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古代做创业导师

作者:晒月亮的混混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47章 再次气吐血

书名:回到古代做创业导师 作者:晒月亮的混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8

这管家一脸不忿,感觉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王临山此时却毫不在意,反而志得意满。

想着半个月来,九安坊没有食盐供应,此时应该快要垮了,于是想着敲打敲打谭星渊,用食盐威胁他,让他把九安坊的产业交出来。

况且这半个月来,王家靠着在黑市上卖食盐,已经装的盆满钵满,此时倒不在意谭星渊傲慢的态度。

王临山微微一笑,喃喃道:“不碍事的,这人就是煮熟的鸭子,嘴硬。”

于是乎闲庭信步的朝着谭星渊一众人走出。

谭星渊这伙人已经在船上漂了半个月,由于大伙不是常年生活在水上的人,于是现在倒有几分疲惫之色。

看着这伙人狼狈样子,王临山心中窃喜,于是讥讽道:“姓谭的,是不是食盐不好搞啊不要硬挺着了,把九安坊的产业交出来,何必让九安坊的百姓随你一起去死呢”

这一句话搞得谭星渊身后的人全部笑了起来。

不过谭星渊摆了摆手,正色道:“诸位,不要笑,王太爷此次前来,是救我们九安坊的,都严肃点。”

众人知道谭先生是要戏耍王临山,于是皆忍着不笑,看谭星渊作妖。

王临山见谭星渊这么说话,感觉这小伙子现在上道了,看来用食盐是扼住了他的咽喉。

于是更加得意道:“这就是我们王家的能力,为了搞垮你一个九安坊,我能让整个京城的食盐全部限购,所以识相的现在把所有产业交出来,别逼我用其他的手段。”

谭星渊装作一脸惊恐的看着王临山,然受说道:“诸位,如今算是见识到了,也怪我有眼不识泰山,当初就应该把九安坊的产业主动交给您老人家。”

王临山鼻子轻哼了一声,然后不屑道:“在京城,只要是我王家看中的东西,没有得不到手的。”

说罢开怀大笑起来。

而谭星渊则装出一副后知后觉,悔不当初的样子。

谭星渊这一系列的捧杀,使得王临山自我感觉极其良好。

想到二儿子王慕富郁气而亡,所以还在盘算着一旦得手九安坊的产业,就要狠狠折磨谭星渊,甚至要把整个九安坊的百姓赶出去,这样才能报仇雪恨。

不过正在王临山得意间,远处一列长长的牛车赶了过来。

而且车队前两边是穿着户部差服的衙役在护送。

王临山笑到一半的时候,声音戛然而止,心中顿时升起一阵不不详的感觉。

此时这列车队已经行驶到近处。

为首的户部衙役见状,问道:“请问谁是谭星渊”

谭星渊立刻上前应承道:“我就是,请问差爷有何贵干”

这衙役指着身后的车队,说道:“这是户部拨下来的五万斤食盐,你这边收一下。”

谭星渊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对着身后的沈虚说道:“沈先生,劳烦你领着诸位差爷去坊内,把食盐交由孙账房保管。”

沈虚满脸不悦,这捧杀王临山的高潮戏份就要到了,现在却看不到了。

但是没法子,还是领着一众差爷朝着坊内前进。

此时再看王临山,一脸铁青,刚才有多得意,现在就有多狼狈。

王临山疑惑道:这厮怎么能搞到这么多食盐,五万斤啊一定是私盐,对一定是私盐。

于是质问道:“姓谭的,你竟敢购买私盐,这是死罪,我这就去报官。”

谭星渊淡淡道:“你见过哪个人到户部购买私盐的”

对啊王临山实在想不出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而此时,一个王家仆从骑着马,着急莽荒的赶了过来。

见到王临山后,立刻下马奔了过来。

王临山见自己王府的人竟然如此慌张,在谭星渊这些升斗小民面前失了身份。

于是呵斥道:“遇到大事不要慌,这点城府难道还没有吗”

这仆人立刻停止奔跑的脚步,改成别扭的小碎步,到王临山的耳边低语道:“大事不好,户部在衙门口设置了食盐代售点,普通百姓凭户籍到此购买,每人限购半斤,价格按照40文一斤出售。”

王临山听闻此言,忽然感觉晴天霹雳一般,表情变得极度痛苦

他可是花了高价从转运司那里偷偷购买了大量的食盐,准备在这次盐荒中狠赚一笔。

只是户部现在开始平价卖食盐了。这么一来,谁还来买他的食盐,预计这一次,他起码要亏了三万两银子。

如今不仅九安坊的产业他拿不下来,未曾想还到亏了几万两银子。

虽然王家家大业大,但是这不是一笔小数目。

此时王临山面色惨白,呼吸急促,似乎想说话又说不出来。

而刚才那个仆人笨嘴笨舌的劝道:“王老爷,遇到大事不要慌啊”

谭星渊立刻对身后的自己人喊道:“快往后退,快快”

一众人立刻向后退了十几米,这才停下。

知秋不解道:“谭先生,退什么啊”

其他人也是不解。

谭先生幽幽道:“万一被讹上就不好了。”

知秋表情怪异的看着谭星渊,不知这话从何说起。

但是此时王临山呼吸更加急促,忽然一口鲜血吐出几米远。

身后的管家惊恐的上前扶住王临山。

谭星渊高声道:“这回吐血可不赖我啊”

王家人幽怨的看向谭星渊,但是又能如何。

没办法只得把王临山扶上车,逃也似的回去了。

而刚才王临山站的地方,恰巧是他儿子王慕富当时吐血时候站的地方。

谭星渊摇摇头,喃喃道:“真是又菜又爱斗,而且心理素质不过硬,真是愁人”

京城人口百万,这次出售只针对普通百姓,毕竟那些达官贵人家中不缺盐。

这四十五万斤食盐足以共给全京城的百姓了。

毕竟省着点用的话,半斤食盐几乎够一个人吃上两个月了。

这样一来暂时缓解了京城百姓对食盐紧缺的恐慌。

而且户部尚书范承平特意谋划,以各个坊市为单位,由各个坊正带领坊内居民前来购买。

实行坊正责任制,以此预防出现哄抢和重复购买的情况。

万一查到有人捣乱购买秩序,就拿坊正问罪。

这样一来,食盐出售的效率井然有序,只是辛苦了户部的人。

但是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去,民心就稳住了。

而且范承平为了弥补此前盐荒导致的百姓对朝廷的不信任。

于是特意在代售点上贴上告示,内容就是当今皇帝和长公主急百姓之所急,不畏艰难,不计成本的从海外调运食盐,以此解决京城百姓的用盐问题。

百姓纯朴,看了这个自然消除了对朝廷的怨言,甚至庆幸大肃朝有这么一个英明的皇帝和公主。

毕竟百姓自古都有一个明君情结。

谭星渊一众人还在津津有味的回味着刚才王临山吐血的一幕,心中暗喜。

这一幕一扫乘船的疲惫,各个精神焕发。

此时九安坊内众人也知道谭星渊回来的消息。

众人纷纷上前迎接。

特别是慧儿嫂子,自从谭星渊离开后,日日思念,夜夜惦记,就怕谭星渊在路上出现什么意外。

如今见到,虽然未说一语,但是一双愁思的双眼却道尽了千言万语。

谭星渊感动之余,也关心起九安坊内的生产销售情况。

孙账房抱着账本开始一一汇报起来。

如今由于京城食盐恐慌,所有产业的销售额都下降了百分之五十。

所以每日的产量也都下降了百分之五十。

不过如今五万斤食盐已经入库,按照九安坊以前巅峰状态下的食盐使用量,也就是日耗盐800斤来算,也够使用两个月以上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64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