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古代做创业导师

作者:晒月亮的混混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21章 沈虚靠谱了一次

书名:回到古代做创业导师 作者:晒月亮的混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8

范大人见状,再次提议道:“殿下,莫要烦恼,微臣有一计。”

长公主眼前一亮,立刻说道:“愿闻其详。”

“不如请岳修远从青州调西军前去剿匪。一来,往年都是京城派禁军去剿,却无法根治,但是西军年年征战,战斗力高于禁军。二来青州离二龙山较近,钱银花费也较少。”范大人说道。

长公主思虑片刻,范大人所言既是,无论朝中是否有人养寇自重,已经不是关键。

关键的是,这伙水匪依然猖獗,让岳修远去剿灭,自己人,用的放心。

但是长公主此时又想到一处困境,于是说道:“万一岳修远剿匪不利,青州盐运不到京城,到时候发生盐荒,该当如何”

是啊若是朝中有人真的养寇自重,而且青州盐又在三司使李洪掌控之中。

若是岳修远旗开得胜就罢了,若是战事不利,李洪以青州盐运输不畅为要挟,导致京城盐荒,到时候该如何收场

范大人沉吟片刻道:“东南儋州也有海盐生产,实在不行,只能从儋州运来。”

长公主摇摇头,说道:“儋州运盐,需要从海路向北,再从卞河逆流向西,时间太久,若是从陆路运输,花费更是太高。”

范大人叹息道:“二龙山水匪若不彻底剿灭,不仅青州盐无法顺利运往京城,而京城支援青州物资也会受阻,万一西戎兵事再起,到时候危矣啊”

长公主点头同意,自己也不想受制于人,但是自己在两难境地。

让谢柬飞去剿匪,花费百万钱银,结果和以往一样,官兵来了,贼人逃了,官兵走了,贼人又来了。

让岳修远去剿匪,一旦战事不利,迁延日久,三大家族极有可能让青州盐运不进京城,制造盐荒。

长公主无奈道:“此事容我思虑一下。”

见状,范大人只好便起身告辞。

另一边,九安坊内,卧龙楼五楼内的会议室内,气氛压抑。

五人围坐在会议桌前眉头紧锁。

蜡烛的光影在众人脸上跳跃着,让众人的愁容更甚了。

谭星渊不无担忧的问道:“齐爷,库存的食盐还能支撑多久”

齐爷面色凝重,说道:“前些日子,谭先生让扩大产量,所以当时从各个渠采购了不少食盐,目前还够十五日之用。”

前些日子,谭星渊看到陈泰澜的远洋贸易利润颇丰,于是准备加大产量,多备些货物,等着来年季风来的时候,继续做国际贸易。

那时候,便让齐爷多采购些原材料。

于是齐爷从合作的三百家杂货铺手里,购进了不少食盐。

只是即便如此,九安坊每日耗费食盐巨大,也只够15日之用。

孙账房叹息道:“传闻朝廷即将发兵剿匪,不过按照往年惯例,起码需要两个月才能恢复青州盐的运输。”

此刻众人再次陷入沉默,如今九安坊无法购得食盐,半个月后,九安坊所有产业,除了牙刷生产以外,其余全部得停工。

若是等到两个月,九安坊将完全失去市场,所有人再次回到以前贫穷的状态。

谭星渊无奈道:“还有什么渠道能获得食盐”

众人默默不语,毕竟眼前局面已经很明显,转运司不卖食盐给九安坊。

黑市上,王家利用特殊手段,以三倍价格出售食盐,成本高不说,关键是,王家的二公子刚刚在九安坊气死,王家不可能卖食盐给九安坊。

难道这次九安坊必死无疑了

此时,慧儿嫂子弱弱的说道:“谭先生,青州盐运不进来,但是奴家听说东海国也出产盐,大肃朝的儋州也有盐,为什么不去运来”

孙账房不屑道:“运盐需要盐引,不然是犯了重罪。”

谭星渊也想过,无奈道:“即使有盐引,东海盐和儋州盐都需要海运,现在海上无风,运不来的。”

慧儿嫂子听的似懂非懂,只是一双杏眼无奈的看向谭星渊,她多想为谭先生出谋划策,为他分担,但是自己能力实在不行,心中尽是自责。

此时会议室内响起了一阵违和的呼噜声。

众人循声看去,原来是沈虚这个老六仰着头睡着了,此时还流着口水,画风和整个气氛完全不搭。

孙账房见状,立刻呵斥道:“沈先生,都这个情况了,你还睡得下去吗”

此刻沈虚眨巴着嘴巴,擦了擦口水,然后缓缓起身,伸了个懒腰。

之后不耐烦的对着孙账房说道:“喊什么喊,你们刚才说话我都听着呢谁说海上无风就不能行船了”

这让众人想起谭星渊此前说的话:“谁说没钱就开不了工谁说没有厨师就开不了酒楼”

孙账房此时一脸哀怨的看着谭星渊,潜台词就是:领导,这货在学你说话

谭星渊不以为意,但是想到沈虚一向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于是谨慎的问道:“沈先生,是不是有什么好的想法”

沈虚轻笑一声,说道:“这几日我早出晚归,就是在水门外的船坞内研究不用风行驶的船。”

孙账房幽幽道:“不靠风,难道靠人划桨”一边说着,还比划着划船的动作。

沈虚不屑的笑了一声,然后说道:“我最近把蒸汽机装在船上,发明了蒸汽船,不仅不需要风,而且航行速度可比普通的船只快了一倍。”

众人听的似懂非懂,但是谭星渊这时候立刻站了起来,一把抱住了沈虚,说道:“沈先生,沈大师,沈大神”

心中暗想:沈虚啊沈虚,你总算做了一个靠谱设计。

沈虚深感欣慰,给了谭星渊一个只有你懂我的眼神。

不过谭星渊陡然想到一个问题,沈虚一定是在小型船上做研究的,若是在大船上安装一个蒸汽机,不一定可以成功啊

于是谭星渊问道:“沈先生,若是在一艘大型远洋船上装蒸汽机,你有把握吗”

沈虚这时候很是自信的说道:“这个不劳你费心了,我已经在不同重量的船只上做过实验,所以多大的船配多大的蒸汽机我是自然明了的。”

谭星渊暗自佩服:这是有科学精神啊用实验数据说话,靠谱啊

谭星渊想着能远洋的船只有陈泰澜的船,于是问道:“沈先生,你看陈船长的船可以改装吗”

沈虚此时更加自信的说道:“当初你为陈泰澜招募水手出谋划策的时候,我便筹划着给他的船改装一下,以便海上无风的时候也能航行。所以适合他船的蒸汽机我已经命坊内工匠做好了。”

谭星渊心中大喜,于是又问道:“若是改装一下,需要几日”

沈虚伸出五个手指,说道:“五日便可”

剩下众人莫名其妙的看着两人交流,顿感话题太高端,自己的知识储备已经跟不上二人的节奏了。

孙账房虽然听的一知半解,但是此时弱弱的说道:“谭先生,陈船长愿意把船进行改造吗”

谭星渊心中已经有了七八成的把握,毕竟两次和陈泰澜的接触,已经让陈船长对自己佩服的五体投地,而且装上蒸汽机,以后他的船全年都可以航行,而且速度更快。

他没有理由拒绝的啊

于是谭星渊很有把握的说道:“这事包在我身上。”

孙账房见状,又弱弱的问道:“就算一切准备就绪,若是没有盐引,那也无法把盐运来啊”

是啊没有盐引,就算把盐运回来,盐被没收不说,人也要被抓起来,而且一船盐,够杀几次头了。

众人见状,再次陷入了沉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37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