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古代做创业导师

作者:晒月亮的混混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74章 垃圾分类,节能环保

书名:回到古代做创业导师 作者:晒月亮的混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8

此时,户部尚书范承平,一身红衣官服,端坐在上首处。

范大人皮肤黝黑,身材瘦小,后背有些佝偻,但是目光炯炯有神。

见到谭星源后,立刻招呼道:“谭大人,请坐。”

谭星源躬身行礼后,便坐了下来。

范大人独自感叹道:“三年前,此处乃是天下财富聚集之处,只是今非昔比了。”

谭星源不解,在他的印象中,户部就是管着天下赋税、钱粮、田亩和户籍。

说白了,就是集民政和财政两大权力为一身。

而且,从户部的外部装潢便可以看出当年的气派。

但是如今为何是这样了,而且大肃朝却还有一个三司负责大肃朝的财政。

而三司使李洪更是成为宰辅之一。

这又是为何呢

谭星源于是拱手道:“望范大人指点。”

范大人用手捋了捋胡须,说道:“三年前”

范大人娓娓道来。

原来,当年京城保卫战虽然胜利,肃武帝以少胜多,战胜了三大家族的联军。

但是肃武帝在归途不幸船沉而亡,。

此时三大家族虽然兵败,损失惨重。

但是借着肃武帝亡故之际,提出和朝廷议和。

当时太子刚刚即位,是为文帝,由于先皇新丧,加上边疆动乱。

文帝不得不同意三大家族议和的提议。

议和的条件就是,三大家族罢兵,并且重新丈量天下土地。

而朝廷做出的让步,就是让三大家族重新回到朝廷帝不到一年也暴毙而亡,后来即位的元帝一年不到,也不幸亡故。

导致皇室权力,越来越弱。

三大家族借机,控制漕运,以此控制天下物流,这样便控制了天下的财政。

而后设立转运司,把货物运输和税收全部纳入自己控制之下。

进而,李洪提议设立三司,并自任三司使。

以此把户部的职权纳入自己名下。

现在的户部,名义上有掌管财政的权力,但是已经名存实亡。

目前户部对于财政只有审核的权力。

这么一说,也就是户部只是民政局和审计局了。

说到这里,范大人目光迟疑了片刻,似乎在思索,也似乎在挣扎。

最后却暗淡了下去。

谭星源听着这些话后,内心暗自想道:这三大家族把持着财权,几乎就把持了权力。

而财权一旦把持,就可以有资本把持军权、政权。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卢承德身为宰相,掌握朝政。

枢密使谢柬飞不断把大肃朝的军权掌握在手中。

长此以往,必然国将不国。

但是忽然谭星源眼前一亮,询问道:“范大人,三司和户部的职权有何不同”

范承平解释道:“三司和户部职权几乎重复,只是三司拥有的是实权,户部拥有的是虚权。”

这倒是和谭星源心中所想一致,于是说道:“这权力的虚与实,不过是看谁有钱罢了。”

范承平点点头,但是这就是废话啊。

当年三大家族进入朝堂,想伸手到户部,但是却始终无法染指。

最后绞尽脑汁,另立门户,搞出了这么一个三司,以此抢夺户部的权力。

如今户部的权力还是有的,只是没有能力实行罢了。

谭星源这么一听,觉得大肃朝还有救,于是问道:“户部是不是也可以自主经营一些产业”

谭星源想到此前户部可以独立销售食盐,那么就证明户部也可以拥有自己的产业的啊

范大人点点头,似乎想到了什么,但是很快又摇摇头,说道:“三大家族通过转运司把民间的各行各业都把控在自己手中,户部若想经营一些产业,实在是太难了。”

是啊,毕竟物流掌握在三大家族手中,这不就是死死拿捏着各行各业的命门了吗

谭星源想到这里,反而内心有些窃喜了。

此前他一直担心九安坊的产业做大了之后,一定会被转运司盯上。

毕竟一个牙膏牙刷就能让王家绞尽脑汁占为己有。

若是三大家族看中了九安坊的产业,那么只要动用手中的权力,就能控制住九安坊。

所以谭星源现在只是想着增加九安坊产业的种类,却不急着增加产业的规模。

若是以后把九安坊的产业纳入到户部名下。

那么就是名副其实的国企,并且不用担心三大家族搞事情。

而且,一旦九安坊的产业归入户部名下,比起转运司那种各人小团体搞垄断,要强多了。

而且税率也能降到3,毕竟现在九安记牙膏的税率是20。

但是现在还不能操之过急,毕竟范大人是何种人,还需要观察观察。

况且九安坊的产业是属于赵公子的,这一块也需要和她商议一番才行。

但是现在已经打消了谭星源心中的疑虑。

于是谭星源宽慰道:“范大人,事在人为,万事皆有转机。”

范承平内心稍安,他自所以提起户部和三司的渊源,也是试试这位号称创业导师的底蕴。

如今看来,倒是没有让他失望。

内心也不免暗自佩服长公主慧眼识珠。

此时才把话题引入到正题上,于是说道:“谭大人此次前来,是为了救助流民之事的吧”

谭星源立马起身,行礼道:“下官这流民安抚使只不过是徒有虚名,若无范大人帮衬,定难行事。”

范大人在试探过谭星源的底蕴之后,放心的说道:“如今皇帝已经下旨,一万五千两银子已经拨付到户部,只是不知谭先生决定如何使用这笔银子”

谭星源于是开始算账:“每家酒楼负责150名流民,除去酒楼的剩饭剩菜,每位流民在增加半斤的粮食供给,按照目前粮食价格斤,那么每月需要3600两银子,所以可以先拨付7200两银子作为两个月的粮食费用。”

范承平点头表示同意。

同时也深感朝廷办事效率之低。

若是换做朝廷负责救助,每一个参与的衙门和官员都要想办法贪污一笔。

如今谭星源这么操作,的确规避了贪污的可能性。

不过范大人又担心道:“只是搭建房屋的费用不少啊”

谭星源早已想过,他已经咨询过在九安坊施工的王监工。

目前九安坊外面的那些窝棚挤一挤的话,三千人没有问题。

还剩下的人在城外搭建简易的住房,差不多需要五千两银子的材料费用。

但是人工费不需要了,这帮流民完全可以自己建设。

范大人听完后,即满意于这套方案成本之低,同时又担心起来。

范大人担忧道:“在城内的流民还能过冬,但是剩下的这些流民住在城外,如今寒冬腊月,恐怕会冻死不少人啊”

谭星源自信一笑,然后说道:“范大人考虑的是,这一点我已考虑在内,所以下官已经为这些流民的居所内装上取暖的设施。”

范大人暗自算了算,剩下的钱已经不多了。

而接近三万名流民取暖所用的木炭,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资。

同时又想到谭星源还要同时把垃圾场的问题解决了

这点钱完全不够用啊

难道让这些流民焚烧垃圾来取暖

绝对不可能。

焚烧垃圾又不是木炭,那种烟熏火燎和刺鼻的气味,是个人都难以忍受的。

于是问出心中疑惑:“谭大人,所剩的钱已经不多了,若是再为这些流民取暖,那绝对是不够的,况且还要规划一处垃圾场,谭大人准备怎么完成”

谭星源只能重复和长公主一样的说辞:“垃圾分类,节能环保。”

范大人博览群书,但是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到这几个字在哪一本书中出现过。

但是为了保持读书人的架子,于是假装点点头,表示自己听懂了。

并且附和道:“高实在是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7891s