以为装病失败之际,那一天的张先生却是破天荒的没有给他布置作业,更没有让他背书,甚至还取消了他第二天的日讲课程,给他放了一整天的假。

获得了如此大的‘成就’,小皇帝震惊了。

震惊之后,他更是享受到了‘有心病’后的第一个‘甜头’,度过了短暂的一整日假期。

快乐往往是短暂的,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

尝到‘甜头’后的人,不论是老是少,都总是不满足的。

小万历更是如此,他还想要继续尝‘甜头’,他还想要放假。于是他在孙海的‘指导’下,时不时就在张居正面前表现自己的‘心病’。

效果也似乎还不错,张先生给小皇帝的作业越来越少,对他也越来越温柔。

小万历很享受于这段时光,同时,心虚的他也害怕露馅。

为了防止露馅,小万历开始‘偷偷观察’起了张先生的反应。久而久之下来,他便留下了一个,下意识‘后瞥’的不自觉习惯。

朱翊钧回想起每次往后瞥时,他都能瞧到张先生蹙眉担忧,却又极力隐藏的‘复杂’神色。

小时候的万历是很乐于见到这一画面的,毕竟那样担忧又复杂的神色,他只在生母李太后的脸上看到过。

哪怕是亲生父亲,隆庆皇帝朱载坖的脸上,朱翊钧都没有看到过……

朱翊钧以为自己再也看不到那样‘罕见’的眼神了,可时隔十几年后,朱翊钧却是再度瞧见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却已经物是人非……

那熟悉的‘复杂’眼神,再度出现了。

出现在了‘那个人’的孙子身上,出现在了那个朱翊钧不小心绊倒,更是‘不经意’间,下意识朝后瞥的那一个‘瞬间’。

都是一样的惊诧,都是一样的惶然,更是一样的暗含担忧,却又强压着,不敢表露出来。

尤其是‘对方’那无助望向李太后,向对方‘求助’的瞬间。

那一刻,旧时,今日,在朱翊钧的脑海内,浑浑相融,难舍难分了……

躺在龙榻上的朱翊钧,目光直直地望着那已经没有了日光照耀的金龙双目。

金龙还是那样金灿耀眼,因为‘它’是龙,可在此刻的朱翊钧眼里,却总是少了些什么。

朱翊钧的意识其实清醒的,可他的话语,却是恍惚飘然。

“他已经死了……”

朱翊钧说道。

“皇爷?”陈矩没听清,忙问道:“皇爷您说什么?”

朱翊钧还是那样直直地望着,那‘栩栩如生’的金龙双目,口间喃喃,恍恍问道:

“张居正已经死了,对吗?”

陈矩先是愣了一下,随后自然点头,并十分肯定地回道:“是啊皇爷,张居正早就死了。”

半晌。

“嗯……”朱翊钧应了。

原本‘还是’璀璨的金龙双目,不知不觉间,已经散去金光,糊然一片。

“他已经死了。”

万历皇帝说道。

……

北镇抚司,诏狱。

一条白绫,和一杯鸩酒,各自摆在张重辉面前。

“张重辉,圣上有令,二选一,你选一样吧。”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77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