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古代做创业导师

作者:晒月亮的混混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97章 九安坊面试大会

书名:回到古代做创业导师 作者:晒月亮的混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8

待到众人把答案选择好后,那些选择甲和乙的学子们皆嘲笑那些选择丙的学子。

口败类。”

“这么多年的圣贤书都白读了。”

此时谭星渊淡淡的说道:“选择甲和乙的学子可以离开了,选择丙的留下。”

在场所有人都懵了。

这是什么操作,选择甲的离开还有情可原,毕竟这种人只会独善其身。

但是选择乙的为何也要离开这些都是谦谦君子啊

最应该离开的应该是丙啊遇到这种情况,竟然还敢偷瞄几眼,圣人的教诲在哪里君子的风度在哪里

此时那些即将离去的学子心中不甘。

有一位胆大的学子质疑道:“谭大人,我不服,圣人教诲我们非礼勿视,我们按照圣人的教诲难道也错了吗”

谭星渊轻笑一声,说道:“诸位能到京城的书院学习,想必学识和品德都不差,但是我们九安坊要的人才是真诚。试问诸位,看到赤身裸体的女子,哪个男人不会瞄几眼”

是啊招聘这些学子进来,基本上是来九安坊里面的书院做教书先生的,若是连起码的真诚都不会,还怎么教孩子

难道把孩子都教成伪善的面孔

谭星渊的话说的众人纷纷自我反省,的确,如果是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可能不瞄几眼甚至可能会睁大眼睛,多看几眼,就怕错过一丝细节。

谭星渊接着说道:“从古至今多少人读圣贤书,有多少人成为圣人了不过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罢了。”

这话说的十分犀利。但是却又十分在理。

不过还有学子不服,说道:“谭大人,说话未免过于武断了,万一我们中就有圣人呢”

谭星渊无奈的笑了笑,毕竟谁没有年轻过了,谁没有年少轻狂过呢

此时只好淡淡说道:“若是你们中真的有圣人,更不要进我的九安坊的了,因为那将耽误了圣人的前途。”

一句话说的众人哑口无言,虽然谭星渊说的太过直接,但是却实在让人无法反驳。

这些第一题就被劝退的学子只好离去,也有一部分想留下来继续观看的。

此时进入面试的第二部分。

谭星渊宣布道:“剩下的诸位学子,在一炷香内,请围着此处场地跑五圈,若是达不到,就请自行离开吧”

九安坊内这处场地相对宽阔,跑五圈下来起码就有两公里。

但是众人又懵了,这跑步和学问又有什么关系呢

剩下的学子中又有人提出疑问,说道:“谭大人,做学问和跑步没有关系吧”

谭星渊轻笑一声,说道:“谁说没有关系,身体是立身之本,况且作为我们九安学院的老师,就是要多带孩子做户外运动。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

众人一听,立刻觉得谭星渊的思想层次之高,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

而且这种教育理念,在当下时代,绝对没有人能够比拟。

自此,谭星渊的名头上又加了一个,大肃朝著名的教育学家。

其实谭星渊这时候想的是前世的时候,作为一个孩子,在学生时代,就要靠强健的体魄应对卷上天的学习。

长大后,也要强健的体魄才能做一根合格的韭菜。

到老了的时候,更要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带带孙子,为社会发挥最后一点温暖。

随着一声令下,诸位学子开始围着这片场地跑了起来。

齐爷则做着裁判。

一时间,尘土飞扬。

一顿折腾下来,有的人跑到一半,实在没有力气,只得放弃。

还有人口吐白沫,蹲在地上喘着粗气。

孙账房在一旁小声问道:“谭先生,你请这些人过来主要是教书的,干嘛这般折腾他们”

谭星渊自信的笑了笑,说道:“教书是不假,但是我们九安坊和三和坊的孩子将来有多少能做官”

孙账房想到当年自己寒窗苦读,但是依旧名落孙山,最后只能写些黄色小说,才能勉强度日。

所以他深知,读书人做官,特别是中下层的读书人想要做官,更是难上加难。

于是叹息道:“凤毛麟角啊”

谭星渊接着说道:“所以嘛九安书院教授的人才是实用性人才,所以教学方法就不能按照传统方式,家庭供一个读书人,考上了还则罢了,考不上就抱怨百无一用是书生。”

孙账房不禁竖起大拇指,表示佩服。

不过谭星渊这时候又小声说道:“这样还有一个目的,这些读书人都心高气傲,自命不凡,这时候不搓搓他们的锐气,以后怎么好管理啊”

孙账房此时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经过一番折腾,只剩下三十二个人在规定时间内跑完五圈。

本以为面试就此结束,但是谭星渊又宣布道:“恭喜你们进入了今天最后一轮面试,就是做题。”

剩下的这些学子,这才觉得进入了自己擅长的部分,于是各个摩拳擦掌。

决定在专业领域一较高下。

但是众人拿到试卷后,再次懵了。

全是算术题

既有简单的加减乘除,还有几何题目。

众人皆大眼瞪小眼,这搞的什么鬼

自己熟悉的领域一个没有涉及。

但是谭星渊出这些题目,也并非一无是处。

毕竟在大肃朝的科考中,也是有算术的考试,但是只是一门选考的科目。

一般是寒门读书人才会考的。

毕竟寒门学子就算做官也是从基层做起,甚至有的只能做吏员。

那么算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家世显赫的学子,这个就不必要学,甚至看不上眼。

所以最后考完,一共只有十五名学子是合格的。

不出所料,这十五名学子全部都是出自寒门。

在京城书院中,这十五人只能处在鄙视链低端。

但是对于谭星渊来说,这十五人绝对是顶尖的全能型人才。

首先这些读书人是寒门出来的,一路苦读进入京城,可想这些人是多么优秀。

而且这些人进入九安坊,不仅能教传统的四书五经,也能教体育,还能教数学。

毕竟数学是训练一个人理性思维的有效方法。

九安坊学习的孩子,将来是要成为九安坊的接班人,这些人要的不仅仅是之乎者也,而是缜密的逻辑思维,以及发散的感性思维。

而这只是对于教育九安坊孩子的考虑。

另一方面的考虑则是更深层次的。

谭星源需要把寒门读书人聚集在九安坊内,靠着这十五人,便可以聚集更多优秀的寒门读书人。

将来这些人若是能科考及第,入朝为官,那么绝对是可以抗衡世家大族的中坚力量。

此时这十五人则十分荣幸。

谭星渊早已安排过了,首先宣布了这些人的待遇。

首先每人每月基本薪水是二两银子,而且吃穿用度,笔墨纸砚以及学习书籍,全部免费。

暂时九安坊的生活区还没有建设好,所以这些人暂时先在生产区的大楼内挤一挤。

将来生活区建设好,每人一个单间。

一日三餐,每餐有肉。

除了教孩子以外,其他时间安心读书,将来参加科考。

这些学子一听有这么高的待遇,不要太高兴。

此时急着便要投身工作,报效九安坊了。

但是谭星渊交待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先让他们编辑教材。

目前九安坊、三和坊一共五百多名学生。

谭星源提出的要求,就是把孩子按照年龄和学习进度分成九个年级。

每次考试通过,孩子就可以上升一个年纪。

当然,每个年纪教授知识也不一样。

但是总的来说。教学内容,既有传统的四书五经,也有算术,还有体育。

高年级的时候,还想着让沈虚教授一些科学知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92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