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开局被抄家,反手烧祠堂

作者:常酒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139章 【求订阅!】大战爆发!代国出使去

书名:大明:开局被抄家,反手烧祠堂 作者:常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58

“哈哈哈。”顾宪成大笑几声道:“你怎么知道皇上没得选?他万一破罐子破摔,就是要让沈一贯入阁呢?”

张重辉却是摇头:“沈一贯入阁是早晚的事,但绝对不是现在。皇上又不是傻子,为了一个摇摆不定的沈一贯而逼走了王锡爵,实在是得不偿失。”

“也是。”顾宪成点头间,又笑着调侃道:“你还真是把皇上的心思,给拿捏的死死的啊。”

“能有你拿捏的死?”张重辉反过来笑道:“你这招‘金蝉脱壳’,使得可真是妙啊!”

待朝鲜提出这个‘请求’时,祖承训都已经带兵渡过鸭绿江,撤回辽东了……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嗯。那就,还叫东林吧。”

毕竟要亡国,也不是亡我大明朝的国。

而且就算是,又如何呢?

但很快,石星就发现,宋应昌似乎要‘完了’。

“你不怕倭奴们杀了你啊?他们可都是畜生!”

……

而身为朝鲜国王的李昖,更是都已经被倭军们给赶到鸭绿江边上了……

“嗯?”顾宪成似乎听不明白一样,满是无辜不解地问道:“你在说什么啊?”

当‘望穿秋水’的朝鲜国王李昖,在鸭绿江对岸盼来了日思夜想的明军后,可谓是傻眼了。

一听到‘伯爵世袭’这四个字,所有人都沸腾了!

事实证明,这‘外交官’并没有那么容易找,一连好些日子过去了,石星都没有‘面试’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然而,当众人反应过来还有‘恢复朝鲜’这四个字的‘前提’后,识趣的人纷纷只能唉声叹气离开。

石星慷慨激昂的说着,这位牛高马大的山东大汉此刻十分激动,瞧那架势,不知道的还要以为他是武将出身,而并非文科进士。

“皇爷,大臣们在内阁闹起来了。王首辅似乎是气急了,竟直接摘了官帽,还说……他还说他这次不论如何,说什么都不干了。”

“山炮,这都不知道?朝鲜是我大明朝的一个藩属国!听说他们的国王啊,都快被倭奴们给逼得跳江自裁了!”

“还有王锡爵。”顾宪成又‘煞有其事’地补充道:“他不会轻易放过你的!”

对此,万历皇帝只能是唏嘘——

由于明军初来乍到,不熟悉朝鲜地形,外加老天爷也不给面子,降下的连夜大雨,直接导致了火器失效。

话音落下之际,张重辉又是自顾自地倒起了酒来,全然不去拆穿顾宪成方才的那番‘挑拨离间’。

“什么?还要会倭语才行?”

这样的一个建议,没那么容易实现不说,还有失大明朝宗主国的‘威信’。

文渊阁。

一时间,气氛沉默住了。

偏偏此刻,他还得再‘受’其他大臣们的‘折磨’。

“哈。”张重辉像是没看出来顾宪成在‘故意’夸大其词‘吓唬’他一般,只无所谓地摆摆手,笑说道:

“功过向来结伴而行,接下来的时局将要发生大动荡。王元驭要么识趣些,像你一样找借口,早些撤离朝堂。

“什么是朝鲜?”

众所周知,这个‘使者’不是什么好差事,毕竟出使朝鲜也就罢了,反正人家是咱们的藩属国。

就从综合以及形象上来说,显然是年轻的这位,更适合充当大明朝的外交使者。

二月时,宁夏突然暴起的哱拜之乱,已经令人心交力瘁。

事到如今,朝鲜的局势可谓是十分紧张,随时都面临着国灭的危险。

要么到时候,泼天的国责大任压下来,他这个内阁首辅就必须得背锅了!现在就看他王元驭究竟是当下一个夏言,还是当下一個许国了!”

“那你呢?你今后打算怎么办?”顾宪成看着张重辉,似乎是在警告对方一般,道:“皇上的人,可一直都在盯着你,如此掣肘,你很难成事啊!”

可就当石星得知了,这位‘年轻人’的‘真实身份’过后,却是被晒干了沉默……

时任辽东游击的‘史儒’,在此战争中惨遭铁炮命中,壮烈牺牲。

然而在‘当权者’们的眼里,新的风暴,却是在这一年‘彻底’埋下了种子。

石星很难受啊,他真的快要疯掉了,可他又还能怎么办呢?

显然,宋应昌这是想等‘宁夏战乱’平息后,再来出兵朝鲜。

这半年多以来,接踵而来的天灾战事,快要把他淹没在这‘吃人’的内阁,吃人的朝堂之中了。

大明朝的第一次援军,就这么仓皇结束了。

几乎都是乱来的,不会倭语也就罢了,有些人甚至连朝鲜在哪儿都不知道,完全就是来添乱的。

可朝鲜海军就算再怎么坚挺又如何?总不能让朝鲜人全都去海上住吧?

这群‘职业喷子’们的战斗力实在强悍,强悍到石星这个兵部尚书,都快被那一人一句的唾沫给淹死了。

石星能怎么办?他只能是看向首辅王锡爵,寻求帮助。

这他娘的还怎么打?

结局可谓是‘意料之中’,明军的这‘第一次’支援,败了,败得彻底。

……

平静到,甚至都没怎么处罚仓皇跑路的辽东副总兵祖承训。

……

“你说书院的名字,叫什么好呢?”

这一次,张重辉也沉默了,因为的确,万历皇帝的人无时无刻都在紧盯着他,无论他做什么事,见什么人,对方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石星的头,真的很疼,眼看转眼就要到八月份了,他也很清楚,朝鲜真的,快要撑不住了……

内容,则是以朝鲜“短于轮橹,不习下洋''''为由,婉拒了万历皇帝提出的,命其‘先’动员大明周边的藩属国,准备先发制人,主动出兵倭国的方案策略。

朝中大臣们对此事,表示十分愤怒。

面对战争的失败,以及大臣们的慷慨激昂,万历皇帝朱翊钧却是表现得尤为平静。

时间之短暂,实在是令人唏嘘。

“你明知道接下来朝局将更加不稳,且过不了多久,怕是就要打大仗了!你怕‘太早’被牵扯进这些是是非非之中!会沦为‘他们’的踏脚石!

所以你不惜得罪皇上!以求‘先’退到幕后!伱倒是拍拍屁股走人了!可接下来的这些烂摊子,就得让‘他们’来替你收拾了!”

“你我可是知己,谈钱多伤感情?”

“我要走了,你要保重。”

当内阁首辅王锡爵烦扰于另外两个阁臣张位与赵志皋的‘无用’,且皇帝陛下死活都不肯再给他‘加人’的同时,他在这一年的冬天,看到了一道‘远道而来’的奏本。

要知道,倭军可是‘号称’有十几万,将近二十万啊!

而最为‘重中之重’的后勤调度,则是由驻扎于九连城的辽东总兵杨绍勋负责总理。

而原先还拍着胸脯吹牛的辽东副总兵祖承训,更是在短短一日之内,就已经仓惶败退至了大定江,可谓是狼狈不已。

朝鲜婉拒了大明皇帝的‘好意’,倒不是他们不想动员周遭的其他藩属国,实在是他们说了也没人理啊,何必自找没趣呢?

如此一来,可谓是路又不熟悉,枪又点不着,人还比‘对面’少。

“回不来了,其实也挺好。”顾宪成放下酒碗,缓缓说道:“而且你不是也说了吗?不是非得人在官场,才算为官。”

“无妨。”这一次张重辉却是无所谓了起来,轻飘飘道:“反正他干不久了。”

“没那个金刚钻,还是别揽瓷器活了,咱们还是回家种地去吧!”

三千人?有没有开玩笑?

顾宪成‘如愿以偿’的被罢官了。

得到消息的石星兴奋了,当即便想要亲自去‘面试’这位年轻人!

张诚小心翼翼地,向正在看书的皇帝陛下,禀报着最新消息。

“嗯,你也保重。”

“我说,你瞧,又下雪了。”笑着回答间,顾宪成望向了厅堂外,适才絮絮飘飞而下的鹅毛大雪,笼罩于眼前。

时任朝鲜领议政,并总管军务的‘柳成龙’更是被惊呆了,他再三询问辽东副总兵祖承训:“真的只有这些人吗?”

万历皇帝朱翊钧下令,命时任兵部右侍郎的‘宋应昌’经略朝鲜,蓟辽,山东,保定等地军务,全权负责‘第二次援朝’一事。

此时的内阁还是只有王锡爵,张位,赵志皋三人。

“随便你。”张重辉没有劝什么,只自顾自的喝起了酒,毕竟顾宪成要怎样过,是顾宪成自己的事。

许弘纲的发言一出,其余各科的给事中们纷纷跟应声虫一般跳了出来,纷纷都在反对出兵援朝。

在‘所有人’都‘不可避免’的被拉下水之后,大明朝的储君皇太子,总算是立下了。

身着禽兽官袍的大明官员们,此刻已然没了平日里的斯文儒雅,有的只是一个个唾沫横飞,撸袖狂言的暴躁大汉!

与此同时,被包围在人群中央的内阁首辅王锡爵,好像被抽干了精气一般,满脸生无可恋……

怕事的赵志皋,以及爱搞事的张位,这样两位不省心的‘左膀右臂’,已经快把王锡爵给折腾死了。

“有那么好笑吗?”

故而朝中的‘人精’大臣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去。

只能‘又’是‘死马当活马医’了……

……

于是乎,就出不出兵救援朝鲜这件事,大明朝廷又一次‘热闹’起来了。

此些事,事发的实在突然,虽然王锡爵早就料到了倭国早晚会进攻朝鲜,可他没想到会来的那么快……还那么突然啊……

毕竟自己家里头还着火呢,总得等自家火灭了,再去帮别人家灭火吧。

可是……再等等两个月?

朝鲜都快被灭国了,你还要‘再’等等两个月?

此时的内阁办事处内,可谓是群魔乱舞,乱如团麻,喧闹似菜市!

顾宪成的声音很小,小到张重辉甚至都没有听清,对方在说些什么。

顾宪成沉默了片刻,旋即却像是癫了一样,莫名奇妙“哈哈”大笑了起来。

“大明朝人才济济,老夫就不信找不到一个使者了!”

对于此事,身为兵部老大的兵部尚书石星有些不太高兴了。想他那样主张出兵朝鲜,为何皇帝陛下却将如此大事,交付给了他的下属宋应昌,而非他这个兵部尚书呢?

张重辉很清楚,顾宪成是想借他的‘手’来铲除王锡爵,好为其背后的沈鲤等人,以及顾宪成自己铺路。

事情就‘只’是这么个事情,可内阁首辅王锡爵直到看到这封‘婉拒’的奏本后,才后知后觉的明白了一件事——

……

既然朝中没有人愿意去,那石星他就只能在朝堂外寻了。

虽然说,几乎人人都知道,这所谓的外交使者,其实就是去‘送死’的一个存在。

赵志皋老实,张位可不老实,这位如今的内阁次辅毫不掩饰的宣发着自己的野心,就如今的朝鲜局势一事,他极力主张——设官于朝鲜八道,屯田驻扎!

此举很显然,摆明了就是想要‘趁机’将朝鲜给吞并入大明!

万历二十年六月。

——要打仗了!

而且,这将是一场极其‘烧钱’的仗!

身为大明朝最高统治者的万历皇帝,自然也知道了此事。而朝鲜的‘回复’,更是几乎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这只是一道‘平平无奇’的奏本,可王锡爵却是似乎已经通过这封奏本,‘看’到了自己在未来某一天的命运。

好似醉上头了一般,顾宪成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了,醉眼迷离的他只再给自己‘续’了一碗酒。

这位‘年轻人’虽然年纪尚有些‘小’,可此人同样‘自称’精通倭语,也略通朝鲜语。

而且经过今夜这档子事情过后,今后万历皇帝派来监视他的人,只会更多!

石星很兴奋,他甚至都想说:“你不行我行!你下来!我上!”

顾宪成脸上的笑意终于止住了,渐渐地,他竟有些惆怅起来。

就比方此时,兵部的大臣们,正在王锡爵的耳边,据理力争中。

一一一.二五三.二三八.一二四

……

“你说什么?”张重辉抬头询问道。

倒不是没有人来揭榜,主要是揭榜的那些人……

因为自打皇帝陛下下令‘第二次援朝’之后,宋应昌居然迟迟不动,似乎在犹豫些什么。

乾清宫。

万历皇帝朱翊钧很清楚,狼子野心的倭寇,目的不至于朝鲜,这场仗必须打!

……

……

“等等!我想去试试,万一能成呢?”

“噢?不干了?”正当而立之年的万历皇帝朱翊钧摘下了眼镜,闭眼养神间,意味颇深地笑道:

“看来他是看清了接下来的形势,怕了,想要跑啊。”

想我堂堂大明宗主之国,竟被一群还未开化的倭奴们追着打?这实乃耻辱!耻辱啊!

自感耻辱之下,那些原本还在反对派兵援朝的大臣们也是被气恼到了,纷纷改观表示:

“这仗必须打!”

事实证明,就算辽东总兵杨绍勋想要命令副总兵祖承训留下来,也不可能了。

万历皇帝不上朝,大臣们见不到皇帝陛下,如此之下,那便只能来内阁,当着内阁阁老们的面吵了。

没办法,谁让石星是兵部的老大呢?有好事他可能捞不到多少,但出了事,他是一定要背锅的!

石星是很崩溃的,然而就算再怎么崩溃,他也得想法子。

这一年,李成梁曾经的家奴,已过而立之年的‘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收服了长白山的鸭绿江部。

就算‘天朝’的将士们再厉害,可哪怕是十几万头猪跑过来,这三千人也不够倭军们‘拱’的啊!

就在朝鲜国王李昖‘感动’到想要跳江之际,辽东副总兵祖承训却是拍着胸脯表示——吾三千人足够了!

大街上。

因为祖承训的‘腿脚’实在是太快了,他虽然打不过,但他跑得过。

一出手就打了个败仗,这样不光彩的事情,传回大明朝廷之后,自然又是掀起了一阵大浪涛声。

因为宋应昌居然要求皇帝陛下——再‘等等’两个月‘再’出兵。

“怎么又是倭奴!这群畜生还真是净不干人事!”

这个无礼要求,就眼下的情况来说,可谓是无礼到了极点。

万历二十年,六月。

张诚还没明白皇帝陛下的意思,就又听到皇帝陛下下令道:

“传旨下去,让他们别吵了,朕意已决,必须出兵朝鲜。”

有识字的,大声朗读出了布告上的内容:

“中外汹汹,兵部悬赏,若有能恢复朝鲜者,赏银万两,封伯爵世袭。”

“尻!”

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还能有什么法子?

那只能是死马当活马医,找个‘使者’前去朝鲜与倭国‘和谈’,以此来拖延时间了。

万历皇帝何尝不知道,朝鲜其实‘也’早就知道,自己要‘挨打’了。

在万历皇帝的命令之下,由辽东副总兵祖承训率领的三千明军,分梯队调遣兵马横跨鸭绿江,前往平壤城援救朝鲜。

顾宪成张了张口,似乎想要解释些什么,却是终究没有说出口,转而只继续喝起了酒。

“石尚书,您老能不能清醒一点?打仗是小孩儿玩闹,说出兵就出兵的吗?如今宁夏还在打仗,朝廷兵力本就不足!在这种关节眼上我们不顾着自己,反倒先出兵朝鲜?你当国库的银子是大风刮来的?

“哇呀!那可不得了哦!藩王那样厉害的人都被逼得跳江?这样大的事,哪能是咱们这些人能插手的啊!”

才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而已,朝军们就已经被倭军们给打得溃不成军,就连老家平壤城都丢了……

可没想四月时,倭国‘丰臣秀吉’竟突然率兵入侵朝鲜!

良久……

‘老大哥’的‘第一次’就这么败了,败得这么突然,朝鲜人也是看傻眼了。

“我会!我会倭语!八嘎八嘎!呦西呦西!红豆泥?”

石星攥着拳头,目光炯炯,满怀自信,自我安慰着。

虽然可能并没有什么用,但好歹……可能……应该能够带来些‘安全感’吧?

这一年,在镇二十余年的辽东总兵李成梁,被万历皇帝以欺罔罪,解任了。

奈何小弟的觉悟始终还停留在:万一我挨打了,大哥一定会来救我的!

然而,事实证明,皇帝陛下似乎格外‘看重’宋应昌,不但没有斥责对方,甚至还同意了对方的一个,‘无礼要求’。

“哈哈哈!哈哈哈!”

“纳尼?身高长相也‘还’得‘过得去’才行?”

而原本即将入阁的沈一贯却是还不知道,他那本来都已经踏进了内阁的‘半只脚’,被‘某些人’给暗暗‘抽’了出来。

就在石星欲哭无泪,以为自己过不久便将要‘丢官’之际,‘终于’有‘正经人’来揭榜了!

据下面的官吏们说,此次揭榜的‘正经人’有两个,一老一少。

时光匆匆,万历十九年,过去了。

这一年,整个大明帝国朝廷中枢的‘眼睛’,几乎全都将放在了‘立储’一事之上。

“不然呢?这可是代表我大明天朝出使外邦!总不能什么歪瓜裂枣,会两句鸟语就行了吧?”

万历二十年,七月。

不难看出,万历皇帝的本意,其实并不在这第一次的‘援朝’之上,这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开胃菜’罢了。

张重辉却是不拐弯抹角了,紧紧盯着对方的同时,直接便拆穿道:

谁都知道,倭寇们虽然野蛮,但也不是傻子,搞不好未开化的它们直接不讲武德,出手就来一个——‘就斩来使’!

这又该如何应对?

其实谁都知道,这所谓的‘外交使者’,就是去‘送死’的一个‘存在’罢了。

毕竟六科,就是监督六部的,哪怕六部的官职更大。

石星不理解,更不服气,还有种被抢了功劳的不自在。

许是醉了,顾宪成突然间叹了口气,又嘟囔了一句话。

亦或者说:大哥‘必须’来救我!

酒不是什么好东西,可在某些时候,它似乎成了‘逃避’某些事与话的,最好挡板。

“我没钱了,给点。”

“其实都一样……”

最关键的是,此年轻人不仅生得仪表堂堂,高挑俊朗,谈吐举止间,更是气度不凡。

总不能让使者跟倭奴们说:“我们大明朝就要出兵来打你们了,但是由于我们暂时还抽不出人手来,所以你们先等俩月,等我们人齐了再动手。”

这场战争来得突然也就罢了,偏偏朝鲜这个藩属国的战斗力,简直是拉胯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也就还只有朝鲜海军‘李舜臣’尚且还在坚挺着。

一时间,空荡荡的厅堂内,回荡的除了顾宪成放肆的笑声以外,便只有炭盆里的噼啪炭火声了。

急脾气的石星是真的快要爆炸了!

然而这还不算难,因为最终,这个‘等俩月’的艰巨任务,落到了他这个兵部尚书的身上。

然而王锡爵又能怎么办?他只能是说:“诸位别吵了,此事我会禀报给皇上,由圣人行最终定夺,你们就先回去吧。”

……

石星的慷慨陈词,很快就招来了‘反对派’的反对,而反对的人,是时任兵科给事中许弘纲。

眼看大明援军就要跑完了,朝鲜急忙派人前往九连城,希望身为祖承训‘上司’的辽东总兵杨绍勋,能够命令祖承训暂时留守在朝鲜境内。

事实证明,老天爷还是很会‘开恩’的。

万历十九年,就这样过去了。

“就跟咱们大明朝的藩王差不多!”

“话是国王又是什么?”

老的那位就是年纪大了些,模样也寒颤了些,气质也吊儿郎当了些,但此人却是‘精通’朝鲜语与倭语。

这一年的大明王朝,仍旧是一个多事之年。天灾与人祸,仍旧不可避免的发生着,也仍旧又被默默的盖压了‘回’去。

时任兵部尚书的‘石星’是主战派,他认为朝廷应当尽到宗主国的情谊,即刻出兵增援朝鲜。

张重辉也没有再问,他很清楚,问是问不出答案的,他只‘也’继续饮酒。

——我大明朝好心提醒你们朝鲜,有人要来打你们了,并且还让你们自己先做好动员准备。

许弘纲反驳的也是十分激烈,身为小小给事中,却敢直接怼骂部长石星,这样的事情,在大明朝已经不算事儿了。

这封奏本,是朝鲜国王通过朝鲜冬至使李裕仁上奏给大明朝廷的。

众所周知,赵志皋是个‘老实人’,这位老实人平日里就不怎么爱管事,关键也用不着他来做什么主,因为他上头的王锡爵和张位都是极有主见的人,故而他‘只能’默默退在众人身后,一言不发的充当着背景板。

可出使倭国呢?

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啊!

“名字而已,原先是什么,那就还是什么吧。”

“我说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再不出兵朝鲜就亡国了!咱们大明朝身为宗主国,难道要眼睁睁看着朝鲜之地被倭寇占据吗?你们到底在怂什么?你们要是不敢上!老子亲自带兵上阵就是!”

顾宪成的心思,就这么被张重辉给直晃晃的拆穿了,气氛一时之间,也变得微妙了起来。

在顺天府官吏们的忙碌之下,一张张布告被张贴在了四处墙上。

这一次,大臣们似乎闹急眼了,怎么样都不肯离开内阁,除非皇帝陛下能给出一个‘具体’的答复。

而年轻的那位,却是有些‘过于’年轻了……

“你怎么知道?”顾宪成眉头蹙起,难得的严肃认真道:

“如今册立太子一事,功劳可都是他王元驭的!他的内阁首辅之位,只将越发稳如泰山!等他腾出空,抽出手来了,第一个收拾的人就是你!”

辞旧迎新,日暮西山的大明王朝,迎来了一个更加多事的——万历二十年。

这样的敷衍有用吗?当然没什么用,毕竟众人也不是头一回被这样敷衍了。

“两袖清风不见当年少年郎,大雪如鹅犹见今朝……”

这半年多以来,王锡爵越发的觉得累了。

张重辉打断了对方那意图掩饰真相的癫笑,脸色冷下来的同时,他问道:“你以为你这一走后,还能够回来?”

事实证明,吹牛是要付出代价的。

“有困难可以跟我说。”

二人只闷头喝酒的同时,其实各自都心知肚明着,对方在刻意隐瞒些什么。

——结果呢?既然你们‘装作’听不懂,那就没办法了,你们就‘只能’先挨打了。

可就算‘只是’去送死的,那也得代表大明朝,死得‘漂亮’些不是?

一年结束,回过头来,再放眼望去,在绝大多数人们的眼里,看到的只有‘一片祥和’,‘国泰民安’。

真正的战争,接下来才刚刚开始!

……

故而张位的这一建议,一直都得不到朝中他人们的支持和采纳。

爱凑热闹的百姓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纷纷挤上前去。

毕竟倭国的‘最终目标’,是大哥‘您’啊!

“真小气。”

朝鲜国王都快被赶到辽东来了,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而他们所能做的最勤快的事情,便是接二连三的求大明朝派兵救援。

“反正贱命一条,死了就死了!万一要是成了呢?那可是‘世袭伯爵’啊!”

与此同时,乾清宫中的万历皇帝朱翊钧,也得知了有人‘揭榜’一事。

“什么?张重辉竟想要当我大明朝的外交使者?出使倭国?”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07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